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学设计2

小编:

文本解读: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郭沫若于1919年9、10月间写的一首新诗。这首诗一方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反映,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另一方面,自然形象成为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的鲜明反映,是五四时期那种时代狂飈的象征,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作者借这首诗想要告诉人们:科学的文明,人民的觉醒,终将彻底推翻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这首诗意境壮阔,充斥着浪漫主义色彩,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学习目标

1、了解郭沫若的生平及其创作。

2、品味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内容,领悟诗歌的象征意义。

3、认识“五四”时期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追求个性解放的社会思潮。

学法指导

1、查阅资料,了解诗人写这首诗的处境,通过知人论世,理解诗歌。

2、反复诵读,联系具体语境,品味诗歌的内涵,感受诗歌对“力”的赞美,

3、在理解、感受诗歌的基础上,领会诗人在诗歌中传达出来的精神,树立自我意识。

知识链接:诗集《女神》

《女神》收录了郭沫若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连同序诗共57篇,多为诗人留学日本时所作。《女神》是开一代诗风的新诗集,成为我国新诗的奠基之作:(1)思想内容上,《女神》体现了“五四”时代精神。它的反抗精神、爱国精神、进取精神,最强烈地体现了“五四”精神。(2)艺术表现上,《女神》开拓和形成了浪漫主义新诗流派,它强烈的感情、唯美的艺术形象等对当时和后来的浪漫主义诗人产生了重要影响。(3)诗歌形式上,《女神》是自由体诗的一个高峰,为诗歌的革新和创造树立了榜样。它完全冲破了旧

诗格律的束缚。诗节、诗行长短无定,韵律无固定格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山海关有一副对联非常奇妙,在那里存在几百年了,几乎没有人能够读出来。这个对联就是:

上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下联:浮云涨长长长长长长消。

在这个对联中用了六个“朝”,六个“长”。所以说就算给你这个对联你都不知道这是在说什么,毕竟“长”和“朝”都有两个读音。你说这该怎么读呢?可是这却难不住郭沫若,郭沫若上去就读“海水朝(hǎishuǐcháo),朝朝朝(zhāozhāocháo),朝朝朝落(zhāocháozhāoluò);浮云长(fúyúnzhǎng),长长长(chángchángzhǎng),长长长消(chángzhǎngchángxiāo)。”而有个人一会功夫就读出来了,这个人就是郭沫若。

二、走进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文学家,历史学家。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家乡优美的自然风光熏陶了郭沫若的浪漫主义情怀。1960年入新式学堂,其间,他多次参加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1914年赴日本留学,就读医学专业。后接受美国诗人惠特曼等人的思想,决心弃医从文。1921年,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一同建立“创造社”,同年,第一本新诗集《女神》出版,《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的精神。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2月被迫流亡日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曾任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主持科学和文化工作,对我国现代文学和科学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主要作品:诗歌天狗》《风凰涅架》《地球,我的母亲!》《炉史煤》《天上的街市》等,历史剧本《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王昭君》《蔡文姬》等。

0作者背影

拓展:郭沫若名字的由来

1919年,郭沫若在日本留学时,取了“沫若”这个笔名。“沫”“若”,即沫水和若水。沫水,古水名,即今大渡河,是岷江的最大支流,位于四川省中西部;若水,古水名,即今雅砻江,是金沙江的最大支流,位于四川省西部。“沫水”“若水”是流经郭沫若家乡的两条河流。郭沫若取此二水作为笔名,是表示他身在异国、不忘家园的意思,也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三、解读标题

问题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怎么读,怎么理解?

四、参考:放号(hào)。“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一个祈使句,“立”是一个动词,“在地球边上”点明地点,“放号”的意思是“吹响号角”。“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表面意思是站在地球的边上吹响号角,直接发出呼唤。

1919年九、十月间郭沫若从日本回国,当轮船行驶在日本横滨海面时,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他胸中激情奔涌写下了这首《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四、鉴赏文本,把握意象

(一)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二)分析意象

问题2:全诗7节,都涉及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参考:白云、北冰洋、太平洋、洪涛、我、力

参考:宏大、阔远、雄奇、气势磅礴

问题3:这些意象都是写实的吗?

参考:这首诗一方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客观描写,展示了大自然所里和壮丽的特征,另一方面,抒发自己“毁坏”“创造”“努力”的主观感受,和对“力”的赞美。以写景为基础,再展开想像。

板书:景:白云怒涌情:毁坏创造努力

洪涛滚滚赞美

问题4:你觉得本诗的主体形象是谁?为什么?

参考:

主体形象是横跨两大洋的巨人,其实就是诗人的自我形象。他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宇的号角。他的号角声声在欢呼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欢呼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欢呼来自空间各个方向的滚滚洪涛。排山倒海般的洪涛既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又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力。

这是一幅惊心动魄的力的画图,力的颂歌。

问题5:诗中描绘的滚滚洪涛的景象有何象征意义?联系诗意和写作背景,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写这首诗的时候,诗人正在日本留学,五四运动所产生的伟大力波越过太平洋,直接震到了时刻感应着时代脉搏的郭沫若,使他得到了纵横挥写的创作契机,诗中描绘的滚滚洪涛的景象,正是“五四运动”巨大声势的象征,也是世界潮流的大工业生产规模的具体象征。

问题6:“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怎样理解这段话的深刻含义?

参考:这是对力的歌颂和赞美,诗人从多角度描绘了力的内涵,强调色彩,突出形态,体现其神韵,反映其节奏,多层面感受力和美。诗人尽情歌颂的力,其实正是五四时期的那种时代精神的特征。

问题7:这首诗是侧重写景,还是抒情?

参考:(一)侧重于写景,充分展现了大自然宏伟壮丽的图景。诗人热爱大自然、在诗人的眼中,"无限的大自然”到处都是生命的光波,到处都是新鲜的情调,到处都是诗,到处都是笑”(《光海》)。这首诗描绘的北冰洋的白云、太平洋的洪涛,完分表现出大自然的雄奇、瑰丽、博大,气势磅礴。

(二)侧重于抒情,热情讴歌了“五四”精神。在这首诗中,诗人主张破旧立新。“不断的毁坏”是毁坏旧世界、旧文化,“不断的创造”是创造新世界、新文化。诗中对“力”的歌颂,表现出一种勇敢进取、积极创造的奋发昂扬精神和热烈向往、执着追求的进取精神。诗人用自己的全部生命去歌领时代精神,这种歌颂是全身心的,激情澎湃的,不可抑止的。

五、分析文本特色

问题8:你觉得作者的情感浓烈吗?怎样做到的?

提示:修辞方面、句式方面、标点

参考:(1)运用排比的句式,热烈歌颂了“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的力量,反映了“五四”时期人民那种奋起直追、高扬个性、改变国家现状的强烈愿望,具有振聋发聩的艺术力量。

(2)运用叠词“啊啊”,运用“力哟!力哟!"这一反复手法,直抒胸臆,抒写对“力”的赞叹,增强艺术感染力。

(3)句式自由,节奏鲜明。《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一首自由体新诗。这首诗采用了不受東缚的自由句式,具有极为鲜明、强烈的节奏感。诗中最短的诗句只有两个字,最长的诗句则达20字以上。长短向式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自由、奔放没有约束,但是全诗的节奏却非常鲜明,这种内在的旋律用诗人自己的话说便是“情绪的自然消涨”。这首诗的节奏犹如时代的鼓点,急促、紧凑、有力。

(4)诗歌还运用了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全诗更加形象、感人。

(5)叹号的使用。

六、朗诵展示

1、听范读

2、小组读

3、推荐读

4、齐读

结束语:这首诗堪称为郭沫若早期'火山爆发式'的诗歌代表作之一,从其诗歌中最能感受到'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读这样的诗,会感到作者就站在我们面前,他的火热赤诚的心,澎湃激扬的热情,一下子就把读者全部感染了。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诗。

2、阅读郭沫若的《天狗》。

    相关推荐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案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案一等奖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案一等奖202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案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案1 人教统编版语文必修上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学设计最新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2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2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2 《在山的那边》教案设计2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2 立足文本,解读《在山的那边》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2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2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2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2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2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2 1 在山的那边2 《在山的那边》教学建议2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2篇) 《边城》教学设计2 2《地球什么样》 《在山的那边》教学实录(2)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 《边城》教学设计2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2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2 《只有一个地球》2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A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4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8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4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9 《在山的那边》读后感2 《在山的那边》说课稿2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3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AB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10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5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8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1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1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7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6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5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6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1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7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案范文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设计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在山的那边》教案2 《在山的那边》课例分析2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