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盛新凤教学实录──《燕子专列》

小编:

第一课时

(课前)师:盛老师跟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个小女孩。(音乐响起,展示图片)这个小女孩呀,她叫迪莎。她经常喜欢跟野生动物生活在一起玩。大象啊,狮子呀,这些野生动物甚至连蛇都是她的好朋友。这就是她和野生动物在一起的时候留下的一幅幅生动的照片。你看,这小东西爬到她的背上,她都不怕。大青蛙,这样跟她零距离地接触。她还把大象称作哥哥呢!小狮子正吮吸着她的拇指,睡得正香。在跟动物接触的过程中呀,她感觉到动物来自好人这边。刚才这一幅幅美丽的照片是不是向我们传递了一份非常美好的情感啊?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是呀,我看到这样的照片心里也感到特别舒服。那么就让我们在这么美好的情感氛围当中走进今天的课堂,好吗?上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会唱《小燕子》这首歌吗?会唱的小朋友举一下手。哦,有些同学会唱有些同学不会唱,没事儿,咱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唱一唱。

生:(和着音乐唱)“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小燕子,告诉你……”

师:同学们,唱起这首歌的时候,会不会让我们想起这样的情景──这是咱们学过的《燕子》当中的一段话,咱们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阳春三月,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五彩夺目的春天。一群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了,加入这百花争艳的盛会,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师:是啊,小燕子的到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然而,就是这么一群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和活力的小燕子,在欧洲的瑞士却遇到了麻烦。这样吧,咱们先看着屏幕,读一读这段话。第一次读的时候,把这段话读通顺,读流利。自个快速地读,好吗?来,开始读吧!

生:自由读屏幕上一段话──“这年春天,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时,在瑞士境内遇到了麻烦。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师:几乎同时停下来。来,谁来读读。

生:读这段话。

师:听出来了吗,有一个字读错了,“飞──回(生读成‘到’)”。但是我还是很佩服她,你看我们第一次拿到这么一段文章,她能够这么通顺这么流利地读下来,我说她学会了用眼睛读书。这样吧,请你带着大伙把这里的生字新词读一读。

生:麻烦、骤降、长途跋涉、濒临死亡。(其余同学跟着读一遍。)

师:谢谢你。同学们,这一些生字新词离开了它们的语言环境,你还认识它们吗?

生:认识。

师:咱们一齐读一遍,一二读。

生:齐读生字新词──“麻烦、气温骤降、长途跋涉、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师:你们看,“骤降”的“骤”字,这个字“马”字旁加一个(生齐说)“聚”,比较难写,大伙把笔拿出来,在纸上写一下。

生:抄写生字。

师:什么叫做“气温骤降”?

生:气温马上、立刻降下来。

师:看来你是学懂这个“骤”字了。

生:气温非常冷,很快地降下来。

师:是的,这就叫气温(生齐──)“骤降”。什么准备都没有,一下子降下来了。最后一个词咱们来读一读。

生:(齐)“濒临死亡”。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生:就是突然面临着死亡。

师:他说“突然”面临着死亡,有不同的说法吗?

生:就要接近死亡。

生:马上快要死亡了。

生:很快靠近死亡。

师:是呀,这些小燕子濒临死亡,可见当时小燕子的处境非常──

生:(齐)危险。

师:非常地危险。小燕子的处境到底有多“险”,让我们到课文的语言文字当中再去体会。请同学们再自个儿读一读这段话,你从哪一句话中感受到燕子处境的危险?你把这句话多读几遍。

生:再次自由读这段话。

师:来,这回你先来读,你想读哪一句?

生:我想读──“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师:刚才盛老师听你在读这一句的时候,我觉得这个“长途跋涉”你读得特别有感受,告诉大伙,为什么这么读?

生:因为那个“长途跋涉”说明燕子已经经过了很多的旅行,非常疲劳了,所以我要读得重一点。

师:谁跟她有同样的感受,“长途跋涉”表示──

生:“长途跋涉”这个词表示路途非常遥远,指燕子在路途中非常地疲劳。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燕子要飞多长的路吗?盛老师告诉你们,每年的九月份,成千上万的燕子就要开始出发到南方去过冬了。你们看──

(投影出示燕子迁徙情景)

师:一路上,它们要飞越大海、高山、沙漠,行程有五千多公里,每天基本上要飞一百多公里,路那么长。你想,燕子飞得辛苦吗?

生:(齐)辛苦。

师:而且还要跋山涉水,肯定非常疲劳。我想,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你再来读这句话的时候,肯定对“长途跋涉”更有感受了。谁来读?

生:(有感情地读)“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师:是啊,路真长啊!谁再来读?

生:(极有感情地读)“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师:飞得真辛苦啊!大伙一起读。

生:(齐读)“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师:“饥—寒—交迫”,你们为什么这么读呀?

生:因为小燕子找不到食物,再说气温也是那么的冷,它又饥饿又寒冷,所以饥寒交迫。

师:是呀,它怎么就找不到食物了呢?

生:因为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冻死了。所以燕子找不到食物。

师:你能联系前面的课文来读书,真好。是呀,大自然里的生物链是环环相扣的,你看昆虫都冻死了,燕子什么吃的都没有了,再加上寒冷,真是──

生:(齐)饥寒交迫。

师:饥饿极了、疲劳极了、寒冷极了的燕子正濒临死亡,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这句话。

师:我听出了你在为燕子着急。谁还想读?

生:读这句话。

师:我听出了你的心情很沉重。谁还想读?

生:读这句话。

师:你在为燕子担心、着急是吗?体会得真好。同学们,还有哪句话也让你感觉到燕子处境的危险?请你再读,再找。

生:“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

师:你是不是很着急,把一个字吃进去了(生漏读“当地”的“地”),再来一次。

生:再读这句话。(又读两次才改正)

师:同学们,你们能想象得到当地气温的寒冷吗?

(屏幕出示寒风飞雪的气候片断)

师:你们看──寒风像狮子那样狂吼,大雪纷纷扬扬地从天空中飘落下来。大家都冻得受不了了。这么冷啊,小燕子是候鸟它怎么受得了?谁再来读这句话。能通过朗读让大伙感觉到天气是那么那么的冷吗?

生:(读)“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

师:是不是感觉到有寒气在向我们逼来的感觉,浓不浓?有一点浓了是吗?来,谁读得再冷一些,让大伙都觉得气温是那样的低那么的寒冷。

生:(读)“当地气温骤降,风雨(把‘雪’误读成‘雨’)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

师:这个孩子啊,风雨还不会那样冷,是什么呀──(生齐)风雪。你也读一次吧。

生:(读)“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

师:你们的朗读似乎把我们带到这冰天雪地中去了。大伙一起读。

生:(齐读)“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

师:饥饿、寒冷、疲劳使小燕子濒临死亡,处境太危险了。读到这儿盛老师心情非常沉重、着急、担心,你呢,你是不是这样的?

生:是的。

师:你呢?

生:是的。

师:你们都是的,是吗?

生:(齐)是的。

师:让我们连起来读一读这段话。

生:(齐读)“这年春天,成千上万只燕子……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师:同学们,就是这么一群饥饿、寒冷、疲劳极了正濒临死亡的燕子,最后却坐上了专列。让我们走进这个专列。一起读一下这个题目,读──

生:(齐读)《燕子专列》。

师:想读读这个感人的故事吗?这样吧,咱们还是快速地用自己的速度自己的声音读一读整篇课文。先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如果能够一遍后读出感受,那就更好了。

生:自由读课文。

师:同学们,真想听听你的感受啊!读完整个故事之后,心情怎样?说说吧。

生:当我读了课文之后,非常开心。

生:我非常激动和高兴。

生:我先是担心,后来是高兴了,因为它们乘上了专列。

师:是啊,你读到哪儿特别的高兴特别为燕子庆幸,把这一段读给大伙听听。

生:瑞士政府知道了这个情况,决定用火车把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

师:读到这儿就高兴了庆幸了,是吗?还有──

生:我先是为燕子感到难过,后来又感到高兴,因为当地政府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用广播来告诉人们寻找燕子。

师:这个用广播用新闻媒体来告诉大伙号召大伙寻找燕子,课文中有个词,叫什么?

生:(齐)呼吁。

师:同学们,你想啊,当时的时候,这瑞士政府会怎么通过电视、广播这些新闻媒体向大伙呼吁的呢?怎么呼吁才能把全国人民的爱心调动起来呢?我知道你肯定有好办法。这样吧,先把你想到的话写下来,我们来代表瑞士政府写上几句呼吁的话,好不好?

生:(齐)好!

(学生写作)

师:想代表政府向全国人民呼吁的同学拿着你的作业纸到上面来。

生:纷纷上台。

师:咱们先听一听这几个同学是怎么代表政府呼吁的,看看谁的呼吁最能唤起全国人民的爱心。

生:通知──全国的居民:今年从南方飞往北方的燕子,因为瑞士这场风雪已经濒临死亡。本政府决定让所有的居民去找冻僵的燕子,把冻僵的燕子送往火车站,送到燕子专列。

师:送到火车站,送到温暖的地方。你看,“通知”、“本政府”(笑)听起来好像命令的口吻有点重,但是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说得明白,很不错的。

生:大家快行动起来吧,燕子都已经快要被冻死了。它们是我们的好伙伴,是人类的好朋友。赶快行动起来吧,把濒临死亡的燕子送往火车站吧!

师:燕子是我们的好朋友,所以要去救它。他不仅是要动之以情,还要晓之以理。为什么要救说得很清楚。

生:亲爱的居民们,下面我们宣布一个不幸的消息。一群可爱的小燕子,在从北方飞回南方时,在我们这儿遇到麻烦。我们这儿的天气非常寒冷,每天刮风下雪。那一群可怜的小燕子,经过长途跋涉,非常疲劳。我们这儿的昆虫大部分都已经被冻死了,它们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希望居民们能立即行动起来,寻找被冻僵的燕子,送回火车站。

师:不是“送回”,可以是“送往”或“送到”。(掌声)

师:动情的语言再加上动听的声音,在广播电视里播诵的时候,肯定能唤起很多人的爱心。写得非常棒。

生:各位居民们,现在我要告诉大家一个不幸的消息。有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时,在我们瑞士遇到了麻烦。在天气这么恶劣的环境下,燕子都快冻死了。燕子是益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人类应该保护他们,一起寻找燕子吧!你们想过吗,现在燕子正面临着死亡。就让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去拯救那些可怜的燕子吧!(掌声)

生:瑞士的居民们,一群北迁的燕子在境内遇到了麻烦。大家知道,现在这么冷,这些候鸟──燕子怎么会承受得了?它们刚从南方飞来,又这么累,不可能承受得住这样的冷。大家一起行动吧,保护这些燕子吧!(掌声)

师:我看到还有很多孩子都陆陆续续地要上来呼吁,可惜我们时间不是很多。这样吧,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把自己写的呼吁的文字念给大伙听,大家可以互相之间用刚才这些同学那样的播音员的声音,动情的语调来读一读你们的呼吁书,开始吧!

生:互读呼吁书。

师:同学们,当时,瑞士政府就是像你们那样动情的并且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通过电视广播呼吁全国人民奉献爱心。正是因为有了政府这样的重视,所以才有了这千古奇观──燕子专列。

生:再次齐读课题。

下课。

第二课时

师:同学们,经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瑞士政府呼吁全体人民纷纷出去拯救濒临死亡的燕子。在政府的号召下,居民们纷纷出去寻找。你们看,这就是当时在救护燕子的现场记者拍到的一幅照片。你能快速地读一读课文,找到课文中的这幅文字照片吗?

生:快速浏览课文。

师:谁来把这幅文字照片念给大伙听听?

生:(读)“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听到广播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师:你们都找到这段话了吗?

生:(齐)找到了。

师:刚才听了她的朗读,你觉得她读哪个词时特别感动?

生:我觉得她在读“一点也不在乎”时,她读得非常的重。

师:小贝蒂不在乎什么呀?

生:她不在乎自己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

师: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说明她非常的──(生齐)寒冷。但她在乎吗?

生:不在乎。

师:她一点也不在乎。是啊,因为她太在乎谁了?

生:(齐)小燕子。

师:太在乎燕子了。你们看看这幅图,看看这幅照片,你觉得她是怎么在乎这些小生命的?看看她的动作,看看她的神情,想想她仿佛在说些什么?

生:我觉得这个小姑娘,她双手捧起小燕子,她非常珍爱这些小生命。她一定在想:小燕子们,你们快活过来吧!春天,你们为这儿增添了生机;这会儿,你们濒临死亡了。我们都来解救你们!

师:我觉得你一个动作说得特别好──“捧着”这些小燕子。

生:这个叫贝蒂的小姑娘,她双手捧着燕子,呵着热气,好让燕子立刻暖和起来。她好像在说:小燕子,你可千万要活过来呀,我们一定会把你带到温暖的地方去的。

师:是啊,你们看,小贝蒂双膝虔诚地跪在雪地上,双手捧着小燕子,嘴里还在向小燕子呵着──(生齐)暖气。

师:她身体里的热气在呵出来,好像在为小燕子祈祷。从她一系列的动作当中,让我们感觉到她是多么珍爱手里的这个小生命啊!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刚才咱们找到的这段话,谁来?

生:(读)“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师:多勇敢的孩子呀!

生:(读)“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师:是啊,多么富有爱心的孩子呀!

生:(读)“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师:这十几只燕子她该跑多少地方呀,大伙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师:小贝蒂不在乎自己却在乎燕子。那么,在乎燕子的仅仅是小贝蒂吗?

生:(齐)不是。

师:你从哪儿看出来?你再默读,你感觉到还有谁也在乎小燕子了,把这相关的话找出来。

生:(读)“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师:谁也找到这一段了?你们都找到了,是吗?同学们,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这句话。

师:什么叫做“料峭的春寒”啊?

生:“料峭的春寒”是指春天还带着一丝丝寒意。

师:仅仅是一丝丝寒意吗?你们看看这段文字当中,觉得这料峭的春寒“寒”不“寒”啊?

生:(齐)寒。

师:哪里看出很寒很寒?

生:因为上面写着“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师:又是雪又是冻,怎么能不寒呢?在我们这个地方,可能冬天都没有这么寒冷,是吗?再找一找整篇课文当中描写寒冷的语言,你看看这料峭的春寒到底有多寒?

生:默读课文。

师:有多寒,说吧。

生:“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

师:除了这儿,还有吗?

生:“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

师:山间岩缝都覆盖着──(生齐)皑皑白雪。可见有多冷啊!

生:“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

师:是啊,我们一起感受到寒冷了。你还想说──

生:“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师:小贝蒂都冻成这样了,能不冷吗?所以我们刚才找到的这些话都说明这料峭的春寒“寒”不“寒”啊?(生齐说:寒)。这么寒冷的天气里,我们最想做什么?

生:七嘴八舌地诉说。

师:是啊,躲在空调房间里躲在被窝里。但是,就是在这样料峭的春寒当中,居民们却纷纷──

(展示寒风飞雪片断)

师:你们看啊,这一回你们来读这一句的时候,我想你们的体会更深了。来,这回请你读。

生:(读)“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师:哪两处读错了?

生:第一个是“料峭的春寒”他读成“料峭春寒”,还有“坚硬”读成“僵硬”。

师:对,应该是“坚硬的山路”。我刚才听这个孩子读的时候,他“顶──着、冒──着、踏──着”这样读,我想,他肯定体会到了当时寻找燕子的艰辛。谁再来读?

生:读这一段话。

师:这里有一个字,应该是“满(生误读‘漫’)”天飞舞的大雪。大伙一起读吧。

生:齐读这段话。

师:“纷──纷”走出家门,我听到你们是这样读的。同学们,你仿佛看到谁走出家门了呀?

生:我仿佛看到许许多多的居民走出家门去寻找燕子。

师:这许许多多的人当中有──

生:有小贝蒂和她的父母,还有所有的男女老少。

师:是啊,还可能有──,你想象啊,可能有怎么样身份怎么样职务怎么样年龄的人啊?

生:可能上有九十几岁的老人,下有不到一岁的小孩。(其余学生惊讶状)

师:不到一岁可能太夸张了吧,但是老人们肯定有,是吗?还有──

生:当地政府的一些官员。

师:同学们,政府官员他每天日理万机,他怎么也要去寻找燕子呀?

生:因为他知道了这个消息也很着急。

师:觉得拯救生命比所有的事都重要,是吗?还可能有谁──

生:有忙碌的工作人员。

生:还有警察局里的警察。

生:还有些家境贫困的农夫,不管自己家庭的贫穷也要去找。

师:贫困的也要去找,富有的也要去找,你是这个意思吧。

生:有可能以前那种打猎的猎户,但是这次听到广播后纷纷地去找燕子。

师:那肯定是政府的呼吁在起作用了,是吧!来,你说,还有哪些人?

生:还有医生。

师:我明白大伙的意思了。你们是说可能这一大群的人当中,有老人们,他们不顾自己年老体弱,冒着──读下去吧。

生:(读)“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师:可能年轻人更是冲在前头,他们冒着──

生:(读)“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师:还有可能跟我们大伙一样年龄的孩子们也不甘示弱,他们也──

生:(读)“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师:那么多不同年龄不同职务不同身份的人,都纷纷走出家门──

生:(齐读)“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师:你们能想象他们走出家门时候的心情吗?他们是怎么走出家门的?

生:他们非常的焦急。

师:焦急地走出家门。

生:心急如焚、心急如火。

师:“心急如焚”这个词你会写吗?来,写到黑板上去。“焦急”你会写吗?你也去写。还可能怎么走出家门的?

生:还可能是匆匆走出家门。

师:太着急了,你去写吧!

生:还有急切地走出家门。

生:急忙走出家门。

师:还有──

生:急如心火。

师:急火攻心的样子,是不是?(笑)太严重喽。

生:十万火急。

生:迫不及待。

师:这个词真好,你也去写吧。

生:非常担心。师:是啊,他们就是这样急切地、匆匆地、心急如焚地、心急火燎地、焦急地走出了家门,这就是“纷──纷”。谁再来读这个词?

生:(读)“纷纷”。(连续指名五人)

师:大伙一起读。

生:(齐读)“纷纷”。

师:读整句话,读吧!

生:(齐读)“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师: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会到哪儿去寻找啊?

生:森林。

生:皑皑白雪里面。

师:雪堆里。

生:皑皑白雪所覆盖的高山。

生:被白雪覆盖的小河。

师:小河边,是吗?

生:还有被白雪覆盖着的草。

师:草丛里。是啊,受冻后的燕子会四处乱钻呀!同学们,这样的地方容易找吗?

生:(齐)不容易。

师:所以你想这是一种怎样的寻找啊?你能用一个词来说吗?

生:艰难的。

师:你也写到黑板上去。

生:不辞辛苦。师:谁帮她写?她不方便走出来。还有──

生:他们历经千辛万苦去找。

师:历经千辛,会写吗?你去写。

生:不怕严寒。

师:你也去写。

生:他们不顾一切的。

师:是的,同学们,为了寻找这些冻僵的燕子,居民们就是这样不辞辛苦、艰难、千辛万苦、不怕严寒地去寻找燕子,到那么多的地方去寻找燕子,这就是──

生:(齐)“四处寻找”。

师:谁再来读这个词。

生:(读)“四处”。

师:连在一块儿读会更有感觉。

生:(读)“四处寻找”。

师:再艰难一些,你读。

生:(读)“四处寻找”。

师:大伙一起读。

生:(齐读)“四处寻找”。

师:为了拯救燕子,居民们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情这样地寻找。这是一种对燕子的怎样的在乎啊?我们连起来再来读读这段话。

生:齐读这一段话。

师:从政府的呼吁到居民的寻找到最后把燕子送上了专列,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感觉到了瑞士人民对燕子的──

生:(齐)在乎!师:这种在乎,就是对生命的尊重和──

生:(齐)爱!

师:爱是一种最神奇的语言,她可以沟通人和动物之间的情感,在人和动物之间架起一座友谊的桥梁。是啊,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文章的第一个自然段。

生:(齐读)“有一年春天,在欧洲瑞士的一个车站,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启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他们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怎么还用专列送呢?”

师:是啊,此时此刻,(音乐响起,耳畔传来鸟儿愉悦地欢叫的声音。)这些曾经濒临死亡的小燕子呀,现在坐上了专列,恢复了生机和活力。此时此刻,它们在温暖舒适的车厢里面,唧唧喳喳的,你想啊,它们会说些什么呢?如果你就是其中一只幸福的小燕子的话,你会说些什么呢?

生:谢谢你们,在我们饥寒交迫的时候,把我们从寒冷的雪地里解救出来。

师:说得太好了,你想感谢人类。

生:谢谢你们,人类。在我饥寒交迫、濒临死亡的时候,救出了我。

师:你们最想感谢谁呀?

生:我最想感谢贝蒂这位小女孩。

生:我最想感谢政府,因为是他们告诉人们来──

师:你是想说没有政府的呼吁就没有你们的今天,是吗?

生:我想感谢政府和小贝蒂,因为是他们救了我。当我饥寒交迫、濒临死亡时,他们来了,他们拯救了我们,还把我送进了这温暖的车厢。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小燕子们此时此刻唧唧喳喳的,有那么多的话想诉说想感谢。这一列充满了爱心的专列马上就要启程了。同学们想啊,当它在大地上行驶的时候,它会牵动多少人的目光,震撼多少人的心灵啊!让我们一起用朗读为它送行好吗?咱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生:(齐读)“列车开动了。载着燕子的列车,带着人类的友情驶向远方。燕子在车厢里唧唧喳喳,仿佛在向人类致谢。”

师:你们说这个远方会是哪儿呢?

生:会是一些温暖的地方或者舒服的地方。

生:南方。

师:还在瑞士吗?是的,这远方可能已经不在瑞士了,因为我们知道瑞士这个国家非常的──

生:(齐)寒冷。

师:不是的,是非常小的,所以就送在瑞士境内的话可能还不够。我们可以想象到,小燕子可能会享受到更多国家人民对它们的──

生:(齐)在乎。

师:有了这么多人对小燕子的在乎啊,我相信,年年春天,小燕子会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生机和活力。让我们再读一读刚才咱们读过的这一段话,好吗?

生:(齐读)“阳春三月,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一群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了,加入这百花争艳的盛会,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师:同学们,这个爱心故事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1990年的欧洲瑞士。其实,当我们走出这列专列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之中,人和动物不知演绎过多少这样的感人的爱心故事呢!接下来,让我们再读一个发生在我们中国的真实故事。请大家把手里的这张资料卡拿出来,快速地读一读。

生:自由快速读资料卡。

师:同学们,读完了吗?这个养鹤的姑娘名叫──

生:(齐)徐秀娟。

师:人们叫她娟子。读了之后,故事大概的意思明白了吗?她是怎么牺牲的?

生:她为找丹顶鹤,跳进河里不幸牺牲了。

生:在江苏盐城养鹤,她是为了找两只挣脱绳子飞走的丹顶鹤不幸沉入河底牺牲了。

师:是的,同学们,为了拯救两只走失的丹顶鹤,(音乐缓缓响起)娟子她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父母的女儿,人民的女儿,大自然的女儿──娟子就这样走了。那一天啊,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为娟子送行。当时的时候,那一天出现了日全食,人们在哭泣,太阳在哭泣,连丹顶鹤也在哭泣!然而,由娟子在黄海滩涂奏响的那支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奏鸣曲,已响彻云天,响彻大地,飞越海洋,飞越高山,久久地,久久地,在人们的心坎里回荡……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感人的歌曲。

(音乐响起:“有一个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走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为她诉说喔啊/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轻轻地飞过……”

师:为了拯救动物的生命却愿意去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怎样的在乎啊!课文学到这儿学完了,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爱心大使史怀泽说过的一句话──

生:(齐读)“动物是人类的近亲。”

师:所以我们要保护动物,因为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好,这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谢谢同学们。

生:谢谢盛老师。

下课。

    相关推荐

    燕子专列教学(盛新凤)教学精品教案 屠素凤《燕子专列》课堂实录 《燕子专列》教学实录 《燕子专列》教学实录 《燕子专列》教学实录 《燕子专列》教学实录 《燕子专列》课堂实录 《燕子专列》课堂实录 《燕子专列》课堂实录 《燕子专列》课堂实录 《燕子专列》课堂实录 《燕子专列》课堂实录 盛新凤教学实录——《“番茄太阳”》 盛新凤教学实录——《“番茄太阳”》 盛新凤教学实录——《“番茄太阳”》 《燕子专列》 教师语录 小学语文:《燕子专列》课堂实录 燕子专列 盛新凤《去年的树》实录及评析(二) 《燕子专列》3 6 燕子专列 盛新凤课堂实录《青海高原一株柳》 燕子专列教案设计2021 燕子专列教案 《燕子专列》2 《燕子专列》教案 盛新凤 《如梦令》课堂实录及我的点评 《青海高原一株柳》课堂实录4(盛新凤) 《燕子专列》教学谈 《燕子专列》说课 《燕子专列》课文 《燕子专列》导学案 《燕子专列》教案3 《燕子专列》说课 《燕子专列》课文 《燕子专列》教学随笔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札记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反思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案设计 燕子专列教案第一课时 《燕子专列》教案2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后记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札记 《燕子专列》教学建议 《燕子专列》 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建议 《燕子专列》教学杂谈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建议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札记 《燕子专列》教学札记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案板书设计 燕子专列教案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建议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分析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