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炉中煤》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原文、在线朗读、写作背景、赏析与练习

小编:

郭沫若《炉中煤》

  ——眷恋祖国的情绪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在线朗读:(打开页面即开始朗读,点击搁放器中暂停键即可停止播放)

写作背景:

本诗写于一九二O年前后。我们知道,“五四”时代是中国人民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浪潮鼓舞下开始觉醒的时代,是国内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趋于高涨的时代,是“科学”、“民主”、“社会主义”及其他形形色色的思潮和主义在中国广为传播的时代,也是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一支新兴力量登上政治舞台的时代,是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时代。

当时,郭沫若因为远在日本,没有能够亲身参加国内“五四运动”,但是汹涌澎湃的革命浪潮同样地冲击着他,振奋着他。他看到了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激发起对祖国无限的深情。激动之下,一气写成了这首诗。

赏析:

诗人用拟物法把自己比作熊熊燃烧的“炉中煤”,又用拟人法把祖国比作“我心爱的”“年青的女郎”。全诗就建筑在这一组核心意象之上。“炉中煤”的意象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第一,“炉中煤”的熊熊燃烧象征诗人愿为祖国献身的激情;第二,“炉中煤”黑色外表下“火一样的心肠”象征劳苦大众“卑贱.”的地位和伟大的人格,“炉中煤”既指“小我”,也指“大我”——诗人所代言的劳动人民;第三,“炉中煤”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活埋在地底多年”以后终于“重见天光”,象征诗人不愿庸碌一生而渴望有所作为的愿望,也象征劳苦大众中潜藏的改造世界的巨大能量将要释放出来。“女郎”这一意象暗示诗人对祖国的爱有如情爱一般热烈,“年青”一词则暗示了祖国在五四革命时代里充满蓬勃向上的生机。郭沫若在《创造十年》里说过:“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的心目中就像一位很葱俊的有进取气象的姑娘,她简直就和我的爱人一样……《炉中煤》便是我对于她的恋歌。”这段话清楚地说明了本诗中比拟的意义和作用。

“炉中煤”这一意象,熔物的特性、“我”的气质和时代精神于一炉;写“煤”之燃烧,即抒“我”之激情,亦抒人民之情、时代之情。艺术形式与所抒情思十分和谐。从章法看,首节总述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第二节侧重抒爱国之情,第三节侧重述报国之志,末节与首节取复叠形式,前后呼应,将全诗推向高潮。从格式、韵律看,每节5行,每行音节大体均齐;一、三、五行押韵,一韵到底;而各节均以“啊,我年青的女郎”一声亲切温柔而又深情的呼唤起唱,造成回环往复的旋律美。诗情随诗律跌宕起伏,韵味深长。


赏析二:

这首诗通篇都是以炉里燃烧着的煤的口气来抒写的。所谓“炉中煤”,已经由诗的副标题──“眷念祖国的情绪”所点明,只是一个比喻,实际上就是指诗人自己眷念祖国的那种感情。而诗里一再谈起的那个“炉中煤”所“心爱的”“年青的女郎”,就是“五四”时代祖国的象征。由于对祖国的强烈思念,诗人的内心燃烧得象旺盛的煤火一样。在这里,诗人接连用了两个形象的比喻,使得全诗虽然没有一次出现“怀念祖国”的字样,却充分表达出诗人热爱和怀念祖国感情的强烈和深切。“炉中煤”和“年青的女郎”这两个比喻用得很出色,它正是我们理解全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性的关键所在。

先说说诗里用“炉中煤”的形象来比喻诗人爱国感情的出色之处。这个比喻好在什么地方呢?首先,这个比喻把感情的热烈程度传达出来了。透过通红的煤火的形象,我们仿佛直接看到了诗人那颗爱国赤心,这颗心真象熊熊燃烧着的炉火一样。其次,大家知道,“煤”一燃烧起来,会把光和热带给人间,自己却化为灰烬,不保留任何东西。这也使我们有可能作出这样的想象:诗人对祖国的热爱是无代价的,只要祖国需要,诗人可以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再次,诗里写道:煤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过去“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这种写法除了通过交代“煤”的来历出身,使作品加强真实感之外,还包含着更深一层的双关含义,这就是:用“煤”“活埋在地底多年”来象征诗人的爱国感情也曾经长期深深地埋藏在心里。我们知道,在郭沫若的少年时代,祖国内受封建黑暗统治,外受帝国主义欺凌,正是苦难重重的时候。生长在那样的环境里,郭沫若很早就有了“富国强兵”的思想。他到日本学医,也是为了“报效祖国”;但是限于时代条件,这种感情一直郁积在心里得不到抒发;只有到了“五四”这个全国人民大觉醒,爱国运动大高涨的时代,这股感情才不可抑制地冲将出来,象“煤”一样地“重见天光”。诗里写的“自从重见天光,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这实在是诗人情不自禁的内心流露。诗人在这里把个人命运跟祖国的命运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在新的时代想为祖国干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强烈愿望。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了“炉中煤”这个形象里潜藏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就因为诗里正好道出了“五四”时代许多知识青年的这种共同感情,所以它在当时就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产生了热烈的反响。

[名家赏析]

这首诗作于1920年1、2月间,当时诗人正在日本求学,但他时刻关注着祖国发生的一切。五四运动燃起了诗人胸中的革命激情,郭沫若后来说:“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心目中就像一位葱俊的有进取气象的姑娘,她简直就和我的爱人一样。‘眷恋祖国的情绪’的《炉中煤》便是我对她的恋歌”(《郭沫若文集》第七卷《创造十年》)。这段话清楚地说明了“炉中煤”这个意象在本诗中的作用和意义。

诗人用拟物法把自己比作熊熊燃烧的“炉中煤”,又用拟人法把祖国比作“我心爱的”“年青的女郎”,全诗就构筑在这一组核心意象之上。诗歌第一节第一句就饱含深情地呼唤“啊,我年青的女郎!”,一声呼唤表现出“我”内心无法抑制的情感,诗人以“年青”形容“我的女郎”,隐喻祖国在蓬勃发展的五四运动中充满生机与朝气。接着诗人写了“我”对祖国的誓言与期待,“我不辜负你的殷情,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一方面表现出诗人的郑重承诺,另一方面流露出“我”对祖国怀有的“思量”不仅是思念,更多的是希望。诗人把自己的心比作通红的煤火,“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使“炉中煤”具有了人的感情,“我”为祖国献身的激情也由内在的情感变为外在的表现,“燃到了这般模样”是“炉中煤”心甘情愿燃烧自我的真实表白,诗人没有形容“炉中煤”燃成了什么样子,这也正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第二节突出“炉中煤”黑色的外表和火一样的内心,“黑奴”说明了“我”卑微的身份,以此衬托“我”的“火一样的心肠”,“黑”与“火”、卑微地位与高尚情感的对比,在冲突中蕴含一致,使第二节的抒情显得真挚感人。诗人谦虚地问到“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仿佛热恋中的人互诉衷肠,诗人在这里其实是无疑而问,“我”坦白自己“黑奴卤莽”,而“女郎”“不嫌弃我”,更深一层表现了“我”与“女郎”彼此包容的深厚感情。第三节“炉中煤”交待了自己的前身——“我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暗示了诗人一直以来都怀有远大的人生理想,“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象征着“炉中煤”的巨大能量将要释放出来,诗人把借喻的喻体写得十分形象,将积于自己心中的强烈爱国之情、报国之志生动地表达了出来。第四节“自从重见天光后,我常常思念自己的故乡”一句中,诗人把“故乡”和“女郎”并立而论,间接告诉读者“女郎”、“故乡”是一体的——他们就是诗人心中的祖国,最后两句“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这般模样!”与第一节末尾前后呼应,但基于前三节的抒情,此句也更具深意,诗人以“炉中煤”自比的形象在四节的反复呼唤与情感抒发中逐渐丰满,这一意象,最终熔物的特性、“我”的气质和时代的精神于一炉,写“煤”之燃烧,即抒“我”之激情,亦表现人民之情和时代的新气象。


这首诗的艺术形式与所抒情思十分和谐。从章法看,首节总述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第二节侧重抒爱国之情,第三节侧重述报国之志,末节与首节是复叠形式,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从格式、韵律看,全诗每节5行,每行音节大体均齐;一、三、五行押韵,一韵到底;而各节均以“啊,我年青的女郎”一声亲切温柔而又深情的呼唤起唱,造成回环往复的旋律美。诗情随诗律跌宕起伏,韵味深长。郭沫若曾说:“诗歌还是应该让它和音乐结合起来;更加上‘大众朗诵的限制’,则诗歌应当是表现大众情绪的形象的结晶。要有韵才能诵。要简短,才能接近大众。”(《关于诗的问题》)《炉中煤》很好地体现了诗人的这一艺术追求。 (选自<汉语新诗90年名作选析>主编:傅天虹.本篇傅天虹赏析。)

练习:

1、这首诗的副标题______点出了这首诗的_______。诗人以_____自喻,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的深切之情,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愿望。

2、“啊,我年青的女郎!”这句话的反复出现造成了什么效果?首尾两节的呼应又有何作用?

3.怎样理解“炉中煤”的前身、过去和今朝?“炉中煤”今朝的心理如何?

4.如何理解“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参考答案:

1、这首诗的副标题(眷恋祖国的情绪)点出了这首诗的(主题)。诗人以(炉中煤)自喻,表达了(对祖国强烈热爱)的深切之情,抒发了(甘愿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2、这句话反复出现,造成了一种反复咏叹的效果,使情感渐趋热烈深沉,同时也显示了因果的脉络。首尾两句呼应,反复表达了“我”对祖国的苦恋与奉献。

3.第三节中后三行诗分别写了“我的前身”、过去和今朝。煤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过去“活埋在地底多年”,今朝“总得重见天光”。从字面上讲,讲的是煤的形成过程,其深层含义是说自己原本是国家有用之才,但在过去黑暗现实的压迫下,爱国之情深埋心中,不得抒发,空怀报国之志,却无报国之门。今朝,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祖国焕发出新的青春,诗人的爱国情感不可抑制地喷发而出,报效祖国的时机终于来了。

4.直抒对祖国的眷念和热爱思念之情。表现“我”正向亲爱的祖国诉说着那颗燃烧的赤子衷心,即使化为灰烬也绝不后悔遗憾。

    相关推荐

    现代诗:郭沫若《炉中煤》原文与赏析 郭沫若诗歌《炉中煤》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现代诗:郭沫若《天狗》原文阅读与赏析 现代诗:郭沫若《骆驼》原文阅读与赏析 现代诗:郭沫若《凤凰涅盘》原文、作者介绍与及诗歌赏析 郭沫若《杜鹃》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郭沫若《静夜》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现代诗:郭沫若《天上的街市》原文与赏析 郭沫若诗两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毛泽东《七律·和郭沫若同志》原文、译文及赏析 陈毅《梅岭三章》原文阅读、写作背景、作品赏析及作者简介 炉中煤 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毛泽东诗词《菩萨蛮·大柏地》原文、写作背景、译文与赏析 毛泽东诗词《忆秦娥·娄山关》原文、写作背景、译文与赏析 毛泽东诗词《清平乐·会昌》原文、译文、写作背景及赏析 “炉中煤”阅读训练及答案 “炉中煤”阅读训练及答案 毛泽东《归国谣·今宵月》原文与写作背景 毛泽东诗词《采桑子·重阳》原文、译文、写作背景与鉴赏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阅读答案 郭沫若散文“银杏”阅读试题及答案 李大钊《山中即景》原文与赏析 郭沬若《夜步十里松原》阅读训练 古诗鉴赏专练之写景技巧阅读练习及答案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雨巷写作背景(2)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雨巷写作背景(1) 《炉中煤》阅读答案 石榴(郭沫若)阅读答案 郭小川《甘蔗林——青纱帐》原文阅读、作品赏析与作者简介 郭沫若散文阅读《银杏》附答案 郭沫若散文阅读“银杏”附答案 《炉火》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答案 郭沫若的崛起 阅读答案 阅读郭沫若的《白鹭》,回答文后题目阅读答案 阅读答案: 《郭沫若的“崛起”》(含答案解析) 《渔父》原文赏析及习题答案 《石榴》是郭沫若写的一篇优美的状物抒情散文.......阅读答案 《叶嘉传》原文赏析及习题答案 阅读郭沫若《石榴》选段,完成 8—12题 梅是一种精神背景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阅读答案及分析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原文赏析 炉中煤 阅读答案 炉中煤阅读答案 中考诗词赏析练习 《鲁人曹沫》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鲁人曹沫》翻译译文 《背影》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中学生课外阅读训练与答案:《风景在心》 晋文公重耳原文赏析及习题答案 写给秋天练习与答案 《炉中煤》阅读理解题附答案 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煤”阅读训练及答案 闻捷《苹果树下》原文阅读与、作者简介及作品赏析 周作人《苍蝇》原文、赏析及作者简介 牛汉《华南虎》原文阅读与作品赏析 《火炉旁》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莫泊桑学写作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郭沫若《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附答案) 李昉字明远原文赏析及习题答案 背影阅读理解及答案朱自清 背影阅读理解题及原文赏析 行路难原文及翻译、行路难赏析、阅读训练题答案 八年级语文《背影》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炉火 阅读训练及答案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阅读答案及解析 《背篼》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论述类文本:郭沫若《相见以诚》(语文阅读答案 ) “景泰蓝的制作”阅读训练及答案 中考语文阅读:《 写给秋天》练习及答案 《饮酒》赏析、、《饮酒》练习题及答案 观沧海原文及翻译、观沧海赏析、阅读训练题答案 满井游记原文及翻译、满井游记练习题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辛笛《航》原文、赏析及作者简介 强弱之辩原文、翻译与练习 冠军,曾“输在起跑线上”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郭沫若先生的剧本《屈原》里婵娟骂宋玉说···阅读附答案 《背影》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臧克家《炉火》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初中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别样的景致》 冠军曾输在起跑线上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原文及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答苏迈书原文、翻译与练习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背影》阅读练习及答案 朗读 阅读训练及答案 (2010江西中考语文阅读题) 中学生课外阅读训练与答案:《把笑容写在脸上》 《地平线》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文学作品的类型与题材 阅读练习阅读 朱德《纪念“八一”》原文阅读、作品赏析与作者简介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原文、译文、评析及作者简介 系在风筝线上的...阅读训练及答案 朗读阅读训练及答案 地平线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贺敬之《回延安》原文阅读、作品赏析与作者简介 小溪(杨沫) 阅读训练及答案 答李几仲书原文、翻译与练习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新闻背景作用 鲁藜《泥土》原文、赏析及作者简介 现代诗:歌德《绿蒂与维特》原文、赏析及作者简介 控制地下煤火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朗读”阅读训练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