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记面馆 马苏玥阅读附答案

小编:

胡记面馆 马苏玥

(1)①胡记面馆,是小城东头最有名的面馆,胡家世代经营着小城老街偏东头的面馆子,靠着祖上流传下来的古法做面发家,子孙代代相传。用古法精心配制出来的面细润筋道、清新爽口,吃过的人没有不夸赞的。

(2)老街人看到这代胡记的掌勺兼老板老胡都笑嘻嘻地打招呼:“老胡,多做一碗吧,馋面喽。”老胡也笑:“三六九,年年有,祖宗的老规矩俺可不敢改了!饿饿吧,明天再来。”

(3)胡记面做起来可不容易!﹣年里下麦子的时候,挑熟好的麦捆回家,人推着石磨细细地磨,这样面粉老到细腻。面是在头天晚上和的,先把面用水一裹,搓成块块,再加碱醒面,碱要讲纯度,不能太杂。面要醒到苦里发甜,味不对就弃面重醒,醒好的面用湿布包着放一晚,第二天拉的时候,面就筋道,任人拉扭。这一步步说着简单,做起来复杂麻烦,可胡家人从来不嫌麻烦,因为,少或改了步骤,面就不如之前鲜嫩了。

(4)老胡有个独子﹣﹣胡良,娃娃脑子灵光,什么东西都一学即会,老胡很早就让儿子学手艺。

(5)胡良学着老爹磨面、和面、拉面。揪起一拳头大的面,搓成匀粗的长条,再压

平扁,用快力划上几条长口,一手抓起一头面,用大臂的匀力扯面,双臂翼张于胸,“啪”的一声合起面上下一抖,再拉。统共拉八次。完后用手托着面条,快速削去面头,左右一甩,把身子一仰,手里的面顺着就到了灶上的沸水里。然后伸双长筷,搅几下捞到一边盛高汤的瓷碗里。做好的面乍一瞧,就像是条条羊脂玉浸在汤里。胡良的手艺比他爹还要强一分。

(6)胡家面做起来又费时又费力,祖上说,烹小鲜如治大国,一日卖两顿,一顿36碗上等面,就保得胡记不衰。胡家祖宗规定的数量不光是为了讨个吉利,也是经过实践得来的,一个人不急不忙,一天顶好才能做出72碗上等面来。胡记面全在磨、和、拉三字里,一步也少不得,缺不得,减不得啊!

(7)祖宗的规矩,老胡从没坏过。一天72碗上等面,不多不少。

(8)这天晚上,胡良正和面,皱眉跟老胡说:“爸,咱家一天多做几碗,用厂里出的面粉,雇个人和面,改改老法子,就快了。我试过,那面模样一点儿不差,味道也不差太多。”

(9)“什么混话,那样的面还叫胡记吗?”老胡一听,气得拍了下桌子,“胡记面贵在每根都包含着厨子的心血,是花过心思的,这些可全藏在一步步流程规矩中,老祖宗的法子不能改啊!”(10)“什么年代了,有胡氏这块招牌,老法子稍变有什么嘛!”胡良不服气。(11)“这哪是变法子,这是砸牌子,招牌砸了,往后拿什么做生意?”

(12)胡良没听,在城中央偏东的地方开了家分店。(13)往后老街人从城里回来,看着老胡:“小胡开了家分店哩,生意红红火火,一天卖几百碗,儿子赶上老子喽。”(14)老胡不再笑了,只是愤愤抚手,频频叹气。(15)有个城里谋生计的老街人有回点了碗胡记分店面,才吃了一口,就搁筷了,咂咂嘴:“不比老街的胡记呦,少了点儿筋道味儿。”周围正大快朵颐的食客皆惊奇。(16)有好面的食客闻讯赶往老街。(17)老街这边,胡良一走,店就留了老胡一人,老胡依然按规矩,一天72碗上等精面,不多不少。食客大呼:“极妙!”陶然于老街胡记。渐渐消息传开,胡良的生意淡了。大凡吃了城中胡记的,都来了老街,而吃了老街的,却再没回到城中胡记。胡良开始入不敷出了。

(18)胡良回了老街。(19)老胡看见儿子,也不说话,只管做面。胡良吃了口老胡的面,想了想城中面馆的面,矮了头。(20)胡良又开始做面了,一天72碗,跟他爹一样。胡记名声越传越远,一碗面是别家三四倍价钱,但小面馆生意仍然红火,有本地、外地,甚至还有别国的人。老街东头,胡记门外经常排长龙队。(21)那年老胡病了,胡良在跟前,老胡说:“别说爸迂腐,不懂变通,爸咋不知道赚钱?爸守的不是老规矩,不是这胡记招牌,而是这面的品质味道。做生意不用好货,待时间久了,谁买你的账?要想做好生意,就得本本分分,不搞噱头。做面和做人、做事一样,得守好底线,脚踏实地,才能摘到星星揽到月亮。”胡良泪汪汪地听。(22)“再去给老子做碗面吧!”(23)胡良端着面回来,老胡捧在手里,对着光瞧了瞧,面条细若发丝,色泽细亮,挑起一筷子,吸上一口,面质轻柔,鲜香可口。老胡眯着眼,长嘘口气,“就是这个样。”随即倒在了一边,手中那碗却端端正正,滴汤不洒。

(选自《齐鲁晚报》2017-03-02,有删改)

17.文章第②段有何作用?(4分)

【答案】承接上文表现胡记面馆口碑好,引出下文对胡记面馆工艺精细的描写;

突出了老胡坚守规矩的形象特点;为后文写老胡反对破坏规矩做铺垫。(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18.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答案】18.示例:(1)运用一系列动词,详写拉面过程,表现了胡良手艺高超,做面工艺精细。(2)多用短句,简洁明快,表现了胡良动作干净利落,手艺精湛。

(指出分析角度1分,点明效果2分)

19.小说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试举一例分析。(4分)

【答案】示例:

(1)胡良开分店前期生意红火,后来入不敷出,回归传统后生意仍然红火,前后对比,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也凸显了主题。

(2)胡良破坏规矩经营失败,老胡坚守优良传统生意兴隆,两个人物形成对比,暗示了主题。

(举例2分,分析作用2分。分析合理即可。)

20.分析下面句子的含义。 (4分)

老胡眯着眼,长嘘口气,“就是这个样。”

【答案】老胡对儿子的手艺感到欣慰;希望儿子守好底线做人,脚踏实地做事。

    相关推荐

    胡记面馆阅读理解答案 胡记面馆阅读答案 搬家记阅读答案 搬家记华明玥 搬家记阅读答案 搬家记华明玥阅读答案 《房兵曹胡马》阅读附答案 《病梅馆记》原文及翻译 阅读《在博物馆重温北京胡同四合院》(附答案共7分) 房兵曹胡马(杜甫)阅读答案 房兵曹胡马诗词阅读答案 《战马记》阅读附答案 过五原胡儿饮马泉 李益阅读附答案 杜甫《房兵曹胡马》阅读答案 《寻面记》的阅读附答案 《倾听历史的诉说——胡锦涛主席访问马六甲侧记》阅读答案 记毗陵驿马 辕马说 阅读答案附翻译 《胡适之》高三传记阅读题阅读附答案 胡贸棺记(唐顺之)阅读答案 炒米胡同里面看夕阳阅读答案 阅读《在博物馆重温北京胡同四合院》(有答案共7分) 语文阅读:《胡贸棺记》(含答案) 皮日休《馆娃宫怀古(其一)》《汴河怀古(其二)》胡阅读附答案对比赏 记毗陵驿马 阅读附答案 《病梅馆记 龚自珍》阅读答案及翻译 东轩记(苏辙)翻译 竹里馆记去新安郭之三里翻译 送东阳马生序 苏洵传阅读附答案 苏州拾梦记 柯灵阅读附答案 《一面墙的记忆》阅读附答案 战马记阅读答案 炒米胡同里面看夕阳 语文阅读答案 苏轼《宝绘堂记》阅读答案(附翻译) 游褒禅山记 苏轼《喜雨亭记》阅读答案附翻译 《史记·苏秦列传》阅读答案附译文 苏轼《墨妙亭记》阅读答案(附翻译) 《竹里馆》阅读附答案 苏轼《超然台记》阅读答案(附翻译) 苏轼《凌虚台记》阅读答案附译文 记叙文陪母亲磨面阅读附答案 《游姑苏台记》阅读答案 胡贸棺记(唐顺之)阅读答案与翻译 《炒米胡同里面看夕阳》迟子建 阅读答案 游姑苏台记 阅读答案 7号旅馆阅读附答案 茶馆(选场)阅读附答案 散文阅读“爱玥儿 开花儿的心情”附答案 山馆 佘靖 阅读附答案 竹里馆 王维阅读附答案 宿铁关西馆 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0分) 牛头马... 《战马记》阅读答案及解析附翻译 《胡旦》阅读附答案 《墨妙亭记 苏轼》阅读答案 《喜雨亭记 苏轼》阅读答案 《盖公堂记 苏轼》阅读答案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在北美的沙漠中...阅读附答案 《三峡博物馆》阅读附答案 密州通判厅题名记 苏轼阅读附答案 苏轼《宝绘堂记》阅读答案 苏轼《超然台记》阅读答案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阅读附答案 司马光《独乐园记》阅读答案附翻译 一面墙的记忆 阅读答案 《胡翰传》阅读附答案 虞集《赤城馆 苏轼《记游白水岩》阅读答案 苏珊·安东尼人物传记选段阅读附答案 爱玥儿 开花儿的心情 阅读答案 《宝绘堂记》(宋)苏轼 阅读答案 阅读《马说》,完成下面题目阅读答案 《茶馆》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 茶馆阅读答案 张益州画像记(苏洵)阅读答案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阅读答案 阅读理解。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苏轼《喜雨亭记》比较阅读答案附翻译 文言文独乐园记 司马光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 宿铁关西馆 岑参阅读附答案 《寒食山馆书情》阅读附答案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入胡。人皆吊之...阅读附答案 《沧浪亭记 苏舜钦(宋)》阅读答案 阅读苏轼的《喜雨亭记》及答案 《胡延平传》阅读附答案 胡应炎传阅读附答案 高考语文传记阅读:苏步青 眉山远景楼记 苏轼阅读答案 超然台记苏轼阅读答案翻译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阅读附答案 《独乐园记 司马光》阅读答案 《藏书室记》苏辙阅读答案及译文 《中国蜜蜂博物馆》阅读附答案 《餐馆和玫瑰》阅读附答案 《西风胡杨》阅读附答案 《胡杨之地》阅读附答案 《西风胡杨》阅读附答案 《胡同文化》阅读附答案 密州通判厅题名记(苏轼)阅读答案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