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基础训练6

小编:

基础训练6

一、教学要求

1.通过看拼音写句子,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改错字,培养准确用字、一丝不苟的语言习惯。

3.培养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意思的能力。

4.改正病句,训练把句子写完整,写通顺。

5.排列句子的顺序,进行初步的逻辑训练。

6.阅读短文,练习给自然段分层,进一步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7.作文,记一次劳动,要把怎样劳动的写清楚。

二、教学时间 2课时(不包括作文)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字·词·句的练习

第一题,看拼音写句子的练习。教师可先让学生试拼,并注意指导和纠正容易读错的音节,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拼读速度。

正确答案如下:

2.李时珍是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第二题,改正错别字的练习。这一题教师应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地查找。还可要求学生用写错的字组成词语。

第1题中的“再”应写成“在”,“个”应写成“各”。

第2题中的“午”应写成“舞”,“漂”应写成“飘”。

第3题中的“坚”应写成“艰”,“末”应写成“未”。

第三题,选择字义的练习。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字义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比较,然后再选择。

正确答案如下:

1.选③ 2.选③ 3.选②

第四题,修改病句的练习。教师可先复习一下基础训练4中所学的几种常见的修改符号,然后再让学生用修改符号修改。

参考答案如下:

第1题,应加上“放着”。第2题,将“有趣的”和“一本”调换位置。第3题,去掉“对的,”或“正确的”。

第五题,调整句序的练习。教师可先让学生自己读一遍,弄清这段话讲的是什么,然后根据整段讲的内容并参照文中表示方位的词语,把句序调整好,最后读一读这段话。

正确答案是:(2)(4)(1)(3)(5)

第二课时

阅读短文

一、自读短文,读准字音。

二、指名读短文,指导读音。

三、逐段阅读,理解内容。

1.读第一自然段,讨论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2.读第二自然段,讨论:

(1)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说的是什么?

(2)这一自然段可以分作几层,每层讲了什么意思?

(3)这一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3.读第三自然段,自己试着分层理解,然后讨论。

四、朗读全文。

出示准备好的其它短文,指导学生给自然段分层,并要求学生说出分层的根据。

作文 (一课时)

一、启发学生说说最近参加了哪些义务劳动,做了哪些家务活。

二、要求每个学生选择一项印象最深的进行口述,重点说清楚自己在义务劳动或家务劳动中是怎么干的。

三、同座交流。

四、指名口述,教师相机指导。指导的重点是,讲清自己是怎么做的,表达出对劳动的热爱。

五、把口述的内容写下来,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连贯。

    相关推荐

    基础训练6 第一课时 基础训练6 第一课时 基础训练6 一、教学要求 基础训练6 一、教学要求 基础训练7 基础训练3 基础训练7 基础训练5 基础训练4 基础训练5 基础训练1 基础训练7 基础训练1 基础训练1 基础训练4 基础训练2 基础训练3 基础训练7 基础训练2 基础训练1 单元基础训练 单元基础训练 单元基础训练 单元基础训练 单元基础训练 单元基础训练 单元基础训练 单元基础训练 单元基础训练 9-基础训练三 单元基础训练 单元基础训练 单元基础训练 单元基础训练 单元基础训练 单元基础训练 单元基础训练 9-基础训练三 《春》基础知识训练 《隆中对》基础训练 《出师表》基础训练 《山市》基础知识训练 《散步》基础知识训练 第十册基础训练 2 《童趣》基础知识训练 第十册基础训练 1 第十册基础训练 3 第十册基础训练 1 第十册基础训练 1 第十册基础训练 1 第十册基础训练 3 第十册基础训练 2 《陈涉世家》基础训练 第十册基础训练 2 第十册基础训练 3 第十册基础训练 3 第十册基础训练 2 第十册基础训练 1 第十册基础训练 3 基础训练7 第一课时 基础训练2 第一课时 基础训练4 第一课时 基础训练4 第一课时 基础训练五作文教案 基础训练四作文教案 基础训练五作文教案 基础训练三作文教案 基础训练七作文教案 基础训练5 第一课时 基础训练2 第一课时 基础训练七作文教案 基础训练四作文教案 《化石吟》基础知识训练 基础训练六作文教案 基础训练5 第一课时 基础训练六作文教案 鱼我所欲也》基础训练 基础训练六作文教案 基础训练五作文教案 基础训练四作文教案 基础训练七作文教案 《诗两首》基础知识训练 基础训练三作文教案 基础训练七作文教案 基础训练四作文教案 基础训练三作文教案 基础训练六作文教案 基础训练7 第一课时 基础训练三作文教案 基础训练五作文教案 《短文两篇》基础知识训练 《我的信念》基础知识训练 《羚羊木雕》基础知识训练 《女娲造人》基础知识训练 基础训练2 一、教学要求 基础训练4 一、教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