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望天门山》说课设计

小编:

一说教学思路

这是人教社课标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组的第一课。本组课文以“壮丽的祖国山河”为专题组织单元。这篇课文包括两首古诗。《望天门山》描绘了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饮湖上初晴后雨》展现的是西湖在不同的气侯下呈现的不同风姿。前者为唐诗,直抒胸臆;后者为宋诗,含蓄清丽。两诗同写山水,却一阳刚、一阴柔,带给我们截然不同的美感。《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通过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两首诗有着平仄相对的音律美、丰富灵动的形象美、深遂悠久的意境美,历来为大家所传诵。它成了“一枝红杏”,学生从它身上能够更深的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借助它欣赏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满园春色”。

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古诗学习经验,加上不久前刚学过两首古诗,这对本课的理解、感悟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但长期以来,古诗“逐句教,逐首教”的传统模式把丰盛的古诗大餐翻译成了索然无味的小菜。如何帮助学生品一品“这份大餐”呢?我一直在思考着。农远工程的实施改变了过去仅凭“一本书、一支粉笔”开展教学的局面,也给了我尝试的机会。

综上所述,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预定为:

1、读通读顺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大致意思,背诵古诗。

2、一边读一边想像诗中的画面。在意境中浮想联翩,获得读诗的愉悦。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我把目标1定为教学重点,目标2定为教学难点。其中,“说说诗句意思”“背诵古诗”“培养情感”是下限目标,要求人人达到。说实话,如果是以前,我只会将目标定在到这一层上,但是,有了“农远”工程后,我又加上了“想象诗境”“获得读诗的愉悦”这两个上限目标,作为这节课的尝试点,要争取达到。为此,我在电子备课时,查阅了大量IP资源,并对其中有效的资源进行重构,自己制成了课件,使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水乳交融。农村的孩子很少有到过西湖的,为了让他们形象地感受到西湖的美,我从“小学课程资源”板块下载了这段视频,在布置学生预习时使用。它弥补了单一课本教学的不足,为学生和文本的对话打下基础。《新课标》对第二学段的阅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对身处在农村的孩子来说,挺难的。我就从“小学学习辅导”板块下了很多的课文范读,供上课时使用,这次也不例外。本课中的两首古诗语言精炼却意境悠远。如何让学生体悟到这种意境呢?总不能光凭老师分析吧!我想到了音乐,它和语言是相通的。我又从“小学专题教育”的“艺术熏陶”板块选取了一段古筝曲《平湖秋月》。

总之,在教学中,我将以两诗的文字对比为主,辅以多媒体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说教学设计

这节课的主体教学流程以“热爱祖国山河”为主线,把三维目标和两首古诗有机整合,共分为三大环节。

第一环节:整体通读,把握基调

在开课伊始,我会将两盘古诗合盘托出,意在整体把握,辅垫情感,营造阅读期待。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通读顺,想一想,这两首古诗都是写什么的。然后听听课件中的示范朗读,一边听一边画出诗的节奏。最后通过各种方式的读,正音、了解诗人,感知两首古诗描绘的都是山水。

第二环节:多管齐下,体悟诗境

这一步,我准备分三步走。

1、循循善诱,情景交融

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对学生说:“你或许感觉到这两处山水也有些不同吧?”我引而不发,在学生似有所悟时,我们共同进入第一步,学习《饮湖上初晴雨后》。

首先,我让学生看看插图,读不懂的地方对照注释,自己大致说说诗句的意思。这样既能帮助学生了解古诗的意思,又点拨了他们学习古诗的方法。在随后的交流中,我将紧扣“总相宜”理解西施的“淡妆、浓抹”和西湖的“潋滟、空蒙”。

然而,诗句传递的画面是万千的,绝不止课本插图这一幅。如何打开了学生的想象之窗呢?我打开课件,让学生一边欣赏音乐《平湖秋月》,一边闭着眼睛想象那是“怎样的山、怎样的水”?因为有了课前观看的视频做基础,所以这时,在这优雅柔婉的琴声中,学生会自然而然的对脑海中储备的画面进行重构,并由此展开属于自己的山水画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层层探究,在层层探究中赏美、悟美、创造了美。

最后,说说如果你置身在这样的美景中会说些什么?学生有感而发,和诗人产生情感的共鸣。

2、合作学习,迁移运用

学完这一首古诗后,我和学生一起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然后小组合作学习《望天门山》,最后全班交流。学法的总结与迁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核新的课改新理念。

3、对比深化,同中求异

我让学生再读两首诗,对比书中的两幅插图,说说感觉。如果说西湖是一位温柔的女子,那么天门山则是刚强的将军。

然后,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刚”“柔”。我播放古筝《平湖秋月》,清丽淡雅的音乐传递了柔美,说说它让你想到了哪首古诗?再请女孩齐背《饮湖上初晴后雨》。接着,我又播放音乐《滚滚长江东逝水》,高亢激昂的音乐表现了阳刚、豪情、力量,学生听后一定会心有所感。在音乐声中,请男孩齐背《望天门山》。在此情此境中背诗,可谓“水到渠成”,这也就是我们孜孜以求的“语感”。从文字、画面到音乐,无处不在的对比让学生强烈感受到诗的魅力,他们的审美情趣也提高了。

第三环节:升华情感,集腋成裘

两首古诗内在的精神是一致的。我采用对比的策略,既为求异,更为求同。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了情感熏陶”。这时可让他们当堂背背自己积累的诗句,如果有困难,可鼓励学生课后积累,留作下节课交流。我想:这样的积累,既是显性的语言文字积累,又是隐性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沉淀。经过本课及本组其他几篇课文的学习,“热爱祖国”这几个字将让学生永远铭记于心。

至此,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统一。

板书是一节课的缩影,要既简洁,又美观。我撷取教学古诗中的“点睛”之笔进行板书。既有知识的概括,又有方法的提示。

诗歌教学应该是教师携学生之手共进的一次审美之旅。我喜欢“洗开春色无多润,染尽花光不见痕”的唯美意境。我希望这节课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两首古诗的理解和体验,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经由这样的引导而得以前行。我衷心感谢农远工程,是它的实施让我们农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不仅“同在一片蓝天下”,而且“同在一条起跑线上”。

    相关推荐

    《望天门山》说课稿 《望天门山》说课稿 望天门山说课材料 《望天门山》 《望天门山》课文 望天门山 望天门山说课设计教学案例反思 望天门山教案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案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案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课堂实录 《望天门山》课堂实录 《望天门山》赏析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优秀说课稿 望天门山的意思 望天门山 教案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的诗意 《望天门山》教学实录 《望天门山》教学札记 《望天门山》教学札记 人教版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材理解 《望天门山》问题探讨 《望天门山》问题探讨 《望天门山》教学实录 长春版《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王玲湘《望天门山》课堂实录 《望天门山》教材理解 《望天门山》教学反思 《望天门》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李白《望天门山》优质教学设计 人教第九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人教第九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李白古诗《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汇总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课堂教学实录 望庐山瀑布说课设计 望庐山瀑布说课设计 望庐山瀑布说课设计 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集锦 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汇总 三年级上册古诗《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古诗《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 题西林壁)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 题西林壁) 三年级语文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 题西林壁) 赏析:望天门山教学案例反思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 题西林壁)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 题西林壁) 小学语文:《望天门山》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 题西林壁)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同步练习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 题西林壁) 望天门山教学教学案例反思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 题西林壁)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山行、暮江吟 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原文及赏析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名师导学案 《望庐山瀑布》说课 《望天门山》(李白)原文注释及赏析 望天门山精品教案教学案例反思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题西林壁 教案教学设计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教学反思案例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题西林壁 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题西林壁 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题西林壁 教案教学设计 天门山简介 五年级语文《望天门山》课后练习题:第一学期 望天门山精品教案三教学案例反思 望天门山精品教案二教学案例反思 七月的天山说课设计 《西门豹》说课设计 《西门豹》说课设计 《鸿门宴》说课设计 小升初语文试卷(古诗词解析):望天门山 《西门豹》说课设计 《语文教案-古诗两首(望天门山 题西林壁)》 课文 21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课标教材 《西门豹》说课设计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 教案教学设计 《我真希望》说课设计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山行、暮江吟(S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西门豹说课设计(一) 西门豹说课设计(二) 西门豹说课设计(三) 望月说课稿 《春望》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