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扩展

《望天门山》(李白)原文注释及赏析

小编: :admin

【小编寄语】古诗,就是一个艺术作品,一个塑造作者情感世界的艺术作品,或表达某种情感,或描绘某种期待。今天,查字典语文小编跟大家分享《望天门山》(李白)原文注释及赏析,一起来学习一下。

原文: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

中断:指东西两山之间被水隔开。

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开:开掘;开通。

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回:转变方向,改变方向。

两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好像来自天边。

译文

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飞速飘来。

赏析

该诗为725年(开元十三年)作者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作。

李白无比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一生遍游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杰作。该诗描写诗人舟行江中溯流而上,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天门山为今安徽省芜湖市的东梁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总称。《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

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诗人不写博望、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却说山势“中断”,从而形象地写出两山峭拔相对的险峻:“楚江开”,不令点明了山与水的关系,而且描绘出山势中断、江水至此浩荡而出的气势。“碧”字明写江水之色,暗写江水之深;“回”字描述江水奔腾回旋,更写出了天门山一带的山势走向。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相对”二字用得巧妙,使两岸青山具有了生命和感情。结尾一句更是神来之笔,一轮红日,映在碧水、青山、白帆之上,使整个画面明丽光艳,层次分明,从而祖国山川的雄伟壮丽画卷展现出来。

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这和作者在《西岳云台歌》中所描绘的情景颇为相似:“巨灵(河神)咆哮擘两山(指河西的华山与河东的首阳山),洪波喷流射东海。”不过前者隐后者显而已。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为指东流的长江在这一带回转向北。这也许称得上对长江流向的精细说明,但不是诗,更不能显现天门奇险的气势。试比较《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盘涡毂转”也就是“碧水东流至此回”,同样是描绘万里江河受到峥嵘奇险的山峰阻遏时出现的情景。绝句尚简省含蓄,所以不象七古那样写得淋漓尽致。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下句则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读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概只会产生“两岸青山相对立”的静态感。反之,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

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自当更加兴会淋漓。“孤帆一片日边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

由于末句在叙事中饱含诗人的激情,这首诗便在描绘出天门山雄伟景色的同时突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

以上就是查字典语文网小编跟大家分享的《望天门山》(李白)原文注释及赏析的全部内容,看完之后希望在对大家把握文章中心思想有帮助的同时,还可以调动我们自学、探讨文学作品的积极性以及提高我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祝大家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原文及赏析 《望天门山》赏析 李白《望庐山瀑布》译文及赏析 李白《望天门山》优质教学设计 出塞注释及赏析 李白《独坐敬亭山》译文及赏析 李白古诗《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汇总 赏析:望天门山教学案例反思 望庐山瀑布的注释及诗意 《后赤壁赋》译文(含原文、注释、赏析) 《前赤壁赋》译文(含原文、注释、赏析) 《望天门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译文及赏析 蜀道难原文及注释 祖咏《望蓟门》原文及诗歌鉴赏 望天门山 《望天门山》课文 杜牧《阿房宫赋》赏析及注释 核舟记原文及翻译注释 小石潭记原文注释及译文 李白《行路难》赏析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译文(含原文、注释、赏析) 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赏析 李白《行路难》赏析 次北固山下赏析及原文 望天门山的意思 《望天门山》说课稿 《望天门山》说课稿 望天门山的诗意 《河中石兽》原文注释及翻译译文 李白《赠孟浩然》赏析 《诗经·风雨》译文(注释、译文、赏析) 《望天门山》说课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实录 《望天门山》教学札记 《望天门山》教学札记 望天门山说课材料 诗词赏析:古诗词背诵《送友人》(李白)详解:原文、译文与赏析 《晏子使楚》原文及注释、译文(翻译) 《望天门山》说课设计 望天门山教案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课堂实录 《出师表》原文译文注释 《望天门山》教材理解 《望天门山》问题探讨 《望天门山》说课设计 望天门山教案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问题探讨 《望天门山》教学实录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课堂实录 《望天门山》教案设计 李白《独坐敬亭山》鉴赏 《望天门山》教材理解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反思 朱自清《冬天》原文阅读及赏析 初二语文:浣溪沙原文及注释翻译 《念奴娇·赤壁怀古》注释赏析 小升初语文试卷(古诗词解析):望天门山 李白《望庐山瀑布》背景资料二 《赠刘景文》原文及赏析 望天门山 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望天门山》教学反思 《望庐山瀑布》片断赏析 《望庐山瀑布》片断赏析 赏析:望庐山瀑布案例 白居易《春生》原文及评析 《望庐山瀑布》片断赏析 过零丁洋注释及译文 《望庐山瀑布》片断赏析 《望庐山瀑布》片断赏析 《望庐山瀑布》片断赏析 王安石《半山春晚即事》原文译文及赏析 王玲湘《望天门山》课堂实录 人教版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春望》赏析 白朴《天净沙·秋》赏析 《草虫的村落》原文及赏析 三峡翻译及注释 水调歌头注释及译文 《春江花月夜》原文及赏析 观潮翻译及注释 《赤壁赋》译文(含原文、注释、评点)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译文注释 长春版《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岳》赏析 《春望》赏析 李白《静夜思》鉴赏 《兰亭集序》译文(含原文、注释、评点)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 题西林壁)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 题西林壁) 《小石潭记》译文(含原文、注释、评点)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 题西林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