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高适、岑参和创造慷慨奇伟之美的诗人

小编: :admin

以边塞为题材的诗在唐代极为流行,盛唐时蔚为壮观。作为盛唐边塞诗的杰出代表,高适的诗歌在反映现实的深度方面超过同时的许多诗人,应时而生的追求不朽功名的高昂意气,与冷峻直面现实的悲慨相结合,使他的诗有一种慷慨悲壮的美。

高适(700~765),字达夫,郡望渤海蓚(今河北景县),早年生活困顿,随父旅居岭南。开元中他曾入长安求仕,并于开元十八年(730)至开元二十一年(733)间,北上蓟门,漫游燕赵,希望能从军立功边塞,但却毫无结果。后寓居宋中近十年,贫困落拓。天宝八载(749),他因有人举荐,试举有道科中举,授封丘尉。三年后弃官入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掌书记。安史乱起后,他从玄宗至蜀,拜谏议大夫。自此官运亨通,做过淮南节度使和蜀、彭二州刺史。代宗即位后,他入朝为刑部侍郎、转左散骑常侍,进封渤海县侯。

在动辄自比王侯的盛唐诗人中,高适是唯一做到高官而封侯者。《旧唐书》本传说:“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但他仕途畅达的最后十年作诗并不多,大部分作品是安史之乱以前写的。在高适早年的诗作里,颇多不遇的悲慨,其《宋中别周梁李三子》说:“曾是不得意,适来兼别离。如何一尊酒,翻作满堂悲。”在《宋中十首》其一中,他对历史上梁孝王广揽人才之事的不再有感慨不已,吟唱道:“梁王昔全盛,宾客复多才。悠悠一千年,陈迹唯高台。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高适诗中,颇多这种寓壮气于苍凉之中的慷慨悲歌,如《古大梁行》:“暮天摇落伤怀抱,倚剑悲歌对秋草。”又《送蔡山人》: “斗酒相留醉复醒,悲歌数年泪如雨。”悲歌声里,跳动着一颗不甘寂寞、急于用世的雄心。

高适是个非常自负、功名心极强的诗人,性情狂放不羁,好交结游侠。想通过立功边塞而封侯的理想和热情,促使他不畏艰险,两次北上蓟门,所谓“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想像汉代大将卫青、霍去病那样在边塞立功封侯。尽管这种愿望当时落了空,但对边塞生活的实地体验和冷静观察,使他能在第一次北上归来后,于开元二十六年(738)创作出了极负盛名的边塞诗力作《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极为复杂的,既有对男儿自当横行天下的英雄气概的表彰,也有对战争给征人家庭带来痛苦的深切同情;一方面是对战士浴血奋战而忘我的崇高精神的颂扬,另一方面则是对将领帐前歌舞作乐的不满。作者对当时边塞用兵而将非其人的情形是有看法的,亦不讳言征战的艰苦,但不失奋发激昂的高亢基调;苦难与崇高的对照,更增添了出塞征战的慷慨悲壮。故此诗虽多用偶对,却不以文采华丽见长,而是纵横顿宕,以沉雄质气和浑厚骨力取胜。

高适的边塞诗,多数写于蓟北之行和入河西幕府期间,是据诗人亲临边塞的实际生活体验写成的。除七言歌行外,在表现形式上多采用长篇吟怀式的五言古诗,将作者个人的边塞见闻、观察思考和功名志向揉为一体,苍凉悲慨中带有理智的冷静,但基调是慷慨昂扬的。特别是他被哥舒翰聘用,入河西幕府后,精神很振奋,其《送李侍御赴安西》诗云:“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壮志满怀,雄心勃发,写得极粗犷豪放。在《塞下曲》中,他描绘了从戎征战时“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的壮观场面后,直言道: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这种热烈向往边功的慷慨豪情,往往使他的诗显得壮大雄浑、骨气端翔。不过,战争的艰苦往往超出想象,也是诗人能冷静感受到的,故慷慨激昂中亦时见悲凉,如《武威作二首》其一:“匈奴终不灭,塞下徒草草。唯见鸿雁飞,令人伤怀抱!”

殷璠在《河岳英灵集》里称赞高适,说他“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高适作诗以质实的古体见长,律诗好的不多,但他写的一些与从军边塞相关的绝句,亦有气质沉雄、境界壮阔的特点。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再如《塞上听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这样的诗,若没有亲临边塞的生活体验,也是不容易写出来的。

    相关推荐

    气质慷慨 魄力雄毅——唐代边塞诗人高适 王昌龄、崔颢和创造清刚劲健之美的诗人 王维与创造静逸明秀之美的诗人 岑参的资料 岑参简介 岑参简介 高适和他的悲壮边塞诗 创造诗意的美──《静夜思》教学反思 追求与创造诗意的人生 “慷慨南阳起卧龙”──诸葛亮治蜀 沪教版《创造奇迹的人》教学建议 一卷华章慷慨吟──毛泽东诗词研究成果管窥 创造美的天地 放飞个性之梦 创造性使用教科书的适度空间和基本原则 慷慨悲凉,开豪放词之行河──范仲淹《渔豪傲》赏析 创造性人才 创造性教育 创造性学习_语文论文 做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创造者 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30 女娲创造人类 信赖创造的美好境界论文精品 是“人造美女”还是“女娲造人”? 探索人脑的创造性思维 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创造性 中学语文教学中美的挖掘与创造 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创造性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歌鉴赏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浅谈《孔乙己》的思想艺术特色 胡适的白话诗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导学案 《女娲造人》教学参考 鼓励创造奇迹──《听听,秋的声音》教学后记 用智慧和爱心创造生命的价值 《用智慧和爱心创造生命的价值》 营造诗歌氛围,提高人文素养 催开创造的芽苞 《女娲造人》教材理解 《女娲造人》教学参考 爱,会创造了奇迹──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给学生一个机会,他可以创造奇迹 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画满画儿的圆月亮》第二课时案例 《女娲创造人类》教学设计 《女娲创造人类》教材简析 《女娲创造人类》教学设计 落实创造性思维的评价,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俗世奇人教学参考 创造性阅读的底线 创造力小故事 自主参与创造学习──《晏子使楚》教学有感 “模写”与“创造” 《女娲创造人类》探究感悟 七年级上教参:女娲造人 阅读:创造力的摇篮 高二语文《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案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 别董大 高适 引导学生培养自学力和创造力——感悟语文导读与创造学法 新课改下的语文审美教育──从《再塑生命》一文中体验美、创造美 点击创造能力的培养 论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富有创造性思维的人应具备的素质 交流·共鸣·创造──《儿童诗两首》教学谈 郁达夫及创造社诸作家的创作 禅与个性化创造诗论_语文论文 适合教师朗诵的诗歌 教育是人类自身的再创造——我的教育观 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伟人的细胞 《伟大的悲剧》美点探视 女娲创造人类 教案教学设计 交流·共鸣·创造──《儿童诗两首》教学谈 交流·共鸣·创造──《儿童诗两首》教学谈 《蒹葭》的朦胧之诗美 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创造,从问题开始 《伟大的悲剧》原创教学设计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庖丁解牛”的多重解读 七年级下教参:伟大的悲剧 八年级下教参:俗世奇人 让阅读启发创造 浅谈创造性阅读 崇高美于悲剧美人格的完美结合 创造发明的金钥匙——仿生 语文课的创造思维训练 教学中的创造思维训练 创造性作业初探 郭沫若与创造社 八年级上教参:桥之美 《奇妙的克隆》原创教案 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画满画儿的圆月亮》第二课时案例 教案教学设计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专题的二次选择与确立 体会想像之美 开启创新之门 信念,创造爱的奇迹——《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及课后随感 从毛泽东诗词看伟人风采 第一道曙光──天地的创造者 怎样培养你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读书法的技巧与应用 敢于绝望、为个性和创造性而斗争的吴敬梓 备课和讲课要进行再创造──三上《詹天佑》 信念,创造爱的奇迹──《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及课后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