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扩展

《蒹葭》的朦胧之诗美

小编: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秦风·蒹葭》

读这首诗时,许多人提出了问题:“所谓伊人”是谁?是男还是女?一会儿说在这儿,一会儿说在那儿,“伊人”到底在什么地方?天寒水冷,一个人跑到芦苇塘干什么?诗中的“我”又是谁?这个“我”最后与“伊人”相会了没有?诗中写的是现实,是想象,还是梦境?而这一切,在诗中是没有答案的。也有人试图破解这些问号,然而,结果是越弄越乱,越弄越糟。其实,这些问号的存在,也正是这首诗的美之所在,真的有了答案,诗也就不美了。可以说,《蒹葭》之美,就是朦胧之美,就是这些问号之美。

“蒹葭苍苍”,芦苇茂盛,遮挡视线:“白露为霜”,晨光不明,视物不清,这本身就是个朦胧的背景。在这个背景中出现的“所谓伊人”,更是朦胧到了连面目都没有。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并没有具体的位置。“我”与“伊人”到底距离多远,到达有多难?只是说出了“道阻且长”,模糊得很。“我““溯游从之“之后,那个”伊人“,还是”宛在水中央“,仍然是面目不清晰。为了造成朦胧的意境,诗中还特意使用了”所谓“宛”这样的词。诗面整个是不清晰的,全是朦胧的。然而,这并不是一首朦胧诗,诗的主题是非常清晰的:鲜明地表现了对心中爱人的急切的追求和强烈的思念。那个心上人看都看着了,可就是看不清楚,就是到不了跟前,这种心情已经让读者体会到了。诗到这里也就不用再说了。

诗的任务并不是告诉人们原因、结果和经过,诗也不告诉人们答案正确与否。诗表达的只是情感,并且激发出读者的同感。这首《蒹葭》,需要表达的已经表达了,作为读者,我们也为之产生了冲动,诗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所以说这是一首好诗。至于诗中的那些问号,就全交给读者了。那个“伊人”可以轻盈,可以丰满,可以有微微的笑,可以有淡淡的愁,全凭读者自己想象了,有一千个读者,就可以有一千位“伊人”。正是由于诗的朦胧,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给了读者再创造的机会,才使我们读这首诗时,有了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参与诗中活动的快感。这样的朦胧也正是诗的美好之处。之所以说《蒹葭》是《诗经》中的精品,是我国诗歌遗产中的瑰宝,具有朦胧之美就是重要的原因。

试想一下,如果寻一个演员扮饰其中的“伊人”,再找一个演员饰其中的“我”,再让导演、剧务、化装、灯光、布景也掺乎进来,将诗中的一切都说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想那一定没有味道了。因为一切全固定了,时间、地点、人的相貌,全由屏幕图像给出了,全不用我们自己的大脑了,我们的情感无法加入其中了。看了这样的东西,实际是等待答案,是在解数学的题,得到的是另一种愉快──绝不是读诗的

愉快。

《蒹葭》之美是朦胧之美,是写意之美,是诗之美。读《蒹葭》时,所谓字字落实的考据,其错误宛如将精美的古瓷打碎,而去研究碴口。

    相关推荐

    朦胧诗潮 朦胧诗潮 论“朦胧诗” 美哉,《蒹葭》! 朦胧诗简介 朦胧诗简介 江河与朦胧诗 “朦胧诗”的主要作者 “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 “朦胧诗”的主要作者 《诗经·蒹葭》教案 朦胧诗简介 朦胧诗简介 朦胧与变奏 朦胧诗派简介 舒婷与“朦胧诗” 朦胧诗人今何在 顾城“朦胧诗”问答 《诗经·蒹葭》教案2 蒹葭教案设计 蒹葭教案一等奖 《蒹葭》导学案 《蒹葭》译文 《蒹葭》教案4 “矇眬”和“朦胧”一样吗? 《蒹葭》教学实录 《蒹葭》教学设计 《蒹葭》教学设计 诗经二首《关雌》《蒹葭》导学案 《蒹葭》教学设计 《蒹葭》教案5 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蒹葭》 《诗经》二首《关雎》《蒹葭》教案3 《蒹葭》的几种主题解读 《诗经》两首教案2《关雎》和《蒹葭》 24 《蒹葭》教学设计 《诗经》两首《关雎》和《蒹葭》说课稿 《诗经》两首教案4《关雎》和《蒹葭》 《蒹葭》教学设计 《蒹葭》教学实录 《诗经》两首教案1《关雎》和《蒹葭》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知识点梳理 令人遐想,美不胜收——我读《秦风·蒹葭》 情景交融的典范──《蒹葭》简析 情景交融的典范──《蒹葭》简析 情景交融的典范──《蒹葭》简析 九年级下教参:《诗经》两首——关雎、蒹葭 含蓄幽远而意蕴丰富的《蒹葭》 诗经三首《蒹葭》《关雎》《君子于役》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蒹葭》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赏析朦胧诗中的意象──《星星变奏曲》教学反思 《关睢》《蒹葭》《君子于役》教案 朦胧与变奏──评刘丹《星星变奏曲》教学 从《蒹葭》课例谈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提问 从《蒹葭》课例谈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提问 一唱三叹 情景交融──《蒹葭》写作特点浅析 一唱三叹 情景交融──《蒹葭》写作特点浅析 一唱三叹 情景交融──《蒹葭》写作特点浅析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蒹葭》教学设计 朦胧歧解千古谜 空幻莫测通境情──李商隐《锦瑟》赏析 异曲同工话惆怅──《雨巷》与《蒹葭》意境比较谈 诗词六首《关雎》《蒹葭》《黄鹤楼》《钱塘湖春行》《相见欢》《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 诵读欣赏《蒹葭》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发掘诗词蕴含之美 厚积鉴赏审美之能——浅谈古诗词的学与教 《乡愁》的诗歌美 古诗与美的熏陶 小学古诗的审美 《木兰诗》的艺术美 赞美落日的诗句 赞美老师的诗句 赞美黄山的诗句 王维与创造静逸明秀之美的诗人 《三峡之秋》的“美” 高适、岑参和创造慷慨奇伟之美的诗人 《最美的美束》教学设计之二 《最美的美束》教学设计之一 桥之美 淳淳之心 淡淡之美──《劝学》的思想美、逻辑美和语言美赏析 王昌龄、崔颢和创造清刚劲健之美的诗人 桥之美 《散步》景物描写的诗意美 我眼中的桥之美 美丽的橡树之花 《散步》景物描写的诗意美 桥之美 桥之美 桥之美 桥之美 《桥之美》审美鉴赏 花之美,情之美,意之美──《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 中国现代诗三首之:死水、赞美(教案) 袁行霈:屈原诗歌的艺术美 12桥之美 冬天之美 古诗词的绘画美_语文论文 《诗四首》审美鉴赏 《诗两首》审美鉴赏 《诗两首》审美鉴赏 冬天之美 冬天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