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友邦惊诧”论

小编: :admin

教学目的

一、学习本文针对敌方的论点与论据层层批驳的方法,了解驳论文的结构。

二、了解本文的反语、对比、排比、反复和摹拟等手法的作用并学习运用。

三、注意把握本文语言的感情色彩和气势,深入体会本文所表达的强烈的爱憎感情。

四、初步了解杂文的特点。

教学设想

一、指导学生预习。预习内容:1.杂文特点。2.弄清课文是如何抓住敌方论点和论据层层批驳的。3.查阅工具书,理解有关词语含义,及生字词读音。

二、充分利用课文注解,简明扼要介绍背景,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线索,明确文章批驳的层次。

三、通过阅读分析,让学生弄清全文的结构和反驳方法,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和气势。

教学时效: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检查预习,了解文章时代背景,研读全文,弄清文章结构和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中学我们已学过一些杂文,如《俭以养德》、《从三到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等。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鲁迅先生写的杂文,题目是《“友邦惊诧”论》(板书)。这是一篇战斗力很强的杂文,它的力量来自对敌方论点和论据的本质的深刻剖析,来自作者鲜明的爱憎感情。鲁迅用他那支又泼辣、又幽默、又锋利的笔,揭露了极端凶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投敌卖国罪行,揭穿了极端凶恶的帝国主义妄图瓜分中国的阴谋,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有力地推动了当时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充分发挥了杂文——匕首武器的作用。

二、解题。

题目中的“友邦惊诧”是从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电文上摘引的,加上引号除表示引用外,还含有嘲讽和否定的意思。“友邦”是所谓的友邦,指的是侵略成性的英、美、法等帝国主义;“惊诧”是所谓的惊诧、其实是一点也不惊诧;“论”是议论、驳斥的意思。五个字既简明概括,又含蓄有力,并表明重点在于驳斥谬论。

三、检查预习。

1.根据课文中的“预习提示”,说说杂文的特点。

明确:杂文是一种文艺性议论文,篇幅短小,形式灵活多样;笔法犀利,战斗性强;议论与形象结合,文学性强。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出示小黑板)。

屠戮(lù)本埠(bù)

攒击(cuán)即予(jí)

盛传(shèng)犀利(xī)

四、研习课文第一部分(第1段)。

1.通过预习,同学们对文章内容有了初步了解。从题目看文章要批驳的是什么呢?(明确:“友邦惊诧”。)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呢?请同学们先看课本注释。

简介时代背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各地爱国学生先后三次到南京举行请愿活动。开始,国民党反动政府对学生采取欺骗手段,说什么要依靠“国联公理之判决”,要学生回去“安心读书”;后来竟下令枪杀学生,打死打伤一百多人,还发出通电给学生加上了种种罪名,并说什么学生行动引起友好国家(指美、美、法等国)的人土“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家将不像个国家了”,要求各地军政机关对学生严厉镇压。在这样一个险峻的时刻,鲁迅先生挺身而出,从反动电文中拎出“友邦惊诧”的谬论进行批驳,写下了这篇时事短评。

2.研习课文第1段。

(1)提问:“略有知觉的人”是指什么人?

明确:指有爱国思想的人。

(2)提问:学生为什么去请愿?

明确:“是因为日本占据了辽吉……而国联却正和日本是一伙。”这一句明确了事实的真相,说明学生请愿的正确。

(3)接着文章痛斥国民党政府在葬送领土,却要学生安心读书不许过问的罪恶行径。

“读书呀,读书呀”,重复两句活灵活现地勾画出蒋介石之流要学生莫管国事,听其肆无忌惮地卖国,喋喋不休向学生高喊“读书”的丑态。

(4)提问。对这种“读书”论调,鲁迅是如何批驳的呢?

明确:“不错,学生是应该读书的……真是已经可怜之至。”读书要有起码的条件。当大片国土被葬送在敌人手里,学生到何处去读书呢?“报上不是说过,东北大学逃散,冯庸大学逃散,日本兵看见学生模样的就枪毙吗?”鲁迅用这一连串锋利的反问,彻底揭穿了反动当局要“安心读书论”的欺骗性。

(5)国民党反动政府,对“可怜之至”的请愿学生,不仅毫无同情之心,反而横加一系列莫须有的罪名。

明确:“不道国民党政府却在……悉被‘破坏’的罪名”。

(6)反动当局不仅这样,还以此为据,用奴才的口吻说什么“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充分暴露了国民党反动政府对内镇压,对外投降帝国主义的走狗嘴脸,也揭露了他们诬陷学生爱国行动的无耻调言。文章就这样一步步地摆出了敌人的论据和论点,树立了批驳的靶子。敌论点:“友邦人土……国将不国”;敌论据:“捣毁机关……悉被破坏”。

(7)提问:这篇驳论为什么在摆出敌论之前,先交代关于学生请愿等情况呢?(见“理解·分析”题一)

明确:一方面是为了交待敌谬论出笼的背景,为批驳做准备;另一方面也为蕴藏强烈的爱憎感情,造成了“哀兵必胜”的气势。

五、研习课文第二部分(第2—7段)。

(l)思考:在摆出敌论点后,鲁迅先生是如何批驳的?请同学看文章第二部分内容,并划分层次。

明确:共分三个层次:第2-4段为第一层;第5段为第二层;第6-7段为第三层。

(2)提问:“好个‘友邦人士’!”这句话的实际含意是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这里运用了反语,意思是“坏透了,这群日本帝国主义者的爪牙和帮凶”。

(3)提问:这些所谓的“友帮”对什么“惊诧”,对什么

“不惊诧”呢?(结合“理解·分析”题二)

明确:“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他们就惊诧了!”这段文字用“友邦人土”的三个“不惊诧”和一个“惊诧了”的事实,有力地批驳了“友邦人士,莫名惊诧”的谬论。三个“不惊诧”和一个“惊诧”各说明什么意思?

第一、二个“不惊诧”,说明“友邦人士”是日本侵略者同伙。第三个“不惊诧”,说明“友邦人土”是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官员及其后台主子。一个“惊诧了”,说明“友邦人土”是中国人民的死敌。

(4)在运用事实进行批驳后,鲁迅用难以抑制的满腔怒火向敌人强烈斥责:“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土’!是些什么东西!”揭得深刻,骂得痛快。

(5)研习第4段。

明确:“即使”一词表示假设,目的是以退为进,进一步揭露“友邦”惊诧,装腔作势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行文至此,将“友邦人士,莫名惊诧”的谬论驳得体无完肤。

(6)研习第5段。

明确:这一段深刻揭露了“友邦”同国府的主奴关系。友邦人士见到他们的忠实走狗“党国”不能制止学生请愿就“惊诧了”,而“党国”见到主子一“惊诧”就害怕了,就惶恐不安地赶快对学生进行镇压、诬陷,就哀叹“国将不国了”。

(7)提问①:按“友邦人士”的逻辑,怎样才算一个国呢?(结合“理解·分析”题三)

明确:“好像失了东三省……永远‘国’下去一样。”鲁迅运用三个排比反复句把国民党反动政府投降卖国的奴才嘴脸揭露得入木三分,无可辩驳地论证了“国将不国”的责任应由国府来负。

提问②:“永远‘国’下去”的“国”字加上引号有什么作用?(结合“理解·分析”题三)

明确:这个“国”字在这里是名词作动词用,意思是使国家存在下去。这里是反语,所以加上引号。实际含义是说他们可以永远把国家卖下去,友邦人士永远把中国“瓜”分下去。

(8)研习第6段。

明确:这一段进一步揭穿了国民党政府唯“友邦”之令是听,是“友邦”豢养的走狗。“友邦”要靠党国”维持他们的在华的利益;“党国”要靠主子——“友邦”维持他的卖国独裁统治。真是狼狈为奸。

(9)研习第7段。

明确:段中两个“无法劝阻”各是什么含义?第一个“日兵‘无法劝阻”’说明“国府”与日寇早有勾结,而国民党政府又只知道卖国,当然不会劝阻也无法劝阻。第二个“学生们怎会‘无法劝阻”’”这是借友邦人士”之口,说明“党国”每月的军政费,包括“友邦”的“援助”就是专门用于镇压中国人民的,对学生的爱国请愿,他们是不会“无法劝阻”的,一定要劝阻,不成就镇压。“作什么用的呀,军政当局呀?”说明“友邦”对“党国”的不力表示不满。文章至此,已将“友邦”与“党国”主奴之间相互利用的关系揭露无遗。将“国将不国”的谬论驳倒了。

六、研习课文第三部分(第8段)。

提问①:敌论已驳倒了,为什么还引用《申报》上的这则消息内容?(结合“理解·分析”题三)

明确:引用《申报》上的这则消息,目的在于通过批驳敌论据来进一来批驳论点。《申报》上前一则消息澄清了对请愿学生的诬蔑,后一则消息以事实揭露了反动派杀害爱国学生的罪行。

提问②:文章最后一句话起什么作用?(结合“理解·分析”题三)

明确:,这句话用反语,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友帮惊诧”的实质就是要瓜分中国,与上文“永远‘国’下去一样”相呼应。这句话紧扣论题,使这段文字在内容上与全文紧密联系,在结构上成为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根据朗读提示要求预习有感情地朗读。

2.完成课后“揣摩·运用”四。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文章语言的感情色彩和气势。学习文章的写作特色,完成课后有关练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通过阅读分析,了解了本文是怎样针对敌论点论据,层层深入地进行揭露与批驳的。这节课通过朗读,进一步体味文章内容和结构上的特色,并注意学习借鉴其写作方法。

二、根据朗读提示要求指导学生朗读全文(注意将强烈的革命义愤和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读出来)。

三、教师小结全文,归纳明确:本文在摆出敌论点“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之后,先批驳“友邦人土,莫名惊诧”的谬论,揭露帝国主义所谓“莫名惊诧”的险恶用心;接着批驳“长此以往,国将不国”的谬论,戳穿国民党政府卖国投降的奴才嘴脸;最后愤怒地谴责“友邦”与“党国”相互勾结,屠杀中国人民的罪行。文章语言似匕首,似投枪。同学们要细读多思,仔细体味其中含义。

四、”研讨本文在语言上特点。

第一,运用反语是本文语言的一大特色。反语就是说反话,它是使用与作者本意相反的语句,来表达本意的一种修辞形式。要求学生勾划文中的反语句。(如①好个“友邦人士”!②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运用反语的作用,在于使文章的语言犀利,极富战斗力,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和鲜明的感情色彩。

第二,运用排比反复句式是本文语言的又一特色。选用节奏鲜明、感情强烈、极有气势的句式能显示出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要求同学们勾画出文中的排比反复句。(如①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他们就惊诧了!②可是“友邦人土”一惊诧……永远“国”下去一样。)

第三,选用感情色彩鲜明的词语是本文语言的另一个特点。这些词语直接表达作者的褒贬爱憎之情。要求学生思考课文后“揣摩·运用”题五。

第四,用反问句来增强批驳、反问、痛斥的力量。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后“揣摩·运用”题六第3题来练习体会。

五、课堂练习(出示小黑板)。

1.填空:

①《“友邦惊诧”论》选自________,是一篇十分深刻的时事短评。

②批驳对方谬论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三种方式。

2.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一个合适的义项。

①悉被破坏(B)

A详尽B.尽,都C.知道

②中国国民党治下的连年内战(C)

A医治B.惩处C.治理

③旋出校回寓(B)

A.旋转B.不久C.归来

④国将不国(B)

A国家B.成为国家C.祖国

3.分析下列复句:

①即使所举的罪状是真的罢,②但这些事情,③是无论那一个“友邦”也都有的,④他们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⑤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①│③③‖④│‖⑤)

假设并列承接

4.将下列句子改成反语并揣摩其作用。

①有些人是破坏纪律,无理取闹的小人。(将“小人”改为“英雄”。)

②有些男青年头被长发,身穿花衬衫,脸上抹着胭脂,唇上涂着口红,走起路来一摇三摆,真是丑死了。(将“丑死了”改为“美极了”。)

六、布置练习。

1.完成课文后“理解·分析”一、二、三。

2.完成课文后“揣摩·运用”、五、六。

3.阅读思考课文后“积累·联想”七。

(郑晓现)

“友邦惊诧”论[教案二]

教学目的

一、学习驳斥反动论点和论据的写法,明确作者是怎样分别驳斥敌人的反动论点以及文未引用《申报》消息的作用。

二、掌握课文中反语和对比、排比、反复句及其作用,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和气势。

三、激发学生对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的愤恨,教育学生学习鲁迅先生爱憎分明、坚决彻底的战斗精神。

教学设想

一、理清文章线索,明确其批驳的逻辑层次是:亮出靶子,逐点批驳,补录电文。

二、针对敌论层层批驳,既驳论点又驳论据是本文写作上的显著特点,学习时应注意体会。

三、本文语言犀利,爱憎分明,应通过朗读用心体会;复句中关联词的恰当使用,也是学习本文应该留意的。

教学时数:两课时。

预习指导

一、复习《说谦虚》等议论文,预习知识短文《立论和驳论》,理清什么是论点、论据和论证。

二、朗读全文、了解全文大意,初步体会排比反复句的作用。

三、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理出文章结构层次。

四、领会“理解·分析”题一、二、三。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朗读课文并理出全文思路,明确敌论及敌论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篇议论文,无非是通过事实材料和逻辑推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或反对什么。有的议论文,是正面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以表明赞成什么,在赞成中自然申述了自己反对什么。从论证的方式看,这种议论文就是立论文,如我们已经学过的《说谦虚》等。有的议论文,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以表明反对什么为主,在批驳中树立起自己正确的论点。从论证的方式看,这种议论文就是驳论文。我们接着要学习的《“友邦惊诧”论》就是这类文章。

二、解题。

从题目看,鲁迅先生要批驳的是所谓“友邦惊诧”,可见题目上的引号是不能漏写的,它表明这四字是引文,“论”是评论。那么,这加了引号的“友邦惊诧”究竟是什么东西?

三、研习新课。

1.学生齐读课文第1段。思考:鲁迅先生一开始就写道:“只要略有知觉的人就都知道”,根据下文,作者认为略有知觉的人都知道一些什么?

提示:齐读“这回学生的请愿,……而国联却正和日本是一伙。”这一句,揭示了学生请愿的原因,“日本占据了辽吉”,说明大好河山论于敌手;“南京政府束手无策”,何等软弱无能;“单会去哀求国联”,一副投敌媚外的丑态;“国联却正和日本是一伙”,狼狈为奸,一丘之貉。

2.根据课文的注释以及这一段的有关内容,清说说学生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去请愿的。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提示:“九一八”事变后,由于蒋介石反动政府集中兵力“围剿”革命根据地,而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结果不到一个月,东北全境大部沦于敌手。“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党政府声称已“诉诸国联行政院,以待公理之解决”,去哀求英法等帝国主义控制的“国联”,而“国联”却“同日本是一伙”,对日本采取纵容态度,怂恿日本步步进逼。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不抵抗主义”的反动政策,“国联”怂恿日本帝国主义的无耻行径,激起了全中国人民的巨大义愤,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抗日救亡运动如火如茶地在全国范围内展开。12月17日各地学生第三次赴南京请愿,并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蒋介石反动政府竟令军警镇压,在珍珠桥酿成惨案。

3.从历史背景看,学生运动是正义的运动。所以鲁迅先生说,这道理是“只要略有知觉的人就都知道”。这里的“只要……就……表示条件复句的关联词,在文中有什么含义?

讨论,提示:这组关联词语,把学生的正义性作了最大限度的肯定,对学生表现了强烈的同情,而当局却不以为然反而高唱“读书啊,读书啊”,这岂不暗示他们是一群毫无良知的民族败类?

4.当时,东北已经没有学生的安身之地。(齐读:“报上不是说过,……就枪毙吗?”)学生们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放下书包来请愿。在如此“可怜之至”的情况下请愿,其结果又是如何呢?齐读“不道……‘国将不国’了”,找出作者表示愤慨的关联词语。

提示:作者在一开始就指出,“只要略有知觉的人就都知道”,这次学生请愿是正义的,爱国的,“不道”(没有料到)国民政府“却……又……而且……”这几个关联词语,把村者对敌人的愤怒发挥到了极点。

5.再读“不道……”一句,体会这一复句中作者感情阶层次关系。

讨论,提示:国民党政府对国土沦丧的麻木不仁到了令人无法想象的程度(不道……却……);他们对“可怜之至”的学生不仅毫无同情,又横加一系列莫须有的罪名(又);这还不算,竟还据此说什么“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而且)。三层意思,层层递进,愤激之情,无以复加。

6.在这一复句里,作者实际上揭示了敌人的论据及论点,具体的语句是:

提示:敌论点:“友邦人土……国将不国”,敌论据:“捣毁机关……悉被破坏”。

7.国民党政府的通电内容是不是课文里所述的这一部分?你能否在这段文字中找出有关词语加以证明?

讨论,提示:国民党政府的通电,全文共有300多字,为了使文章批驳的目标集中,切中敌人的要害,鲁迅先生只集中要害所在的53字。可见写一驳论文,集中目标,切中要害很重要。这从“又加上”的“又”字可以看出,说明强加给学生的莫须有罪名很多,只不过是各种罪名之中“又加上”文章所引的这一罪名罢了。

8.一般驳论文的写法总是开门见山摆出敌论,而本文为什么先详细说明学生请愿的背景,最后才引出敌论呢?

提示:比较充分地揭示了学生请愿的背景,指出学生是在国土沦丧,学校逃散的悲惨境遇下才来请愿的,这就有力地肯定了学生的正义、无事和值得同情,而敌入残酷镇压学生的爱国运动,还给他们加上种种罪名,摆出这些背景,使敌人的谬论在被引出之际便显得极为荒谬。这样写要比只摆出敌论要有力得多。

9.齐读第1段。摆出敌人的论点后,鲁迅先生表示了怎样的看法,请学生找出相应的段落。

提示:齐读2—7段。

10.鲁迅先生用怎样的事实驳斥敌人的论据,学生默读有关段落。

提示:第8段。

11.据此,本文可分为几个部分?并各用三个字概括。

提示:(l)树靶子,(2)驳论点,(3)驳论据。

四、练习。

1.驳论文的写作,要求把所驳的错误说法摆出来,然后加以批驳。这篇驳论的第1段,并不是仅仅摆出对方的反动观点。如果是,完全可以这样来写:

这回学生的请愿,是因为日本占据了辽吉,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而国联却正和日本是一伙。国民党政府在十二月十八日通电各地军政当局的文里,还给学生加上许多罪名,而且指出结果,说是“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

鲁迅不是这样写的。请你对照原文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不好,原文的写法好在哪儿?

参考答案:原文一是比较充分地揭示了学生请愿的背景(参见’’研习新课”部分第8“提示’’),二是把敌论的论据与一“论点一并摆出来。这就把敌人对学生无端诬陷的丑恶嘴脸暴露得更鲜明。此外,语言上也不同,如“只要……就……”“不道……却……又……而且……”(参见“研习新课”部分第3、5“提示”)。

2.找出课文中运用反语、排比反复的句子并体会其作用。

附:板书设计

“友邦惊诧”论

鲁迅

树靶子(l)只要……就

(集中目标)不道……却

又“捣毁机关……悉被破坏”(敌论据)

而且“友邦人士……国将不国”(敌论点)

驳敌论(2—7)

驳论据(8)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驳敌论点、论据的写法,体会反语和排比反复句的作用。

一、研习新课。

1.上节课分析了第一部分,了解了作者写此文的背景,学生请愿的原因,也明确了敌人的论点和论据。作者是如何驳斥敌人的论点的呢?敌人的谬论有两层相关的意思,一是所谓“友邦人土,莫名惊诧”;二是所谓“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因此,驳斥实际上也分两层进行,第2至第《段驳“友邦惊诧”,第5到第7段侧重驳“国将不国”。下面我们一起读第2至第4段。

2.作者用“好个‘友邦人土’!”一句紧扣并用反语批驳谬论后,并未大讲“友邦惊诧”是如何错误,而是摆出一连串的“不惊诧”与现在的“惊诧”相对照,发人深思。请学生画出“不惊诧”的事实。

提示:“不惊诧”的是日军肆意侵略、屠杀,国民党当局的倒行逆施;“惊诧”的是学生的请愿。三个“不惊诧”与“惊诧”的不同事实对比,“友邦人士”“和日本是一伙”,与中国人民为敌的真面目就昭然若揭了。

3.那么,段首作者所说的“好个‘友邦人士!”’这句话的实际含义是什么?它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提示:这里使用了反语,意思是“坏透了,这些日本帝国主义者的同伙与帮凶”。

4.在对照事实进行批驳后,作者为什么不简单反复“好个‘友邦人士’”,而要加上“国民党政府”这五个字作定语,深意在哪里?

学生再读第2段,议论之后提示:“友邦人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同伙与帮凶,他们只是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友邦人土”,在这里“友邦人土”与“国民党政府”的主奴关系已经明白无误地摆在读者面前,因此,作者在“友邦人士”前冠以“国民党政府”,并愤怒地斥责道:“是些什么东西!”(学生齐读这两个反语句,增强语感。)

5.鲁迅先生是绝对不会相信国民党血口喷人所列举的学生的罪状的,既然如此,第4段的开首为什么要说“即使所举的罪状是真的罢”这样一句?朗读这一段,找出这一段的关联词语。

提示:关联词语“即使……但……也”“就”。“即使”是表示让步假设的关联词语。作者用的是姑且退一步的假设方法,表面上的退一步是为了使批驳向前进一步,向“莫名惊诧”的“友邦人士”施以更锐利的一击。

提示:将所谓“友邦”的国内事实与之相比较,揭露了“友邦惊诧”的虚伪性。

这一层用事实作论据,通过对比分析,揭露并谴责了“友邦惊诧”的反动和虚伪。

6.朗读第5至7段。在第一层的驳斥中,我们已经看出“友邦人土”与国民党政府是主子和奴才的关系,作者在第二层批驳时用“可是”转折,说明人民反对所谓“友邦惊诧”,主子一“惊诧”,奴才自然就“怕”了,一个“惊诧”,一个“怕”字,进一步指出他们的主奴关系。国府认为学生爱国请愿,要求收复失地,会“长此以往,国将不国”,那么,怎样11.文章至此,敌论已被驳倒,已取得驳斥的胜利,既然如此,再写第8段又有什么作用?

提示:这一段的内容,是一天后《申报》上登载的事实,这些事实却与第1段中强加给学生的罪名有停。可见敌人的论据是子虚乌有。这样,论据不存在,依赖论据而存在的论点自然更显荒谬。这便是驳论中常使用的驳斥敌论据以驳倒敌论点的写法。

12.齐读结尾段。通过事实对照,不仅证明敌人的论据不实,而且说明了这些胡说纯属造谣诬陷,文章最后以“‘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作结,呼应全文,照应标题。

13.这篇文章,观点鲜明,感情充沛,语言精练、生动,很有气势,是一篇好文章。我们要多加以朗读,反复体会文章的逻辑力量。(齐读全文)

二、练习。

1.文章里哪些段落是针对对方的反动观点进行反驳的?

(答案参见“研习新课”部分)

2.文章的最后是补记。在鲁迅先生原文中并没有把“考试院部员—……”以后的文字另起一段,现在课文把引文另起一段了。想一想,这样安排好不好?

参考答案:课文分段并不妥当。因为南京专电是到“更无失踪之事”,下面是“教育消息”,最后还有作者的议论。现在这样分段,好像这些内容都是“南京专电云”的。

附:板书设计

驳敌论

驳“莫名惊诧”(2-4)对比中谴责。

驳“国将不国”(5—7)反语里揭露。

驳论据(8)引用消息击中要害。

参考资料

一、鲁迅先生有关揭露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和国民党反动派奴才本质的论述

1.……而且我看见确凿的事实,他们是在吸中国的膏血,夺取中国的土地、杀中国的人民。他们是大骗子……。

(《南腔北调集》)

2.它一面去惩办,一面来诓骗。正义、人道、公理之类的话,又要满天飞舞了。

3.也许爱国志士,又要上京请愿了罢。当然,“爱国热忱是韩堪嘉许”的,但第一自然要不“越轨”,第二还是自己想一想,和内政部长、卫戍司令诸大人“友谊”怎样,“私人感情”又怎样。倘不“甚深”,据内政界观察,是不但难“得较好之解决”,而且——一请恕我直言—一恐怕仍旧要有人“自行失足落水淹死”的。(《南腔北调集》)

4.那次敌人所以没有“被诱深入”者,决不是当时战略家的手段太不高明,也不是完全由于反对运动者血流得“太少”……原来英国从中调停——暗地里和日本有了谅解,说是日本呀,你们的军队暂时退出上海,我们英国更进一步来帮你的忙,使满洲国不至于被国联否决,——这就是现在国联的什么什么草案,什么什么委员的态度。(《伪自由书·战略关系》)

二、关于“国联”

“国联”是“国际联盟”的简称,也叫“国际联合会”,成立于1920年,它是由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所操纵的妄图共同宰割殖民地和暂时调节相互矛盾而成立的组织。“九·一八”事件后,日本控制了整个东北,把矛头伸向我国关内,直接威胁到英法帝国主义在关内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英国赶紧示意国民党政府向国联提出划锦州为“中立区”,由英、法共管,中国军队可以撤至长城以内的提案。这个提案为日本所反对。于是帝国主义各国就在国联理事会上通过派遣调查团赴中国东北调查的决议。“国联调查团”经半年的“调查”,于1932年10月2日发表了长达数万言荒谬绝伦的“国际调查团报告书”,公然袒护日本侵略者,竟建议在我国东北设立国际共管,“报告书”还极力诬蔑中国人民,企图扑灭中国革命,妄想瓜分中国国土。《报告书》一发表,激起了中国人民强烈反对,而国民党反动派却大加赞扬,无耻吹捧“报告书”“明白公允”,“调查团”“为国际和平而不辞劳瘁艰苦工作”。但由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正义舆论的反对,由于日本和英法之间矛盾的发展,所谓国际共管东北的方案未能实现,《报告书》成了一团废纸,而国际联盟的真面目由此却暴露无遗了。

鲁迅写《“友邦惊诧”论》)时,国联调查团尚未调查,但他根据“国联”的所作所为,运用马列主义分析方法,已经看透了它的反动实质,深刻地指出:“国联却长和日本是一伙”,这充分说明鲁迅的预见是何等正确。

三、关于《申报》

《申报》是中国历史最久的报纸。1872年4月30日在上海创刊。由英国商人创办。1909年为买办席裕福所收买,1912年转让给史量才,次年由史接办。“九·一八”,“-·二八”事变后,有进步倾向。1934年史量才遭蒋介石派遣特务暗杀后,重超保守。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沦陷期间曾在日伪控制下出版。抗战胜利后被国民党政府接收。1949年5月上海解放时停刊。

    相关推荐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友邦惊诧”论》教案1 论友谊 浅谈《论语》的交友观_语文论文 春天去看肖邦 《肖邦故园》教案7 肖邦故园 教案 《肖邦故园》教案6 《肖邦故园》课堂实录 肖邦 Nocturnes 夜曲全集 《肖邦故园》教案9 《肖邦故园》教案10 《肖邦故园》教案 论《一件小事》:知识者的“震惊”经验 《肖邦故园》教案1 《肖邦故园》教案2 《肖邦故园》教学设计 《肖邦故园》教学反思 《山中访友》教案(本站论坛稿) 《肖邦故园》相关资料 《肖邦故园》教学案2 《肖邦故园》导学案4 惊弓之鸟惊弓之鸟 《肖邦故园》导学案3 《另一个肖邦》阅读训练及赏析(配合苏教版课文《肖邦故园》)) 肖邦简介及主要作品 由肖邦想到的中外音乐家 《肖邦故园》教案教学设计12 《惊弓之鸟》 一场虚惊 惊弓之鸟 惊弓之鸟 云裳实录《山中访友》(本站论坛稿)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眼眶。”这时肖邦在想什么? 浪漫钢琴诗人肖邦生平 《惊弓之鸟》 惊弓之鸟 惊弓之鸟 惊弓之鸟 《鸿门宴》中项羽为何不杀刘邦 《肖邦故园》教案教学设计9 网友讨论:哪种《古文观止》版本比较好 【惊弓之鸟 】 惊弓之鸟 惊弓之鸟 惊弓之鸟 惊弓之鸟 惊弓之鸟 【惊弓之鸟 】 惊弓之鸟 惊弓之鸟 惊弓之鸟 惊弓之鸟 必修三:《肖邦故园》教案1 肖邦故园 教案教学设计 周邦彦《苏幕遮》导学案5 惊弓之鸟 惊弓之鸟 惊弓之鸟 惊弓之鸟 《惊弓之鸟》 傅聪带来如诗的“肖邦之夜” 惊奇和欣喜 10、惊弓之鸟 《肖邦故园》教学实录(公开课) 朋友 朋友 《惊弓之鸟》研讨 《惊弓之鸟》说课 15《一算惊世界》 《肖邦故园》教案11(苏教版必修三) 10《惊弓之鸟》 一着惊海天教案 一着惊海天教案一等奖 《惊弓之鸟》教案 我的战友邱少友教案 《惊弓之鸟》助读 《惊弓之鸟》课文 《惊弓之鸟》评课 《惊弓之鸟》说课稿 15《一算惊世界》 《惊弓之鸟》研讨 惊蛰习题设计 好朋友 《惊弓之鸟》助读 《惊弓之鸟》说课 惊弓之鸟 习题 我的战友邱少友教案 《肖邦故园》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高一语文课后练习题:肖邦故园练习题 谢安邦:大陆教科书选用制度研究 《肖邦故园》《发现》《祖国土》教案及练习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方案的赏析与评论 《惊弓之鸟》教学谈 《惊弓之鸟》练习设计 《惊弓之鸟》教学反思 《惊弓之鸟》课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