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论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

小编: :admin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是语文教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和当务之急是正确处理“导”与“学”的关系,切实抓好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尊重教育规律的体现,也是我们对过去的语文教学做了深刻反思之后的必然选择。过去的语文课堂上教师是绝对的权威,大搞“一言堂”,大唱“独角戏”,语文课甚至成了“满堂灌”的代名词,语文教学走进了“高消耗、重负担、低质量”的死胡同。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关键是要转化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行动,因此认真、深入地研究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摆在了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面前。我认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做到“六要”“六忌”。

一、要善于设疑,忌直接灌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语文课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就要善于设疑,要把教学内容问题化,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解决,反对目中无人,直接灌输。善于设疑,可以说是优秀语文课的共同点,比如一位特级教师在教学《七根火柴》时,在指导学生读课文前,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假如有一座红军博物馆,你就是讲解员,在你负责的展台上有六根火柴,请你用讲解员的口吻和身份,根据课文的内容,介绍六根火柴的来历。”学生钻研教材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在教学目标基本完成后,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文章内容,这位教师又提出一个问题:“无名战士为什么无名呢?”这问题提得有点怪,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的说:“这是历史故事,年代久远,作者忘了战士姓名。”有的说:“这是小说,是虚构的,因而不需要什么人物的真实姓名。”教师进一步引导说:“假如我说这是作者故意安排这战士是无名的呢?”一位学生受到启发,很快站起来回答说:“战士无名说明他很普通,只是普通战士中的一个,因而就有代表性,他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就有典型意义,这样文章的主题就更有深度和广度。”精彩的回答赢得了学生和听课教师的热烈掌声。

当然教学内容问题化,要避免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能把“满堂灌”变成“满堂问”,问题的设计要准确、巧妙、难易适当,有启发性、有实效性,而且要把握好发问的时机。

二、要形式多样,忌刻板单调。有的教师对学生活动的理解过于狭隘,翻来覆去就是让学生读读课文、说说段意,刻板单调,缺少新意,难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其实,学生活动的形式应该是不拘一格、灵活多样的,学生可以说、可以读、可以写、可以背、可以辩,甚至可以演、可以唱。比如一位教师在教授《扁鹊见蔡桓公》这样一篇文言文时,对于蔡桓公所说的“寡人无疾”这句话,让学生模拟蔡桓公说话的语气、神态,而且一连叫了好几位同学来做,使学生很好地体会到了蔡桓公的讳疾忌医;再如程翔老师在教授《卖炭翁》一文时,对于文中“手把文书口称敕”这句话,也是让很多学生大胆想象、模仿,使学生体会宫廷爪牙的蛮横和卖炭翁的艰辛。再比如,一位教师在作文课上,要求学生以《我的家庭》为题写一篇文章,为了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激活自己的生活体验,他在学生动笔写作之前,要大家推荐三位有表演才能的同学来演一个话剧,题目也是《我的家庭》,对剧中人物和性格也做了简单规定:好吃懒做、嗜烟如命的爸爸,勤快能干、说话唠叨的妈妈,还有一个任性顽皮的女儿。三位同学的表演惟妙惟肖,激发了大家的写作热情,达到了预期目的。三位教师都注意了精心设计富有创意、形式新颖的学生的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要面向全体,忌冷热不均。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这是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的表现,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可是,我们发现,有的教师上课,翻来覆去总是盯着那几个“尖子生”,特别是执教各种公开课、观摩课、评优课,语文课堂更是成了有限的几个“尖子生”大显身手的舞台,(有时候上课前就圈定了要提问的学生的名单)参与讨论问题,起来发言的学生仅仅几个人,很多情况下还是重复发言,其他学生呢?也许有的在思考,也许有的一头雾水,也许有的开了小差,也许有的什么也没想——天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从更多学生的眼光来看,“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为什么不给其他学生参与的机会呢?有的老师惟恐他们不会“配合”,万一回答得风马牛不相及,耽误了时间,教师完不成教学任务,有损一堂课的整体“质量”;还有些老师则是嫌麻烦,认为那些“差生”即使让他们参与了课堂活动,也答不对、做不好,对于他们自身的提高也没什么作用。其实,这样的认识和做法是不正确的,既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一定要面向全体、尊重人格、承认差异、因材施教。

四、要点面结合,忌泛泛而过。我们强调开展学生活动要面向全体,并不是说搞什么活动都是“大轰隆”:一起读、一起答、一起背……实践证明,过多的搞学生集体活动,只有“面”,没有“点”,效果往往不理想。应该做到点面结合,多搞一些学生的个别活动。我认为搞学生的个别活动有这样几个好处,第一个好处是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语文课上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那么他就会把精力始终放在教学内容上,随时准备“出击”,这样就会少开小差、少走神;第二个好处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从而及时调整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为我们进行分层次教学提供依据;第三个好处是,多搞学生的个别活动,有助于抓好知识和能力的落实,防止学生出现眼高手低的问题。

为了搞好点面结合,教师在备课时,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什么样的问题应该由什么样的学生来解决,应该心中有数,避免开展学生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五、要积极评价,忌求全责备。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钱梦龙先生在回顾自己的成长道路时说,他从小智力平平,生性顽皮,不爱学习,到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已创下了三次留级的“记录”,老师送给他的评价是“聪明面孔笨肚肠”。自卑的阴影一度笼罩着他,使他完全丧失了进步的信心。但五年级的一位语文老师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这位老师是怎么做的呢?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给钱梦龙布置了一项任务:在每次学新课前,把课文里的生字从字典里查出来抄在黑板上,供同学们学习。一个长期被同学看不起的“老留级生”,居然还能承担如此光荣的任务,自然感到从未有过的自豪!由于爱语文老师,也爱上了语文课,从此开始了人生的转折。看来,教师的期待和欣赏对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啊!

可是,我们有的语文老师对学生期望过高、要求过严,因此学生的活动很难让他满意,特别是有的老师执教公开课,总是希望学生的活动能按照自己设计的进行,一旦学生回答出了偏差,就不知道如何应付了,甚至对配合不好的学生“恨”得咬牙切齿,语文课上学生动辄获咎,总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哪里还有什么参与的兴趣和创造的热情!

我们要学会欣赏学生,要注意对学生的激励,对学生的活动多做肯定性的评价,即使学生的意见不成熟,也不要轻易否定、批评,我们应该

把学生答题中的错误看作是接近真理的脚步,而不能用冷冰冰的所谓的标准答案加以否定,更不能冷嘲热讽,不伤害学生的进取精神和自尊心是我们课堂评价的“底线”。

当然,对学生的欣赏和激励要有诚恳的态度、要实事求是、要因人而宜,不能是老生常谈式的赞语和“礼物奉送式”的奖励,更不能搞成对学生的无原则的迁就甚至是曲意的迎合。

六、要讲究实效,忌表演作秀。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对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缺乏正确认识,拿学生活动为语文课“贴金”,片面追求课堂上的轰轰烈烈,无视学科特点、冲淡教学重点、脱离教材特点,花样百出,哗众取宠,这种表演作秀式的学生活动往往会使我们的语文课流于形式,缺乏实效,很可能会出现课上热闹课后空虚、学生说起来头头是道而写起来、用起来却破绽百出的尴尬局面。

开展学生活动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表现,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而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不能把开展学生活动当作教学改革的点缀,否则,就会陷入为开展学生活动而开展学生活动的形式主义误区。因此,我们要认真研究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实际,结合自身特点,把握课堂的动态发展,讲究开展学生活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确保学生活动的实效性,让学生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大幅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我们要切实转变观念,做好具体工作,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在实处,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和核心,把学生能否“乐学、会学、学会”作为评价一堂课的最主要的标准,整体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兴致勃勃地求知,积极主动地发展,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全面发展,整体提高。

参考资料:

①《致力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作者:顾振彪)

②《主体性教育》(作者:张天宝)

③《语文教育思想论》(作者:曹明海等)

④《语文教育学》(主编:张鸿苓)

⑤《路,是这样走出来的》(作者:钱梦龙)

    相关推荐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 “三感”落实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三感”落实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打破教学常规,尊重学生主体地位_语文论文 语文课堂学生主体地位的构建策略 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真正做到顺学而导──《路旁的橡树》教学反思 试论语文活动课中的师生地位 [小学]试论语文活动课中的师生地位 群体中培养学生个体的主体性素质_语文论文 阅读教学要真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的自主性在语文课堂中的具体体现_语文论文 确立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应该注意的问题 确立文章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_语文论文 培训要突出教师主体地位 ·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探索_语文论文 论作者、编者、学生、教师四位一体 落实主体 启发想象 落实主体 启发想象 落实主体 启发想象 落实主体 启发想象 浅谈“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_语文论文 落实主体 启发想象──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例谈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及主体性(三)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及主体性(上)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颐和园》教学案例及反思 在作文教学中强化主体意识_语文论文 关注学生主体加强自主实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_语文论文 语文论文:自主探究 让学生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 词语教学中的生本位思考 落实主体 启发想象──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例谈_教学实录_反思案例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案例及反思 语文阅读教学的主体及主体性(二) 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生本课堂:寻求“换位”后的美!-小学语文论文 是必要,还是非要不可?——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地位 [作文教学论文]在作文教学中强化主体意识 “以实践为主线”中学语文教学模式浅论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构建语文“乐学”课堂结构_语文论文 落实学法指导的四个环节_语文论文 中学语文单元教学的整体思维_语文论文 在阅读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壁虎借尾巴》论文精品 落实素质教育必须落实语言文字训练_语文论文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培养主动识字能力_语文论文 《落花生》理论实践案例交流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落花生》理论实践案例交流 生本教育中体验式阅读初探-小学语文论文 徽州文化的基本概念及历史地位_语文论文 《落花生》教学实录 德育要加强班集体的基础地位 全面落实任务 面对全体学生——就小学语文教学谈实施素质教育 [小学]作文教学中尝试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多媒体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_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苹果落地》课堂实录 关注学生主体引导自主学习 《论语》头条奠定孔子万代师表的地位 关注学生主体 引导自主学习 语文学科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应如何定位 引导学生更真更实地自主学习 作文教学如何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试论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实施 指导学生把文章写具体_语文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与中学生的“相异构想”_语文论文 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_语文论文 用语文教学本身的美去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对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思考与实践_语文论文 让学生成为学习拼音的主体 浅谈教师在小学语文活动课中的角色地位 高中语文主体性教学课型例说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多媒体在说明文教学中的应用_语文论文 让学生成为学习拼音的主体 一位中学生眼中的鲁迅——鲁迅的文章做课文? 初中作文主体性教学初探 浅说高考中的“语言得体”_语文论文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整体--部分--整体”教学谈_语文论文 《语文常谈》第4章:三位一体的“字” 民主 科学_语文论文 主体回归 语境重构 心灵体验 互动发展_语文论文 在自主阅读实践中凸现语文本体——《检阅》教学设计 语文课堂的主体性教学策略 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_语文论文 要重视作文的语体教学_语文论文 试论中学生文学社建设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_语文论文 在自主阅读实践中凸现语文本体——《检阅》教学设计 让小学生成为学习拼音的主体 浅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_语文论文 论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运用电教媒体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篇训练到位的好教案_语文论文 中学生作文构思的创新_语文论文 作文命题应重视学生主体性 转化差生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_语文论文 浅论换位思维在作文构思中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