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国标苏教版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小编: :admin

中年级新课程标准

第二学段(3~4年级)

(一) 识字与写字

1.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3. 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 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 阅读

1.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 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 习作

1. 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 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 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 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 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 口语交际

1. 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 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 综合性学习

1. 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 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 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第六册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 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2) 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饿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

3) 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

4) 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

5) 继续学习和掌握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学习正确使用和保管毛笔,并养成习惯。

6) 学习预习和复习的方法,并养成习惯;继续学习和掌握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 准确认读349/361个生字。

2) 能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230/241个,并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 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入体”。

4) 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得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查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6、习作。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内容比较具体地片段。

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

三年级语文第六册教学进度

周次

教学内容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六)、第1、2课

第3、4课、习作1

练习1、第5、6课

第7、8课、习作2

练习2、第9、10课

第11、12课、习作3

练习3、第13、14课

第15课、习作4、练习4

第16、17、18课

第19课、习作5、练习5

十一

第20、21、22、23课

十二

放假

十三

习作6、练习6、第24课

十四

第25、26、27课

十五

习作7、练习7、第28课

十六

第29、30、31课

十七

习作8、练习8

十八

复习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六)

一、教学要求:

1、 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或教学挂图,指导学生预习,教给预习方法,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

2、 通过指导观察课本上的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初步了解毛笔字的行款要求,养成按行款要求写毛笔字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给预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2、 养成按行款要求写毛笔字的习惯。

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

四、分课时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观察图,使学生懂得预习、复习课文的重要性,逐步培养课内外预习、复习的习惯。

二、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 导入:

同学们,好的学习习惯能使我们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之前我们曾学习了正确的执笔、写字姿势、读书姿势。今天,我们将来再学习一个新的好习惯,这就是“学习预习复习”。

二、明确学习目的、要求:

1、什么是预习呢?我们为什么要预习?预习有什么好处呢?

小结:预习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为学好课文做必要的准备。

2、出示图一:对我们三年级学生来说,预习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呢?请大家看图,图上画了谁?再干什么?

(1)、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自学生字新词。

三、学习预习的方法:

1、看图2-5: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是怎么做的?

小结:图上的同学预习的非常认真自觉,他们动嘴读,动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画、动脑想、动口问,我们就要像他们那样进行预习。

2、指导预习第一课

(1)、出示预习要求

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读正确,弄明白。

读课文,读顺句子,了解大意。

读课文,边读边想,不懂就问。

(2)、预习第一课

第一步:学生读课文,用“O”圈出生字新词。

提问:圈出这些生字新词后,你会怎么做?

A. 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读准字音。

B. 联系上下文,理解大意。

C. 实在不会,打“?”质疑。

第二步:学生读课文。

提问:说说自己如何做的?

出示句子: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指名读)

小结:遇到难读顺、难理解的句子,要多读几遍,反复练习。

第三步:学生再读课文后,让学生质疑,师个别指导。

小结:预习中遇到难题,同学们要积极动脑认真思考,同学间可以互相讨论,实在不会的可以打“?”,个别问老师。

3、提出课外自觉预习的要求:

观察图七:提问谁在干什么?在什么地方?

小结:课堂上时间有限,我们在课外应像今天课内一样自觉预习,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这一良好的习惯,可以帮助更好地预习知识,掌握知识。

板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六)

——学会预习、复习

1、 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 自学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通过指导观察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写毛笔字的行款要求,养成按行款要求写毛笔字的习惯。

二、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 导入:

同学们,记得上学期,我们就学习了毛笔字地握笔方法和写字姿势,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二、进一步明确写毛笔字地要求:

1、出示图,左上角的老师在做什么呢?

小结:学写毛笔字,首先要学会执笔、运笔、收笔的方法,掌握一些基本笔画,反复练习,认真写好。

2、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四幅作品,你们看(出示)朗读作品内容,先自由读,再指名读、齐读。

小结:这些书法作品与我们平时学习的课文的读法不一样,我们在读的时候,如果使竖行的就要从右想左朗读,如果使单行的,可以从左向右读,也可以从右向左读。

3、讲解行款要求:

如果使竖行写的话,必须从上向下写,字写满一竖行后,再向左写第二竖行,就这样从右向左一竖行一竖行地写。

如果使横行写,可以从左向右写,也可以从右向左写。

4、学生赏析作品,读感受。

5、归纳写毛笔字作品地几点注意事项

6、观察右下图:介绍站立悬肘写毛笔字。看图,图上使谁,在干什么?他的写字姿势与我们平时有什么不同?

师师范,讲解要求,认识“镇纸”,生模拟练习。

小结:站立悬肘写毛笔字难度较大,要经过长期的练习,我们现在应从基本要求做起,从秒红、仿影和写好基本笔画开始。

三、总结全文: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写毛笔字的行款要求。只要我们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写并且长期坚持练习。

板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六)

不动笔墨不读书

学写毛笔字

竖行 从上向下 从右向左

横行 从左向右 从右向左

四、作业设计: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完成一个书法作品

五、我的教学反思: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有关抗战的史实,理解歌词的寓意,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

3、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背诵课文和演唱课文。

二、教学重点:

朗读和背诵国歌地歌词,理解国歌地历史及现实意义是本文阅读训练地重点。

三、教学难点:

理解歌词地历史和现实意义。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分课时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学习本课生字词及课文第一部分。

二、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投影片,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 导入:

同学们,每周一我们都会进行升旗仪式。在升旗时,我们都要唱什么歌?你们知道国歌地含义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简介国歌产生地历史背景。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结合预习情况,使学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

2、检查字词读音。

血肉 国歌 奴隶 中华民族

长城 吼声 炮火 万众一心

3、再读课文,读通顺,质疑。

血肉:指身躯。

中华民族:指中国国土上的中国人民。

长城:原指古代政府为防御敌人入侵修筑的城墙。本文指中国劳苦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大众为赶走侵略者而进行的武装斗争。

万众一心:亿万民众一条心。

4、指名读课文。

5、指导书写。

注意“奴”和“族”的左右笔顺,“隶”的下边写法。

三、精读第一部分。

1、自由读,第一部分哪一个词语最能代表劳苦大众的心声?

2、讲读:

什么人“起来”?为什么“起来”?

“最危险的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为什么说“最危险”?

为什么说“吼声”是“最后的”?谁来吼吼看?这种“吼声”跟前面哪一个词相呼应?(起来)

“起来”干什么?是谁在呐喊“起来”?

3、指导学生读“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4、四人一小组读第一部分,讨论用什么语气来读。

5、指名朗读,评议。

6、齐读第一部分,配乐唱第一部分。

7、小结:要想真正解放我们的国家,解放我们的劳苦大众,除了要有一定的思想觉悟,还要在行动上干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作业设计:

1、完成习字册。

2、组词。

歌( )奴( )吼( )众( )

哥( )怒( )孔( )从( )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2、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演唱课文。

二、教具准备:

小黑板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血肉 国歌 奴隶 中华民族

长城 吼声 炮火 万众一心

2、指名读第一部分。

3、说说第一部分告诉我们什么?

二、学习第二部分。

过渡:再斗争地过程中该怎么做呢?

1、指名读第二部分。

2、为什么这里连用三个“起来”?怎样读?(渐进高昂)

3、引读“我们万众一心……进!”

这里地“前进”一词连续重复,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

怎样读?(激昂亢奋,雄健有力)

4、想象在“前进”的涂中会遇到哪些挫折?(讨论)

5、连线练习:

万众一心 亿万民众不屈不挠顽强斗争,直至胜利

冒着敌人的炮火 不惜牺牲生命

前进!前进!前进!前进! 联合起来,团结抗敌

6、自由读第二部分。

7、指名读,评议。

8、配乐,齐唱《国歌》。

三、总结全文。

1、为什么要将这首歌定为国歌?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四、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背诵《国歌》,唱《国歌》。

2、阅读一篇中华民族英勇抗敌地故事。

板书设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

(田汉作词 聂耳作曲)

五、我的教学反思:

2、长城和运河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地词语。

3、能参照课文中的图画,运用课后练习4提供的词语写话。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城和运河两项宏伟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农民的伟大创造,增加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在朗读、背诵训练中,抓住关键词语了解景物特征,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三、教学难点:

能参照课文中的图画,根据提供的词语进行写话练习。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分课时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学习生字词。

2、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完成练习4。

二、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投影片,生字卡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揭题。

同学们,通过二年级时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古代三个伟大的工程:故宫、长城、大运河。今天,我们学习的第二课就是《长城和运河》,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长城或运河的情况呢?

二、初读课文。

1、各自轻声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读准字音。

2、检查生字词。

驾驶 谱写 不朽 创造 绸带

曲折蜿蜒 嘉峪关 奇迹

(1)、指名读。

(2)、说说字音、字形上需要注意的地方。

峪:读“yù”。

嘉:上半部是“士”。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创:左半部为“仓”。

不朽:指诗歌千古传诵。

谱写:编写歌谱。

(3)、齐读出示的生字词。

3、再读课文,读通顺。

4、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围绕“奇迹”讲了哪些内容?

三、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导读。

让我们一起跟着文中的“我”先去看看长城吧!(出示图片)

谁来结合课文讲讲你对长城的印象。

“蜿蜒”和“曲折”有什么区别?

2、指导学生读“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眼前。”

(注意要突出景象的奇异)

3、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里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你觉得长城怎样?(奇异、了不起、罕见……)

5、引读“东起山海关……不朽的诗篇。”

“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为什么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

这是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指名读最后两行,这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7、指导朗读。(一开始是惊喜,接着是赞美,最后是敬佩和自豪)

(1)、自由读。

(2)、指名读自己喜欢的部分,评议。

(3)、齐读。

四、作业设计:

1、用钢笔描红。

2、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二、教具准备:

小黑板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复习巩固。

1、听写词语。

驾驶 谱写 不朽 创造 绸带

曲折蜿蜒 嘉峪关 奇迹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读第二部分。

2、谁来说说这又是一番怎样的奇异景象?

3、观察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音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 )比成( ),这说明它们之间存在( )之处,你能说说吗?

4、引读“北起首都北京……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这些“奇迹”是谁创造的呢?

5、指导朗读。

谁来说说这一部分和前一部分的区别?

同座位互读,互相纠正。

指名读,评议。

三、总结课文。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这两搭奇迹吗?

2、总结:今天,我们乘飞机俯瞰了祖国的两搭奇迹。其实,祖国的奇迹还有很多很多,例如……。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张大后去创造新的奇迹。

四、作业设计:

1、完成课后习题第三题。

2、多音字组词。

行xínɡ( ) 曲qū( ) 折shé( )

hánɡ( ) qǔ( ) zhé( )

zhē( )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2、长城和运河

长城(巨龙)——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东起山海关 西到嘉峪关 古代劳动

运河(绸带)——银光闪闪 伸向天边 人民的

北起首都北京 南到天堂杭州 创造

五、我的教学反思:

3美丽的南沙群岛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地词语。

3、能边默读边思考,初步理解一个自然段中的几层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南沙,热爱祖国辽阔海疆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朗读品味课文的内容,熟读成诵。

三、教学难点:

边读边思考,初步理解一个自然段中的几层意思。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分课时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边默读边思考,初步理解一个自然段中地几层意思。

3、学习生字词。

二、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投影片,生字卡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揭题。

(投影)宽广无限地大海真美啊,浪花飞溅,蔚为壮观。一派“烟波荡荡接天河,巨浪悠悠通地脉。”地迷人景象。这就是祖国地南大门,美丽富饶地南沙群岛。(读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地音。

2、指名分节读课文,正音。

3、检查生字的读音。

辽阔 岛屿 海域 水天相连

壮观 宝库 海龟 星罗棋布

4、再读课文,边读边看图思考。

(1)、南沙群岛位于( )。

(2)、南沙群岛是祖国的( ),也是个( )。

5、在文中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小结:读书不仅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而且要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生字词。

1、认读生字词,并读读其所在的句子。

2、查字典,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

星罗棋布 心旷神怡 繁衍 碧波浩淼

· · · · ·

3、 指导书写。

(注意“礁”和“域”两个字的结构、写法。)

四、作业设计: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南沙,热爱祖国辽阔海疆的思想感情。

二、教具准备:

小黑板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复习巩固。

问:读了《美丽的南沙群岛》,你们知道了些什么?

二、讲读课文。

1、传说中的南沙群岛是什么样的呢?(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晶莹的珍珠”指什么?(岛屿)“一串串”又说明什么?

(2)、南沙群岛有什么岛屿?齐读第二句,边读边想象。说说是怎样的一番景象?(指名读第一、二句)

(3)、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在南沙群岛上生活的?(指名读第三句,其他同学注意听)

结合朗读理解“浩瀚”“生息繁衍”的意思。

(4)、默读课文,回答课后第五题。

2、学生自学第二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南沙群岛是一座宝库?你如何打开宝库?你在宝库里发现了什么?

(1)、组织学生自由讨论,总结自学方法。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2)、结合句子理解“蕴藏”和“用之不竭”的意思。

(3)、指名读相关句子,说说意思。

(4)、师生朗读,体会总分写法。小结:南沙及其海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产资源,真不愧是一座巨大的蓝色宝库。

3、多美的南沙群岛啊!你们想不想去海边散步画画呢?

(1)、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把表示颜色的词画下来。

(2)、导读这一段,让学生试着边读边想边画绘画。

(3)、评点学生的作品,讨论为什么这样画?

结合绘画和课文理解个别词的意思。指导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4)、练习试背第三自然段。

三、作业设计:

1、背诵第三自然段。

2、摘抄课文中的妙词佳句。

板书设计:

3、美丽的南沙群岛

位置:祖国的最南端

巨大的蓝色宝库

迷人的世界

四、我的教学反思:

4、古今贤文(劝学篇)

一、教学要求:

1、朗读18条古今格言。

2、从18条格言中明白勤奋学习,勤于动手,动脑做事要有恒心等道理。

二、教学重点:

朗读格言,积累语言。

三、教学难点:

对格言的理解。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具准备:

小黑板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揭题。

1、板书课题,读题。

2、理解“贤文”:对人有益的文章。

二、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开火车,分句读课文。师点评。

3、学生再自由读课文,同座位一人一句,读连贯。

4、齐读第一节。

(1)、学生说说自己熟悉的格言,读一读。

(2)、老师指导理解:这一节着重于“立志”,从正面和反面分别来说道理。

例如“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正面)

“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反面)

(3)、师生对读,学生对读。

5、齐读第二节。

(1)、学生说说自己熟悉的格言,读一读。

(2)、老师指导理解:这一节着重于“勤奋”,从正面和反面分别来说道理。

例如“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正面)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心二意,一事无成。”(反面)

(3)、男生、女生对读。

(4)、集体诵读。

三、总结课文。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2、你记住了哪几句话?说说它的意思。

四、作业设计:

!、熟读格言,记格言。

2、收集其他相关的格言。

板书设计:

4、古今贤文(劝学篇)

第一节:立志

第二节:勤奋

五、我的教学反思:

习作一

一、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了解主要内容,弄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经过。

2、借助“习作要点讨论”的提示,初步懂得怎样观察多幅图作文。

3、按照习作要求,完成看图作文。

二、教学重点:

懂得怎样观察多幅图作文。

三、教学难点:

按照习作要求完成作文。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观察画面,学习例文,总结要点。

1、图上有几个人物?能说清图上人物的关系并给他取个名字吗?

2、这四幅图写了一件什么事?(两个人给笑树捆稻草的事)

3、分图简洁说说图的意思。

(1)、妈妈给小建买了一件棉衣。

(2)、一棵小树再寒风中瑟瑟发抖。

(3)、小建和小华为小树捆稻草。

(4)、小树也穿上了“棉衣”。

4、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叙述图上场景的顺序。

(1)、交代小树所在的地方

(2)描写小树在寒风中的样子

(3)想象小华对小建说了些什么

(4)引导学生看图口述

5、教师小结:全文按图写了四段话,交代了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他们看到什么,他们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

下面请同学运用这样的方法仔细观察下面两组图,选一组自己喜欢的,练习写一件事。

二、观察画面,运用要点,分图口述。

1、 观察第一组图,说说这三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给这件事加个题目,给图中的人物起个名字。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2、指名说说,师生评议。

三、学生练习。

1、同座位看图分段口述,再连起来说一说,相互纠正。

2、学生练习。

板书设计:

习作1

看清图意

时间、地点、人物(想、说、做)

四、我的教学反思:

练习一

一、教学要求:

1、 按笔顺正确写“隶”、“族”、“嘉”3个字.

2、读一读,区别“沉”与“城”、“劲”与“敬”、“阻”与“主”、“蓝”与“南”的读音。

3、区别同音字、字形相近的字并练习组词。

4、认识打比方的句子,体会打比方的表达作用。

5、熟记8条成语。

6、回忆过春节的感受,并要求根据图意做口述。

二、教学重点:

1、能正确地书写“嘉”这个字。

2、认识打比方的句子,懂得如何打比方。

3、能口述过春节的事情和自己的体会与感受。

三、教学难点:

能根据要求口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时间:

三课时

五、分课时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按笔顺正确写“隶”、“族”、“嘉”3个字。

2、读一读,区别“沉”与“城”、“劲”与“敬”、“阻”与“主”、“蓝”与“南”的读音。

3、区别同音字、字形相近的字并练习组词。

二、教具准备:

小黑板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教学第一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3、指导。

(1)、指名认读“隶”、“族”、“嘉”3个字。

(2)、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笔顺。

(3)、让学生按照书上的笔顺练习书写,了解笔顺。

(4)、让学生说说哪个字难写,难在哪里。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5)、教师重点指导学生书写“嘉”这个字。

4、学生练习,教师及时小结。

5、评点写的好的字,指出不足。

二、教学第二题。

1、指名读题。

2、让学生说说这一题应怎样练习。

3、指导。

(1)、学生各自轻声读8个词。

(2)、指名读词,教师指出读的不准确的字音。

(3)、学生讨论每组加点字读音的区别。

4、学生边读边记,读准容易混淆的字音。

5、学生“开火车”读,教师及时纠正。

三、教学第三题。

1、指名读题。

2、让学生说说这一题应怎样练习。(先比一比,再组词。)

3、指导。

(1)、指导分别读一读这四组字。

(2)、要求学生找出同音的一组字。(“驾”与“架”)

(3)、分别引导学生比较同音字的字形、字义的区别。

(4)、要求学生找出另外三组字的异同。

4、学生尝试填写,分组练习口头组词。

5、学生汇报填写情况。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认识打比方的句子,体会打比方的表达作用。

2、熟记8条成语。

二、教具准备:

小黑板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教学第四题。

1、指名读题。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3、指导。

(1)、各自轻声读这三句,分别找出句中表示比喻的词。

(2)、指名读,想一想句子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

(3)、小黑板出示去掉比喻的句子,分别与原句进行比较朗读。

(4)、让学生思考:是否带有“像”这个字的句子就使用了打比方的手法?

出示:小令长得像她妈妈。(同类事物不可作比)

4、反复朗读,加深印象。

二、教学第五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3、指导。

(1)、学生自由读这8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8条成语的意思。

不厌其烦:不嫌麻烦。厌:嫌。

苦口婆心:怀着好心,再三诚恳地劝告。

促膝谈心:形容靠近坐着,谈心里话。

4、学生自由练读,同座位练习背诵。

5、指名背,齐背。

第三课时

一、课时目标:

回忆过春节的感受,并要求根据图意做口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具准备:

小黑板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教学第六题。

1、审题。

(1)、揭示话题:快乐的春节。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2)、致命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3)、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分小组讨论:今年的春节,过的好吗?

(2)、出示教学挂图,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五幅图的主要内容。

“一家人忙着贴春联、清扫积雪。

跟爸爸、妈妈到爷爷、奶奶家拜年。

在爷爷、奶奶家看电视。

全家人吃饺子。

看舞龙。”

(3)、选取一幅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准备进行口述。

3、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按照顺序来说。

4、学生分小组练习口述。

5、学生任意上台练说。

6、教师对学生的口述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大胆练说。

    相关推荐

    国标苏教版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国标苏教版语文第十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国标苏教版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单元目标 苏教版语文六册教案第一单元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单元目标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单元目标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目标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策第六单元目标 苏教版语文第二册第六单元验收卷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第四册教学设计(第六单元) 语文第一、二单元达标试卷(苏教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3册第六单元分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7册第六单元分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9单元单元分析 苏教国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国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试题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目标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第四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单元分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目标分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复习 苏教版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验收卷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单元计划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试卷下载 新人教版语文第六册第六单元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小学第一册语文第四单元分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复习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七单元分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十单元分析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苏教版)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语文第六册一单元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简析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单元目标分析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教案 小语第六册人教版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小语第六册人教版第六单元教案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十一单元试卷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规律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年级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试题(苏教版) 2016年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试卷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最新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卷(苏教版) 2018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训练:第一单元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复习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试卷(苏教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苏教版小学第一册语文十一单元分析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教学设计:第六单元 第六册第一单元教学指要_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第一册汉字笔画(苏教版国标本)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第四册教学设计(第四单元)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引用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教案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第四册教学设计(第五单元)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题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方案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第四册教学设计((第七单元)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第四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 苏教版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沉香救母》(一)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试卷下载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第四册教学设计(第八单元) 二年级苏教版第四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苏教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目标检测卷·第六单元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阅读教学设计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试卷 2016年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2016年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练习题(苏教版) 2016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题(苏教版)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试卷 沪教版第六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苏教版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验收卷 苏教版语文第二册第八单元考试卷 高中第一册第六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