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家》的序和跋教案

小编: :admin

教学目标

1.理解“序”中,作者把生活比作激流,形象而深刻地表达了征服生活和与黑暗搏斗的激情和勇气,体现了作者青年时期积极的人生态度。

2.理解“跋”中,作者更明确、更犀利地表述了自己的创作动机——揭露、控诉旧制度旧社会,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

3.了解“序”“跋”的文体特点。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巴金(1904~)现、当代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以及随笔集《随想录》五集。

二、、题目解说

【明确】“序”写于1931年4月,是作者作为《激流三部曲》的总序发表的,“序”中充满激情,表达出作者的生活态度,反映了作者青年时期的思想。

“跋”写于1953年3月(新中国成立第5个年头),比写“序”晚了22年。在“跋”中,作者交代了创作《家》的意图和不足之处,体现了作者冷静的思考和思想上的提高。

三、整体把握

1.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明确】文章结构图

┏生活不是悲剧,是一场搏斗┓做生活激流

┏序┫生活象激流动荡,要征服┣中搏斗的勇士

《家》的序和跋┫┗用文学展现生活,与黑暗搏斗┛

┃┏为了控诉垂死的制度而写┓冷静的思考

┗跋┫太重视个人爱憎没有指明道路┣思想的提高

┗美丽的青春是鼓舞“我”的源泉┛

2.《家》的“序”是作为〈激流三部曲〉的总序发表的,联系文中有关“激流”的语句,说说作者是怎样理解和对待生活的。

【明确】此题旨在让同学们了解,作者把生活比做激流是鉴于他对生活的深刻认识,是他写作《家》乃至《激流三部曲》的目的。当然,这也是理解“序”和《家》的一把钥匙。

作者认为,生活是勇往直前、永不停止的;是充满力量、无可阻挡的;是有爱,有恨,有欢乐,也有痛苦的。对待生活的态度应该是“搏斗”,是“征服”。

3.作者在《家》的“跋”里说:“我不是为了要做作家才写小说:是过去的生活逼着我拿起笔来。从文中找出最能够诠释这句话的语句,并结合“《家》已经尽了它的历史任务了”这句话,说说作者创作《家》的意图。

最能诠释这句话的句子是:“我要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我控诉’。”(也可以是“我写《家》的时候,我仿佛在跟一些人一块儿受苦,跟一些人一块儿在魔爪下面挣扎。我陪着那些可爱的年轻的生命欢笑,也陪着他们哀哭。”)

《家》的创作意图就是揭露、控诉旧制度旧社会的。作者写“跋”正是新中国成立第5个年头,所以“《家》已经经历了它的历史的任务了。”

四、问题探究

1、句子分析

《序》

【明确】

(1)中心句:在这里我所需要展开给读者看的乃是过去十多年的一幅图画。

《家》是作者在“生活的激流”中“搏斗”的产物。作者用文学展示生活的图画,让读者看生活的激流如何在动荡。

(2)重点句:为的是来征服它。

引用罗曼.罗兰的哈,表面作者自己的生活态度,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作者不是一个生活的悲观论者,也不是一个旁观者,他是在生活激流中搏斗的战士。

(3)总结句:我知道生活的激流是不会停止的,且看它把我载到什么地方去!

既写出了作者勇往直前的精神,由于当时的思想局限,呀表达了作者对前途的朦胧感。作者的这种迷茫在文中也一再表露,这一点是次要的,也是无可厚非的。

(4)过渡句:事实并不是这样。

“这样”指上文几年前我对生活的悲观认识,下文写“事实”,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生活的认识态度。

《跋》

【明确】

(1)中心句:像这样的作品当然有许多缺点。

作者22年后,再为作品写“跋”,经过“冷静思考”认识到了自己作品中存在的不足,这是作者思想提高的表现。

(2)重点句: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这一直是我的鼓舞的泉源。

青春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充满着激情与活力,而在生活的激流中勇于搏击的激情,一往无前的精神正是作者创作的源泉。

(3)深意句:我知道我是在挖开我的回忆的坟墓。

把过去的生活内容比作坟墓,比喻生动、奇特,一方面写出了这些东西已埋葬在自己的内心深沉,另一方面也写出了这多是一些惨痛的记忆。

2、写作方法分析

【明确】

(1)文章充满激情。

序文不长,但充满激情,一个意思反复表述,就像一个急于把事情告诉别人的孩子,想一口气把所有的话说出来,滔滔不绝,热情洋溢,使读者深受感染。

(2)形象生动的比喻。

把生活比作激流,虽然不敢断言是巴金先生似的首创,但至少他是这一修辞的最著名的使用者。“生活的激流”,既形象,含义又深刻。生活就是像激流那样一往无前,充满了力量;生活中有爱,有恨、有欢乐,有痛苦;生活中有清流,有泥沙,也有沉渣……我们来做什么?我们“为是来征服它。”这就是序文要表述的意思。

3、开发性题目:“这次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家》的时候,我本想重写这本小说。”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

发散角度1:可以重写,因为随着作者思想认识的提高,新的作品会有一个更为明确的主题,回忆年轻时的生活会多一份冷静的思考和怀恋的韵味。总之,如果重写,或许会有一篇内容更充实、结构更完整的《家》来。

发散角度2:不能重写,巴金先生是明智的,尽管二十余年后看到了作品的年轻幼稚,主题十分鲜明,但作者年轻时的激情、鲜明的时代特色,是只有那个时代才具有的,是二十余年后的作者所不具备的,若再重写往往会写出一部得不偿失的作品,“《家》已经尽了它的历史任务。”还是“保留着它的本来面目”好。

启示:同一个作者,虽着生活阅历的增加,不同时代会有不同的作品,而这些作品风格不可能一成不变。

五、小结。

六、板书设计

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理解

作者青年时的思想

作者用文学来展示对生活的搏斗以及对前途的渺茫

表达作者的创作动机

指出《家》的不足

放弃重新写作《家》的理由

表达对青春的赞美

    相关推荐

    跋子恺画集 《画家和牧童》教案 《画家和牧童》教案 《画家和牧童》教案 《画家和牧童》教案 《画家和牧童》教案 《画家和牧童》 教案 《记录家乡的人和物》教案3 《记录家乡的人和物》教案1 《记录家乡的人和事》教案1 《21画家和牧童》教案 《21画家和牧童》教案 画家和牧童教学教案 《画家和牧童》教学案例 《画家和牧童》教学案例 《画家和牧童》教学案例 《画家和牧童》教学案例 《画家和牧童》教学案例 画家和牧童说课教案 丧家狗——我读论语•自序 画家和牧童导学案 画家和牧童导学案 写作说明的顺序教案 说明的顺序写作教案最新2021 《画家和牧童》的教学反思 《画家和牧童》 教案讲义1 《画家和牧童》 教案讲义2 《滕王阁序》原文和译文 画家和牧童 教案教学设计 《滕王阁序》教学反思和感想 画家和牧童 《画家和牧童》 画家和牧童 《画家和牧童》 画家和牧童 画家和牧童 《画家和牧童》 牧童和画家 牧童和画家 《安塞腰鼓》的写作顺序和结构特点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的写作顺序是?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AB案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AB案 兰亭集序教案 兰亭集序教案一等奖 最典型的书序第二篇文艺理论——就《兰亭集序》主旨与行家商榷 宽容序言教案 宽容序言原文 最典型的书序第二篇文艺理论──就《兰亭集序》主旨与行家商榷 散曲的主要作家和作品 《滕王阁序》教案 《兰亭集序》教案 兰亭集序教案 兰亭集序教案 《愚溪诗序》 教案 《愚溪诗序》教案 《宽容》序言(教案) 《兰亭集序》教案 《宽容》序言教案 伶官传序(教案) 《兰亭集序》教案 《愚溪诗序》教案 《兰亭集序》教案 滕王阁序教案 《〈呐喊〉自序》教案 《伶官传序》教案 《兰亭集序》教案 《滕王阁序》教案 《滕王阁序》教案 共同的家教案 评《画家和牧童》 二年级语文《画家和牧童》教案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和译文 《画家和牧童》教学谈 《画家和牧童》教学谈 《滕王阁序》《秋声赋》教案和练习(苏教版必修四) 家和万事兴——《将相和》赏读 《画家和牧童》教学谈 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泼水节 温儒敏:《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宽容序言教案设计 房龙 宽容序言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王安石 《兰亭集序》教案3 《愚溪诗序》 教案(二) 《太史公自序》教案 《兰亭集序》教案14 《滕王阁序》教案10 《滕王阁序》教案13 《滕王阁序》教案16 《滕王阁序》教案1 《兰亭集序》教案15 《兰亭集序》教案16 《记录家乡的人和物》教学设计2 《兰亭集序》教案2 《兰亭集序》教案2 《滕王阁序》教案6 《滕王阁序》教案18 《滕王阁序》教案25 《兰亭集序》教案14 《兰亭集序》教案1 《兰亭集序》教案2 《兰亭集序》教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