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第四章解说型考点(中考)

小编: :admin

【考点解析】

解说型考点是指对阅读材料中名词、术语、原理、程序进行解释、说明,或者对问题的原因、结果进行分析、推理的考题。这类考题主要是考查考生阅读时获取、整理信息的能力。

其主要解决“有什么”“是什么”这方面的问题。诸如“指出加点的‘这’所指代的内容”“解释下面的词在文中的意思”“根据文意说说这个词的具体含义”“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文中的这一段写出了事物哪些主要的特点”“文中画线句所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联系全文看,文意两题所包含的内容有哪些”“试说说作者之所以这样写的理由”“说明这篇文章第3、4段之间的关系”“本文在选材上的特点是什么,这个特点在本文中是怎样体现的”“从中我们可以感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全文看,本文写作的宏观背景是什么?”“本文主要内容所针对的现状是什么”等等,都是解说题。

此类考题在中考试题中数量大,难度大,考生比较难做。

【应对技巧】

具体来谈,解说型主要考点有:结合具体的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依据文章的内容,对词语、语句所指代的内容进行具体描述;对文章的重点句子(哲理句、中心句等)的含义进行解说;给描述的对象下定义;根据具体的描述,给描述的对象画出直观图形并进行解说;根据文段所表达的内容,对其含义进行阐释;对文章标题的含义进行解说;对文章所表达的主旨进行阐释;对答题的理由进行说明;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对文章所叙写的内容进行个性化的阐释等等。

此类考题从思维角度来看,一是要求考生对阅读材料的零散信息进行综合整理:二是要求考生把文章中隐含的、深层的原因、含义给予合理的分析、展开。所以,考生要完成这类考题,除了要注意阅读、获取文章所蕴含的信息外,还要具备基本的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答题特点就是解释与说明。从语言表达上,回答解说题需要把握好语言表达的层次。其应对技巧应注意以下几种:

1.直接引用、选用或组合文中语言答题。如:“从全文看,标题含义包括哪些方面”之类的题,答案肯定在文中,只须考生全面地、准确地组织起有关的语言文字。

2.仔细阅读原文,找出对应关系之后再答题。如:“文中加点的词是指什么而言的”之类的题,可或往前、或往后找出其对应的内容,再简洁答题。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调动自己的知识来答题。如:“这段写景文字有什么作用”之类的题,答题时一定要用到“术语”,此时,考生就不能用含混不清的语言或自己随意的表达来答题。

4.在揣摩文意的基础上答题。如:对词语的意思、句子大意、标题含义、文意选材的特点、对人物形象的感受等等,都应根据具体的文意来进行解说。

还要注意的是答案的信息一定要来自原文;答案必须与题目形成严密的逻辑关联。

【真题讲解】

一、(2010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人生的意义在于承担

□梁晓声

我曾多次被问到“人生有什么意义?”往往,“人生”之后还要加上“究竟”二字。古今中外,解答可谓千般万种,形形色色。我也回答过这一问题,可每次的回答都不尽相同,每次的回答自己都不满意。

一般而言,儿童和少年不太会问“人生有什么意义”的话,他们倒是很相信人生总归是有些意义的,专等他们长大了去体会。老年人也不会问“人生有什么意义”的话,问谁呢?中年人常问“人生有什么意义”,相互问一问,或自说自话一句,一切都似乎不言而明,于是,相互获得某种心理的支持和安慰。因为他们是有压力的,压力常常使他们对人生的意义保持格外的清醒。人生的意义在他们那儿的解释是——责任。

[4]

[5]

[6]

[7]

[8]

[9]

[10]

是的,责任即意义。责任几乎成了大多数寻常百姓的中年人之人生的最大意义。对上一辈的责任,对儿女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单位对职业的责任。人只有到了中年时,才恍然大悟,原来从小盼着快快长大好好地追求和体会一番的人生的意义,除了种种的责任和义务,留给自己的即纯粹属于自己的另外的人生的意义,实在是并不太多了。他们老了以后,甚至会继续以所尽之责任和义务尽得究竟怎样,来掂量自己的人生意义。

而在一些年轻人眼中,人生的意义就是享受,他们还没有受什么苦,也没有经历大的波折磨难,在他们看来,世界是美好的,人生要享受眼前的美好。如果他们经历了点什么困难,他们更有理由了——人活在这个世界这么苦,不好好享受对不起自己。

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我有一种结论,所谓“人生的意义”,它至少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纯粹自我的感受;一部分是爱自己和被自己所爱的人的感受;还有一部分是社会和更多——有时甚至是千千万万别人的感受。

当一个青年听到一个他渴望娶其为妻的姑娘说“我愿意”时,当一个姑娘听到一个她渴望嫁其为夫的青年问道“你愿意嫁给我吗”时,他或她由此顿觉人生饱满、有意义了,那么这是纯粹自我的感受。爱迪生之人生的意义,体现在享受电灯、电话等发明成果的全世界人身上;林肯之人生的意义,体现在当时美国获得解放的黑奴们身上;而我们国家的人民,一定会将温家宝总理之人生的意义,书写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

权力、财富、地位、高贵得无与伦比的生活方式,这其中任何一种都不能单一地构成人生的意义。而勇于担当的人,即使卑微,对于爱我们也被我们所爱的人而言,其人生意义可谓大矣!因为他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他承担起了属于自己的义务。这样的人,尽管平凡渺小,但值得钦佩。

(文章有改动)

1.在作者看来,人生的意义在于承担起什么?

解析:这是对文章主题内涵的把握,要紧扣标题,可以直接引用、组合文中内容。

参考答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2.第1自然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解析:调动自己的知识与经验的积累来答题,可以运用一些专业术语。

参考答案:引起读者的兴趣,引出对人生意义的探讨。

3.第2自然段中说只有中年人常问“人生有什么意义”,他们这样问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结合原文,在揣摩文意的基础上答题。

参考答案:深感各种压力,经常问问,可以相互获得心理的支持和安慰。

4.文章第6自然段列举三位名人事例所要论证的观点是什么?

解析:应结合具体语境,找出对应关系之后再答题。

参考答案:“人生的意义”中应包含有“社会和更多——有时甚至是千千万万别人的感受”。

二、(2010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成熟的稻谷会弯腰

□野泉

电视节目主持人李咏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谈到自己婚姻幸福的秘诀。他说:“夫妻之间难免会因为争吵失和,我每次吵架后总是首先向妻子认错。”记者问道:“如此一来,您不觉得很没面子吗?”李咏笑呵呵地说:“成熟的稻谷才会弯腰。”

成熟的稻谷才会弯腰,这是一句多么朴素而深刻的哲言。成熟的稻谷之所以会弯腰,是因为它经过默默地孕育已经结出成熟的果实。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忽视了这个道理。难怪孟买佛学院将弯腰作为学生入学的第一课。

[4]

[5]

[6]

[7]

[8]

[9]

[10]

孟买佛学院是印度最著名的佛学院之一。在它的正门旁边开了一个小门,门高l.5米,宽40厘米。一个成年人进去,不仅要侧身,而且还得弯腰,否则就是碰了壁也无法入内。所有新来的学生,都会由他的老师带领着来到这个小门前,弯腰进出一次。老师教育大家说:大门当然进出方便,但是很多时候,我们要进入的地方没有很宽阔的大门,或者,有的大门不是随便可以进入的。这个时候,只有学会了弯腰侧身、暂时放下尊贵和体面的人才能进入,否则你只能被挡在门外。这是佛家的哲理,其实也是人生的哲学。

你留意过大雪过后的雪松吗?它的树枝因积雪而压弯了腰,低垂下来。第一次看的时候我曾这样想,不是“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吗?雪压青松也弯腰,岂不愧对先人的赞誉?思绪一闪而过,眼球早被另一雪景吸引。人行道上的梧桐,虽然它们也高低错落,交*穿梭,但却有很多枝条因不能弯腰而被雪压断了。

原来雪松之所以在大雪的重压之下弯下腰来,为的是不让自己折断,为的是往后的日子继续挺拔向上。原来,弯腰并非就是软弱,而是一份弹性,一种韧性,是生命的一种更深刻的睿智!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些弯腰成就了他们,让他们从凡人走向圣贤。

需要指出的是,弯腰并非毫无原则的妥协,而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对于外界的压力,我们要尽可能地去承受,在承受不住的时候,不妨弯一下腰。是的,有时弯腰就如同蝉蜕。那不是倒下,而是通过自身的改变,来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选自《广州日报》2009年11月20日,有改动)

1.阅读全文,谈谈你对标题“成熟的稻谷会弯腰”的理解。

解析:这是对文章主题内涵的把握,要紧扣主旨内涵,概括文中内容。

参考答案:“弯腰”就是暂时放下尊贵和体面。“成熟的稻谷会弯腰”是说一个成熟的心智,要善于通过自身的改变,选择“暂时的放弃”,以弹性和韧性,求得一种更为深刻的生命睿智,从而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2.孟买佛学院将“弯腰”作为学生入学的第一课有什么目的?

解析:结合具体语境,可以直接引用原文来回答。

参考答案:孟买佛学院将“弯腰”作为学生入学的第一课,是要让学生明白:“很多时候,……只有学会了弯腰侧身、暂时放下尊贵和体面的人才能进入,否则你只能被挡在门外。”

3.文中作者列举雪松后,为什么还要举梧桐的例子?请谈谈理由。

解析:这是对文章写法的理解,要注意运用好专业术语。

参考答案:列举雪松证明了“重压之下弯下腰来,为的是不让自己折断,为的是往后的日子继续挺拔向上”的道理后,再举梧桐的例子,从反面证明“不弯腰被折断”的道理。这样的正反对比论证,更全面,更辩证,说服力更强。

4.请分析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有时弯腰就如同蝉蜕。

解析:这是对关键句子的理解,要在把握主旨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

参考答案:蝉蜕是为了新生,“有时弯腰就如同蝉蜕”,比喻“弯腰”也是人的一种新生方式,通过“弯腰”这种自身的改变,来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5.请结合你的一次“弯腰”经历,谈谈你对“弯腰”的认识。

解析:这是一道拓展题,更是一道写作小练笔。因此,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

参考答案:示例:我从来就是一个莽撞之人,眼里夹不得沙子,对别人“侮辱”之事,非要争斗得你死我活方可罢休。有一次,一个我经常看不惯的人口出狂言,侮辱我妈。我火冒三丈,提起凳子就像那人砸去,结果将那人砸得鼻血长流。万幸的是,没有砸出大问题,现在想来就后怕,如果砸出大事来,后悔的一定是我。这件事让我看到了自己性格中的莽撞成分,我要改改自己了,要学会弯腰,训练自己的韧性,磨砺自己的好性格。

[4]

[5]

[6]

[7]

[8]

[9]

[10]

【综合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一个14岁女孩的世界

□张鸣跃

2009年9月30日,广州,饭店打工女贾晶晶领到了768元工资,她马上要去邮局给家里寄钱,一个同店女孩陪她去。女孩看见,晶晶的汇款单上填的是:768元!

也就是说,打工一月,晶晶一分钱也没有花,下一月,她准备还是一分钱不花!

晶晶,土气寡言的晶晶,连饭店一起打工的女孩们也一直看不起她。饭店管吃也管住,但管住工资就少一点,她就跑很远住亲戚家,总有工余时间,姐妹们都想拉她一起上街玩一次,她总是苦脸挣身:“我有事,我不去……”饭店管吃,但女孩们总会有些个人小爱好小花销,她绝对没有。有女孩实在看她那件衣服太刺眼,就把自己的旧衣服送她让她换上,她苦苦拒绝:“我没啥给你,我不要……”就连有人买冰糕多买一根给她,她也不要,有一次气得人家把冰糕摔在地上,她哭了。事后,她第一次主动找人家说话,找那个摔了冰糕的女孩说话。

结果,一直很时尚很豪气的女孩哭了——

晶晶不花一分钱,因为每一分钱都是撑家救命的。她从14岁开始打工,一直就是不花一分钱,从那时起,她就是一家人活下去的唯一保障。她家在河南省宜阳县董王庄乡灵官殿村,祖传老房雨淋塌了之后,多少年盖不起来,借住叔叔家一间小屋。爸爸病故后家有外债40000元,妈妈患重度精神分裂症,弟弟妹妹要上学,她这点工资要给家里盖房、养活78岁的爷爷、给妈妈治病、供两个孩子上学、让一家五口有衣穿有饭吃……

也就是说,一个14岁的女孩,必须用每月几百元的工资支撑起任何人都认为无法撑起的家庭!

可是,她撑起来了,已经撑了三年!

于是,所有看不起成了大惊奇大感动,传说开来,惊动了无数都市现代人!

实在难以置信,就不断有人去查看真假,从爱管闲事的人到记者。2009年11月,有人看到了这样的故事——

借来的小屋潮湿滴水,如果没有破床和烂灶在,没人能想象到这是住人的所在。13岁的小女孩踩着凳子揉一大团黑面要蒸馒头,78岁的老人偎趴在地艰难地往灶台里送干柴,7岁的孩子在方凳子上一笔一画地写作业,一股冷风从挡不严的窗洞扑来,病床上的女人怪笑一声突然发病,扑下来打人摔东西……刚进屋坐下的客人们做了一回劝架的,接下来,什么都不用问了。

是真的,就更难以置信了。一个女孩,从14岁开始撑起这样一个家,怎么可能?

答案是意外得到的——

疯女人没人能劝住,一个邻居跑来,对着疯女人耳朵大叫一声:“晶晶回来了!”女人一愣,接着梦醒般打自己的头,接着泪如雨下往外跑,去接女儿!78岁的老人对客人们笑说:“没事的,没事的,俺家有晶晶……”揉面的女孩扭脸笑说:“没事的,再过几年我就考上大学了……”7岁的孩子捧着一本最新版的《新华字典》跑向客人,笑说:“我也有字典!我大姐给我买的!”……

所有访客一下子泪了一脸笑了一脸,心情不仅轻松了而且阳光了!

无比凄惨的小屋一下灿烂起来了!

一个城市的大震撼大营救开始了,但这不值得评说,因为真正受营救的不是晶晶,而是现代世人。

(选自《青年博览》2010年第3期)

赏析

简洁、质朴、真挚、感人,构成了这篇文章最大的特色。作者不施粉黛、朴素行文,在不知不觉中运用叙述的方式达到描写的效果,同时辅以恰当的人物白描,以一种平静的语调、舒缓的语气娓娓道来,一位14岁的贫穷女孩的感人事迹就这样悄悄湿润了我们的眼睛,也浸润了我们的心田,结尾水到渠成地发出了感慨:“真正受营救的不是晶晶,而是现代世人。”呼吁人们付出真情,营救晶晶和她的家庭,还有世人的灵魂。

[4]

[5]

[6]

[7]

[8]

[9]

[10]

训练

1.这个14岁女孩的世界是怎样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晶晶是个怎样的女孩。

3.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4.文中黑体词“凄惨”“灿烂”用得好吗?为什么?

5.为什么说这场大营救不值得评说?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_______

□朱晖

人生的意义在于用慈善来帮助世界,而不是对财产展开尔虞我诈的争夺。

2005年的一天,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农民豪伊、纽约的音乐家皮特、奥马哈的家庭主妇苏茜,分别得到10亿美元和一封信。

豪伊是位普通农民,也是位环保主义者。在一次去非洲的旅行中,他正准备拍摄迁徙中的羚羊与斑马,突然看到贫穷的农民放火清理土地。于是,豪伊领悟到,要保护非洲的生态环境,就得先解决人们的粮食问题。有了这10亿美元,豪伊立刻决定,要用余生投资最有效益、最能造福人类的领域:农业。他先是在加纳北部投资1600万美元训练当地农民的土壤管理技术,又在中美洲投资2000万美元改善当地的农作物种植。如今,他继续投资大量资金研究基因技术,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解决非洲农民的温饱问题。

皮特得到10亿美元后,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每天都有很多人来找他投资。每次电话响起,皮特提起话筒听到最多的就是:“我们能马上坐飞机赶去见你吗?”对此,皮特的答复是:NO。说“NO”对于皮特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因为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很多年轻女孩子是一辈子都不会说出这个字的,她们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所以,皮特决定将这笔钱用在那些女孩身上。他在西非成立保护女孩计划,防止女孩受到暴力侵害,帮助她们对早婚早孕说“NO”。几年下来,皮特在拯救女孩计划上花费近8000万美元。

苏茜虽然是一名家庭主妇,但得到这10亿美元的巨款后,并没有变成无所事事的阔太太。在奥马哈市东部的一所学校里,课堂里坐着的都是5岁至18岁的女学生,她们大多来自低收入家庭,有的则来自单亲家庭或看护中心。这所学校的主要赞助者就是苏茜,她希望通过良好的教育,把女孩们培养成坚强、聪明、勇敢、充满自信的人。不少其他学校的负责人也纷纷向苏茜伸手要钱,改善音乐教育,增加录音设备,建设新的体育场……只要有利于教育事业,苏茜全都慷慨解囊。

豪伊、皮特、苏茜,他们把大笔的钱用于慈善事业的同时,自己却过着简朴而低调的生活,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父亲,他的名字叫沃伦·巴菲特——当今世界首富。巴菲特捐出自己的绝大部分财产,只留给三个孩子各10亿美元和一封信。在信中,巴菲特这样说:“那种以为只要投对娘胎便可一世衣食无忧的想法,损害了我心中的公平观念,我的孩子绝不该成为这样的人。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已能够自食其力,让我很欣慰。如今,全世界都在关心我的财产将如何分配,我想说,99%都会用于慈善事业。当然,我也会给你们每人10亿美元,让你们建立起自己的慈善事业。通过这件事,我想让你们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巴菲特的子女来说,这封信的意义远大于10亿美元,因为它让他们成为了金钱的主人而不是奴隶,也让他们懂得了施爱比敛财更具价值。

[4]

[5]

[6]

[7]

[8]

[9]

[10]

(选自《中国青年》2010年第5期)

赏析

文章通过叙述豪伊、皮特、苏茜三个人得到10亿美元和一封信后,坚持做慈善事业的事情,诠释了一个人生真谛:人生的意义在于用慈善来帮助世界,而不是对财产展开尔虞我诈的争夺。

文章的美点是悬念的运用。作者开篇就设置了一个悬念:豪伊、皮特、苏茜三个人各得到10亿美元和一封信,而这三个人分别是伊利诺伊州的农民、纽约的音乐家、奥马哈的家庭主妇,好像不会产生任何关系。可读到后面我们才知道,原来她们同是巴菲特的子女,而且受父亲的影响,他们坚持做同一件事:慈善事业。这样,巧妙的设置悬念使得这篇文章免于流俗,写出了新意。

训练

1.请给文章拟个合适的标题。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豪伊、皮特、苏茜三个人在慈善事业方面做出的不同贡献。

3.作者这样说:“对于巴菲特的子女来说,这封信的意义远大于10亿美元”,你觉得作者的看法是正确的吗?请说出你的看法。

4.请解释文中黑体词语“尔虞我诈”的含义。

5.认真揣摩巴菲特的一段话,在横线上填上他想让女子们知道的是什么。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携鸡童子

□刘心武

听说香港“四大天王”的首席张学友决定放弃上央视春晚,理由是需同家人一起旅游。

我知道一位农村少年,他们中学的一个歌舞节目被所在地区的电视台相中,作为领唱兼领舞,他本是可以在当地电视台初五的一台贺岁节目里露脸的,可是他却毅然放弃了那难得的机会,他的理由是那天他必须充当携鸡童子。

从市里请来负责加工排练的导演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的班主任老师觉得无法以语言表达遗憾,就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十六岁的少年却坚定地选择了初五携鸡童子的角色。他们那地区农村婚嫁的习俗尽管早已融进了诸多现代化的因素,但携鸡童子的设置,毫不夸张地说,已经有上千年的承传。就是在男方到女方家里迎亲的队伍里,一定要有一个携鸡童子。这童子要携带一只硕大古老的木制鸡笼——目前村里只有一家还藏有祖传的这种大鸡笼,最上面既是吊钩又是提手的部件包着铜皮,每家娶媳妇,都会借用——装进一只五彩大公鸡,随浩荡的迎亲队伍——如今是乘坐一队大红色的小轿车——来到新娘家。新娘家的嫂子、弟娃、妹子等,会拿来一只肥硕的母鸡,装进那鸡笼里,在打开笼栅接收母鸡的当口,携鸡童子和新娘家的人都会十分紧张,因为他们有着截然相反的任务。在新娘家的那方来说,他们应该趁那机会拔下公鸡的毛来,最好拔掉三根,然后拿去给尚未走出闺房的新娘,给她塞到鞋垫下,让她踩。那是有讲头的:“一打公,二打婆,三打女婿,好祥和!”意思是作为新媳妇进了门子,她不但不会受欺负,还能把公婆丈夫制伏,当然,目的还是为了全家的日子祥和,但这祥和需以她为主心骨。这村俗真是很有意思,颇有“女权主义”的色彩。那么作为携鸡童子呢,他在开笼栅接收母鸡时,则一方面要脸挂笑容一团和气,一方面则要以身体的巧妙挪动遮挡,来防止对方拔去公鸡的鸡毛。据说这风俗延续到今天,女方的人只是虚张声势,并不一定真的拔毛,携鸡童子也只当是一场游戏,故意遮来挡去,双方笑作一团。公鸡母鸡会合关上笼栅后,女方就不能再伸手去拔毛了,携鸡童子即使护卫成功,任务还只完成了一半,另一半任务,是要趁女方不备,偷走女方家一对茶盅或饭碗,将其双双再搁进鸡笼中。笼中的公鸡母鸡自然是象征男婚女嫁,一对盅碗则象征着永远富足。其实携鸡童子只是装作“偷”,女方早准备妥上好的盅碗装作“看守粗心”,携鸡童子会倒掉盅碗里的红糖水,“趁其不备”将其摞起来放进鸡笼。然后,携鸡童子会随着迎亲的队伍返回男方家里,当然,那队伍里会增添新娘及新娘家送亲的眷属。

[4]

[5]

[6]

[7]

[8]

[9]

[10]

有人会认为携鸡童子在婚礼中的行为好笑吗?会认为充当生活里的携鸡童子这么个角色,大大地不如在当地电视贺岁黄金档里露脸吗?

我知道,前面提到的这位农村少年,他堂哥虎年初五娶媳妇,他自愿放弃上当地电视台春晚,甘愿为堂哥去充当携鸡童子。按当地习俗,携鸡童子的第一人选是新郎的未成年的亲弟弟,如无亲弟则请堂弟代劳。他堂兄无亲弟,也无其他堂弟,他到虎年才足十六岁,家族和他自己都认为他责无旁贷。

可是现在离虎年春节还早。他们的那个很有地区特色的歌舞节目仍在不断排练中。替代他的演员虽然已经选好,也很努力地在排练,市里来的导演还是觉得他应该选择上电视,不理解那农村婚俗里的携鸡童子的角色为什么会深深地吸引着这个有着文艺才能的少年。班主任问导演,能不能跟电视台说说,反正每个节目都有先期录像备用,他们学校选上的这个歌舞节目,就让这个学生参与录像,到虎年初五那天把这节目的录像镶嵌进去,那天他去当他的携鸡童子,亲友和他自己当晚还能从电视上看到,岂不皆大欢喜?导演就说:“那哪儿能行!如果当晚可以不去现场,张学友他也不必婉拒央视春晚了。”

十六岁的农村少年,为即将充当携鸡童子向往不已。问他为什么?他说:“说不出来。反正以后我娶媳妇,也不能少了携鸡童子。”

(选自《羊城晚报》2010年4月12日)

赏析

刘心武先生的这篇文章很实在,没有多少华丽的词藻,也没有多少巧妙的笔法,但可贵的是文中提出了一个很深刻的现实问题:当机遇遭遇亲情和快乐,当荣誉遭遇文化和习俗,我们到底应该何去何从?这位少年以他自己的方式解决了这个在世人看来很难抉择的难题:选择亲情和快乐,文化和习俗。尽管他人再惋惜,也改变不了他一如既往的追求:做个携鸡童子。

训练

1.请简要概括携鸡童子在婚礼习俗中的任务。

2.少年为什么要放弃上电视的机会而选择做携鸡童子?

3.你认为导演会对他说什么呢?请在横线上填写出来。

4.请结合上下文解释文中黑体词“责无旁贷”的含义。

5.对于少年放弃上电视的机会而选择做携鸡童子的这件事,你的看法是什么?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对月

□贾平凹

月,夜愈黑,你愈亮,烟火熏不脏你,灰尘也不能污染你,你是浩浩天地间的一面高悬的镜子吗?你夜夜出来,夜夜却不尽相同:过几天圆了,过几天又亏了;圆得那么丰满,亏得又如此缺陷!我明白了,月,大千世界有了得意有了悲哀,你就全然会照了出来的。你照出来了,悲哀的盼你丰满,望眼欲穿;你丰满了,却使得意的大为遗憾,因为你立即又要缺陷去了。你就是如此千年万年,陪伴了多少人啊,不管是帝王,不管是布衣,还是学士,还是村儒,得意者得意,悲哀者悲哀,先得意后悲哀,悲哀了而又得意……于是,便在这无穷无尽的变化之中统统消失了,而你却依然如此,得到了永恒!

你对于人就是那砍不断的桂树,人对于你就是那不能歇息的吴刚。而吴刚是仙,可以长久,而人却要以短暂的生命付之于这种工作吗?这是一个多么奇妙的谜语!从古至今,多少人万般思想,却如何不得其解。或是执迷,将便为战而死,将便为谏而亡,悲、欢、离、合,归结于天命;或是自以为觉悟,求仙问道,放纵山水,遁入空门;或是勃然而起,将你骂杀起来,说是徒为亮月,虚有朗光,只是得意时锦上添花,悲哀时火上加油,是一个面慈心狠的阴婆,是一泊平平静静而溺死人命的渊潭。

[4]

[5]

[6]

[7]

[8]

[9]

[10]

月,我知道这是冤枉了你,是曲解了你。你出现在世界,明明白白,光光亮亮。你的存在,你的本身就是说明这个世界,就是在向世人作着启示:万事万物,就是你的形状,一个圆、一个圆地完成啊!试想,绕太阳而运行的地球是圆的,运行的轨道也是圆的;在小孩手中玩弄的弹球是圆的,弹动起来也是圆的旋转。圆就是运动,所以车轮能跑,浪涡能旋。人何尝不是这样呢?人再小,要长老;人老了,却有和小孩一般的特性。老和少是圆的接榫。冬过去了是春,春种秋收后又是冬。老虎可以吃鸡,鸡可以吃虫,虫可以蚀杠子,杠子又可以打老虎。就是这么不断地否定之否定,周而复始,一次不尽然又一次,一次又一次地归复着一个新的圆。

所以,我再不被失败所惑了,再不被成功所狂了,再不为老死而悲了,再不为生儿而喜了。我能知道我前生是何物所托吗?能知道我死后变成何物吗?活着就是一切,活着就有乐,活着也有苦,苦里也有乐。犹如一片树叶,我该生的时候,我生气勃勃地来,长我的绿,现我的形,到该落的时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不求生命的长寿,我却要深深地祝福我美丽的工作,踏踏实实地走完我的半圆,而为完成这个天地万物运动规律的大圆尽我的力量。

月,对着你,我还能说些什么呢?你真是一面浩浩天地间高悬的明镜,让我看见了这个世界,看见了我自己,但愿你在天地间长久,但愿我的事业永存。

(选自《意林》2010年第1期)

赏析

悠悠明月,牵动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情思,也留下了难以数计的名篇佳什。在浩如烟海的咏月诗文中,贾平凹的《对月》独树一帜,写得虚实相生、精巧深刻,灵动鲜活的文字给人们带来了一种神奇美妙的审美享受。文章美点有三:1.情寓于中,直呼对月。作者开篇就直呼月亮为“你”,通篇以“我”为叙述视角,以“我”发问开篇、“我”的省悟收笔,通过“我”的若隐若现和月亮进行对话,使写景、叙事、议论、抒情浑然一体,如与老友攀谈般亲切自然,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月亮的喜爱与深情。2.文势纵横,力透纸背。作者想象奇特,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句子多用骈句,且句式长短错落有致,于整齐之中又富于变化,富于音乐美和韵律美,使文章文势纵横恣肆,力透纸背,闪耀着诗与美的光辉。3.人月相映,精巧深刻。作者以月写人,以月写景,以月写社会,以月写人间真情。作者在借月抒怀、以月喻人之中,淋漓尽致写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和感受,尤其是结尾别出心裁使人不知不觉就想起屈原的诗《天问》,引发了人们对人生的深沉思索。

训练

1.请谈谈你对文章题目“对月”的理解。

2.作者歌颂了月亮什么样的美好品质?

3.请把仿写的句子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5.你认为作者从月亮的形态变化中悟到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6.月亮本是寻常物,贾平凹老师却写出了新意。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试从本文作者的创作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第41-43版

一、1.家境贫寒,她要用打工挣来的钱支撑自己苦难的家庭:爸爸病故、没有住房、家有外债,养活爷爷、妈妈、弟弟妹妹一家五口人。没有娱乐,不敢奢侈,从来不花一分钱,因为每一分钱都是撑家救命的。2.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坚强,面对如此大的人生困境,她用自己打工挣来的钱苦苦支撑着这个家,从不怨天尤人,从不抛弃也不放弃。再如:节俭,“管住工资就少一点,她就跑很远住亲戚家,总有工余时间,姐妹们都想拉她一起上街玩一次,她总是苦脸挣身”,只是为了节省下每一笔开销,哪怕是很小的一笔。3.白描。突出了这个老弱病残之家的贫困与生活的艰难,更衬托出晶晶在这个家庭的重要作用:她要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撑起这个家的天空。4.好。“凄惨”在这不是形容小屋,而是形容大家看到这家人的艰难生活后,沉重而凄凉的心情使得屋内的气氛显得压抑而悲伤,而那个7岁孩子的快乐话语又让大家在沉重迷惘中看到了希望,带给大家一丝快乐,小屋的凄惨氛围一扫而光,所以说“一下子灿烂起来”。5.因为大家从身处困境的晶晶身上理解了自强奋斗的真谛,也捡拾起久违的感动,从晶晶一家人的身上看到了人生的希望,灵魂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所以,与其说是营救晶晶一家人,不如说是晶晶拯救了城市人早已麻木了的灵魂。所以作者才说“大震撼大营救开始了,但这不值得评说,因为真正受营救的不是晶晶,而是现代世人。”

[4]

[5]

[6]

[7]

[8]

[9]

[10]

二、1.10亿美元和3封信2.豪伊是位普通农民,也是位环保主义者,他着重从土壤管理技术、改善农作物种植、研究基因技术等方面着手解决非洲农民的温饱问题;皮特在保护女孩、防止女孩受到暴力侵害等拯救女孩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苏茜主要在女孩教育事业方面作出了贡献。3.对。因为这封信让他们懂得:人生的意义在于用慈善来帮助世界,而不是对财产展开尔虞我诈的争夺,从而使他们成为了金钱的主人而不是奴隶。4.表示彼此互相欺骗,这里指为了争取父亲的财产而相互争斗、反目成仇。5.人生的意义在于用慈善来帮助世界,而不是对父亲的财产展开尔虞我诈的争夺。

三、1.携带一只装着五彩大公鸡的木制鸡笼,随迎亲队伍到新娘家。开笼栅接收新娘家的母鸡,并用身体的巧妙挪动遮挡,防止对方拔去公鸡的鸡毛。还要趁女方不备,偷走女方家一对茶盅或饭碗,将其双双再搁进鸡笼中,再回到男方家中后,任务才算完成。2.少年稚气未脱,不懂得机遇的难得,他认为当携鸡童子比上电视台重要。他觉得,不上电视只是让学校因此少了一项荣誉罢了,可如果他不去当携鸡童子,那家庭中就没有人适合了,这样婚礼就少了一种快乐,自己也没尽到责任,他不希望因此影响将来的婚礼,或者说,他认为亲情和习俗比机遇更重要。3.你放弃的不是一次电视晚会,你可能就此错过一生的转机。4.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这里指少年认为为堂兄做携鸡童子是自己的职责,是别人替代不了。5.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每个人都有权决定自己要做的事,别人是无权干涉的。少年质朴、真诚,心中有爱且重感情,不会为了功名利禄去折腾,这才是中国的优秀传统,祖先的爱以传统习惯的方式传承下来了。

四、1.作者对月发问、借月抒怀,好像在与月亮进行精神的交流,并把月亮作为照亮自己人生的一面镜子,阐释了自己对人生最深刻的解读。2.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月亮的纯洁,“烟火熏不脏你,灰尘也不能污染你”写月亮的皎洁纯净是任何人或事物都改变不了的品质。月亮的永恒:万事万物都“这无穷无尽的变化之中统统消失了,而你却依然如此,得到了永恒!”3.我痛痛快快地去,让别的叶子又从我的落疤里新生。4.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人们对月亮和人生的思索苦苦不得其解,语言颇有气势,富于诗意美。5.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示例:生活的关键在于把握现在,要学会踏踏实实的工作、实实在在的生活;只有细心而又随性地享受日常生活,才能收获到最实在最诚挚的人生。6.贾平凹的《对月》,不故作高

[4]

[5]

[6]

[7]

[8]

[9]

[10]

,只从人们最习见的话题入笔,却能翻空出奇,挖掘到如此深刻的人生思考,使文章显得格外灵动和鲜活,别具了一种动人于言外的意趣和能量,或许正可以给我们以深切的启迪———莫道无情物,最动有心人。这也告诉我们,我们要善于用自己的一双慧眼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和真理,并用自己的生花妙笔把它描述出来。

    相关推荐

    第一章辨识型考点(中考) 见解型考点(中考) 中考现代文阅读十大考点之解说型考点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之解说型考点 概括型考点(中考) 提取型考点(中考) 中考现代文阅读十大考点:见解型考点 品析型考点(中考) 迁移型考点(中考) 想象型考点(中考) 语用型考点(中考) 欣赏型考点(中考) 中考文言文四种题型解法 中考语文“课内小说”考点精解 2010年中考说明文阅读考点破解 2010年中考说明文阅读考点破解 语文中考必考说明文题型解析2017学年 中考现代文阅读十大考点:欣赏型考点 中考现代文阅读十大考点之概括型考点 中考现代文阅读十大考点之迁移型考点 中考现代文阅读十大考点之想象型考点 中考文言文题型解读 中考考试说明:中考语文题型变化分析 中考语文五大题型解析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之迁移型考点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之欣赏型考点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之想象型考点 说明文阅读理解:中考考点及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之概括型考点 高考语文句子衔接考点解说 中考语文议论文题型解析 中考考前必做题型之说明文专题 2011年中考语文考试要点解析 2010年中考名著重要考点解析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及练习:想象型考点 中考语文核心考点解析:《望岳》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常考易错类型解析 名师解析:2010年中考五大题型 2010年中考语文热点题型:成语理解和运用(3) 2010年中考语文热点题型:成语理解和运用(1) 中考语文作文辅导讲义:第四章选材 2010年中考语文热点题型:成语理解和运用(5) 2010年中考语文热点题型:成语理解和运用(4) 2010年中考语文热点题型:成语理解和运用(2) 中考语文核心考点解析:记叙文的重点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小说 《论语》十二章考点知识 2013年中考病句题型解析与训练 2010中考语文字形考查题四大题型分析 2010中考语文:仿句考点解析及训练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指导:考点解读及典型题训练 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的考点解析 中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新增内容 2010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考点解析与解题技巧(2) 中考作文得分点解密:选材 历年中考字形考查题型分析 中考作文得分点解密:内容 2010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考点解析与解题技巧(1) 中考语文考点复习教案:第33-35课时小说阅读 2017中考语文应试:区分题型重点复习 中考语文文言文典型例题解析指导 2010年中考作文得分点解密:中心 语文版2011中考课内重点文言文解析:《马说》 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备考的四点建议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说明文阅读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考点及技巧 中考语文科学有效的“四型复习法” 中考作文四大题型复习指导介绍 中考语文考点解析谈写作手法和作用 今年高考作文题型和特点 2017备考:高考语文六大病句类型详解 中考语文必备古诗重点考点 中考语文考点复习教案:第30-32课时说明文阅读 中考考前必做题型之汉字专题 2016中考现代文阅读考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盘点2017年高考古诗词分析构思型解题技巧 中考语文现代文主要考查题型 2013中考语文考点分析指导:说明文阅读 中考古诗词鉴赏题的五种题型及解析 中考语文试卷8大题型解题思路分析 北京市2011年中考语文说明题型示例 安徽高考语文试题考点解析 中考语文考前复习冲刺辅导小说特点 2017年中考语文名著考试题型分析 初二文言文考察题型解读(含各类题型) 《新型玻璃》重点难点疑点解析 2010年中考语文:四大名著考点资料汇总 高考语文阅读题型技巧点拨 《〈孟子〉两章》相关中考试题 2012年高考试题分章汇编第四章__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中考现代文阅读十大考点之提取性考点 中考现代文阅读十大考点之品析性考点 考前十天冲刺:盘点中考语文各题解题技巧 2010年中考作文得分点解密:内容 语文中考考点分析:仿句 2010年中考作文得分点解密:切题 《〈孟子〉两章》相关中考试题 中考现代文阅读十大考点之语用性考点 中考成语考查设误类型在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