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语用型考点(中考)

小编: :admin

【考点解析】

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是语言技巧和思惟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一个人语文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中考试题由侧重于考查知识到侧重于考查能力的转变,语言的实际运用的考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语言的实际运用方面的学习要求,语言实际运用类的试题,往往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写、续写、变换句式,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等形式出现。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形式,是客观题和主观题并存,但以主观题为主,并且呈现综合化的趋势。

近年来,语用型考点成为中考语文阅读试题中的新型考点,命题者创造性地将基础知识中的语言运用题移植到阅读材料之中。经过这样的移植,阅读中的语用题就不只是让考生运用某种语言模式写话,而是成为一种读写结合的题型,既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品味、分析、提炼的能力,又考查考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从出题的角度看,中考语文阅读试题中的语用型考点常常在试卷中出现以下一些内容:

1.仿写。如“仿照文中第一段的句式,以‘学习’‘生活’‘友情’为内容造句”。这样的题一般比较好做。

2.提炼。如“理解画线句子的意思和句式特点,在下面的横线上再写一个句子,使之适合全文的语境”。这样的题型着眼于考查考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对语言规律的认识与提炼能力,同时考查考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

3.补句。如“仿照第二段画线句子补充一个论据”,又如“第四段事例之前缺少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请联系上下文内容,补写出这个句子”。这样的题型既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又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考查考生的知识积累。

4.扩展。如“文中在介绍8级台风时没有描写海上或陆上景物的具体表现,根据上下文,对8级风的情景作一简要描绘”,又如“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偷父少年’眯眼看我,仿佛我是个怪物。请揣摩少年此时的心理活动,并用第一人称描写出来”。这样的题型已带有写段的意味。

【应对技巧】

中考语文阅读试题中的语用型考点的出题特点是:设置了具体的语言环境,让考生了解语意,感受语脉,品味语境,作出表达。

这些题目,从要求看是“写”,而实质上是有读有写,先读后写。读写结合。其答题要求分为窄宽两种。所谓“窄”,就是要求严格按“句式”进行仿写或者考生自己提炼出句式之后再仿写。所谓“宽”,就是在句式与字数上没有严格的要求。具体的应对技巧如下:

1.应对句式仿写题(包括仿写和续写),可按以下三个步骤训练操作,力求达到形神兼备的境界。一是找准模仿点,以求形似。当一个仿写例句出现在面前时,首先要通过阅读找准句子的语法结构特点和修辞特点,弄清例句的句型,以及句子内部的语言关系,由此而明确一个仿写模型。二是明确仿照内容,以求神似。仿照内容包括例句的中心和例句在选材及造句上的色调。色调即色彩和情调,既指语境色彩,也指情感色彩,同时还包括仿句的创意和境界。三是确定陈述对象,形神兼备。明确例句的模型、修辞手法、中心和色调后,要快速开动脑筋,发挥联想和想象,从自己日常生活的观察和积累中识别、筛选与例句要求相吻合的事物(陈述对象),然后开始仿写。这时的仿写既要注意“形似”,更要注意“神似”,做到形神兼备。形神兼备是句子仿用的基本原则,也是最佳境界。在训练操作中,只要仿写的句子与例句模型(句式)统一,修辞统一,中心统一,色调统一,就达到了形神兼备的最佳效果。

2.应对提炼式的写句题,要先运用“提取关联词”“提取关键段”“分析表达规律”等方法对材料中的句式进行准确的提取,然后再仿句。

[4]

[5]

[6]

[7]

[8]

[9]

3.不论是仿写或提炼式仿写,都要把握好句子的内容,特别是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写时,一定要注意生动而和谐。

4.应对补写题,要先分析文章中的语言情境,补写时要紧紧围绕中心,特别是在“补写论据”时,一要分析文中总说句的要求,看应该补写哪方面的例子,还要做到论证准确。

5.应对扩展题,首先要认真研读题目,找准扩展基点;其次要做到思想内容统一,感情色彩和谐;还要善于调用自己原来储备的知识,巧借修辞手法;最后,注意语言的顺畅,符合题目对形式的要求。

【真题讲解】

一、(2010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有家无长

□高由

请问你的家长是……?

家长是干什么吃的?

面对这两个极简单的问题,如今我们却很难回答。可能,大多数的城市家庭已经民主化,不需要“家长”这东西。只有当学校开家长会的时候,或派出所填写“户主姓名”时,才需要这样一个角色。于是,纷争不断,离婚率攀升,家庭教育失衡……

在个人主义时代,最先受到挑战的并不是单位首长,而是家庭的家长。没有多少人觉得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角色有多么重要,除非家庭危机出现。

通常,家长就是无限的“支付宝”。

家长就是免费的“家政工”。

家长就是全天候的“出气筒”。

……没有人愿意扮演这样的角色,更无人乐意接受一个整天板着面孔管束着一家老小吃喝拉撒睡的传统家长。

家,应该是温馨的天堂,是自由的牧场。可有时家也是冰凉的地狱,刻板的作坊。天堂与地狱之间,并没有隔着一堵墙。但是,人在“家”中,并非没有边界。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翁婿之间,都是有边界的,这个边界就是“家庭规则”。

试问,现代家庭有几个是有家规的?谁来制订家规?制订了家规谁来遵守?

漫长的小农社会,孔孟之流规则了三纲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唱歌,妇相随,千人吃饭,主事一人,虽然家庭的人伦悲剧是不少的,总的说来还是稳定的,稳定了几千年。

到了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的家庭结构改变了,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更重要的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变了,过去三代同堂的家庭变为今日的三口之家,老婆当家,小鬼当家,还是老公当家?反倒成了一个问题了。

一家之中,谁最最重要?父母,岳父母?孩子,老公?妻子?应该说家庭成员中的每个人都重要。实际上,有人把父母看得最重,因为“我”是父母生的,老人的日子较短。有人把孩子视为家庭核心,因为孩子是未来的希望,是爱情的结晶。这些都有道理。然而,往往如此就引发家庭大战。

谁来平衡家庭矛盾?维系家庭的核心力量到底是血脉还是爱?契约?这实在是天下第一难的问题。

有人当得好皇帝,当不了家长;有人擅长处理复杂的国家事务与国际关系,却处理不好家庭关系。

家庭生活中没有“圣人”,没有“伟人”,更没有什么书记、省长,学者、教授。但家里一定得有一个“长”,此“长”非官长,非年长,非智长,他(她)本来就在“家”里,是一头猪也!

古人造字,《说文》以房下有豚为“家”,意即房子里有猪,因为猪在农耕时代最为宝贵。这样解释得通吗?牛、马、鸡、狗诸畜,何比猪*?我以为宜作新解:猪能吃苦耐劳,甘于寂寞、牺牲,堪为一家之长。

(摘自“新浪网”上高由的博客)

仿照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仍然以“家”为对象,再写出一组句子,表达出你对“家”的真切感受和认识。

[4]

[5]

[6]

[7]

[8]

[9]

例句:家,应该是温馨的天堂,是自由的牧场。可有时家也是冰凉的地狱,刻板的作坊。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的仿写能力。由于出现在现代文阅读部分,所以,仿写不仅要找准句子的结构特点和修辞手法运用,而且要“表达出你对‘家’的真切感受和认识”,也可以说,仿写的句子要能够代替文章中的画线句而不影响原文意思的表达。具体到这一题,在解答时,首先要理解原句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在内容上构成鲜明的对比,其次运用了四个比喻。这样仿写,就比较能够达到既形似又神似的效果。

参考答案:家,应该是明媚的春天,是美丽的花园。可有时家也是阴晦的冬天,荒凉的沙漠。

二、(2010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蘑菇转了一个弯

那一年,我即将大学毕业,为了找个单位,天天出去“扫街”,但仍一无所获。我学的是建筑设计专业,找了几家建筑设计院,人家要的不是博士就是硕士。一负责人看着我的简历说,你读书时,还获过不少奖,不错!可是,我们这里暂时不缺建筑设计方面的人才,要不你先来我们这里干个保安什么的吧!等有机会再安排你。

这番话点燃了连日来积压在我心头的委屈,好歹我也是个优秀毕业生啊,让我去干保安,也太小看人了!我一口回绝了那家公司。那段时间我非常苦闷,就回了趟老家。

父亲问我为什么回来,我便把找工作的遭遇向父亲说了。

父亲听后笑了笑,说,现在像你这样心态的年轻人很多。算了,别想了。哎,对了,这几天山上蘑菇正多,你不是最喜欢喝蘑菇汤吗?明天咱们去采吧。

父亲的话引起了我对儿时生活的回忆……

这天晚上,我睡得很香,梦中又见到了满山鲜嫩的蘑菇,闻到了蘑菇汤浓浓的香味……

没想到第二天早晨,当我和父亲来到山上时,已经有很多人在那里采了。父亲说,咱们晚了一步。我听了很失望,今天的蘑菇汤喝不成了。父亲看出了我的心思,就说,咱们摘一些山果回去吧,这里的山果没有打过农药,也是绿色食品呢!

于是,我和父亲就动手采了起来。别看父亲50出头的人了手脚还挺利索,我明显赶不上他的速度。一顿饭工夫,我们便摘了满满一麻袋山果,父亲说,今天摘的山果太多了,咱们也吃不了,这种鲜东西,搁几天就会坏的,咱们一起背到镇上的水果店去卖给他们。

没想到还真卖了不少钱!这时,父亲让我在水果店等他片刻。一会儿父亲就拎了满满一袋子东西回来了。

午饭时,父亲竟然给我做了一锅香喷喷的蘑菇汤,我很吃惊,蘑菇不是都让人采走了吗?

父亲看出了我的疑惑,说,蘑菇是我用卖山果的钱买的。如今我们这里的人都喜欢在山上采摘一些东西去卖钱。其实,当很多人都在抢同一样东西时,我们不一定能够顺利得到,有时候我们不得不走一些弯路,这是没办法的事,因为捷径并不多。可是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啊!

我明白父亲的用意了,父亲是用这件事来启迪我啊!

后来,我还是去那家公司做了保安,一个偶然的机会,领导发现了我的才能。当时领导很惊诧地问我,原来你还是个专业人才,怎么愿意做保安呢?我告诉他,我不来公司做保安,你就不会发现我的才能。

父亲已经使我学会了,让蘑菇转了一个弯。

1.请将文中的画线句改成反问句。

解析:本题考查句型的转换,比较简单。考生应该能很容易做出来。

参考答案:我不来公司做保安,难道你会发现我的才能吗?

2.请你根据上下文的情节进行合理想象,适当运用描写,再现第五自然段中儿时生活的情景。(80字左右)

[4]

[5]

[6]

[7]

[8]

[9]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联想和写作能力。联想不是无根据的想象,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推测,揣摩回忆的内容。因为是“父亲的话引起了我对儿时生活的回忆”,所以,这回忆应该和父亲的话有关,下文说“梦中又见到了满山鲜嫩的蘑菇,闻到了蘑菇汤浓浓的香味”,所以,可以断定,回忆的内容主要是儿时采蘑菇、喝蘑菇汤的的生活情景,其感情应当是美好甜蜜的。再根据题目要求,“适当运用描写”,可以采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写出童年生活的美好。

参考答案:略。

【选文一】

春天里种植自己

□王清铭

三岁的时候,他在一个小煤窑打工的父亲因塌方被埋在土中,撒手而去。父亲被埋葬的那天,母亲哭得声嘶力竭,他黑着脸,就是不哭。大人就对他说,你爸过世了,再也回不来了。

他不说话,只是把头摇得A。

他不相信那个老是用宽大的手掌抚摩他,用粗砺的胡须扎他小脸蛋的父亲,会从此永远消逝,B。他跟母亲在房前的空地种过南瓜,一粒种子点下去,浇一些水,隔一段时间,就长出嫩叶,然后藤蔓爬满架子,最后结出很多很大的瓜。

……

母亲的眼泪顿时流了下来,他有点明白过来了,也哭了,眼泪把整个衣襟都弄湿了。

十三岁的时候,祸不单行,他相依为命的母亲又被一场车祸吞噬去生命,他成了孤儿。埋葬母亲的那天,天下起瓢泼大雨,但他不哭。也不再相信娘种进土里后,会再长出来。

十三岁的孩子没有谋生能力,邻居东凑一把米,西来一爿柴,衣服破了,有人争着拿回家缝补。他和村里的孩子打架了,那些孩子回去肯定挨父母的打。谁家里煮了好东西,一定要派孩子来叫他,以至于有些孩子怀疑他是父母送给别人的兄弟。父亲就对孩子黑着脸,说:就是,就是,你以后要把他当兄弟。

十三岁的时候他在村里有了许多的兄弟姐妹,虽然村里的生活很贫困,但他的生活很幸福。二十三岁时大学毕业,他要求分配回村里的小学任教,他的理由很简单,他要报答村人的恩情,他的学费是村里人用米和鸡蛋换来的。他的工资除了留一点生活费,全部补贴给那些交不起学费的孩子。为了报恩,他娶了村里一位大字不识一个的女子,只因为这女子的母亲把家里最后一只母鸡卖了,为他凑足了学费。

三十三岁的时候他决定离开家乡,想法很简单,离开这些给予他养育之恩的村人,他不想再背负这沉重的负担了。决定离开的时候,妻子骂他忘恩负义,他摇了摇头,给了这个他从来就没有爱过的女子一巴掌,然后狠狠地打了自己一巴掌。一抹嘴角的血,他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四十三岁的时候他在城里当了老板,每年都拿出很多的收入交给农村教育基金会,并指定要捐给他工作的那个乡村小学,他不留名,也拒绝记者采访。

我成为他的朋友是后来的事情了。有一次酒酣时,他说起了这段经历,我也沉默了许久。然后紧紧握着他的手,说:“你现在是把自己种进了生活过的那个乡村了。报恩有多种方式,最好的方式是让自己长成大树,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得到荫凉。

(选自《读者》2010年第8期)

赏析

一个让人唏嘘的故事,文章不需要华丽的语言吸引人,因为只有朴实的语言才能让读者体会出文中的“他”遭遇的不幸、经历的坎坷,也才能让读者理解“他”离开乡村这种看似无情却是大爱的行动,并为之感动。朴实的语言,平淡的讲述,如静水深流,入情入心。

训练

1.从下列两个比喻句中选出合适的一句填入下面横线处。

“像风中的小草”“像一颗不发芽的种子”

A: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5]

[6]

[7]

[8]

[9]

B: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四段话是从文中省略号处抽出来的,请排好顺序,将正确的序号写在下面横线上。

①他问母亲:爸爸种进土里,什么时候再长出来呢?

②他问母亲:爸爸怎么还不长出来,是不是我们没有浇水呢?

③母亲看着他明亮的眼神,不忍心伤害一个孩子的心,就迭声说:快了,快了,明年春天的时候。

④于是,他经常坐在屋门前,眼望着后山,希望看到婆娑的树影里他的父亲正大步地走回家中。第二年清明节时,他跟母亲去上坟,坟上的树跟他一样高了,但他的父亲还是没有从地里长出来。

3.文中画线句子“他有点明白过来了”,他明白什么了?请揣摩人物心理,写出人物此时的心理活动。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的一生的遭遇经历。

【选文二】

你听我说,兄弟

□范春歌

每次路过长江大桥,尤其是在深夜,我便会想到那些视两岸万家灯火不见、一意孤行地跃入黑漆漆的江水中的人,深深地为他们叹息。

绝望的一跃也往往将一段或悲凉或凄婉的人生隐入江底,如果在他内心挣扎的那一刻,在他爬上冰凉的桥栏回望世界最后一眼的那一刻,能有人出现在他的面前,亲切地说一声:你听我说,兄弟!

大概是二十年前吧,我曾亲眼目睹了一位年轻女子的求死。

⑷那天夜里,已经十一点多了,我从江对岸的父母家乘公共汽车回家,经过已不见行人的长江大桥。

车快驶到桥中央时,我忽然发现桥栏旁边有俩人在奋力撕扯,隐约看见其中—人竟站在桥栏外面,路边的那个男人好像试图将他往里拉!我被这一幕惊着了,大叫小司机停车。司机没听清我叫什么,误以为我要中途下车,牛气地将车门打开,当我冲下去的时候,汽车已呼啸着开走了。

我跑到桥栏边,这才看清,两手反抓桥栏面对漆黑江面的是个姑娘,凛冽的江风吹拂着她的衣襟,使她看卜去像—只扑腾在危崖上的飞鸟。正隔着栏杆紧紧抓住她的,是一位年过五旬的民工模样的男子。

见我赶来,男人也顾不得解释什么,欣慰之情仿佛。尽管添了—双手,可要将一个已翻过高高的桥栏—心寻死的人拉回来也并非易事,而且那个执拗的姑娘长得还比较胖。尽管我们累得气喘吁吁,但两手不敢有丝毫松动。

于是我想到心理劝慰。我问男人是她家什么人,他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与姑娘素昧平生,是一位在这座城市打工的民工,为了节省车票钱,便徒步过桥,结果发现了这位刚翻过桥栏的姑娘。

我一边和这位善良的民工拉着姑娘,一边劝说她回心转意。我说:我是记者,有什么冤屈或想不开的事,说出来也好帮你解决。还好,哭泣着的姑娘开口说话了,一口乡音。从她断断续续的讲述中,我了解到她在附近的一家县城的针织厂打工,因为得罪了厂里的领导,从工种的安排到工资收入,都明显不公平。再加上和和同事、家人的矛盾,内心的苦闷无处诉说。她再也忍受不了深渊般的生活,想一死了之。

听了这些话,我和善良的民工心里有底了,信心更足,便也各自将人生的苦水都倒了一遍。老民工远离家人在城市打工,经历的酸甜苦辣能写一部小说:这个夜晚,没有拿到工钱的他囊中羞涩,徒步走过空空荡荡的长江大桥,心里何尝没有绝望过,但看见两岸闪烁的万家灯火,想到家中等待他寄回生活费的妻儿老小,他告诫自己,寻啥也不能寻死,因为活下来才有希望、才有明天。

告别的时候,姑娘搂着我,说她会好好生活下去,就像民工大伯说的,活下去就有希望、就有明天。旅社的大姐热心地表示,车站离这儿不远,她们会亲自送她上车。

[4]

[5]

[6]

[7]

[8]

[9]

第二天,我没有接到她的电话,又过了几天,收到了她寄来的一封长信。她说:那天夜里她睡得特别安稳,第二天早晨六点半,踏上了回家的路,也踏上了生命的归程。她还说,回厂后遵照我们的建议和厂领导长谈了一次,环境得以改善。还说,当她给父母端上——盆热气腾腾的洗脚水时,母亲和她都哭了。

这件事过去很多年了,每当我路过灯火愈加绚丽的长江大桥,就会想起那个夜晚,那位身处艰难的世道却不乏善良的老民工,小旅社里热心肠的大姐,当然还有那位姑娘。

现在,她已经做母亲了吧。

每个人都会遇到身处绝境的时候,祈愿我们都能遇到一个人,他轻轻地来到身边,亲切地道一声:你听我说,兄弟……

(选自《读者》2010年第9期)

赏析

反映农民工的作品很多,但这篇文章反映的内容却很丰富,一件惊心动魄的事,却用了非常平淡的笔墨,娓娓道来。而农民工艰辛的生活,不公正的待遇,还有他们的善良、勇敢、坚忍,却全部弥漫开来,让人同情,更让人感动。然而,这还不是文章的主题,作者想说的,是人间那温暖的一句:你听我说,兄弟。

训练

1.请用一句话概括第三自然段到第十二自然段的故事,不超过20个字。

2.第七自然段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用比喻的修辞表达老民工的“欣慰之情”。

3.细读第九自然段,使用第一人称,用姑娘的口吻叙述自己的遭遇。

4.假如你也在救人现场,你会对轻生女子说些什么?

【选文三】

军人之家

□巴利斯·利亚宾

巴都林离开妻子维拉上前线两年了。

一天,邮递员送来了一封信。信中通知说,她的丈夫巴都林受了重伤,但正在康复中,他现在就住在市荣军医院,医院要求她去商谈巴都林出院的事宜。

医生带维拉走进病房,指着一张靠在墙边的病床,床上的伤员盖着被单,仅露出圆圆的修剪过的后脑勺。

维拉快步奔过去,轻轻地呼唤着丈夫的名字:“巴都林、巴都林……”她希望看到床上的人把枯瘦的双手伸出来,她就会投向他的怀抱,可是他没有动。维拉猛然惊呆了:手呢?原来自己的丈夫竟然连双手都没有了!床上的伤员慢慢抬起了头,维拉看到的是一张破了相并带有深红色伤疤的脸,空空的小洼坑代替了眼珠,又大又白的伤痕歪歪斜斜地穿过这可怕的面孔,她惊叫一声,便失去了知觉……

维拉醒过来后,少校和医生向她介绍了巴都林受伤的全部情况:他踩响了地雷。由于长时间躺在雪地里,身子都冻坏了……他的双腿已被截去。此外,他被严重炸伤,烧伤了双目,他不能说话,至少是现在。他在战斗后被找到时已无法辨认,他身上没有证件,胸前内衣口袋里仅藏着一封给妻子的信,根据信人们才确认出他的身份。

维拉神色呆滞,拖着沉重的步子回到了家,一头栽倒在沙发上号啕大哭起来。但就在第二天她毅然再次来到医院,她要把巴都林运回家,医院全体人员都出来送行。

战争毁了她的幸福生活,但没有使她屈服,她悉心地照料着丈夫,盼着丈夫的状况能够有所好转。

九月的一天,维拉正在做家务,篱笆门“吱呀”地响了一声。啊!站在门口的是活生生的、健壮的巴都林。维拉欣喜若狂地叫着向巴都林奔去。她把脸埋在他的胸口,哭了又哭。

“好了,别哭了……别哭了,平静些,亲爱的,我已回来了,还哭什么?”巴都林说。

巴都林环视着四周,他看到有一件大衣挂在门后,这是一件男士兵的军大衣,一种可怕的猜测浮现在他的脑海。“这是什么?怎么放在这儿?”他颤声问道。

巴都林听妻子把事情经过讲了一遍,他激动地问妻子:“你以为他就是我?”

[4]

[5]

[6]

[7]

[8]

[9]

“当然!”

“只要他活着你打算护理他一辈子?”

“是的。”维拉望着丈夫的眼睛坦率地回答道。

“我对不起你!”巴都林一遍遍吻着妻子那因干活而变得粗糙的手,“让我们去看他!”

病人躺在床上,脸朝着墙,维拉倾着身子温和地在他耳边说着:“我的丈夫巴都林回来了!但您别难过,您将和我们一起生活,谁也别想带走您,听见了吗?”

巴都林也靠近了病人,病人慢慢地转过头……巴都林突然想起,“你说在他身上找到一封信?给我看……”

维拉拿出了信,巴都林看完后兴奋地对维拉说:“你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的战友阿廖沙中士。当时我和他一起去执行任务,为了以防万一,我们互相交换了写给家里的信:这样,如果一个牺牲了,另一个就可以把信转给他的亲人。”说到这里,巴都林抹了抹眼窝里的泪水,开心得像个孩子一样,大声对伤员说:“阿廖沙中士,我是巴都林少尉,我们曾在一起战斗,你还记得吗?”

伤员微微点了点头,巴都林兴奋地接着说:“我们约好战后再相见,现在真的见到了!你就在我家里,我们将在一起生活,你听懂了吗?”

床上的伤员动了一下,苍白的嘴唇颤抖着,传出了含糊不清的声音。巴都林把他扶了起来,维拉在他背后垫了一个枕头。

“谢———谢———你———们。”伤员缓慢地但吐字清晰地说,“请你们通知我母亲,我没有被抛弃……”

(选自《意林》2010年第1期)

赏析

这是一篇感人的作品。1.从主主题上看,文章颂扬了人性善良的光辉,让人心灵得到启迪。2.从人物塑造上看,人物塑造得很丰满,维拉看到丈夫时的失态,回家路上的失魂落魄,都非常真实地反映了人物的内心。3.从结构上看,情节的安排非常巧妙,处处有伏笔照应。

训练

1.如果将题目改为“我没有被抛弃”好不好?

2.“维拉神色呆滞,拖着沉重的步子回到了家”,在这个句子后补写一段环境描写,要求能够烘托出人物心情。

3.“一种可怕的猜测浮现在他的脑海”。巴都林猜测的内容是什么?请写出他的心理活动。

4.根据故事的发展,在文章的结尾,写几句恰当的环境描写。

【选文四】

不掩盖失误

□郭庆晨

孔子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者,错也,误也。一个人的成长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不断地纠错改过中进行的。所以才有了孔子的下半句话:“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正视自己的失误和过错,才会有所觉悟、有所进步,才会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修养,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

不掩盖别人以为完美的失误。新中国成立后,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仍以演员的身份登台演出。据梅兰芳先生的琴师姜凤山回忆,有一次梅兰芳先生在北京政协礼堂演出《凤还巢》,当演到程雪娥遵照父亲的意思在帘子里偷看书生穆居易的相貌时,有“遵父命在帘内偷觑才郎”等几句唱,唱中有个“回龙”腔。那天梅先生一时失神,把“回龙”腔忘了。只见梅先生添了几个因为相中了穆居易而点头、羞涩的动作,把没唱出来的腔遮掩过去了。看到此处,台上台下的人都认为这是梅先生为了加强表现程雪娥相中即将成为自己夫君的人,故意省略了“回龙”腔而增加了中意和羞涩的心理活动。尽管赢得了大家的好评,梅先生演出后还是告诉后台录音的人:“今天这出可先不要播,看才郎时那个‘回龙’腔,我不知怎么一点儿也想不起来了,才用动作遮掩过去。可不能让学这出戏的人这么学了去,那可是谬种流传。”

不掩盖未被发现的失误。钱学森先生一生治学严谨,还是在他上学的时候就已经展现出了科学精神。钱老的大学读的是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他的水力学老师金悫教授有一个习惯:为了让学生们学的知识更扎实、更严谨,每次考试总要出一道难题。有一次考试,钱学森答对了全部六道考题,其中包括一道难题。金教授阅卷后十分高兴,将钱学森的试卷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表示要给他打100分。可钱学森却要求金老师扣分,原因是一个物理量符号未加脚注(即遗漏了下标)。经确认后,金老师给了他96分。事后,同学们问钱学森,既然老师都没看出来,为什么还要主动要求扣分呢?钱学森的回答是:“不为什么,我的宗旨是学无止境!”这件事,被学校传为美谈。

[4]

[5]

[6]

[7]

[8]

[9]

不掩盖已成为历史的失误。季羡林先生晚年在医院里编选的《季羡林自选集》,可谓季老从私塾孩童到百岁老人的全记录。在编选该书的过程中,季老一直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存真求实”,尤其是对已经成为历史的个人的偏颇和错误绝不掩盖。有据可查的是季老在为自选集所作的序言《做真实的自己》一文所言:“在人的一生中,思想感情的变化总是难免的……我主张,一个人一生是什么样子,年轻时怎样,中年怎样,老年又怎样,都应该如实地表达出来。在某一阶段上,自己的思想感情有了偏颇,甚至错误,决不应加以掩饰,而应该堂堂正正地承认。这样的文章决不应任意删削或者干脆抽掉,而应该完整地加以保留,以存真相。在我的散文和杂文中,我的思想感情前后矛盾的现象,是颇能找出一些来的。比如,对中国社会某一个阶段的歌颂,对某一个人的崇拜与歌颂,在写作的当时,我是真诚的;后来感到一点失望,我也是真诚的。这些文章,我都毫不加以删改,统统保留下来。不管现在看起来是多么幼稚,甚至多么荒谬,我都不加掩饰,目的仍然是存真。”

他们坦承自己的失误,给自己的人格和品行造成伤害了吗?没有。相反,反而增添了光彩。

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历史真实?就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什么叫完美人生?不掩盖错误,随时承认并改正错误,那就接近于完美了。那种靠文过饰非来为自己贴金,以为有了遮掩就可以使自己成为“优秀的领导”“无错的完人”的想法,实在是再愚蠢不过的了。

我想,不掩盖失误作为一种优秀品格,理应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

(选自《杂文报》电子版2010年8月27日,有删改)

赏析

这是一篇议论文,观点鲜明,有现实意义。文章亮点有三:1.开头引用孔子的话,不仅引出了论点,而且能作为名言论证论点,使文章很有说服力。2.选取戏剧大师、科学家和国学大师事例,不仅有代表性,而且涵盖面广,使文章很有说服力。3.语言严谨有力。

训练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结合上下文,解释黑体词语“文过饰非”在本文中的意思。

3.第一、二自然段之间缺少一个过渡段,请结合上下文,写几句话,使文章过渡自然。

4.请在第五自然段开头加几句话,总结文中所举的三个人物的事例。

第44-46版

一、1.A:像风中的小草B:像一颗不发芽的种子2.1①③④②3.这么久父亲都没有长出来,也许是真的长不出来了。难道真的想别人说的那样,爸爸去世了,再也不回来了?我再也见不到亲爱的爸爸了。4.三岁丧父,十三岁丧母,被村里人养大,二十三岁大学毕业回村里教书报答村人的恩情,三十三岁离开家乡,四十三岁在城里做了老板,默默给家乡更大的回报。

二、1.我和一位农民工救了一位想要跳江轻生的女子。2.绝路之时见到了援兵3.我在附近的一家县城的针织厂打工,因为得罪了厂里的领导,从工种的安排到工资收入,都明显不公平。而且我和同事、和家人都有矛盾,内心的苦闷无处诉说。我再也忍受不了深渊般的生活,真想一死了之。4.略。(注意称呼得体,劝说连贯)

[4]

[5]

[6]

[7]

[8]

[9]

三、1.“我没有被抛弃”引用了重伤员的话,突出了战争时期普通百姓的善良,是个很好的题目。但“军人之间”这个题目更好,因为维拉夫妇要带着那位伤员一起生活,这不仅含蓄地表达了对战争时期普通百姓的善良的感动和赞美,而且概括了文章内容,因为这将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军人之家”。2.略。(写景突出寒冷、阴暗即可)3.这里怎么居然有军人的大衣?难道维拉以为我已经牺牲,已经和其他人生活在一起了吗?4.一缕阳光洒进室内,窗外是艳阳高照的好天气。

四、1.不掩盖失误(让不掩盖失误成为一种习惯)2.掩盖失误。3.在实际生活中,大凡品格高尚的人,都能够正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过错,而绝不掩盖任何一个失误。特别是一些大师级的人物,他们那种“坦承失误”,不放过自己的任何一个过错且“过而能改”的行为,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4.梅兰芳不掩盖失误,使他的京剧艺术更加臻于完美;钱学森不掩盖失误,使他成为一代数学大师;季羡林不掩盖失误,使他的一生更加辉煌。

    相关推荐

    概括型考点(中考) 提取型考点(中考) 见解型考点(中考) 品析型考点(中考) 迁移型考点(中考) 想象型考点(中考) 欣赏型考点(中考) 第四章解说型考点(中考) 第一章辨识型考点(中考) 中考现代文阅读十大考点:欣赏型考点 中考现代文阅读十大考点:见解型考点 中考现代文阅读十大考点之语用性考点 中考现代文阅读十大考点之概括型考点 中考现代文阅读十大考点之解说型考点 中考现代文阅读十大考点之迁移型考点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之迁移型考点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之欣赏型考点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之解说型考点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之想象型考点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之概括型考点 中考现代文阅读十大考点之想象型考点 2010年中考语文热点题型:成语理解和运用(3) 2010年中考语文热点题型:成语理解和运用(1) 2010年中考语文热点题型:成语理解和运用(5) 2010年中考语文热点题型:成语理解和运用(4) 2010年中考语文热点题型:成语理解和运用(2)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语言运用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之语用性考点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及练习:想象型考点 盘点:近几年在高考语言运用中出现的15种新题型 中考考试说明:中考语文题型变化分析 中考语文考点解析谈写作手法和作用 中考语文试题中常见的几种成语误用类型 2017中考语文应试:区分题型重点复习 2017中考语文标点题:引号末标点误用 语文中考复习:语言的实际运用──句型仿写 中考语文必备古诗重点考点 中考语文考点梳理:成语 中考语文考点梳理:词语 中考语文考点梳理:语音 中考语文现代文主要考查题型 中考作文:中考语言积累及运用 语文中考考点分析:仿句 2017年中考语文名著考试题型分析 高考语文阅读题型技巧点拨 2017中考语文标点题:不会用省略号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引号运用法则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语言运用题 中考语文五大题型解析 初三期中必考语文题型 中考语文考点梳理:书写 中考语文考点梳理:文字 2017中考语文标点题:问号用法模糊 中考成语考查设误类型在线分析 初二期中必考语文题型 2010中考语文常用俗语考查方法 历年中考字形考查题型分析 中考语文考点专攻之字音 2017中考语文复习词语题考点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标点符号 中考语文考点分析:《行路难》 高考语文复习重点:病句的类型 中考语文常用知识点总结(第二部分) 九年级期中必考语文题型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词语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成语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语音 中考语文考点专攻之字形 关于中考语文的主要考点 [考点纵横]2017年高考语文备考:利用成语复习古汉语 中考语文常用知识点总结(第三部分) 中考语文常用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 中考常用文言文知识点积累:常用实词 中考语文临考复习指导:成语运用 今年高考作文题型和特点 中考语文一模备考初中生必背名著考点 初三期中必考语文题型2017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常考易错类型解析 中考考前必做题型之汉字专题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语段综合考察 2016初二期中必考语文题型 中考语文议论文题型解析 2011年中考语文考点复习:阅读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小说 语文中考必考说明文题型解析2017学年 中考语文复习技巧:把握重点巧用方法 中考语文备考:标点符号复习 高考语文备考策略:2017高考语文标点符号使用规范 2011年中考语文考试要点解析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文字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书写 2010中考语文字形考查题四大题型分析 2017中考语文标点题:相似符号用法混淆 中考语文之中考文言文翻译要点 中考文言文题型解读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省略号的使用方法 中考语文考点梳理:句子排列 中考语文“课内小说”考点精解 中考语文考点梳理:修改病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