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音乐之声导学案设计

小编: :admin

目前,“学案导学”的模式已经广泛运用于实际教学中,为方便教学,语文网小编整理了音乐之声导学案设计,《音乐之声》取材于1938年发生在奥地利的一个真实故事。下面,跟语文小编一起来学习这篇音乐之声导学案设计是怎样做到教与学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

音乐之声导学案设计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学习目标】

1.把握人物形象特征

2.欣赏音乐剧作品,学习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和技巧

3.体会奥地利人民的爱国情怀

【学习重点】

分析人物性格特征,欣赏音乐剧作品.

【学习难点】

体会奥地利人民的爱国情怀

【自主预习案】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巍é( )峥嵘( )的阿尔卑斯山,挺拔的松树满山遍野,云雀声声啼唱

(2)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 )比,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绿树浓阴中

(3)玛丽亚伫( )立良久,隐隐听到修道院传来的中钟声,她陷入xiá( )想

2、请用下列语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1)群山唱着古老的歌儿,群山把音乐之声充满我心房

(2)我的心想要像小天使随风飘出教堂,深深地叹息

【课内探究案】

一、激情导入

播放《音乐之声》中的插曲《雪绒花》曾获1965年第38届奥斯卡最佳电影的《音乐之声》中的主人玛丽亚热爱歌唱,并以音乐的形式表达出她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今天,我们共同走进玛丽亚的音乐世界,体会她无拘无束的快乐天性及伟大的爱国情怀

二、了解剧情,概括故事

1.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用简洁语言概括

(少女玛丽亚当了见习修女后仍不改他热爱歌唱、无拘无束的快乐天性,在修道院做日常功课,例行宗教时,跑到野外游玩,后来想起此时应做日常功课,匆忙赶回修道院,而此时,修道院正乱作一团,众嬷嬷正在寻找玛丽娅,并谈论他是否适合当修女,当玛丽亚突然赶回时他们也结束了对玛丽亚的议论)

2.课文有两个场景,划分两个场景,概括两个场景内容

(第一个场景:在萨尔茨堡的野外,写玛丽亚纵情歌唱第二个场景:在修道院内,写众嬷嬷对玛丽亚的议论

三、走进剧情,认识人物

第一场景:

播放电影第一个场景的情境

描述自己初步认识的玛丽亚

情境表演:在野外无忧无虑歌唱的玛丽娅模拟玛丽亚在第一个场景中的活动,上台表演,其他同学配合歌唱唱词,走进剧情

第二个场景:

我们认识一个活泼自由、热爱生活、音乐、心地善良美好、有丰富情感的少女,那么,院长及众嬷嬷眼中的玛丽亚是什么样的姑娘呢?

角色朗读:分配角色声情并茂的展示剧情

情境模拟:模拟各修女正议论玛丽亚时,玛丽亚突然跑进院子时的情境

问题探究:1、院长把玛丽亚比作“皎洁的月光”、“天上的云彩”,你认为这样比喻合适吗?说明理由

2、院长及众嬷嬷对玛丽亚是否适合当修女的问题发表了见解,他们是否喜欢玛丽亚呢?为什么?

( 他们喜欢吗丽亚理由:因为她纯真快乐的天性,他自己快乐也给别人带来了快乐,是她给循规蹈矩、死气沉沉的修道院带来了生气)

3、你眼中的玛丽亚是一位怎样的姑娘?

四、欣赏剧情,追踪美点

你喜欢这部影视作品吗?为什么?

明确:

1.人物形象塑造鲜明

2.景色秀美,环境氛围轻松

3.剧中音乐悠美

五、创设剧情,拓展延伸

创设剧情:当玛丽亚跑回来时,大家也结束了议论走散了你也尝试当一次导演继续创设剧情

影片后面剧情介绍:在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喜爱歌唱的玛丽亚,由修道院院长派去给海军上校冯特拉普的七个孩子当家庭教师,冯特拉普失去了妻子,他像统领军队一样严格死板的管理孩子们,玛丽娅来了以后给孩子们带来了温暖,带来了欢乐,带来了歌声玛丽雅与上校结婚,全家组成了家庭合唱团,在德国并吞奥地利之后,上校一家在音乐会上演唱歌曲表达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并激起全场人们的爱国之情影片生动地塑造了热爱歌唱、活泼快乐的女主人公玛丽亚的形象,并表现了奥地利人民热爱祖国的民族感情

视频资料补充:

1965年,电影《音乐之声》在全世界发行,演出了“真善美”的一幕,玛丽亚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但在1980年,一把大伙把辛苦建造起来的特拉普上装化为灰烬,一年半之后在原来的房基上又是一幢崭新的特拉普山庄,并且在山路和湖边还建造了星罗棋布的客舍接待游人如今,特拉普山庄这个家族经营的企业每年接纳成千上万对特拉普山庄情有独钟的游客,现在特拉普山庄已经远近闻名冯特拉普加在逃往路上生出的小儿子正是打理这个企业的总管

六、走出剧情,营造氛围

倾听主题歌《音乐之声》

【拓展检测案】

一、课内语段阅读

院长问一位戴眼镜的修女:“你说,卡塔林嬷嬷,你觉得玛丽亚怎么样?”

卡塔林:“这姑娘才好呢……可有时候……”

院长又问另一位修女:“阿格塔嬷嬷?”

阿格塔:“玛丽亚很招人喜欢,就是有时候……有点怪”

院长转而又问:“索菲娅嬷嬷,你说呢?”

索菲娅:“哦,我非常喜欢她,可她总是爱闯祸,你说是不是?”她向其他各位修女问道

贝尔塔:“她说的一点都不错”

修女们唱《玛丽亚》:

贝尔塔(唱):她爬树,擦破皮,衣服撕窟窿

索菲娅(唱):做弥撒,蹦蹦跳跳,嘴里还吹着口哨

贝尔塔(唱):头罩底下留着一头卷发

卡塔林(唱):修道院里还把歌儿唱

阿格塔(唱):她上教堂不准时,

索菲娅(唱):可忏悔起来倒真心诚意

贝尔塔(唱):她什么事都拖拖拉拉,

卡塔林(唱):就是吃饭挺准时

贝尔塔(唱):不怪我心直口快,事实就是如此

众修女(合唱):玛丽亚不适合做修女

在边上好久没开口的玛格丽塔忍不住了

玛格丽塔(唱):我倒想替她说几句

院长:“你说吧,玛格丽塔嬷嬷”

玛格丽塔(唱):玛丽亚总叫我笑哈哈

玛格丽塔唱到这里忍俊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其他修女也一齐放声地笑了

院长见状无可奈何地摇摇头

院长(唱):叫人拿玛丽亚怎么办?

叫人怎么能抓住天上的云彩?

1、在众修女的眼中,玛丽亚是一个怎样的人?

2、为什么众修女说玛利亚不适合做修女?

3、“叫人怎么能抓住天上的云彩”院长的这句唱词该怎样理解?

4、从描写的角度看,节选文字是对玛利亚的什么描写?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二、课外语段阅读

与女儿沟通音乐

①像大多数女孩一样,我女儿喜欢听流行音乐,对当红的港台歌星如数家珍,书桌周围的墙面上贴满了偶像的彩照对她的热劲,我虽然理解,但总有些不以为然,我对她说,对流行音乐这么热衷没多大意思,应该听一些古典的,那才是受用一世的谁知她反击道:“你只知道听贝多芬、莫扎特,都是些老古董”

②有一次,她要我找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和德彪西的《月光》CD,她说音乐课上老师刚教过,觉得蛮好听的,要我再放给她听这天她翻来覆去听了好几遍

③又一天,女儿在放Beyond的歌,当听到那熟悉的《光辉岁月》时,我忍不住跟着哼唱起来,一时间竟唱得热血沸腾,豪情激荡,女儿在一旁很惊讶:“爸爸,你也懂啊?”我说:“爸爸年轻时也是喜欢流行音乐的,特别喜欢这首《光辉岁月》,还有达明一派、草蜢、温拿、优客李林,还有刘文正、谭咏磷、张国荣、陈百强、徐小凤、奚秀兰,还有邓丽君!”

④当我说出这一串串乐队组合和歌星名字时,女儿先是直瞪眼,继而是拍手欢呼,激动过后,她问我:“既然你这么喜爱过流行音乐,现在为什么不听了?”我说:“听了古典再听流行,觉得味道不够了,这可能和一个人的年龄、性情、经历和对人生的感悟有关流行音乐是属于青春期的,所以年轻时一般都喜欢追星,但慢慢地要听一些古典的,古典不是老古董,古典是经典,是几百年来的艺术结晶,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一旦喜欢上,那种幸福迷恋的感觉肯定会超过你迷流行音乐的感觉当然,流行音乐中也有好的,有精品,比如刚才听的《光辉岁月》,一听到,我仍会激动,仍会要听,要唱”

⑤从那天起,我和女儿在听音乐时的对立情绪缓和了许多一天,她在听韩国当红组合H·O·T的歌,我听到有一首歌的旋律优美跌宕,很有感染力,就问这歌叫什么,女儿说是《孩子啊》晚上回家后,女儿一见我就如发现新大陆似的对我说:“你知道吗?你上午听到的《孩子啊》这首歌的曲子是根据莫扎特《第二十五交响曲》改编的,我看过说明的还有首《希望》,中间用了贝多芬的《欢乐颂》!”

⑥又过了几天,女儿对我说,她最近听张学友的歌,发现在乐队伴奏中有羽键琴,“巴赫和莫扎特的音乐中不也有羽键琴吗?”我说是啊,羽键琴曾是一件流行的古乐器,看来现在的流行乐坛也已注意吸取古典音乐的养料,你听,用了古典曲调和古乐器,味道和品位就不一样了女儿频频点头我又说:“其实,古典音乐也吸取了其他音乐的养科,如巴托克、德沃夏克、柴可夫斯基等,在他们的音乐中,就采用融合了许多流传于民间的曲调,民间音乐也可说是一种流行音乐,流传的时间长了,再经过大师们的妙笔生花,于是就化成了古典音乐的一部分所以古典和流行并不是绝缘的,好的音乐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1、女儿对流行音乐非常喜爱,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用原文回答)

2、第④段中加横线字“这”指代什么?

3、“从那天起,我和女儿在听音乐时的对立情绪缓和了许多”,“我”和女儿之间为什么会“对立”?“对立情绪缓和”的原因是什么?请用两三句话加以概括

4、父亲认为古典音乐比流行音乐更胜一筹的依据是什么?

5、女儿与父亲在欣赏音乐方面获得了怎样的共鸣点,请用原文中的一句话来表述

6、“古典和流行并不是绝缘的”是女儿与父亲在欣赏音乐方面获得的共鸣,女儿是通过哪些事例认识到这一点的?请概括回答

7、你喜欢古典音乐还是流行音乐?结合文中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案

(1)峨 zhēng róng (2)zhì (3)zhù 遐

(2)略

课内语段阅读答案

1、天性活泼,热爱唱歌;不守常规,无拘无束;纯真快乐,自由自在;她自己快乐,也总给别人带来快乐;她十分可爱又让人感到头痛

2、玛丽亚自由活泼的性格,与修道院的环境和要求极不协调

3、院长在这句唱词中,把玛丽亚比作“天上的云彩”,意思是说拿玛丽亚毫无办法,这就如同人无法抓住天上的云彩一样

4、侧面描写这样写不仅丰富了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将正面描写难以表现或无法表现的丰富内容,简练而艺术地表现出来活泼风趣的议论,又增添了轻松欢快的喜剧气氛

课外语段阅读答案:

1、对当红的港台歌星如数家珍,书桌周围的墙面上贴满了偶像的照

2、听了古典再听流行,觉得味道不够了

3、 ①女儿偏爱流行音乐,认为古典音乐是“老古董”;父亲认为热衷于流行音乐没意思,应该听古典音乐,才能享用一世②女儿听了古典音乐,觉得很好听;父亲听到熟悉的流行音乐深感亲切父女俩由此得到沟通

4、依据是:古典是经典,是几百年来的艺术结晶,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胜出一筹

5、古典和流行并不是绝缘的,好的音乐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6、在音乐课上女儿听到老师弹古典觉的很好听于是回家找女儿和父亲都喜欢上了用一首歌曲女儿知道了流行歌曲中有许多都借鉴了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中有些都用了同样的乐器

7、古典音乐 因为在一个古典乐曲中也是可以找到流行歌曲的影子的,他们俩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一首流行乐曲经过细致的加工后也可以成为一个古典乐曲就如文中所说,古典音乐也是取材于民间流行乐曲,所以喜欢古典音乐

以上就是查字典语文网小编跟大家分享的音乐之声导学案设计的全部内容,导学案中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针对性的设置。最后,小编祝大家学习愉快!

    相关推荐

    音乐之声导学案 音乐之声教案设计 《音乐之声》教学设计 音乐之声教学设计 《音乐之声》教学设计 音乐之声教案 《音乐之声》教学设计 《音乐之声》教学设计 《音乐之声》教学设计 《音乐之声》教学设计 《音乐之声》教学设计 音乐之声教学设计 《音乐之声》教学设计 《音乐之声》教学设计 《音乐之声》教学设计 音乐之声教学设计 《音乐之声》教学设计1 音乐之声1 《音乐之声》教学设计3 《音乐之声》教学设计3 《音乐之声》教学设计2 16音乐之声教案 音乐之声3 《音乐之声》教学设计2 《音乐之声》教学设计1 《音乐之声》的导演及女主角 原创:《音乐之声》教学设计 16音乐之声教案(1) 音乐之声反思 音乐之声阅读答案 音乐之声练习 《音乐之声(节选)》教案 《音乐之声》教学杂谈 《音乐之声》教学实录 音乐之声教学实录 16音乐之声(节选) 音乐之声教学反思 《音乐之声》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音乐之声》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音乐之声》写作特点 《音乐之声》写作特点 《音乐之声》时代背景 音乐之声同步练习 《音乐之声》有关资料 《音乐之声》问题探究 《音乐之声》时代背景 音乐之声主要内容 《音乐之声》时代背景 《音乐之声》词语解释 16音乐之声(节选)(1) 《音乐之声》写作特点 《音乐之声》素质教育新学案 《音乐之声》结构分析 《音乐之声》人物描写 《音乐之声》人物描写 《音乐之声》人物描写 音乐之声课堂实录 音乐之声课后反思 音乐之声主要内容 音乐之声(内含A、B两个设计方案) 音乐之声(内含A、B两个设计方案) 《音乐之声》(内含A、B两个设计方案) 音乐之声(内含A、B两个设计方案) 仙乐飘飘乐融融──《音乐之声》赏析 《音乐之声》诞生的地方 《音乐之声》重点字词句 《音乐之声》诞生的地方 《音乐之声》的真实故事 《音乐之声》诞生的地方 电影《音乐之声》主观影评 电影《音乐之声》主观影评 电影《音乐之声》主观影评 《音乐之声(节选)》教案2(教案学案一体化) 《音乐之声》以后的真实故事 第16课《音乐之声》课文简介 《音乐之乡》教学设计 《音乐之声》以后的真实故事 《音乐之声》以后的真实故事 《音乐之乡》教学设计 音乐之乡教学设计 九年级下教参:音乐之声(节选) 音乐之乡 《音乐巨人贝多芬》导学案 《音乐之乡》教案之二 《音乐之乡》教案之一 《听听,秋的声音》名师导学案 音乐之乡 《小音乐家》教学设计之一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案例设计 音乐之都维也纳 教案教学设计 音乐之都维也纳 教案教学设计 声声慢导学案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之一 《声声慢》导学案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设计 《听听,秋的声音》学法指导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之二 《音乐巨人贝多芬》导学案与答案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