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五柳先生传导学教案

小编: :admin

《五柳先生传》是东晋田园派创始人陶渊明代表作之一,是陶渊明自传散文。目前,“学案导学”的模式已经广泛运用于实际教学中,为方便教学,语文网小编整理了五柳先生传导学教案,下面,跟语文小编一起来学习这篇是怎样做到教与学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

五柳先生传导学教案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题目解说】

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 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沈约《宋书·隐逸传》和萧统的《陶渊明传》都认为是“实录”。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清高不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道德品质与节操。

【走进作者】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背景链接】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年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他所处的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是精神上的大解放,人格上思想上的大自由的时代。这种精神上的大解放、大自由,造就了魏晋时代特有的一种人格魅力,他们潇洒、浪漫、旷达、真率,这就是魏晋风度,也叫魏晋风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就是魏晋风流的代表人物,是让许多人仰视的高士。

【字词全解】

⒈生难字词

嗜(shì)吝(lìn) 赋(fù) 瓢(piáo) 蔽(bì) 屡(lǚ) 晏(yàn) 戚(qī) 兹(zī) 欤(yú)汲 (jí ) 颇 (pō)

⒉虚词

以:①因以为号焉 【介词,把、用 】②以此自终 【凭借 或连词,不翻译】

.之:①或置酒而招之 【代词,他】 ②葛天氏之民欤 【助词,的】

其:①其言兹若人之俦乎【句首语气词,表推测】②亲旧知其如此【代词,他】

⒊古今异义:

①每有会意(古: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今:指领会别人没有明白的意思)②好读书,不求甚解(古: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今: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含贬义)③造饮辄尽(古:到,往;今:制造 ) ④赞曰:黔(qián)娄之妻有言(古:常用于传记体文章的结尾处,表示作传人对传主的评论。今:夸奖,夸赞 )

⒋一词多义:

言:①闲静少言 【说,说话】②黔娄之妻有言 【言语,话】

如:①晏如也 【......的样子】 ②亲旧知其如此 【像】

许: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处所、地方】 ②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表示约数,左右】

志:①以乐其志 【志趣,志向】 ②处处志之【做标记】

⒌词类活用:

①亦不详其姓字:形容词用作动词,详细地知道。②亲旧知其如此:形容词用作名词,亲戚朋友。③以乐其志:为动用法,为……感到快乐.④性嗜酒:名词用作动词,喝酒

⒍特殊句式:

⑴省略句: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省略主语,应为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②因以为号焉。(介词“以”后省略宾语“之”,应为:因以之为号焉) ③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缺少主语,应为“(先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⑵倒装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状语“于贫贱”“于富贵”后置,应是:不于贫贱戚戚,不于富贵汲汲)

⒎成语:

不求甚解:原指读书要领会精神实质,不必咬文嚼字。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句段解读】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剖析】不能仅将这句话的意思理解为一种读书方法,即读书不死抠字句,而要求其真谛。

②“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剖析】不仅写出陶渊明安于贫困,而且含蓄地说明作者以古贤颜回自况,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可谓含而不露,有弦外之音。

【重点探究】

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剖析】 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主旨归纳】这是一篇通过对五柳先生这一假想人物的描述来用以自况的文章,抒发了陶渊明的志趣。文中描绘述了一个爱好读书、不慕荣利、安贫乐道、忘怀得失的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形象,

【写作借鉴】

⒈语言清新自然,个性鲜明。本文语言朴素洗练,心声袒露,毫无雕琢之痕,没有半点做作之处,确是文如其人。

⒉选取事例典型,描绘惟妙惟肖。文章虽不长,但所选事例都很典型,所以寥寥几笔,便把五柳先生的性格特征刻画得形神兼备。

3.层次分明 。全文的两个段落中,第一段为“叙”——叙说传主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第二段为“议”——归结出五柳先生的两个主要特点:一是不愁贫贱也不求富贵,二是怡然自乐,返朴归真。此外,本文选材典型,行文简洁,风格平淡朴实,意味深长,百读不厌。

【结构图解】

作业设计

【积累·语文素养的基石】(21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4分)

造饮辄尽(zhé ) 箪瓢屡空 (dān ) 短褐穿结( hè ) 衔觞赋诗 (shāng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3分)

(1)每有会意(对书的旨意有独到的体会) (2)造饮辄尽(就) (3)环堵萧然(冷清的样子) (4)晏如也(安然自若的样子) (5)不戚戚于贫贱(忧愁的样子) (6)不汲汲于富贵(心情急切的样子)

3.找出文中表现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的语句。(3分)

(1)性格: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2)生活: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

(3)志趣: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4.填空。(3分)

本文是一篇传记 ,作者陶渊明, 东晋(朝代)著名诗人,我们在上学期曾学过他的散文《桃花源记》。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他到了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②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③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

④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吧?

6.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4分)

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阅读·交流对话的平台】(26分)

㈠阅读课文,完成第7~14题。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处所,地方 ) ⑵亦不详其姓字( 清楚 )

⑶每有会意( 领会文章的主旨 ) ⑷或置酒而招之( 有时 )

⑸造饮辄尽( 到,往 ) ⑹期在必醉( 期望 )

⑺曾不吝情去留( 离开 ) ⑻因以为号焉( 因此 )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仍然安然自得。

②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

③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每当对书中主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

④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

9.下面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是 ( A )。(3分)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B、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C、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 D、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0.用课文原句填空(3分)

⑴直接表现五柳先生性格、思想的两句话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⑵文章叙述了五柳先生有两个主要的爱好:一是好读书,达到了欣然忘食的程度;二是嗜酒,达到了造饮辄尽,期在必醉的程度。

⑶“亲旧知其如此”中“此”指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1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B )(3分)

A、先生别号“五柳”,缘于屋旁的五棵柳树。

B、先生酷爱读书,常常不放过一字一句。

C、先生生活贫穷,缺吃少穿,却时常以文自娱。

D、先生志趣独特,从不把世俗的得失放在心上。

12.结合原文,谈谈五柳先生是怎样一个人。(不少于50字)(3分)

答:他是一个不图名利,安贫乐道的人,尽管“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仍然安然自若,他写作仅仅是为了“自娱”“示己志”,他读书也是为了“会意”,他一生“忘怀得失”。他还是一个洒脱的人,喝酒“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13.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3分)

答:希望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

14.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3分)

答:(1)不认同。经济地位越高的人不见得生存质量越好。人有千万种活法,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2)认同。时代进步离不开物质文明。如果每个人都像陶渊明那样“不慕荣利”,社会不可能发展。

㈡阅读《韩愈传(节选)》,完成15~17题.(12分)

韩愈传(节选)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①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

寻登进士第。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②为巡官。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③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

风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三十年一开,开则岁丰人泰。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愈素不喜佛,上疏谏之,疏奏,宪宗怒甚,乃贬为潮州刺史。

【注】①从:堂房亲属。②辟(bi):征召。③宫市:原意指宫廷内所设的市肆。唐德宗贞元末年,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买物,名为“宫市”,实为掠夺。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寻登进士第( 随即,不久 ) ②愈素不喜佛,上疏谏之( 向来 )

③宫市③之弊 (弊端) ④乃贬为潮州刺史(于是,就)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

韩愈因为自己是孤儿,从小刻苦学习儒家经典,而不不期待他人的夸耀奖励

17.通读全文,你认为韩愈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答:学习刻苦,正直。

【综合·展示个性的绿地】(11分)

18.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刚要入睡,忽听一阵狂风呼啸,一只斑斓猛虎朝武松扑了过来,A急忙一闪身,躲在老虎背后。老虎一纵身,A又躲了过去。老虎急了,大吼一声,用尾巴向A打来,A又急忙跳开,并趁猛虎转身的那一霎间,举起哨棒,运足力气,朝虎头猛打下去。只听“咔嚓”一声,哨棒打在树枝上。老虎兽性大发,又向A扑过来,A扔掉半截哨棒,顺势骑在虎背上,左手揪住老虎头上的皮,右手猛击虎头,没多久就把老虎打得眼、嘴、鼻、耳到处流血,趴在地上不能动弹。武松怕老虎装死,举起半截哨棒又打了一阵,见那老虎确实没气了,才住手。从此之后,A“打虎英雄”的威名大震。

文段里的A是《水浒传》(1分)中的 武松景阳冈打虎(1分) (情节),这个情节中体现他的武艺高强(2分)的性格。

19.仿写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相似。(3分)

学会宽容,宽容是吞吐日月的海洋,是接受阳光暴雨的天空,包容山川的大地或融化坚冰的阳光 ;宽容是吹开闭关保守的春风,是洗涤狭隘自私的雨水,是打开紧闭心扉的钥匙 。

20.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4分)

新华社东京 3月14日电 中国政府提供的首批援助物资14日晚抵达日本东京,并将连夜被运送至日本东京北部地震海啸重灾区宫城县。

日本当时时间20时46分,从中国上海起飞的搭载首批近百吨援助物资的包机抵达东京羽田机场,为批物资包括12人用帐篷、6人用帐篷、毛巾被、手提应急灯等灾区急需物资。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公使吕克俭和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日中经济室长古谷德郎在机场签字换文,完成任务物资交换。

答:中国首批援助物资运抵日本。

以上就是查字典语文网小编跟大家分享的五柳先生传导学教案的全部内容,导学案中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针对性的设置。最后,小编祝大家学习愉快!

    相关推荐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6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4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2 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教案 《五柳先生传》教案 《五柳先生传》导读材料 《五柳先生传》教案 五柳先生传教案 《五柳先生传》教案 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教案 《五柳先生传》词句教学引导 22 五柳先生传 22五柳先生传 22 五柳先生传 22五柳先生传 22.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教案12 《五柳先生传》教案13 《五柳先生传》教案17 《五柳先生传》教案21 《五柳先生传》教案4 《五柳先生传》教案9 《五柳先生传》教案14 《五柳先生传》教案19 《五柳先生传》教案1 《五柳先生传》教案8 《五柳先生传》教案11 《五柳先生传》教案23 《五柳先生传》教案30 22 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教案3 《五柳先生传》教案14 《五柳先生传》教案16 《五柳先生传》教案22 22 五柳先生传 22 五柳先生传教案 《五柳先生传》教案5 《五柳先生传》教案24 《五柳先生传》教案2 《五柳先生传》教学案例 《五柳先生传》教学案例 《五柳先生传》学习方法指导 《五柳先生传》课文阅读指导 《五柳先生传》教案设计 五柳先生传教案设计 《五柳先生传》精讲 《五柳先生传》译文 五柳先生传精品教案 《五柳先生传》说课教案 五柳先生传 教案示例 五柳先生传教案设计 《五柳先生传》解词 《五柳先生传》赏析 五柳先生传(复习教案) 《五柳先生传》赏析 《五柳先生传》赏析 《五柳先生传》题解 《五柳先生传》精讲 《五柳先生传》赏析 《五柳先生传》赏析 《五柳先生传》改诗 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教学反思 《五柳先生传》教学建议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教学反思 《五柳先生传》教学实录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教学实录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