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新课标教案

小编: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教学设想:
1、逐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在预习中通过阅读自己提出问题,经归类整理后由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回答(或布置为作业),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并通过阅读指导教会学生怎样提出恰当的问题从而最终提高阅读能力。
2、锤炼学生的语言敏感力:通过揣摩语句、反复朗读让学生自己体会文本的内涵,从而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
3、学以致用,不为学习而学习。教学要以提高学生阅读、写作能力,提高认识为终极目标,对于课文既要让学生做深入细致的揣摩和研读,又要让他们远离文本本身做客观的审视(从形式到内容)从而获得启发。
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了解课文中以小见大,以实寓虚的记叙方法;掌握训诫、耸立、蓬乱、攀、颤抖、瘦骨嶙峋、蹲、心惊肉跳、凝视、嘲笑、头晕目眩、啜泣、纳罕、疲乏、小心翼翼、屡次等字词。
2.能力训练:初步学会分析记叙文章中的情事论理及其详略安排,注意学习和运用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
3.情感、态度教育:感受“我”终于正确对待困难,在困难面前不馁不躁,一步一个脚印来沉着应付的心理从而得到人生的启迪。
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语句,把握本文思想感情,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整体感知课文,掌握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
记叙文中如何以实寓虚,即文章如何借事论理; 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指导:
提前一天阅读课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问题,如:词语的音、形、意;文章的结构;语句的理解等等,以组为单位归纳整理由课代表上交。(注意:自己的问题要做好答案)
导入:
居里夫人说过,“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难免会碰到许多困难。它就如同一座座高山挡在我们的面前,面对它,有些人灰心丧气,束手无策终与成功无缘;有的人则毫不畏惧知难而上,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海,也正因为这样,世界上才就有了弱者与强者之分。然而,弱者和强者并没有天然的不同,只是他们面对“高山”时,眼中所见到的景物不同而已。今天就让美国作家莫顿·亨特领着我们回到他的童年,和他一同回味那次让他终生受益的际遇,来领悟他面对大山时眼中看到了什么。
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4分钟,教师投影学生预习时所提问题并提醒学生在默读时对问题加以注意。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爬悬崖的一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是哪两个?
孩子为什么要爬悬崖?
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我眼中的悬崖有多高?
孩子们是否爬上了悬崖?情况如何?“我”的情况如何?
故事的结局如何?
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
2、教师组织学生抢答
(可以采取男女生分组加分的奖励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组织学生复述并由教师指导总结
叙事要注意六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教师要根据抢答阶段的内容加以总结并投影六个要素,引导学生全面复述)
(1)、起因 玩厌游戏 别出花样
(2)、经过 其他孩子:顺利攀越,安全返回;我:中途被弃 进退两难
(3)、结果 朋友求援 父亲解困
(4)、蕴涵 走一步 再走一步
自主探究:
1、写攀越悬崖的过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可能有哪些内容不写?
(由学生评价同学复述的情况并说明理由,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内容的主次、详略)
明确:
本文写作上详略得当。开头介绍时间、地点和故事的起因是略写,攀爬悬崖和爬下悬崖的回忆是详写;在写攀爬悬崖过程中,详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其他小朋友的活动则略写;写“我”爬悬崖的过程详写,好友杰利回家领父亲来的过程则略去不写;以后则详写“我”怎样在父亲的指导下爬下悬崖,详写“我”的行动与心理,父亲的指导则略写。
2、作者为什么这么安排材料?
(学生讨论,回答)
文章通过一次攀爬悬崖的过程,揭示了怎样去对待困难和克服困难的道理。“我”攀爬悬崖的过程和心理是叙事的重心,因而详写,其他则略写,这样安排,文章才能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3、从表达手段看,全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从表达手段看,本文前面主要侧重记叙(叙事),最后一段是议论,作者用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来揭示人生道理,这是一种以小见大,以实寓虚的写法
体验反思 :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在生活中是否也遇到过让自己难以忘怀的事情,它给了自己什么启发?
布置作业:
1、读文章中记叙攀爬悬崖经过的部分并划出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
2、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在生活中是否也遇到过让自己难以忘怀的事情,它给了自己什么启发?将之写成一段话。
3、搜集三、五条对待困难的名言、警句并谈谈自己的认识
板书设计:
事 小 实
理 大 虚
知识积累
1、字音字形
训诫ji? 耸立s?ng 峭壁qi?o 凸出t‘ 嶙峋l?n x’n
迂回y‘ 啜泣chu? 纳罕n? h?n 屡次l—
头晕目眩y‘n xu?n 小心翼翼y?
2、多音字辨析
弹(d?n 子弹)(t?n 弹琴) 颤(ch?n 颤抖)(zh?n 颤栗)
晕(y‘n 晕倒)(y”n晕车)
3、形似字辨析
翼y?(机翼)崖y?(山崖)啜chu?(啜泣)
冀j?(希冀)涯y?(天涯)缀zhu?(点缀)
4、词语解释
训诫:告戒,教导 迂回:回旋,环绕
纳罕:惊奇,诧异 耸立:高高地直立
凝视:聚精会神地看 峭壁:陡直的山崖
蓬乱(草,头发等)松散杂乱 屡次:一次又一次
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瘦骨嶙峋:形容人瘦削露骨
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祸患临头,非常害怕不安
头晕目眩:头发晕,眼睛昏花
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翼翼:谨慎,严肃
灰心丧气:(因遭到困难、失败)意志消沉
第二课时
阅读交流:
学生交流自己在课下划出的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语句并说明其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活动。
研读赏析:
1、教师引导学生揣摩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语句,并反复朗读,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第二部分:写开始攀爬时“我一时拿不定主意”(犹豫不决,为

下文的“遇险”埋下了伏笔)“但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未爬先怯);写“我”被弃于悬崖上时,文章用了“全身颤抖”、“冷汗直冒”、“心在瘦骨磷峋的胸腔里面卜卜乱跳”、“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吓得几乎要晕倒”、“软弱地哀求”(把一个从未冒险、极度恐惧的童年形象刻画得纤毫毕现)、“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到摔死的”、“啜泣”、“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自己啜泣自己却不知道,乍看不合事理,细想却发现作者的匠心:它正表现了“我”紧张、害怕得不知所措)等大量词句刻画主人公处于险境中的心理状态。这里有委屈、羞辱、迷惘、悔意,以及强烈的恐惧感。
第三部分:写孩子在父亲的指点下,终于征服悬崖的过程中,作者详写了“我”的心理变化:最初是“‘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胆小怕事,毫无信心);继而是“我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文章用“探”而不是“踩”更准确传神,表明我小心翼翼地试探、寻找那块岩石,更符合暮色苍茫时爬下悬崖的情景)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萌发信心);随后是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信心大增),这使“我”第一次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潜在力量,从而激起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2、作者除了精心刻画“我”的心理活动外,文章中对其他人物的描写也很精彩,尤其是对其他人物的语言描写很传神,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来,并反复朗读体会。
对其他孩子的描写:
“再见!”其中一个孩子说。其他孩子跟着也都哈哈大笑起来。
“如果你想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有个孩子嘲笑道,“不用客气。”
对父亲的描写:(对父亲的描写主要是语言描写,父亲话语亲切、平静,与母亲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学生可以试着比较父亲、母亲的做法有何异同)
“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
3、让两三名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三部分。要分别读出父亲平静的宽慰的、“我”惊恐的和叙述者从容的不同语调来。(学生朗读,教师评点)要求学生概括出爬下悬崖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过程:
最初 “我下不来…··我会摔死的。” 毫无信心
继而 “这似乎是能办得到的。” 信心萌发
随后 “我能办得到的” 信心大增
最后 巨大成就感
整个变化过程有层次而令人信服。
4、文章中作者描写“我”时,前后用了两次“啜泣”一词,找出来并提出其在文中的意思是否一样。
明确:不一样。表面都是哭泣,其实截然两样:前者是恐惧和伤心,后者有复杂情感,有历险的余悸,有脱险的欣喜有对父亲的感激,更有一种全新的感觉——“我觉得自己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验。”
5、作者说这次经历是“永远忘不了”为什么什么?齐读第四部分。
思考:(l)作者从中学到了什么经验,请用文中语句回答并说说自己的认识。(2)“屡次”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评点)
明确:“经验”的意思:“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要到的地方”。这也就是告诉读者: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一步一步战胜小困难,最后就能战胜最大的困难。当然,重要的在于走好每一步,要一步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屡次”意思是一次又一次。课文中用“屡次发现……”强调这“经验”的普遍意义。
拓展延伸:
交流搜集来的名言警句并谈谈自己的认识
总结感悟:
先让学生谈谈这篇课文对自己的启发,引导学生可以从文章的内容(文章蕴含的哲理是什么呢?即在人生的道路口,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胜利)和形式(文章的结构,详略安排、文章的语言等)来谈。
最后由教师总结,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本文这种用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揭示人生道理的记叙方法是一种以小见大,以实寓虚的写法,提醒学生借鉴这种写法去写文章;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要善于感悟,要善于从事件中悟出道理,人就会聪明起来; 明白文章内容的详略安排是由文章的中心决定的。阅读写人记事散文时要注意分析人物描写(心理、语言、动作、外貌描写)。
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二

    相关推荐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新课标教案2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新课标教案3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新课标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学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走一步再走一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复习试题(新人教版)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设计(新课标)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学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七年级语文教案 语文七年级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七年级上教参:走一步,再走一步 走一步,再走一步(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走一步,再走一步(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走一步再走一步(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走一步,再走一步(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走一步,再走一步(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走一步,再走一步(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课 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鲁人版七年级必修) 走一步,再走一步(转)(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七年级语文(上)《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后作业 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七年级《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七年级人教版《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后练习(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评估测试 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基础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课件.ppt 七年级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阅读答案 七年级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同步练习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七年级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人教版《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 《走一步,再走一步》 走一步,再走一步 走一步再走一步 《走一步,再走一步》说课教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 走一步,再走一步 《走一步,再走一步》 走一步,再走一步 《走一步,再走一步》 走一步,再走一步 人教版语文知识点汇总七年级(上):第2课 走一步 再走一步 新的一步──《走一步,再走一步》续写 语文第一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走一步,再走一步 走一步,再走一步 走一步,再走一步 走一步,再走一步 走一步,再走一步 走一步,再走一步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11 《走一步,再走一步》复习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5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3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12 鄂教版《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案例 《走一步,再走一步》作文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之走一步再走一步范例 《第17课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4 17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说案 我教《走一步,再走一步》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文精讲 2 走一步,再走一步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文导读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文简析 走一步,再走一步3 2 走一步,再走一步 二 走一步,再走一步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本剧 《走一步,再走一步》说课稿 《走一步,再走一步》说课稿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