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九年级下教参:公输

小编: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课文记叙了墨子劝阻楚国进攻宋国的故事。

第1段交代事情的起因。“造云梯之械”,表明一场大战即将爆发,宋国形势很危急;“行十日十夜”既表现出时间紧急、刻不容缓,又表现了墨子不辞劳苦的精神。

课文主体部分详细叙述了墨子同公输盘、楚王作斗争的经过,可分为三个步骤: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促使楚王放弃攻宋。下面作具体分析。

第一步:

墨子先设下圈套,诱使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这句话。接着,墨子就抓住公输盘这句话来做文章。“宋何罪之有”一句,轻描淡写而又咄咄逼人,立刻将帮助楚国攻打宋国的公输盘置于理亏的境地;接着,墨子用“不可谓智”“不可谓仁”“不可谓忠”“不可谓强”“不可谓知类”,从各个角度批判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无法为自己的行为作任何辩解,等于是断了公输盘的退路。“义不杀少而杀众”一句,揭示出公输盘所标榜的“义”的欺骗性。

“公输盘服”,一个“服”字,表明了墨子的论说有理有力,使公输盘无话可说。可是侵略者不会轻易罢手的,当墨子进一步追问他为什么不停止造云梯时,公输盘把责任推到楚王身上,然后在墨子的进一步逼问下,只好答应引墨子去见楚王。文章极自然地过渡到下文。

第二步:

对楚王,墨子采取了和对付公输盘相同的策略,先让他陷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困境。不过,在楚王面前,墨子更注意劝说的婉转和艺术性。他先用一个假设,说有这样一个人,自己有华丽的车子不坐,而去偷邻居的破车;自己有丝绸衣服不穿,而去偷邻居的粗布衣服;自己有好饭好菜不吃,而去偷邻居的粗劣食物。接着问:“此为何若人?”诱使楚王说出“必为有窃疾矣”,这正是墨子要楚王说出的话。墨子随即一连用了颇有夸张意味的三个对比,极言楚国的物产丰富和宋国的物产贫乏,从而类推出楚国攻宋是和有“窃疾”“同类”的结论。此时,楚王像公输盘一样,陷入自己所否定的圈子中而无话可说,只得说“善哉”。但是,他仗着楚国的实力,仍不放弃攻宋的打算。

第三步:

写墨子以实力迫使楚王放弃攻宋的企图。

先简要记述墨子与公输盘演练的攻守战。用“九攻”“九距”点明战斗之激烈,用“攻械尽”“守有余”交代激战结果,用“诎(屈)”点明公输盘已经技穷。在意识到墨子将是攻宋的一个极大障碍时,公输盘陡起杀机。墨子敏锐地加以揭穿,并明白告诉公输盘与楚王,宋国已做好了充分准备,“虽杀臣,不能绝也”,这才使公输盘与楚王不敢轻举妄动,楚王不得不取消攻宋的打算。这一段记述,说明要制止侵略,单靠说理是不够的,还得有足够的实力做后盾。

二、问题研究

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课文里人物的语言很富于表现力,能从中见出人物的精神和性格特征,墨子的语言尤其如此。如他一连用五个“不可谓”,重重否定,极有气势,使公输盘无从辩驳;而在和楚王的对话中,一连用三个对比,并采用夸饰的手法,极言楚国之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宋国之面积狭小、物产贫乏,感染力很强,既满足了楚王的虚荣心,又使他醒悟到攻打宋国是无意义的乃至愚蠢的举动。而揭露公输盘的杀机并最后打消楚国的攻宋企图的这一段话,长短句交错,语气时缓时急,既从容又有威慑力,充分显示了墨子无所畏惧、镇定自若的特点。

练习说明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用简明的话说说墨子是怎样一步步止楚攻宋的,体会墨子的劝说艺术。

“分角色朗读课文”可放在教师讲授完课文以后。对于以下语句要仔细体味,读准语气:

①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此时的公输盘有以“义”装点自己的味道,要读出他一本正经而又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傲慢的语气。)

②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公输盘在无言以对的情况下,只好虚晃一枪,把矛盾的焦点转移到楚王身上。要读出他心里发虚,而又仗势欺人的语气。)

③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楚王嘴上承认墨子说的有道理,但是,仗着楚国的实力,攻宋势在必行。因此,“善哉”里并没有诚意;“虽然……”则体现了一个霸道诸侯的强硬态度,读时要注意区别。)

④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公输盘在心里做着阴暗的盘算,要读出阴险并带有威胁意味的语气。)

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分为三个步骤: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墨子的劝说艺术可着重从这些方面来把握:他所使用的逻辑方法(比较法、归类法),善于陷人于自相矛盾境地的机智,或强悍有力或形象夸饰或尖锐直截的语言,等等。

二、根据上下文,把下边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句中疑问词的用法。

本题目的是让学生注意疑问句、反问句的句式。

1.夫子何命焉为?

2.宋何罪之有?

3.胡不已乎?

4.胡不见我于王?

5.此为何若人?

翻译:

1.先生(有)什么见教呢?

2.宋国有什么罪过呢?

3.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

4.何不向楚王引见我呢?

5.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三、△课外阅读鲁迅的小说《非攻》,比较一下,看看小说中的墨子和课文中的墨子形象有什么不同。

此题意在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并在比较阅读中加深对两篇文章的感受与理解。

鲁迅的小说《非攻》是他的《故事新编》里最有史料依据、最少虚构意味的一篇,里面的墨子形象与《公输》里的墨子没什么大的区别,只是性格内涵更丰富。如他的俭朴,他的坚忍,他的实干精神,他对普通百姓深厚的关切与同情等,在小说《非攻》里都有所表现。

教学建议

一、要注意朗读练习。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把握人物的性格,感受激烈、紧张的气氛。

二、本文在文字和句式上相类似的地方较多,因此不必逐句讲解,要多启发学生触类旁通,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三、教师可参照阅读《故事新编·非攻》(《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有关资料

一、墨子和《墨子》简介(孙中原)

墨子,中国战国初期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姓墨名翟,其生卒年月,历史上无确切记载。

近代学者一般认为,墨子生于公元前476年左右,卒于公元前390年左右。墨子出生何地,也有争议。《史记·孟荀列传》说他是“宋之大夫”,《吕氏春秋·当染》高诱注则认为他是鲁国人,也有的说他原为宋国人,后来长期住在鲁国。

墨子自称“今翟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似属当时的“士”阶层。但他又承认自己是“贱人”。他可能当过工匠或小手工业主,具有相当丰富的生产技能。墨子“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长期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他的政治主张。相传他曾止楚攻宋,实施兼爱、非攻的主张。他“南游使卫”,宣讲“畜士”以备守御。又屡游楚国,献书楚惠王。他拒绝楚王赐地而去,晚年到齐国,企图劝止项子牛伐鲁,未成功。越王邀墨子作官,并许以五百里封地。他以“听吾言,用我道”为前往条件,而不计较封地与爵禄,目的是为了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和主张。他曾推荐一些门徒到各国去做官,也是为了同样目的。

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兼以易别”是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体行动纲领。他认为只要大家“兼相爱,交相利”,社会上就没有强凌弱、贵傲贱、智诈愚和各国之间互相攻伐的现象了。他对统治者发动战争带来的祸害以及平常礼俗上的奢侈享乐,都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在用人原则上,墨子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他还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而人民则要服从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义”。这些主张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参与政权的愿望,在客观上也起了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

《墨子》是中国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汉书·艺文志》记载,《墨子》原有71篇,而流传至今的仅15卷53篇,佚失18篇。学术界一般认为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后学在不同时期记述编纂而成,反映了前期墨家和后期墨家的思想。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

二、译文

公输盘给楚国制造云梯这种器械,制成后,要拿去攻打宋国。墨子听到这个消息,就从鲁国动身,走了十天十夜,到达郢都,去见公输盘。

公输盘说:“先生有什么指教呢?”

墨子说:“北方有人欺侮我,我想借重您的力量杀掉他。”

公输盘不高兴了。

墨子说:“请让我奉送给您十金。”

公输盘说:“我是讲道义的人,绝不能平白无故杀人。”

墨子站起来,拜了两拜,说:“请让我说几句话。我在北方听说您造了云梯,要拿去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有的是土地,缺少的是民众,如今去杀害自己缺少的民众而争夺自己并不缺少的土地,不能说是聪明。宋国并没有罪而要去攻打它,不能说是仁爱。懂得这个道理,却不据理力争,不能说是忠诚。争论而达不到目的,不能说是坚强。自己说讲道义,杀少量人还懂得不合理,却要去杀众多的人,不能说是明白事理。”

公输盘被说服了。

墨子说:“那么,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

公输盘说:“不能,因为我已经对楚王说过了。”

墨子说:“(您)为什么不介绍我去见楚王呢?”

公输盘说:“好吧。”

墨子见了楚王,说:“现在这里有个人,抛掉自己华丽的车子,看到邻人有破车子便想去偷;抛掉自己的锦绣衣裳,看见邻人有粗布衣服就想去偷;抛掉自己的白米肥肉,看见邻人有糟糠便想去偷。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楚王说:“(这个人)一定患了偷窃病了。”

墨子说:“楚国的土地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土地方圆只有五百里。这就好像华丽的车子和破车子相比。楚国有云梦泽,那里满是犀兕、麋鹿之类,长江、汉水里的鱼、鳖、鼋、鼍多得天下无比,宋国真像人们说的那样,是个连野鸡、兔子、鲫鱼都没有的地方。这就好像白米肥肉和糟糠相比。楚国有松、梓、、楠、樟这些大树,宋国却没有什么大树。这就好像锦绣衣裳和粗布衣服相比。我认为大王攻打宋国,正和这个害偷窃病的人一样。”

楚王说:“对呀!虽然是这样,但是公输盘给我造好云梯了,(我)一定要打下宋国。”

于是,楚王召见公输盘。墨子解下衣带当作城,用竹片当器械。公输盘一次又一次地设下攻城的方法,墨子一次又一次地挡住了他。公输盘的攻城器械都用尽了,墨子的守城办法还绰绰有余。

公输盘技穷了,但他说:“我知道怎么对付你了,可是我不说。”

墨子也说:“我也知道你要怎么对付我,可是我也不说。”

楚王问这是怎么回事。

墨子说:“公输盘的意思,只不过是想要杀死我。杀了我,宋国就守不住了,就可以攻下了。可是我的学生禽滑厘等三百人,已经拿着我的防守器械,在宋国城上等待楚国来进攻了。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保卫宋国的人。”

楚王说:“好啦!我不攻打宋国了。”

三、《公输》赏析(姜涛)

《公输》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生动地叙述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所表现出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的精神,同时也暴露了公输盘和楚王的阴险狡诈,从而说明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

在这篇文章里,墨子对战争的性质看得是比较清楚的。他能明确指出楚攻宋之不义,因而他不辞辛劳,长途跋涉赶到楚国都城,以实际行动去制止战争的发生。正因为墨子站在正义一边,所以自始至终,都以主动进攻的姿态向公输盘及其主子楚王进行了无可调和的斗争,而且理直气壮,义正辞严。当时楚大宋小,楚强宋弱,而且楚攻宋之心蓄谋已久,要想制止这场战争的发生,是一件极为不易的事。然而墨子终于制止了这场战争。这固然同墨子的机智善辩颇有关系,但更重要的却在于他能够针对敌方的要害展开攻势。首先,他从道义上击败敌人。墨子至楚后,公输盘问他为何而来,他说:“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先是使得公输盘“不说(悦)”,继而逼出“吾义固不杀人。”但公输盘只知道杀一人谓之不义,却不知兴师攻宋杀更多的人,是更大的不义。所以墨子接着指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把公输盘说得哑口无言。在十分狼狈的情况下,公输盘不得不把责任转嫁到楚王身上。墨子见楚王,同样采取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办法,从道义上谴责楚攻宋之不义。他以富人盗窃穷人为喻,问楚王“此为何若人”?使楚王承认并说出此人“必为有窃疾矣”。既然承认这种人“有窃疾”,那么楚以富有之国而攻伐贫穷之宋,正“为与此同类”。在墨子强有力的论据面前,楚王也不得不诺诺称是。公输盘的“义不杀少而杀众”和楚王以富窃贫,在道义上都是站不住的,因而他们理屈词穷,弄得尴尬不堪。但是公输盘和楚王决不因在道义上的失败而放弃侵宋之心,公输盘把责任推到楚王身上,楚王又把责任转嫁到公输盘身上的事实,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从而说明对于强大而又顽固之敌,只是在道义上攻破它还是远远不够的,与此同时,还必须在实力上同敌人较量,并压倒它,才有可能迫使侵略者放弃勃勃野心。墨子意识到了这一点。因而他“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这虽然还只是停留于近乎纸上谈兵,然而却是一次战术上的较量,在较量中大大灭了公输盘仗恃云梯之械攻宋的嚣张气焰。公输盘虽被挫败,但侵宋之心仍然不死。直到墨子说出即使把“我”杀掉,“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之时,在实力的对抗之下,才使公输盘和楚王死了攻宋之心。

这场斗争表明,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一方面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使他们在舆论上威风扫地;另一方面,要从实力上作好充分准备,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这个道理,不仅在历史上是行之有效的,而且在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

从写作特点来看,本文又是通过曲折生动的故事,围绕矛盾冲突来阐明道理,突现人物的。当墨子到楚国见到公输盘,经过道义上的一番谴责之后,公输盘“服”了。既然“服”了,将意味着矛盾得以解决。其实不然。当墨子指出:你既然“服”了,何以不停止攻宋呢?这么一问,公输盘却把责任转嫁于楚王。这既说明他口服而心不服的真相,又引出了与楚王的新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墨子又去见楚王,从道义上把楚王驳得体无完肤,致使楚王称“善”。楚王既然称“善”,看来矛盾该是解决了。其实不然。楚王同公输盘一样,只不过是耍了个花招罢了。他在称“善”之后用“虽然”二字一转,又把责任推到公输盘身上,说什么“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这样一来,矛盾就更加复杂化了。又是与楚王的矛盾,又是与公输盘的矛盾,二者错综交织在一起。面对这样顽固而又狡诈的敌人,如果还采取先前那种从道义上揭露的办法对付他们,显然是不能奏效的。那么究竟怎样解决这一矛盾,既是摆在墨子面前的一个十分艰巨的课题,也是读者想要急切知道的。出自墨子的机智多谋,来了个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既然楚王和公输盘都仗恃云梯这一攻城之械来攻宋,就需要把云梯这个迷信予以彻底摧毁。于是墨子便在战术上与公输盘来一次较量。较量的结果,公输盘彻底失败,屈服了。如是,矛盾该解决了。然而,矛盾非但没有解决,且向纵深发展。公输盘在黔驴技穷的情况下,竟想下毒手把墨子这个劲敌杀掉,妄图扫清攻宋道路上的障碍。但是这一阴谋非但未能得逞,反被墨子一眼看穿,进而一针见血地当面揭露了公输盘的卑劣行径,并严正告诉他们:“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在实力的对比和威慑之下,才迫使楚王不得不最后说出“善哉!吾请无攻宋矣”的话来。至此,矛盾才得以解决。试看故事是多么曲折生动!矛盾冲突犹如波浪起伏,滚滚向前推进。

再者,作者还善于运用比喻,进行层层推理。墨子见公输盘和楚王,都不是直陈其事,开宗明义,而是先作比喻,然后进行逻辑推理,使之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就大大增强了说服力,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而尤为突出者,是作者运用比喻之妙。诸如墨子见到公输盘后,公输盘问他有何见教,他并不正面直答来意,而说:“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他把问题说得十分严重,意在一下子把对方的注意力引到这件事上,迫使对方对这件事立即表示态度,说出意见,亦即使对方说出自己要他说出的话来。可是公输盘偏偏不说,只是表示不高兴。公输盘不说,当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于是只好再来个火上加油,“请献十金”。这意味着要拿金钱贿赂收买他,让他去干杀人的勾当。这下子公输盘可沉不住气了,便脱口说出“吾义固不杀人”。墨子之所以使他不高兴,继而又激怒他,无非是让他说出这句话来,然后再予以批驳。墨子见楚王,则是另一番气象。一开头就作比说:“今有人于此”如此这般。他不用“倘若”“假如”等假设字样,好像是讲一件实实在在的事,使对方不致发生错觉,能够听得进去,然后让对方说出自己要他说出的话来。墨子连用了三个比喻,然后问楚王:“此为何若人?”楚王很痛快地回答说:“必为有窃疾矣。”既然回答得痛快,那就毫无必要再用激将的办法进一步逼问了。但读者完全可以想像,假如楚王也像公输盘那样吞吞吐吐的话,墨子将会用别的办法使他说出自己要他说的话的。可见,墨子是根据不同对象的表现,而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总之,要他们说话,要他们说出自己想要他们说的话。不说话,不行;说了话,达不到自己的目的也不作罢。只要他们说了话,事情就好办了,就可以抓其把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了。墨子就是用这种引鱼上钩、先发制人的办法,进行说理的,自始至终都以主动进攻的姿态出现,使对方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文章之所以富有逻辑性和说服力,又是同这种说理的方法密不可分的。

(选自《古代散文名作欣赏》,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相关推荐

    九年级下教参:愚公移山 《公输》九年级的语文教案 九年级下册《公输》课后练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公输》教案 公输 公输 公输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公输》教学案 公输 公输 公输 公输 《公输》2 九年级下教参:枣儿 九年级下教参:那树 《公输》教案 公输教案 九年级下教参:人生 17 公输 《公输》教案 九年级下教参:谈生命 九年级下教参:变色龙 九年级下教参:孔乙己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公输》高效复习训练及答案 《公输》教案5 《公输》教案6 公输反思 《公输》教案3 九年级下教参:曹刿论战 公输《墨子》 九年级下教参:地下森林断想 九年级下教参:变脸(节选) 17公输教案 《公输》教案1 《公输》教案4 《公输》复习题 《公输》教学设计 《公输》教学设计 《公输》教学设计 《公输》教学设计 《公输》教学设计 《公输》教学设计 《公输》教学设计 《公输》教学设计 《公输》课本剧 《公输》通假字 课本剧《公输》 《公输》教学导航 《公输》教学设计 《公输》教学设计 《公输》教学设计 《公输》教学设计 17公输教案(1) 《公输》教学设计 公输教学设计 《公输》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教案 17公输教案 九年级下教参:鱼我所欲也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公输》教案 《公输》通假字 公输评课稿 《公输》课本剧 《公输》课本剧 公输导学案 《公输》教学设计 《公输》教学设计 《公输》教学杂谈 《公输》教学实录 公输教学建议 公输教案设计 《公输》教学案例 《公输》教案设计 《公输》教学设计 《公输》教学设计 公输导学教案 公输教学实录 公输教学反思 《公输》有关资料 《公输》词解质疑 公输 第一课时 《公输》写作背景 公输说课设计 公输阅读答案 公输如何说理 公输课后反思 《公输》教学设计2 《公输》教案设计4 《公输》教学设计2 《公输》教学设计2 《公输》一词多义 《公输》课文导读 《公输》写作背景 《公输》主题思想 公输 第二课时 公输练习设计 九年级下教参:蒲柳人家(节选) 《公输》教学设计2 《公输》教学设计2 《公输》教案设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