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阅读归纳

小编:

八年级上册阅读归纳

我说道:…………我的眼泪又来了。

8.用“ ”线在选文上画出外貌描写的语句。

9.选文写一般人过铁道是“跳下去又爬上去”,写父亲过铁道时,“跳”改成了(写文中相关的语句)□□□□□□,“爬”改成了“□□□□□□□□□□□□”,突出了父亲过铁道的________。

10.“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表现了父亲和儿子之间互相关爱的感情,从儿子方面说,是为了________,从父亲方面说是为了________。

11.我为什么两次流泪?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 )

A.看到父亲经过努力爬过了铁道,为父亲终于克服了困难达到目的而激动得流泪。

B.看到父亲为了给自己买橘子艰难地爬上爬下,为父亲对自己的爱感动得流泪。

C.看到父亲年龄已大,身体肥胖,行动不便,为父亲的健康担心而流泪。

D.想到家境惨淡,父亲失业,祖母病逝,为父亲祸不单行的境遇难过得流泪。

8.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9.慢慢探下身;用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艰难。

10.照顾父亲用行动表示对儿子的关爱。

11.B 这两次流泪是儿子理解父亲深沉的爱后的理解的泪和离别的泪。

1.文中写父亲的穿着,有三处用了“布”,联系前文中写的家庭惨淡的光景想想,你有什么感受?(3分)

2.文中写父亲爬月台时,用了“探”“爬”“攀”“缩”“倾”等动词,联系他东奔西走谋生的情景,想想,假如你是朱自清,会有什么感触?(3分)

3.读到“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再联系课文前边写的“我心里暗笑他的迂”,说说这些对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有什么作用。(3分)

4.你在生活中也曾有这样的反映亲情的一幕、一场景、一细节,请你像课文一样用朴实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把它写出来。写后读给你家人听,请他们作评价。(5分)

1.从“布”字可以看出,当时生活艰难,因为时值祖母去世,父亲又赋闲在家,家中光景很惨淡。但在这情况中,他还送“我”去车站,并且爬月台买橘子,充分体现他对儿子的关怀与慈爱。 2.从这一系列的动作可以看出他爬月台时的艰难,为给儿子买橘子使出了全身力气,这些动作“无声胜有声”。这种亲情真叫人永志不忘。这个问题提倡个性化的回答,不要强求一致。如“我”今后要好好报答父亲,又如,“我”将跳下月台,抱住父亲,同他一起去买橘子等等,只要合情合理都行。3.“我”的眼泪“很快”“流”和“暗笑”他的“迂”,衬托出父亲的爱子之情是多么真挚、深切。 4.只要求写一片段来反映亲情,注意准确运用一些动词、形容词。

(一)人琴俱亡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词。

A.子敬素好琴( ) B.语时了不悲( )

C.弦既不调( ) D.掷地云( )

2.全文着重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一事,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之情。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子敬琴弹,而弦既不调”,原因是子敬生前没有将弦调好。

B.王子猷在听到子敬去世的消息没有哭,并非是他与子敬没有感情,而是将痛苦埋在心底。

C.课文没有交代子敬死亡的消息,主要是因为这不是文章交代的重点,

写子猷的死则也是一笔带过,但读者已感悟到他去世的原因也是由于

他过度伤心而造成的。

D.全文重在记叙,但抒情显露于字里行间,平静的语言中无不流露出他们的兄弟情深。

三、1.A.一向B.完全C.协调D.扔

2.记叙了子猷去为子敬奔丧,后来也去世的事,表达了兄弟之间的手足情深3.(1)于是便要来轿子,去奔丧,竟不哭

(2)由于长时间的过度悲痛,一个多月后也去世了。

4.A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25分)

(甲)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乙)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硅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如何?”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9、给下列字注音(4分)

猷 笃 恸 舆

10、解释加点词的含义。(6分)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 )( ) 子敬素好琴( )

何以都不闻消息( )( ) 此乃英雄也( )

11、用现代汉语疏通下列句子的意思,加点字的意思要力求译准。(8分)

(1)语时了不悲。 (2)便索舆来奔丧。

(3)便径入坐灵床上。 (4)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12、曹植有一首《七步诗》,和(甲)文都是写 的,请你把它工整地写在下面。(6分)

13、(甲)(乙)两文都选自《世说新语》,(乙)文中的魏武就是曹操。文中的他是怎样的形象?(1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25分)

(甲)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乙)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硅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如何?”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9、给下列字注音(4分)

猷 笃 恸 舆

10、解释加点词的含义。(6分)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 )( ) 子敬素好琴( )

何以都不闻消息( )( ) 此乃英雄也( )

11、用现代汉语疏通下列句子的意思,加点字的意思要力求译准。(8分)

(1)语时了不悲。 (2)便索舆来奔丧。

(3)便径入坐灵床上。 (4)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12、曹植有一首《七步诗》,和(甲)文都是写 的,请你把它工整地写在下面。(6分)

13、(甲)(乙)两文都选自《世说新语》,(乙)文中的魏武就是曹操。文中的他是怎样的形象?(1分)

9、yóu dǔ tòng yú

10、都、(病)重;一向,向来;为什么、总竟;是

11、说话时完全不悲伤;就要轿子来去看丧事;一直走进去会在灵床上;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

12、兄弟之情

13、略

9、yóu dǔ tòng yú

10、都、(病)重;一向,向来;为什么、总竟;是

11、说话时完全不悲伤;就要轿子来去看丧事;一直走进去会在灵床上;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

12、兄弟之情

13、略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1)病笃( ) (2)索舆( )( ) (3)都不哭( )

(4)掷地( ) (5)人琴俱亡( )

(6)文中表示死亡的字词有( )

8.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

(1)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

(2)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已不调。

(3)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9.文中能表示子猷与子敬兄弟情深的地方有哪些?并做简单说明。

10.子猷面对子敬的死,不哭与哭各是什么原因?

11.有人认为文中“弦已不调”不能表示琴已经“死亡”,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7、8:略

9.(1)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说明子敬虽不愿子猷知道他的死而更悲伤,但子猷却能感到子敬已死,表明兄弟情深。

(2)恸绝良久,月余亦卒。表明子猷因为子敬之死而悲痛,加之病痛,随子敬而去。

(3)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 子猷希望为子敬弹奏琴曲,作为送别,表明兄弟情深。

10.不哭是因为子猷知道自己大去之日不远了,可以与九泉之下的子敬相聚了。哭是难以忍受与兄弟阴阳相隔,孤独一人之痛。

11.提示:作者是作了艺术化的处理手法,这里是表现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其实是子猷的生存之心已死。

    相关推荐

    五年级语文(上)知识点归纳苏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知识点归纳苏教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归纳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大道之行也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课文:大雁归来阅读答案 2011年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古诗知识点归纳汇总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美丽的西双版纳练习题 苏教版八年级下文言文归类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基础知识归纳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归纳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上册课文:苏州园林节选阅读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阅读检测试题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 2014四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各单元重要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拓展阅读(第2课)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拓展阅读(第1课)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美丽的西双版纳》导学案 苏教版 2012年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试题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拓展阅读(第4课) 四年级语文上册重要知识点归纳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归纳 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归园田居(其三) 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课文:信客阅读答案 八年级上册课文:蜡烛阅读答案 八年级上册课文:背影阅读答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练习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读本名句(五) 苏教版四年级第八册全册教案(上) 八年级上册课文:台阶阅读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第八册全册教案(上) 八年级上册课文:老王阅读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归类复习题1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美丽的西双版纳 教案和练习(教学案) 《春望》教案4(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州园林 《枣核》教案11(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冲刺复习:第一单元阅读与写作 《苏州园林》导学案12(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上册课文:芦花荡阅读答案 2010年中考语文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冲刺复习:第五单元阅读与写作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冲刺复习:第三单元阅读与写作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要点归纳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冲刺复习:第六单元阅读与写作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冲刺复习:第二单元阅读与写作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诗歌复习2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归类复习试卷2 《背影》教学案例(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重点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阅读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合集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阅读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阅读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苏教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背诵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阅读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课文阅读题及答案《老王》 苏教版八年级上《作文》教案 背影·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八年级下册古文阅读题集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析 八年级语文上册 21 苏州园林教学案 苏教版 《苏州园林》表格式教案17(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归类复习题3 《我的母亲》教案4(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美丽的西双版纳练习题 苏教版八年级上下册语文教学分析 《草》导学案4(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 2010年中考一轮复习:初中语文阅读知识点归纳 初二人教版上册语文《芦花荡》课文归纳 《苏州园林》导学案11(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诗歌复习 语文版八年级下单元知识归纳与测试·第二单元 语文版八年级下单元知识归纳与测试·第四单元 语文版八年级下单元知识归纳与测试·第六单元 《小石潭记》教案16(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过零丁洋》教案7(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苏教版八年级上、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枣核》教学设计21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诵读欣赏《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九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