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乡土情结》预习学案

小编:

《乡土情结》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

1. 了解作家柯灵

2.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体会“乡土情结”赋予的时代内涵

3. 体味散文的语言艺术,鉴赏文本的意蕴美。

二.预习过程

(一)作者简介

柯灵(1909-2000),原名高季琳,浙江绍兴人。现代作家。原名高季林。少时因家贫失学,靠刻苦自学,走上了文学道路。1925年,在绍兴小学任教。1926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妇女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作品──叙事诗《织布的女人》。1930年任《儿童时报》编辑。1931年冬到上海。从此,除1948年因受国民党政府迫害在香港生活一年外,一直在上海从事报刊编辑工作和电影、话剧活动。建国前曾先后编辑过进步报刊《文化街》、《民族呼声》、《读者生涯》等,介绍了不少延安文艺作品,建国前的主要著作有儿童诗歌《月亮姑娘》、童话《蝴蝶的故事》、短篇小说《掠影集》等。全国解放后曾任《文汇报》副社长兼副总编辑,文化部电影剧本创作所所长,《大众电影》主编,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上海分会书记处书记,上海影协党组成员兼常务副主席、上海电影局顾问等职。建国后主要著作有杂文和散文选集《遥夜集》,短篇小说集《同伴》、散文集《暖流》,电影文学剧本《腐蚀》、《不夜城》,根据夏衍的剧本改编的《秋瑾传》等。本篇是在《香港文学》创刊七周年之际,柯灵怀着真挚深厚的情感写下的优美散文。

(二)基础知识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魂牵梦萦(yíng) 忐忑(tǎn tè)不安 怯(qiè)生生 田塍(chéng)

悠邈(miǎo) 崎岖(qí qū) 三匝(zā) 蕞(zuì)尔

铩(shā)羽而归 谪(zhé)居 欷歔(xī xū) 方兴未艾(ài)

桑梓(zǐ) 屹(yì)立 搭讪(shàn) 褪(tuì)色

发轫(rèn) 濠(háo)水 翰苑(yuàn) 缔(dì)造

翘(qiáo)首 杀戮(lù) 谛(dì)听

2.解释下列词语

侘傺:失意的样子。

铩羽而归:指失败或不得意,灰溜溜地回来。

田塍:田埂。

蕞尔:形容小(多指地区)。

寄人篱下:比喻依靠别人过活。

功败垂成: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

良辰美景:美好的时光,美好的景致。

忐忑:心神不定。

含辛茹苦:经受艰辛苦难。

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翘首:抬起头来望。

发轫:比喻新事物或某种局面开始出现。

三、附录课文引用的古诗文

(1)唐代诗人贾岛有诗云:“客合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他说我在并州做客已经十年了,不分日夜思念的是长安附近的咸阳,如今我渡过桑乾河来到更远的地方,回首并州,倒仿佛并州也是我的故乡了。

(2)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凡是到过江南的人都说江南的风光无限美好,离家远游的人只愿跟着江南一起苍老。春天的江水清沏澄碧胜过春天,这时躺在画船之中细听雨声悠然入眠。

在炉边卖酒的少女像一轮明月,洁白的双腕像凝满霜雪。年轻人未老时还是不要回乡,若是回乡一定会使你伤心断肠。

(3)孟浩然《留别王维》: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这样寂寞无聊还有什么可待?天天碌碌无为独自空手而归。我想归隐山林去寻芳馨花卉,但又珍惜友情不愿分手相违。如今当权者们谁肯提携我辈,世上要寻知音实在寥寥无几。或许今生今世命合空守寂寞,还是回家关闭我的故园门扉。

第一联写落弟后的景象 门前冷落,车马稀疏。“寂寂”两字,既是写实,又是写虚,既表现了门庭的景象,又表露了诗人的心情。一个落第士子,没有人愿理会,只有孤单单地“空自归”了。在这种情形下,长安虽好,也没有什么可留恋的。

第二联写惜别之情。“芳草”一词,出自《离骚》本用以比喻忠贞,而孟浩然则用以比喻自己归隐的理想。“欲寻芳草去”,表明他决定归隐了。“惜与故人违”,表明了他同王维友情的深厚。一个“欲”字,一个“惜”字,充分地表现出诗人思想上的矛盾与斗争,同时也深刻地反映出诗人的惜别之情。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两句,说明归去的原因。语气沉郁,充满了怨愤之情。一个“谁”字,反诘得颇为有力,说明他切身体会到世态炎凉、人情如水的滋味。能了解自己心事,赏识自己才能的人,只有王维,这的确是太少了!一个“稀”字,准确地表现了知音难遇的社会现实。这在封建社会里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这一联是全诗的重点,给全诗带来一种强烈的怨怼、愤懑的气氛。真挚的感情,深刻的体验,是颇能感动读者的,特别是对于那些有类似遭遇的人,更容易引起共鸣。从结构上考虑,这一联正是全诗的枢纽。由落第而思归,由思归而惜别,从而在感情上产生矛盾,这都是顺理成章的。正是因为认识到“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这一冷酷的现实,自知功名无望,才下定决心再回襄阳隐居。这一联正是第四联的依据。“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表明了归隐的坚决。“只应”二字,是耐人寻味的,它表明了在诗人看来归隐是惟一应该走的道路。所以决然地“还掩故园扉”了。

这首诗不事藻饰,语句平淡,近似口语。对偶也不求工整,却极其自然,毫无斧凿痕迹。然而却把落第后的心境,表现得颇为深刻。言浅意深,颇有余味,耐人咀嚼。

(4)李贺《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注释:吴钩,一种形似剑而弯的刀。春秋时吴人善铸钩,故称。这里泛指武器。凌烟阁,古代朝廷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像的高阁。

这是李贺所写《南园》诗十三首的第五首,表达弃文就武,为国家统一事业建功立业的的愿望。诗的首句“男儿何不带吴钩”起势急切,气魄豪迈,既是泛问,也是自问,在鼓动别人的同时,也在鼓励自己,抒发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爱国情。接下来的次句承前启后,气势磅礴,喊出挥刀杀敌、驰骋战场、收复失地的心声,字里行间表现了一种强烈的希望国家统一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一气呵成,节奏明快,令人读了为之精神振奋。诗的后两句则是呼吁有志男儿“带吴钩”效命沙场,以鼓励别人和鞭策自己能像凌烟阁上那些功臣一样,为国建功立业。(当然,联系作者的身世来看,诗中也流露出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激之情。)全诗运用设问、借代等修辞手法,语言通俗易懂,壮志豪情与爱国热情溢于字里行间。

(5)林则徐《赴戍登程口示家人》: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即鸦片战争以签署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条约《南京条约》为结果之后,林则徐被革职发配,在西安与家人告别,写此诗以示其志。一、二句为自谦,称自己年衰才庸,不能为国家做什么事情了。然而,作者笔锋陡然一转,吟出乍读与前两句不甚协调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两句,表示:但若对国家有利,都要生死以之,报效国家,决不能因个人祸福而避之。这两句可谓惊天裂帛,淋漓尽致地显现出作者胸中跳荡的报国之心,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世代相继的爱国精神的基础也就在此。该诗的五、六两句,是属于那个时代为臣子之人的特殊心理,君恩厚重,虽被发配,却不敢有半点微词。对此,我们只能以历史的眼光看待之。七、八两句作者用了一个典故。宋真宗时,一个叫杨朴的人诗写得好,真宗召他入宫,问其近来可有人作诗送他。杨朴说,他的妻子写有一首诗,诗里有句:“今日捉将宫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真宗大笑,让杨朴回去了。至于真宗召他有无杀他之意,无考。苏东坡被贬入狱时,妻子大哭。苏说,你能不能像杨朴的妻子一样也送一首诗与我?其妻破涕为笑。林则徐遭贬,发配伊犁,与家人告别,写诗用此典故,虽溢散一股凛然大气,却难隐内心苦涩。

三、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对全文进行划分并对各部份总结,写在下面空白处

    相关推荐

    《乡土情结》简案 《乡土情结》教案 《乡土情结》导学案 《乡土情结》片段练习 《乡土情结》学案练习2(答案) 《乡土情结》教案1 《乡土情结》教案7 《乡土情结》教案5 《乡土情结》教案3 《乡土情结》教案2 《乡土情结》教案6 《乡土情结》教案4 《乡土情结》说课稿 《乡土情结》教学反思 《乡土情结》课堂实录 《乡土情结》相关诗词 《乡土情结》教学设计10 高一语文《乡土情结》教案 《乡土情结》教案教学设计8 《乡土情结》教案9(苏教版必修一) 《乡土情结》教案6(苏教版必修一) 《乡土情结》教案7(苏教版必修1) 《乡土情结》中引用诗文整理 乡土情结教案设计(苏教版必修一) 《乡土情节》教案1 《乡土情结》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1 《我心归去》《乡土情结》一体化教学案(学生版) 《我心归去》《乡土情结》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2017苏教版高一语文上册乡土情结同步练习题 2016苏教版高一语文上册乡土情结同步练习题 《慈母情深》预习学案 吴敬梓的恋乡情结 永恒的旋律:故土情结——“月是故乡明”课外情感体验拓展 少年闰土预习指南 培养乡土情感,激发写作兴趣 乡情 《我爱故乡的杨梅》预习解析 为结果预设过程 为结果预设过程 《灰雀》预习学案 为结果预设过程 《离骚》预习学案 《童趣》预习学案 《理想》预习学案 《散步》预习学案 (《我爱这土地》《乡愁》)学案 《学会看病》预习学案 《芦花荡》预习学案 《囚绿记》预习学案 《珍珠鸟》预习学案 高一语文教学实习情况总结 《落花生》预习学案 《我爱这土地》、《乡愁》教案 因家乡而起 为家乡而作——“故土•乡情”类话题作文导写_语文论文 《少年王冕》预习学案 《开国大典》预习学案 《羚羊木雕》预习学案 《“飞天”凌空》预习学案 《使至塞上》预习学案 《绿色蝈蝈》预习学案 《故乡》结构分析 情境教学 不曾预约的精彩 告别状元情结 《少年闰土》章法结构 预习“四式” 《诗两首》(《我爱这土地》《乡愁》)学案 《少年闰土》“读写”结合的教学案例 《孔雀东南飞》预习学案 八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之乡土文化》练习题 《难忘的一课》预习学案 《最后一分钟》预习学案 《钓鱼的启示》预习学案 《蚊子和狮子》预习学案 《世说新语》两则预习学案 《少年闰土》“读写”结合的教学案例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教案 学弈预习指南 守望乡土,守住心灵 语文家庭作业:综合性学习之乡土文化练习题 《游褒禅山记》预习案 《猫》预习解析 《春》预习提纲 《狼牙山五壮士》预习学案 《世说新语》两则预习学案 《圆明园的毁灭》预习学案 《社戏》预习提示 《乌塔》预习解析 《土地的誓言》结构分析 《诗两首·我爱这土地·乡愁》教案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教案1 《乡下人家》段落结构 《慈母情深》课文结构 陶渊明的“三农”情结 诗两首:《我爱这土地》、《乡愁》教学教案 疫情预防安全教育课教案 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教育教案 《蒲柳人家》的乡土气息 《蜀道难》的思归情结 《蒲柳人家》的乡土气息 《陈情表》复习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