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赤壁赋》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小编:

《赤壁赋》第三课时

(三)复习式导入 3'

(一)学生背诵第二三两段。

1.老师引课

师:苏轼泛舟,夜游赤壁,面对那里优美的景色,苏轼感到心情舒畅,但是箫声和歌声引发了他心中的悲意。那悲什么呢?上节课我们已经讨论过,有英雄不在之悲,人生苦短之悲,有壮志难酬之悲。事实上,这里的“客”就是作者自己,只不过是他消极的一面而已。在这里面,我们看,如果他一直这样意志消沉下去,这样悲伤郁闷下去,那还是不是苏轼?(不是)苏轼的长人之处就是他总是旷达的。那么他怎么样来排遣掉心中的这份郁闷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四段。

3.研读第四段

(四)齐声朗读第四段

(五)学生参照课文注解,利用工具书等自己尝试翻译句子,尽可能直译,当直译不通时,可适当意译。必要时动笔写下来。

(六)用接龙的方式让学生起来翻译句子,老师做更正,补充或强调。

夫水与月乎,夫:指示代词,那;乎:句末语气词,表疑问,相当于“吗”。往:流逝。彼:那个,指代月亮。卒:副词,终究。盖:假若。将,语气助词,不译。自:从。者:……的方面。则:那么。曾:简直。何羡,即羡何,羡慕什么。且:况且。夫:发语词。苟:如果。吾之所有,之,取消句子独立性。虽:即使。惟:只有。是,这。

(七)师:这一段文字我们已经把它疏通了一遍字词,对它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当客因为种种原因感到忧伤时,他是怎么来解说的,苏轼要来排遣掉这份郁闷,他选用的表达方式是记叙、议论、抒情、描写?哪一种?(议论)讲道理,通过讲道理来排解心中的郁闷,讲的是什么样的道理呢?接下去你们自由朗读或者阅读,思考:1.这一段中写了哪些事物?2.苏轼说了什么道理?试着用一对表示矛盾关系的词语来概括。

(自己如果解决不了,也可以和同桌或身边的人交流。)

明确:这一段中写到的事物、阐述的道理如下:

变 不变

水 逝者如斯 未尝往也

月 盈虚者如彼 卒莫消长也

人(我) 时刻在变 无尽

结论:水、月、人都是既有变的一面也有不变的一面的。

问题3:这个“变与不变”的道理是针对第三段的哪一点来说的?

明确:提示从“而又何羡乎”一词入手,针对上文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而阐发论述的。

问题4: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长江(长江)的无穷?

明确: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来看,天地万物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亮有圆有缺。而且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你以为你踏进的是同一条河,事实上,河里的水已经不是你第一次踏进去时的水了,也就是说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从不变的角度来看,虽然月有阴晴圆缺,但是千百年来,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世界上只有一个月亮。虽然作为个体的人,生命史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所以物与我都是永恒的。以水和月为喻的一段议论,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史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

问题5:作者用什么方法阐述“不变”的观点?

明确:用打比方的论证方法,用水与月的做比,借眼前景来说理。

问题6:除了这个“变与不变”的道理以外,还有没有别的道理?

明确:“取与不取”的道理。

取 不取

清风明月 非吾之所有

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俗话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苏轼虽然也十分渴望高官厚禄,渴望为朝廷效力,可是既没有机会实现,那就不要再强求,不要再因为得不到而郁郁寡欢了。所以他这个时候也想通了,这样“侣鱼虾而友麋鹿”不也能够生活得很快乐嘛。显示出豁达乐观的心态。

说到这里,三处悲伤解决了没有,我们刚才说过,既然世界万物都有不变的一面,物与我都是无尽的,那么也就没有必要再去羡长江之无穷了;因为事物也都是在一刻不停变化的,那么英雄不在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也没有必要悲伤了。高官厚禄也许不是“我”应该追求的东西,那就不要强求了吧,还是取无穷的自然万物(明月清风)为“吾生”所享用,悠闲地生活吧,所以也无所谓“壮志未酬”之悲了。所以三个方面的悲都化解了。

问题7: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明确: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未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防幻想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非科学,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表现了作者平静超然的心态和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还是积极的。

(四)讲解第五段

师:苏轼讲完了道理,“客”听了以后相通了,心中的悲意没有了,心情又变得舒畅起来,于是客喜而笑,客人开心地笑了,洗盏更酌,洗干净酒杯重新斟上酒。肴核既尽,荤菜和果品已经吃完了,杯盘狼籍,杯子、盘子十分凌乱,在船中交错地躺着,不知道东方天色已经发亮。

四、理清整篇文章的情感变化

师: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这篇文章的整个结构布局有什么特点。我们先来理清他的情感变化。作者先写月夜泛舟游赤壁,饮酒赋诗,作者沉浸在美好的景色之中,而忘却世俗这样一种快乐的心情。再感怀历史人物的兴亡,从而跌入了现实的苦闷,最后通过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这样表达了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这里我不禁有一个疑问,这里感情的曲线是乐——悲——乐,那面前面的乐与后面的这一个乐是相同的吗?(生答,前一个是山水之乐,后一个是达观之乐。)俗话说文喜看山不喜平,所以作者在描写的时候也是有起有浮的。小小的一次游赤壁,能写得这样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真的是匠心独运。那么这样一来,他把景、情、理三者融合为一体,写景在水月流光,写情在哀乐相声,写理在物我无尽。

(六)写法鉴赏

师:苏轼的《赤壁赋》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那么它在写法上有哪些方面的特点呢?同学们讨论一下,可以结合“赋”这种问题的特点去考虑。

2.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涵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1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抒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2.骈散结合,善于取譬的语言特点。

本文用散文的笔势笔调,骈散结合,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与赋的讲究整齐对不同,它的书写更为自由。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婉:“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的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七)课堂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加粗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不绝如缕 B.扣舷而歌之 歌曰

C.苏子愀然 何为其然也 D.月出于东山之上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选出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 )

A.驾一叶之扁舟 B.倚歌而和之

C.自其变者而观之 D.取之无尽,用之不竭

3.选出下列句中属被动句的一项( )

A.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C.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D.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4.选出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 )

A.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B.何为其然也?

C.惟兄嫂是依 D.渺渺兮予怀

5.下列各句加粗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侣渔虾而友糜鹿 B.寄蜉蝣于天地

C.羡长江之无穷 D.托遗响于悲风

一、词语解释

1.一词多义


如 A、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动。)

B、纵一苇之所如。(往,到,动。)

之 A、哀吾生之须臾。(助词,主谓之间不译。)

B、惟江上之清风。(结构动词,的。)

C、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乎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形容词词尾。)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吗”。)

C、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


D、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不译。)

2.词类活用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方位名词“西”“东”作状语,可译为“向西,向东”)

舞幽壑之潜蛟。(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泣孤舟之嫠妇。(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

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伴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朋友。)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向南,名词作状语。)

顺流而东也 (名作动,可译为“向东进军”)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破:形容词做动词,攻下;下:名词做动词,攻下。)

    相关推荐

    赤壁赋---第三课时 《赤壁赋》第二课时.. 《赤壁赋》第二课时 赤壁赋导学案(第三课时) 《赤壁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赤壁赋》(第3课时)教学设计 《赤壁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赤壁赋教学设计2021 赤壁赋教学设计两课时 《赤壁赋》第三课时课堂实录 李文 《赤壁赋》备课三题 《赤壁赋》教学设计之三 赤壁赋导学案(二课时) 《赤壁赋》教案13(3课时) 赤壁赋 赤壁赋.. 赤壁赋 赤壁赋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 赤壁赋 赤壁赋 赤壁赋 赤壁赋 赤壁赋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 《赤壁赋》 赤壁赋 赤壁赋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 赤壁赋 赤壁赋 赤壁赋 《赤壁赋》 赤壁赋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说课稿 《赤壁赋》教案设计 《赤壁赋》说课稿 赤壁赋教案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26 20赤壁赋 前赤壁赋 赤壁赋2 《赤壁赋》学案 《赤壁赋》说课稿 前赤壁赋 《赤壁赋》说课教案 《赤壁赋》教案 《赤壁赋》教案 《赤壁赋》教案 《赤壁赋》教案 《赤壁赋》学案 20赤壁赋.. 《赤壁赋》教案 《赤壁赋》教案 《赤壁赋》教案 《赤壁赋》课文导读 《赤壁赋》课堂练习 《赤壁赋》教学设计之一 《赤壁赋》教案 《赤壁赋》课文助读 《赤壁赋》课文鉴赏 《赤壁赋》课文导入 《赤壁赋》课堂实录 《赤壁赋》说课稿3 《赤壁赋》课堂练习 《赤壁赋》课文题解 《赤壁赋》课堂实录 赤壁赋教案优秀教案 赤壁赋教案设计与反思 赤壁赋教学设计一等奖2021 赤壁赋教案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