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预习学案

小编: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一、预习案 

 (一)学习目标 1.走进新闻----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 2.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 3.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用自己的话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重点 认真阅读新闻,领会文章内容,了解这则新闻的意义,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三)预习导学 1.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著有《毛泽东选集》5卷,遗墨辑有《毛泽东书信手迹选》《毛泽东题词墨迹选》《毛泽东诗词手书》《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选》。 

★写作背景 1948年底到1949年初,随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蒋介石赖以进行内战的军事力量基本丧失殆尽,国民党政权摇摇欲坠。蒋介石并不甘心失败,他一方面玩弄“和谈”阴谋,一方面收缩兵力,在长江南岸加强防线。中国共产党愿意在惩办战争罪犯、废除伪宪法和伪法统等八项条件下同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1949年4月1日,中共代表团和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在北平开始谈判。经多次商谈,中共代表团在4月15日将和平修正案送交国民党代表团。4月20日,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宣告破裂。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是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取得胜利后,毛泽东亲自写的一篇新闻稿。 

 ★写作知识 新闻特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观点明确、语言简洁。 新闻写作是新闻事实的文字表达手段,是准确、鲜明、及时地报道新闻的重要环节。在新闻实践活动中,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和前提,没有采访就无从获取新闻事实、掌握新闻素材。但通过采访得到的大量的第一手新闻材料,并非都可以报道,还要经过分析、筛选、提炼、剪裁和加工,方能使之成为新闻作品。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构成新闻的细胞,离开了事实,新闻也就不存在了。新闻写作,实际上就是客观地记叙事实、评述事实。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芜湖( )摧枯拉朽( ) 溃退( ) 荻港( )

3.找出新闻的各个组成部分。 标题: 导语: 主体: 结语: 4.找出这则新闻的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二、探究案 1. “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2日2时电”属于新闻的什么?在新闻中起什么作用?

2.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经营”能否换成“构筑”,“溃退”能否换成“败退”?为什么?

3.“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句子中的“不到”“突破”“现正”能否换成“共”“越过”“已经”?

三、达标检测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南度 防线 摧枯拉朽(gū) B.芜湖 溃退(huì) 风平浪静 C.既已 荻港(gǎng) 万船齐放 D.突破 占领 执行(xíng) 2.填上合适的词语。 ( ):比喻腐朽势力很容易打垮。这里指解放军攻势凌厉,不可阻挡。 ( ):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无事。 ( ):(军队)被打垮而后退。 3.文学常识填空。 (1)狭义的新闻专指,通常包括标题、 、、结语和背景五部分。其“六要素”指何时、、、何事、、。 (2)新闻的结构形式一般为“”式结构,其表达方式以为主,适当穿插。 4. 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表达方式,它们分别属于新闻的哪一部分?有何作用? (1)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2)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3)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四、拓展交流 通过学习这则新闻,让我们了解新闻的相关的知识,认识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一、预习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特点,把握新闻的主要内容。 2.品读文中生动、准确、精辟的语言。 3.认识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二)学习重点 把握新闻的内容,揣摩文章准确、简洁的语言,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三)预习导学 1.常识填空。 ①新闻,又叫________,它的结构通常包括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五部分,其中必不可少的三部分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②新闻写作必须注意记叙的六要素: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③新闻的特点是观点________ 、内容________ 、报道________ 、语言________ 。 2.时代背景及作者简介。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解放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攻。中国人民解放军于21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渡江战役开始后,新华社连续发表了毛泽东写的两则新闻《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作者简介:毛泽东,新中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 3.反复朗读这则新闻,体会在读新闻时应怎样把握重音、语调、情感和节奏,并给下面加粗的字词正音。 区域( )溃退( )锐不可当( ) 歼灭( ) 要塞( )绥靖( )( ) 阻遏( ) 管辖( )逃窜( )芜湖()

二、探究案 1.快速默读,找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六要素。 人物: 时间: 地点: 事件发生的原因: 经过和结果: 2.资料补充 阅读新闻,还要注意它的结构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说说《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导语是什么,从哪几方面总领了全文;它的主体部分分几个层次,是怎样衔接在一起的。

3.研讨: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

4.比较下边每组中的两个句子,说说哪一句好,为什么? ①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过安庆、芜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共渡过三十万人。 ②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提示:注意从词语含义的差异上体会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①结果就在二十日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②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提示:注意比较语句的感情色彩。)

三、达标检测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②()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③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④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⑤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二十三日可以渡完。⑥此处敌军抵抗较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⑦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请用一句话(不超过20字)概括文段的中心。

2.在原文括号中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A、不料 剩下 顽固 消灭 B、不料 余部 顽强 歼灭 C、不想 剩下 顽强 打败 D、不巧 余部 顽固 击退 3.第⑥句中加点的“击溃”一词能否改为“击退”,为什么?

4.第⑥句中加点的“占领”一词与“控制”一词能否互换,为什么?

四、方法总结 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情感。 2.利用工具书及网络等完成 (1)生字关(2)词义关(3)朗读关(4)文本关

五、拓展交流 通过学习这则新闻,让我们了解新闻的相关的知识,认识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参考答案

一、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预习导学】 2.芜湖(wú)摧枯拉朽(xiǔ)溃退(kuì)荻港(dí) 3.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 渡江战斗……诸城进击中。 人民解放军……的命令。 4. 时间:1949年4月20日 地点:长江前线 人物: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 事件: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合作探究】 1.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 电头的作用: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2. 不能。因为“经营”有精心筹划和准备之意,这样更能够说明解放军的英勇。“溃退”更能说明国民党军队败退的程度。 3. 不能换。“不到”,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疾,作战顺利”之意,用“共”字不能表达这些意思;“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的意思,而用“越过”表现不出战斗经过;“现正”说明我军毫不懈怠,一刻不停地向敌人进攻,有“正在进行”的意思,而“已经”只表明结果,表意单一。 【达标检测】 1. D 2.摧枯拉朽,溃退,风平浪静 3. (1)消息 导语 主体 何地 何人 何故为何 (2)倒金字塔 记叙 议论 4. (1)表达方式是记叙;属于这则新闻的导语;作用:概括介绍事件的主要内容。 (2)表达方式是描写;属于这则新闻的主体部分;作用:突出我军军威壮观,渡江战斗如有天助,进展顺利。 (3)表达方式是议论;属于这则新闻的结语;作用:发出号召,激发全军斗志。

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预习导学】 1.①消息 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②人物 时间 地点 事件发生的原因 经过 结果 ③鲜明 真实 及时 简明准确 2.略。 3.yù kuì ruì wú jiān sài suí è xiá cuàn 【合作探究】 1.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华里长江战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经过与结果:人民解放军兵分三路横渡长江,23日可全部渡完。 2.其导语是开头两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这一导语从渡江作战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主体部分分三个层次,分述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渡江作战情况。第二层次开头说时间,“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与第一层次开头“二十日夜起”相并列。第二层末的议论说到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说到督战原因:“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接着以嘲笑汤恩伯的口吻说:“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这一句在二、三层之间起了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 3.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 主体,三路三个层次,看三个层次的衔接,一气呵成。中路和西路,都从时间说起,这样并列,层次分明,又紧相衔接。说了西路战况之后,又合起来有所议论,议论最后一句是“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话题从“西面”转向“东面”,很巧妙很自然地转到了下一层。可见,作者是很注意一层与一层之间的衔接的,所以全文流转顺畅,一气呵成。 4.第一小题,第2句好。“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用“越过”表现不出经过战斗。“渡至”比“到达”含义丰富,有横渡与到达两层意思,且文字简洁有力。“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疾,作战顺利之意。用“共”字不能表达这些意思。 第二小题,第2句好。“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有嘲讽意味,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倘说“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天”,毫无感情色彩,且与上一句“二十一日”重复。

【达标检测】 1.我东路军顺利突破敌军防线,渡过南岸。 2.B 3.不能。因为“击溃”是打垮、打散的意思,而“击退”是打退的意思,两个词表达的程度不同。用“击退”不能突出我军的英勇善战,势不可挡。 4.不能。因为两词含义不同,“占领”是“取得”这地方,而“控制”不仅有“取得”之意,而且有“已在我军掌握之中”之意。

    相关推荐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同步练习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说课稿 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5 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4 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及课件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教案2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教案1 将“横渡长江”改为“胜利渡江”好吗?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学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学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3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6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4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2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2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管窥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1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9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赏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精品教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设计 新华社的另一则新闻:《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 《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优秀教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设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简案二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设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实录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设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说课稿 《长征胜利万岁》教案3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设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设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设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文题解 《长征胜利万岁》教案1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说课设计 我军横渡长江情景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阅读理解答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说课设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堂实录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语言的气势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语言的气势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堂教学实录2 八年级上教参: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七年级下册教案设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初中语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说课稿 毛泽东《新闻两则》原文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公开课课堂实录 2 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设计 初二语文暑假作业: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阅读题 体验,让课堂别有洞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设计(人教版) 课堂活动的深层含义——《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例评析 三年级 >> 南京长江大桥 三年级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 语文教学要贯串一个“活”字──《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回顾与思考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教案1 5.南京长江大桥 5.南京长江大桥 2《南京长江大桥》 5 南京长江大桥 5 南京长江大桥 《江南的冬景》预学案3 《南京长江大桥》教学设计之三 《南京长江大桥》教学设计之三 南京长江大桥简介 南京长江大桥简介 《南京长江大桥》教学设计 南京长江大桥 教案教学设计 新闻两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导学案2(含答案) 南京长江大桥全面建成 南京长江大桥全面建成 人民军队经典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新闻两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表格式教案4 中国江南三大名楼 中国江南三大名楼 学弈预习指南 三年级教案:《南京长江大桥》板书设计之一 《南京长江大桥》教学设计之五 《南京长江大桥》教学设计之六 《南京长江大桥》教学设计之二 《南京长江大桥》教学设计之二 《南京长江大桥》教学设计之四 《南京长江大桥》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