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3第一课时

小编:

【教材简析】

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伴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通过自读自悟读懂课文。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书,让学生在自己的读书实践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该重视朗读的训练和指导。朗读既是理解的手段,也是表达的手段。因此教学中要以读为本,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读中表达、读中发现、读中评价、读中迁移。让学生读懂,读通,读熟。使学生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

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语文教学最终的落脚点应在“读写结合”上。“教材只是个例子”,“读”是为了会“写”,也就是让学生把从教材中学到的写作知识和方法在实践中运用。因此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及时地让学生在课堂上练笔。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把相关的句子制作成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溢着浓浓的父爱和母爱,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请你讲一讲生活中父母对你的爱。

2、是啊,父母的爱是平凡、朴实、无私的。母爱如太阳,热烈而温暖,父爱如海洋,深沉而含蓄。或许,我们并不在意他的存在。可是这种平凡的爱在我们生命遇到危险时会创造出惊人的奇迹。今天我们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和作者一起去体验伟大而无私的父爱。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2、小组合作:学习并互相检测生字。

3、教师检测学生生字的掌握情况。

4、指名读课文,检测学生是否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三、再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如何?

2、汇报交流读书情况,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又可以强化对词语的积累。同时,又寻找到阅读本文的突破口。

四、精读课文,朗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课文,画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读一读,并做批注写出自己的感受。

2、汇报交流读书体会,随机指导学生朗读。

四、布置作业,预留问题

1、想一想文章哪些地方描写了这对父子了不起,这些句子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为什么文中反复三次出现“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板书设计〗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了不起

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相关推荐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3第二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3第三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3第四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0第一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6第一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8第一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3第一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2第一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4第一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9第一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0第一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第二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9第二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8第二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0第二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4第二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3第二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2第二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0第二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6第二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一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一)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