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2第二课时

小编:

一、新课导入

师:这节课继续学习第17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大地震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我们来看看曾发生的几次大地震。

(课件出示:震后废墟的图片并配以音乐。)

1976年7月28日凌晨,我国唐山市发生7.8级强烈地震,24.24万人死亡,83万人受伤;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经历了一次严重的大地震,当天仅余震就发生了14次;而我们课文中的故事就发生在1994年1月的洛杉矶大地震中,当时30万人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直接经济损失约200亿美元。

二、复习引入

师:在地震中,这对父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请同学们浏览并回忆课文,简单说说。

(学生围绕以下内容回答:1994年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独自一人连续挖了38小时,终于从废墟里救出儿子。)

师:父子终于团聚了,就这个情节,课文是怎么写的?谁来读一读。

(学生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都读一读这句话,大家了解到了什么?

(学生围绕此段内容自由发言。)

三、新课学习

师: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你们是从课文的哪些情境中感受到的?咱们再认真地读一读课文。请大家默读课文,用心体验感受。

重点一:第十二自然段:

1、体会父亲独自挖了很长时间:

师:38小时到底有多长?

2、体会父亲很坚定:

师:这可不是普通的两天一夜呀!在这段时间里,父亲经历了什么,你们看到了吗?快读一读书。

(生自由阅读课文相关内容,应找到:其他孩子的父母、消防队长、警察都劝他离开这里,可这位父亲还在坚持营救儿子;学生读到消防队长说这里很危险,随时会发生大爆炸时,教师适时引导。)

师:这时到底有多危险?我们看一看。

(课件出示:展现地震场景的视频。)

师:你就在这危险中,就是消防队长,你会怎样劝他?自己试试。谁来劝?

(当学生读到警察也来劝阻父亲时,教师适时引导。)

师:警察下了命令,怎么劝?

师:危机四伏,赶快让他离开吧,大家都来劝劝他。附近的几个同学可以分角色读读这些对话。你们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呀?

(学生体会父亲的坚定。)

教师与学生对读:

其他父母都走了,也劝他离开,他问──

消防队长劝阻他,他还问──

警察下了命令,他仍然问──

3、体会父亲的信念:

师:都是父母,他刚来到这里时也曾跪在地上大哭,但他现在怎么就这么不听劝呢?

(学生自由读书找答案:父亲想到自己对儿子的承诺。)

师:都读读这句话。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自由发言。)

师:不论发生什么,想想会发生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师:现在发生什么了?

(生答:地震。)

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怎么理解?

(学生围绕“父亲的信念”自由发言。)

师:一直坚持着,你怎样读?父亲在绝望痛苦时,想到常对儿子说的这句话,是什么心情?自己再读一读。

师:不论发生什么──

(生接着读。)

师:38小时,父亲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但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8小时过去了,父亲一直在──(生:挖)12小时呢──(生:还在挖)24小时……36小时……大家都来读一读,你们又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

4、体会父亲的艰辛:

师:你们看到他疲惫成什么样子了?大家都读读这句话,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可以看出父亲没吃没喝,没休息,身上还受了伤,教师适时引导。)

师:哪儿让你们想到父亲肯定没休息过?

师:没吃没喝更没睡,眼睛全都熬红了,同学们读一读。

师:衣服都剐破了、磨烂了,大家自己读一读。

师:伤痕累累,怎么会这样呀?

师:为了救儿子,父亲什么也不顾了。请同学们把自己看到的情景再读一读吧。

重点二:第十六自然段:

师:挖呀,等呀,盼呀,奇迹出现了,父亲听到了什么?

(生:爸爸,是你吗?)

师:儿子是怎么喊的?

(学生朗读。)

师:为什么这么读?

(师生对读至最后一段。)

师:我看到不少同学很感动。刚才这段话,哪儿让你们感动?

(学生感动之处可能有:阿曼达在废墟下鼓励同学。)

师:在废墟下,那会是怎样的环境?

(学生感受到废墟下一团漆黑,没吃的,没喝的,随时会坍塌或爆炸。)

师:38小时被困在瓦砾堆里,几个七岁的孩子会怎么样?

(学生自由发言。)

师:如果你就是阿曼达,当你听到小伙伴绝望的哭声、撕心裂肺的呼喊声,拉着他们颤抖的、冰凉的小手时,会想到什么?会说什么,做什么?请大家拿起笔来写一写。

(学生练笔。)

师:谁愿意把自己写的或打算写的内容读给大家听?

(学生朗读自己所写的内容,教师适时引导。)

师:父亲的话给了你勇气;你在用这种信念影响身边的同学;被埋在深深的废墟中,信念支撑着七岁的阿曼达,鼓励着同学们,迎来了希望。

重点三:第二十二、二十三自然段:

师: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出口开辟出来了。当父亲让阿曼达出来时,他又听到了什么?

(生:阿曼达让其他孩子先走。)

师:可是孩子,你已经在废墟下待了将近39个小时,你才七岁呀!

(学生自由发言。)

师:你真是爸爸的好儿子,记住了爸爸的话。

四、小结

师(展示课文插图):就这样,第一个孩子出来了,是谁?第二个……第三个……第十三个……直到第十四个。于是,我们眼前出现了这样感人的场景──

(读最后一段。)

师:你们有怎样的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引导。)

师:这是生死离别后的重逢;这是一份创造了生命奇迹的父爱;有爱,生命就有了希望。

师:请同学们带着各自的感受放声读一读吧。

五、课外延伸

师:地震过去了,阿曼达父子团聚了,这爱的故事将长久地流传下去。在很多书中同学们也会读到这样的故事,大家可以在课后阅读更多的文章,感受亲情与友情的可贵。

【设计思路】

课文讲述了1994年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及其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精神的感染,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

语文学科具有鲜明的情感色彩。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思想与心灵碰撞和交汇的过程。为使学生入情入境,我选取我国唐山大地震、巴基斯坦大地震、洛杉矶大地震的图片及文字说明导入新课。为突破重难点,制作了展现地震场面的视频短片。为营造课堂气氛,选取适合情境的音乐。为凸显语言文字的感染力,选择重难点句制成幻灯片,引导学生反复品味朗读,走进父子二人的内心世界。

阅读教学最主要的实践活动是读书,读书是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教材的最好方法。有人说:“汉字有形象,有颜色,有气味。走进汉字,就走进了连绵的画廊,那人、那物、那情,可观、可闻、可触。”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学生通过不同形式、有层次的朗读,感悟到语言文字的内涵。

叶老主张,读书不能拘泥于文字,而应当驱逐着想象来看,看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才能领会到它。因此在教学时,我依据学生思维导向,引领他们穿梭于语言文字中,想象联想,联系上下文,深入理解文章重难点。

【点评】

这是一节成功的、不露指导痕迹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一体的、语文味很浓的课。整堂课流淌着父子深情,但没有脱离文本的说教,而是始终依托文本,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有感有悟。教师使用教材时都是直扑重点,紧扣重点词句、语段,没有情节的干瘪叙述,而是通过字面的感知、感受、感动,获得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感情,从而有所感悟──伟大的父爱能给父子两人巨大的勇气,使人在危急时刻变得更加坚强,能够无所畏惧地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

当教师以真挚、真情的语言、语调渲染令人撕心裂肺的地震现场,再设计激发学生真情互动的对读,师生已经如临其境,而且走进主人公的心灵世界。特别是教师设计的导语层层推进,学生的情感则随着文字的品读步步升温。在父爱的伟大精神感召下,学生的读与说都是声情并茂,甚至以形体语言助口头表达,使学生沉浸其中。结尾的小练笔也是水到渠成,学生不费力气写出阿曼达的所思、所想、所做。课外延伸介绍《感恩》一书,这既是感受亲情与友情的可贵,又是提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整节课没有听到教师空洞的说教和强调要求怎么练习读书、表达等,但听说读写始终贯穿其中。而且正是因为紧紧凭借语言文字又紧紧依托听说读写,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才可能如此有机地加以整合。

    相关推荐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2第一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第二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9第二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8第二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0第二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3第二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4第二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3第二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0第二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6第二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0第一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3第三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6第一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8第一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3第一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4第一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9第一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3第一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0第一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3第四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二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二)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七(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