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宋人以文字、以才学、以议论入诗的倾向》阅读题和答案

小编:

  针对宋人以文字、以才学、以议论入诗的倾向,严羽力纠其偏,提出“妙悟”说,这对推崇盛唐传统,把握诗的形象思维特征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后来的论诗者,沿着严羽的思路滑向玄虚的另一端,即“以禅言诗”,一时文士中好佛者大肆呼应,遂成风气。晚宋的一些诗人还以“学诗浑似学参禅”为七绝首句,互相赓和,累累不休,明人亦复效颦不已。在这种学术文化背景下,清代不少诗论家认为,诗以情性为本,而禅见性而忘情,这种诗学观背离诗的艺术特征,会将人引入歧途。所以,他们找到以书言诗的新视角,抛开禅学的玄虚神秘观念,以文人熟悉的书学作浅近的阐述,充分体现了本土文化中书、诗的优势互补与整合。

  清代文学批评的一个重大收获,就是出现五百多种诗话,有些诗论家将书与诗作跨门类的比较,以书喻诗,说明作法,直探规律。如薛雪的《一瓢诗话》中有九处地方以书说诗,讲透作诗原理。乔亿的《剑豁说诗》更具体地指出“字画有篆隶真草,诗亦有之”,并找出了它们的对应关系。如汉魏晋诗与隶书都具古朴意味,唐诗和真书在各自领域中都呈巅峰状态,李白之飘逸与张旭、怀素草书都是浪漫精神之杰作,杜诗与严书都饱含忠君忧国、大气鼓荡的沉雄气概,等等。这些对应,或同一时代特征,或同一内蕴风格,或类似的文化历史地位。

  诗、书的同一性在个人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黄庭坚看李白的苹书,感到“其书大类其诗,弥使人远想慨然”;而潘德舆评黄庭坚:“鲁直诗如其字,自以骨气胜,非以格韵胜者。”因为诗是心之言志之声,书是心之画性之态,外化为精神产品,其一体化是必然的。所以,诗书同构是文学与艺术相通的一个重要规律。

  除此以外,诗书在作法、变通、个性化追求等方面都有同构之处。方东树《昭昧詹言》续卷一论述写七律之难:“七律束于八句之中,以短篇而须具纵横奇恣、开阖阴阳之势,而又必起结转折、章法规矩井然,所以为难。古人至配之书中小楷。”冒春荣《葚原诗说》卷一谈到诗用虚字可使成为诗中之线索:“然其精神顾盼,意态飞动处,亦实具牵系联带之妙。此惟善书者知之。”

  诗书同构原理而引起以书言诗的诗评风气,是诗歌美学发展的必然。中国历来就有以人物、景观和自然意象比喻诗文,作印象式批评,至明清时已蔚为大观。如敖器之评魏武帝至唐宋诗人29家,王世贞评明代诗人105家、文人63家,洪亮吉评清代诗人104家,都是引物连类,让人意会连想。由于诗与书在艺术意蕴方面相似,因此,以书言诗也就成了一种优美的文化比较。

  清代出现以书言诗的文化现象也跟当时文人的才艺学养有密切的关系。科举取士以来,文人除须熟读经史子集外,还要赋诗习字。乾隆时朝廷开始以书取士,书的成就也影响其科场命运,所以很多文人从小苦练有成,不少人既是诗人又是书家。更有佼佼者如徐渭书、诗、画、印皆精,伊秉绶工诗文、善画、精篆刻,郑燮诗书画“三绝”,他们都为后人推崇。由于多种文化资源的熏陶与融汇,因此才有清诗话中以书言诗的热闹景象。

  8.下列对“以书言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书言诗”是清代一些诗论家在“以禅言诗”成风的背景之下提出的论诗新视角。

  B.“以书言诗”的诗评风气是诗歌美学发展的必然,这种诗评方法在明代就已经很流行了。

  C.“以书言诗”的文化现象的出现,其实也跟当时文人的才艺学养是有密切的关系的。

  D.“以书言诗”是一些诗论家将书法与诗作进行跨门类比较的一种论诗方法。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严羽提出“妙悟”说之后,在他的推崇下,一些好佛的论诗者就走向了玄虚的另一端。

  B.中国历来就有以人物、景观和自然意象比喻诗文,作印象式批评的传统,因此,以书喻诗,说明作法,直探作诗规律是诗歌美学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

  C.诗书在作法、变通、个性化追求等方面都是有同构之处的,因此,采用以书说诗的方法,是可以讲透一些作诗的原理的。

  D.同一时代的诗与书法往往会呈现出一种对应,它们或是具有同一时代特征,或是同一内蕴风格,或是类似的文化历史地位。

  10.请简述清代出现“以书言诗”的文化现象的原因。(3分)

  参考答案:

  8.B.第一段和第五段看出来;

  9.A.根据文章第一段

  10、①、诗书在作法、变通、个性化追求等方面都有同构之处,是文学与艺术相通的重要规律,是诗歌美学发展的必然。

  ②、当时文人都有较高的才艺学养;(第1点2分,第2点1分)

    相关推荐

    议论文阅读《读书以养心》附答案 酒可以激发诗人的灵感,诗人也可以借酒浇胸中的块垒,所以唐人有...阅读附答案 朱以撒《纸上思量》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阅读答案 以酒相待以诗见招 【唐】 李 白 【甲】(1)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阅读附答案 《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蔽人》阅读答案 《以虫治虫》学案 《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蔽人》阅读答案 《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蔽人》阅读答案 文言文褚翜字谋远,少以才干称...阅读附答案 “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阅读试题及答案 (附翻译) “方家以磁石磨针锋”阅读附答案 物以类聚,“人以菌分”说明文阅读答案 宋词中,词人频频以水入词,传情达意....阅读附答案 儒学大致可分为以礼为基础的伦理规范和以仁阅读答案 材料概括分析题:金庸阁下除办报外仿佛以史学佛学自负,对于以小说知名 ①“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阅读答案 蛇 宋以柱 阅读答案 物以类聚,“人以菌分”阅读答案 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蔽人 阅读答案 “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蔽人”阅读答案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阅读附答案 古文“以乐为法,以乐治国”阅读答案 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蔽人 阅读附答案 宋学士濂,洪武中以文学承宠渥最久....原文附翻译 文言文断句: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 “以乐为法,以乐治国,在今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春联这种文学样式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阅读附答案 “《论语》可以作为一本文学书看”语文阅读答案 以和为贵 阅读附答案 《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蔽人》阅读答案(2010北京中考语文阅读题) “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阅读答案 “《论语》可以作为一本文学书看”阅读理解答案 《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蔽人》阅读训练及答案 (2010北京中考语文阅读题) 大学应以培养人才为荣而非高考掐尖 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宋学士濂,洪武中以文学承宠渥最久....阅读附答案 议论文《 善于倾听》阅读附答案 文学通过否定给人以理想阅读附答案 可以赚同学的钱吗?阅读答案 《善于倾听》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莲花自古以来,一向为我国人民阅读答案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阅读答案 唯一可以带向远方的行囊阅读题参考答案 冯骥才《文化可以打造吗?》语文阅读答案 《有才与用才》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以乐为法,以乐治国”阅读试题及答案 《曹刿论战》“夫学者,所以求益耳”阅读及答案 唐诗何以繁荣阅读答案 汉朝时,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阅读答案 “以乐为法,以乐治国”阅读答案 李志林《向生命鞠躬》阅读题以及答案 你以为看的是网络文学阅读附答案 《宽以待人》阅读答案 以人为鉴阅读答案 古文以乐为法以乐治国阅读附答案 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阅读答案 “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阅读答案 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阅读答案 “李杜诗学是以生命体验为核心的”阅读答案 画皆以人重阅读答案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这凝重的诗句阅读附答案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文言文对比阅读答案 唯一可以带向远方的行囊 阅读答案 唯一可以带向远方的行囊阅读答案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阅读附答案 以人为鉴阅读附答案 《传统的艺术创作理论通常不以创意为中心》的阅读题和答案 阅读议论文《输不丢人,怕才丢人》附答案 《苍蝇》阅读附答案以及文学赏析 宽以待人 阅读答案 “以学自损,不如无学”阅读答案 以学自损,不如无学阅读答案 无“盐”以对的“盐荒”子孙......阅读附答案 八大山人以哑字署门阅读附答案 王鼎字鼎臣,以进士第(宋史)阅读答案附翻译 “李时勉,名懋,以字行,安福人”阅读答案 阅读并回答问题。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 文言文杨士奇,名寓,以字行...阅读附答案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古诗文阅读答案 人可以貌相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唯一可以带向远方的行囊》阅读附答案 守之以谦,行之以实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杨士奇,名寓,以字行....阅读附答案 孔子为政以德(或“以德、礼治国”) 韩非子以法治国 比较阅读答案 《人生可以创新》阅读答案 “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阅读答案(附翻译) 《以人为鉴》阅读附答案 游宇明《怎样的“水土”才养人》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人可以貌相》.......阅读答案 《以人为镜》阅读附答案 《以人为鉴(10分)》阅读答案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阅读答案 孙和字子孝,少以母王有宠见爱....阅读附答案 晁错,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 阅读附答案 美育要以“崇高”为价值取向 阅读附答案 《颜氏家训·风操篇》“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阅读答案及翻译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阅读答案及翻译 你的善良可以救你阅读理解及答案2021 你的善良可以救你阅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