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让环境教育成为语文教学的靓丽风景──从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课说开去

小编:

新课程的实施,使战斗在教改一线的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意识越来越强烈,教材的教育功能和作用也逐渐被认识和利用。表现在语文课堂中,如对课文内容的拓展,对教材的延伸,对背景资料的补充,运用现代教学媒体的辅助教学等方式,开辟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新视野。课堂的教学内容丰富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因为语文学习途径的拓宽,学习时空的拓展得到了较充分的发展。如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课,我就在落实文章重、难点的同时渗透了环境教育,效果很好。

下面简述一下教学课文时环境教育的自然渗透的过程:

先从课题入手,我以多媒体展示大量图片进行强烈地对比:广袤的草原,清澈的湖水,繁花似锦,牛羊成群,然后画面一转:最后的泉眼,枯死的胡杨,哭泣的荒漠,风沙漫漫,令人望而生畏,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适当地介绍了背景资料后,我自然地引出了课文的教学主旨:罗布泊本是非常美丽的湖泊,如今消逝了,成为一片死亡之地,这是生态环境遭受人为破坏的悲剧。我们为罗布泊生态环境的恶化而痛惜,也为人们的盲目无知造成的悲剧而痛惜。教学全文时,我很注意引导全班酝酿情绪,引导学生一步步去体会这篇报告文学所发出的强烈呼声:缺乏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历史的惨痛教训,再一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我认为自己在教学课文中落实得比较好的地方是注意挖掘文章写法上的特色,引导学生把握好文中运用对比、拟人、排比等手法,大大强化了文章的感情色彩,并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的直接抒情具有的强大力量,由此再让学生感悟升华,让环保的种子在学生的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简单举几例:

先看对比手法。我引领学生对比了罗布泊的今昔,让学生明白罗布泊并非从来就是神秘的沙漠,夕日这里曾是美丽的仙湖和繁华的绿洲。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放在一起比较,显示了巨大的落差,造成了文势的跌宕,使教学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再看拟人手法。我注意引领学生去体会文中胡杨林的拟人化的描写:“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自己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文中的罗布泊被拟人化也值得注意:“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品味这些拟人化的语句,真是形象鲜明,情境凸现,痛惜之情溢于言表,使教学突出了情感渗透的力量。

再如排比手法。

教学时我特别注重以下文句,例如:“四盲”:“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连用四个“盲目”,遗憾之情,谴责之情大大强化。又如篇末三个“救救”:“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呼吁之声,振聋发聩,强烈地启发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最后看直接抒情。例如:“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沙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这样的抒情让人共鸣,也令读者深深地感到痛心,深切地体会到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后果,觉悟到只有保护环境才能保护人类自己。

至此,文中强调的环保意识,已如春雨一般,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又像春风一样,扬起学生心中的环保风帆。立足教材,环保观念已扣开了学生的心扉。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环境的优劣,关系到人类生活质量的高低。而语文教学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正说明了语文教学与环境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环境教育,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的渗透,而且反过来也增加了语文教学的内涵,使两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由此我们认识到,语文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实现自我教育的过程。利用语文课进行环境教育,我们应着眼于既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并且激发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社会的愿望。在此我们不妨对语文教师怎样更有效地利用课内外各种途径进行环境教育做一点简单的探讨。

1、利用课文进行环境教育。课文作为一种载体,本身就渗透了环境意识。教师可系统地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归纳和利用。根据粗略的分析,现行教材中与环境教育密切相关的课文有三大类,一是普及自然科学知识的说明性文章,如《万紫千红的花》、《大自然的文字》、《食物从何处来》、《气候的威力》等,重在阐释科学道理,使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秘密,产生探索自然世界、研究自然科学的兴趣。其中,《向沙漠进军》、《死海不死》、《秃鹰之死》还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揭示了由于人类过度活动而造成环境污染的严峻现实,提出了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问题;二是富有文学价值的美文,像《春》、《济南的冬天》、《莺》、《斑羚飞渡》、《心中的鹰》等,学生可以由这些文章领略大自然的美,感受自然万物的丰富多彩,产生对自然母亲的景仰之情;三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通讯《种树“种到”联合国》,通过“小人物”王果香不平凡的业绩,讴歌绿化沙漠的环保英雄,激励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这些范文,文体有别,内容各异,表达方式也各不同,从多方面渗透环境意识,能给学生较为丰富的感受。学生阅读的过程,也是接受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教育,学习环境科学知识,养成正确的环境价值观的过程。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这些课文时,应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的分析中,强化自身的环境意识。

2、利用新闻报道进行环境教育。当今新闻媒体的快速发展,其图、文、声、色并茂的特点,为学生及时了解环境信息提供了方便。我们在培养学生关心新闻的习惯时,可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了解那些近在咫尺,触目惊心的环境破坏导致的恶果,在课堂上组织学生适时进行讨论,这样既考验了学生捕捉信息的敏锐程度,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也让他们在嘴唇的上下翻飞中锻炼了口才,于此同时,我们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的目的也得到了落实。

3、利用社会调查进行环境教育。现在,城市污染日益严重,我们可以利用综合实践课等机会,带学生到环保部门及其下属的水质净化厂、垃圾填埋厂等地方进行实地考察,以此促进学生的观察与思考,活生生的印象,深刻的感触,引发了学生心灵上的碰撞,回到课堂的环境保护问题中,联系现实,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定能够达到良好的教育实效。

4、利用写作训练进行环境教育。以上三种方法积累的是感性材料,要使环境意识从零散到系统,由表象到实质,应根据学生的耳闻目睹,启发他们由环境恶化现象,分析环境恶化原因,提供自己的环境保护的办法,抒发接受环境教育的感慨,让学生“一吐为快”……由于平时的厚实积累,学生行之于文时自不会空洞无物,由此达到了最终的教育目的。

总之,要让环境教育在课堂中不走形式且成为语文教学的靓丽风景,就要做到:在对课文的主旨进行准确挖掘的基础上,要善于将其它形式的环境教育渗透到知识的载体中去,多方入手,才能使学生形成一股强大的环保“暖流”,从而自觉去做一名环保卫士。

    相关推荐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文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评课 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评课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5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公开课简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文背景知识 评《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2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1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3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3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文背景知识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评课稿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评课稿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反思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反思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实录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反思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17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实录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文评点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一)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文评点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导学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反思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导学教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实录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导学稿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杂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建议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堂实录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评课稿2 《罗布泊,消失的仙湖》说课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堂实录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读后感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材理解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堂实录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后反思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堂实录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读后感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词语解释 读《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有感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设计 12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语法修辞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堂实录1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有关资料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结构分析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同步练习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优化测控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同步练习 情境教学的启示──《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后记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问题探究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写作特点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写作特色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整体把握 吴刚《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本原文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习题精选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练习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阅读答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写作借鉴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同步练习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心思想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综合资料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习题精选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词义辨析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同步练习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反思(2篇)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学案(含答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导入语设计 第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文简介 语文寒假作业: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后题及答案 八年级下教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简析与授课方案 《罗布泊,消逝的汕湖》说课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后练习及答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同步轻松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