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让语文成为放飞生命的天堂

小编: :admin

让语文成为放飞生命的天堂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就一直存在着一个理论视域上的重要局限性,那就是把教育概念局限在学校教育范畴以内,进而又把学校教育主要局限在知识教学之中。这种理论视域上的重要局限性已经使教育学陷入了进退维谷、自相矛盾的境地:在论及教育的理想性时,我们呼唤与渴望人的全面发展;一旦进入现实教育活动的论域,我们实际上又以理性认知取代了人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这种教育的尴尬局面,在新“课改”春风的涤荡下,正在逐渐得到改观。

然而,新“课改”下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走向何方?师生参与,交往互动,信息交流,教学相长,互学,互助,互促,形式多样,动态调整,多元互动的开放性课堂不失为是追寻的目标。为达成这样的目标,我们务须构建起与之相匹配的教学策略——

一、让学生从约束走向自由

审视时下的语文课堂,我们还不难发现:教师或以自己的心得强加于学生;或用教参的答案固定了教学的方向,限制了学生的自由;或强调阅读技法,而忽视个体的情感体验;或以群体阅读代替个性阅读;或以作者的感受来人为提升学生的领悟。这种不从接受者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的教学造成了主体错位,使学生认为阅读就是应付教师的学习,就是琢磨作品的答案,而与自己无关,以致迷失了自己,丧失了阅读的渴望。

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改造传统课堂,高扬“以生为本”的理念。即教师要从“中心”的地位和“主演”的角色中解放出来,去当导演,做首席或主持人,让学生做演员,做课堂的主任。如教学四年级《草原》一课,在请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时,问“你们准备采用什么学习方法去主动学习课文?”学生说出了:读、列小标题、勾画重点词句、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法。这样,教师尽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去主动学习。这样,整齐划一的课堂变成了五彩缤纷的学习场。读的、画的、讨论的,气氛热烈、活跃,场面感人。当同学们兴趣盎然地学完课文后,教师要做好“主持人”,便让学生说说从课文中了解了哪些内容,还存在哪些不理解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又要按照难易程度,分别通过同桌、小组讨论或师生共同研讨等多种方式一一解决。由于放手让学生学习,他们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所以他们愿意将自己读懂的内容讲给大家听,表达出收获的喜悦,而对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也从师生的互动学习中迎刃而解了。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如果教师一味按照工业社会的标准化生产方式,机械复制知识,则会使学生习惯于被动的接受而丧失创造的欲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使其学习行为得以自由。

二、让教学从授受走向交流

从课堂教学的活动形式来看,当前的课堂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的认知活动,忽视学生内在的体验和感悟。课堂便成为教师演出“教案剧”的特殊场所,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的角色。在这一观念指导下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单向输出的教学方式、教师-命令支配的管理模式和学生绝对服从的课堂文化,从而使人们对课堂生活失却了完整的认识与理解,课堂也失却了教师和学生终极价值的依托,失却了对生命意义的反思与观照。

如果说“问题化”倾向在语文教学中已有相当时日的话,那么“空泛化”则是伴随着新课程教学出现的现象,而且正为部分教师津津乐道。不管什么文体,不管什么内容,教师引导的都是“你觉得课文哪些地方写得好?”“你觉得哪些词用得好?”这些问题不是不可以问,但如果每课都这样问,对文本而言,就不能体现内容的差异,文章的重点就不能突出,难点就不能突破,色彩各异的篇章就成了千人一面;对阅读“倾听”而言,就不能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与文本形成有效对话。导致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重细枝末节而难于”观其大略“,只抓只言片语而缺乏整体把握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停留在浅层次,而且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对这种千篇一律的提问丧失兴趣。在这种空泛化的问题引导之下,读者的”视界“不可能与文本的“视界”融合。

“问题化”不行,“空泛化”也不行,那么出路何在?

笔者有幸在龙岩聆听了于永正老师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教学,被于老师那师生无痕的交流、对话所折服。于老师让学生充分读了两三遍课文后,问:“读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何感想?”

生1:我十分恨英法联军。(板书:恨)

生2:我十分伤心。(板书:伤心)

生3:对圆明园的毁灭,我感到十分惋惜。

生4:对圆明园的毁灭,我感到十分难过。

师:每一个人读了都很难过,请你告诉我们,你恨谁?

生1:我恨强盗似的英法联军。

生2:我怪落后腐败的清政府。

师:告诉我们,你读了哪一段最恨?

生:读了第5自然段感到最恨。

师:看书再读读,看谁能把恨读出来。

……

笔者认为,教学要实现由授受向交流转变。要交流、要对话,必须以话题作平台,创设对话的良好氛围。什么是话题?所谓话题,是指谈话的主题,谈话的中心,也是一个谈话的范围。大家围绕着这个中心各抒已见,并从相互的谈话中获得启示,从而使思维不断深化。教师用以引导学生交流、对话的,应是几个话题,而不是一个个细小琐碎的问题。具体要把握好三条:一是联系地区实际,尽可能将文本内容与社区文化资源结合起来。二是结合学生的亲身经历、感觉。三是结合学生的阅读实践。每个学生都不是空白,我们的话题要力求调动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来参与新文本的交流互动、阅读对话。如果我们的话题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学生陌生的领域,也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些感性的材料如图片、音像资料来丰富学生的经验,从而更好地进行交流、对话。

三、让教材封闭走向开放

课程观的历史演进基本上是沿着“人的未来生活——人的现实生活——人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沟通”这一轨道展开的。从根本上说,课程观的转向实质是“和完整的人及其完整的生活的转向”。可我们的课堂教学恰恰脱离了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缺乏对完满的可能生活的构建。在笔者看来,教材不过是为儿童提供沟通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案例”,案例之后应该是什么?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如《蒲公英》中,有这样一段话:“太阳公公看见了,亲切地嘱咐他们:孩子们记住,别落在表面上金光闪闪的地方,那是沙漠。也不要被银花朵朵所迷惑,那是湖泊。只有黑黑的泥土,才是你们生根长叶的地方。”对此,如果我们习惯用成人的思维来对文本进行解读,很容易抽象出“要听话”的表层意义,其价值取向显然与现代观念相悖。有的老师在教学时没有用唯一的答案框住学生,而是引导讨论:听了太阳公公的嘱咐,你想把家安在哪里?孩子们的发言可谓丰富多彩:“我想把家安在空中,自由自在地生活!”;“我想把家安在湖边的泥土里,充分吸引水分!”;“我想把家安在牡丹花下,欣赏她的美!”;“我想把家安在无际的沙漠里,创造奇迹。”……可见,教师站在孩子的视角,利用文本留下的空白,让学生的心徜徉在自由的天空中,不经意中已丰富了他们感性生命的成长,充盈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如果忽视学生的需要,不敢越雷池半步,就文本论文本,学生就不会如此个性飞扬。

当然,“用教材”的途径并不仅限于这些,但不管采用哪一种形式,都应根据文本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并且还务必明确:“用教材”的目的是为了“活化”学生的思维,是为了学生更好地感悟文本,是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关推荐

    让习作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场所 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流淌的地方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让不同的生命在课堂中成长、绽放──《生命生命》教学片段赏析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让课堂成为师生的情感场 放飞心灵,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自由飞翔 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的学习场 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让课堂成为催生创新的舞台 让生命绽放异彩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 让课堂成为“学堂-小学语文论文 孙绍振:让语文成为青少年精神生命的家园 放权的课堂,生命的课堂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交流与互动的舞台 让课堂成为学生施展个性的舞台 让美读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 让课堂成为创新的阵地 让“错误”成为生本课堂的一道风景 让生成资源成为教育的良机 让课堂成为五彩的世界 让学生成为识字的主人 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让孩子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让课堂焕发生命的色彩 让课堂变成孩子的快乐天堂 让“问题”成为课堂运行的动力 让课堂变成孩子的快乐天堂 让作文成为乐事 构建自主的新课堂——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读者 给学生一片蓝天 让学生放飞思想——浅谈作文教学 《说课,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成为学习拼音的主体 生成,让课堂更精彩 走进新课改,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让学生成为阅读的真正主人 《化乐为文、放飞想象》 让学生成为学习拼音的主体 让语文课堂绽放个性 让生命在语文课堂里焕发光彩 让学生成为文本的主角──由《荒岛余生》想到的 让课堂涌动生命潮流 让作文批改成为师生交流的阵地_语文论文 让激情在低段课堂教学中放飞 放飞个性,让课堂灵动起来论文精品 让课堂因生成而美丽 让学生成为班级活动中的主人 让生命绽放光彩——谈《丑小鸭》教学 放飞学生的心灵 让小学生成为学习拼音的主体 《习作:让生命绽放异彩》教学设计 插上创造翅膀,让作业成为课堂延伸的快乐天地 让学生成为真的学习主人──《爬天都峰》教学随感 让阅读成为“悦读” 让阅读成为校长的一种生活方式 让教案成为教师成长的载体 放飞学生的天性——我教《草船借箭》 《习作:让生命绽放异彩》教学设计1 让“教案”成为“学案” 放飞学生的天性──我教《草船借箭》 放飞学生的天性——我教《草船借箭》 让生命智慧有效生成──《影子》教学反思 让课堂开放些――第二册语文《春天的手》教学片断 美化课堂 享受语文 绽放绚丽生命之花 让读书成为习惯 让课堂对话焕发生命活力 让语言为学生的人生点灯 让课堂开放些――第二册语文《春天的手》教学片断 让思维迸放火花──《鸟的天堂》教学案例 如何让学习成绩发生突破性的飞跃 生命的语文 语文的生命 让孩子放飞想象──教学《中彩那天》有感 让孩子放飞想象──教学《中彩那天》有感 学生乐于写作文,不要让作文成为负担 让生活成为学习语文的金钥匙——《菜园里》教学案例 让思维迸放火花──《鸟的天堂》教学案例 让思维迸放火花──《鸟的天堂》教学案例 让生命教育之花在语文教学中绽放 教师随笔 让我们成为孩子成长的助跑器 让课堂成为五彩的世界 教案教学设计 构建开放语文课堂课堂精彩飞扬 美丽的故事,一起读过瘾──让读的过程成为师生对话与生命体验的历程 让孩子成为识字的主人-小学语文论文 语文课堂应成为学生诗意的栖居地——《去年的树》 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 ——一节宋词欣赏课-教学教案 让阅读成为教师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 让新教材成为创新的摇篮 以生活为课堂 走开放识字之路 让学生“飞”起来 激情燃放生命之花——《秋天的怀念》赏析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自己去吧》教学案例与反思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自己去吧》教学案例与反思 让汉语拼音成为享誉世界的文化名片 让识字成为一种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