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是懂,还是能?

小编: :admin

在语文课上,常听有的老师问学生懂不懂。我觉得,这问法很不科学。因为这样问,对于学生来说,会产生误解,以为听懂了,就算学好语文了,就万事大吉了;对于教师来说,讲课文就是让学生懂,学生懂了,教师就算完成任务了。让学生懂,没有错,问题是,学生懂了,就有语文能力了吗?我看未必。

要懂就得讲,所以许多语文教师都喜欢讲,并且竭力追求讲深讲透。常听有的老师说,喜欢上文言文,不喜欢上现代文,因为现代文没讲头。就拿文言文来说,一篇七八百字的短文,要讲三四节。一字一句,从词性、用法、含义到翻译,学生全懂了。可是,要让学生读一读,学生读的磕磕巴巴,有的句子还读破句;合上课本,让学生背一下,就更傻眼了,有的连一句原文也不能背出来。学生听懂了,却不能正确地、流畅地、欣赏地读,和文言文依然有隔膜。时间一久,把老师讲的全忘了,学生脑子里依旧是空白。中学六年,学生对学过的文言文可以说篇篇懂,然而由于不能诵读,不能背诵,学生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很差,欣赏能力几乎是零。这样学习的结果是老师一讲全懂,老师不讲,全不能。传统语文教学始终抓学生的读和背,在能上下功夫,不在懂上下功夫,是摸到了语文学习的规律。古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就是一个证明。现代语文教学反其道而行之,一开始就抓讲,讲深讲透,学生懂了却不能。求讲深讲透的教学观念给现代语文教学带来了极坏的影响,受害的当然是学生。然而,语文教学一直讲风甚盛,久杀不衰,我想,就是这个“懂”字在作怪。

语文教学不是懂不懂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的问题。开口能说,开卷能读,提笔能写,这“三能”应该成为语文教学追求的目标。现在逐一说一说。

开口能说,是口语训练。也许有人说,不是哑巴,谁不会说话,还用专门训练?语文教学的开口能说,和生活中的说话是不同的。生活中的说话是随意的,杂乱的,而且各地用各地的方言。这些人聚集到一块,交流就困难了。在教学中训练说,是在公共场合说。许多学生在课下能聊,但在课堂上不能说。有的不敢站出来说,有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有的说了半天不知道说的是什么。这就说明缺乏训练。在公共场合说,首先是用普通话,声音响亮、清晰,态度自然、大方,说的流利,没有嗯嗯啊啊,这个那个之类的口头语。其次,说的内容是自己思考的,有明确的观点,有可信的证据,有积极的意义。最后是简明、得体,充满情感,符合逻辑。做到这三点,才算是开口能说。

开卷能读,不但是默读,还包括能朗读。默读,用眼睛看就行了,都会;朗读,是用声音表现文字里的情意,得训练。现在许多的中学生不能朗读。主要表现是读的没有语气,没有语调,没有节奏,没有表情;有气无力,有声无情,让人听了昏昏欲睡。美文还需要美读,不能美读,欣赏就是大问题。古人读诗词用吟,读散文用诵,都是美读。把欣赏放在第一位,在欣赏的过程中,渐渐领悟、理解了。这种读,就像欣赏美人,先欣赏她的美丽,之后再去理解和她有关的情况,比如,性格怎样,文化程度怎样,结婚了没有,等等。如果倒过来,就没有趣味了。现在一说到阅读,人们往往把理解作为重点,左分析右分析,把欣赏抛到了九霄云外,就是倒过来了。不能朗读,不算是学语文;不能美读,就谈不上欣赏。总之,不能朗读就体会不到语言文字的妙处。学生的朗读能力越来越差,是因为语文教学越来越不重视朗读。尤其是到了高中,课堂上就很少听到朗读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想,教师带头读,课堂多朗读,是个有效的办法。学生听教师读,会受感染,也想读;慢慢养成了爱朗读的习惯。不论课上课下,学生拿到好文章就想读,读的很快乐,就是开卷能读了。

提笔能写,不仅能写考试文,还要能写生活文。后者才是目的。现在的学生能写考试文,不能写生活文。因为考试文可以胡编乱造,生活得写真实。这颇有点像写鬼容易写人难了。考场上,学生造作文的速度快得惊人。我曾见过一位同学,离下场不到二十分钟了,还没有开始写作文呢。我很为他担心。可是,下场交卷时,他写了满满的一大篇。内容是什么,我不得而知,但分数肯定是要给他的。如果编的可以,还能拿到不错的分数。凭着几篇范文和小故事,学生就能造出考试文,这也算能写,但不管用。古代的八股文教育,学生能写考试文,大多能写文情感并茂的生活文。这里面的规律,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现在,学生的写作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不能写规范的字,不能用准确的词,不能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能自觉修改自己的文章。语文教学要把这些不能训练成能,使写作既能用在考场上,也能用在生活中。所以,要让学生:一是能写工整的汉字,二是能写文从字顺的句子,三是能写有物有序的文章,四是能改词句不妥的地方。总之,语文教学既要让学生能写考试文,更要让学生能写生活文。这样,才算是做到了提笔能写。

语文教学不要再问懂不懂了。学习一篇文章不可能全懂,有些不懂的也没有关系。语文学习需要经过岁月的发酵。今年不懂的,明年或后年就懂了。语文教学要问能不能,能不能说,能不能读,能不能背,能不能写。总之,要落实在一个“能”字上。

    相关推荐

    是“鹊”还是“雀” 是“鹊”还是“雀” 是鹊还是雀 是“鹊”还是“雀” 薛法根: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是“爬竿”,还是“爬杆”? 7 是尊重还是迁就 是辩一辩还是演一演? 是审美还是宣扬暴力 要路还是要树 读mò,还是读méi “花生”还是“苹果”? 花木兰是英雄还是孝女? 海明威是硬汉还是懦夫? 三年级教案:是“鹊”还是“雀” 是“人造美女”还是“女娲造人”? 是《兰亭集序》还是《〈兰亭集〉序》 还是好读书着好 《愚公移山》是寓言还是神话? 小林究竟是男孩还是女孩? 孙悟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虚构,还是要真实? 虚构,还是要真实? 是“阿阿”还是“阿发”——《社戏》教后记 《登鹳雀楼》是哲理诗还是抒情诗? 《登鹳雀楼》是哲理诗还是抒情诗? 是“此/是君家果”还是“此/是君家/果”──《杨氏之子》教学有感 是科学检测还是烦琐误人_语文论文 再说“会不相从许”之“相”是“代词”还是“副词”? 是亵渎,还是归本?──《少年闰土》教学片断 是“建立”还是“举行”──《开国大典》教学案例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白杨》:要政治还是要人文 缘木求鱼还是成果斐然 再接再厉还是再接再励 《白杨》:要政治还是要人文 "自主"学习:绝对还是相对? 以己养鸟还是以鸟养鸟 点睛还是添足 教学反思 《白杨》:要政治还是要人文 柳红:语文,你教人还是毁人? 这还是我们的课堂吗?(发表) 我们是要他们织一块锦缎,还是选一块锦缎 阅读能力是一种独立的能力 《春天好,还是夏天好?》教学设计 要路还是要树 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教育该姓“文”还是该姓“白”? 《阿房宫赋》的「房」应读 fáng 还是 páng? 关于“相”作代词还是副词的通讯 古诗诵读活动还是不求甚解好 《当大人好还是当小孩好》教学设计 是“自相矛盾”,还是“别有用心”?──《小桥流水人家》教学札记 是“西出去”还是“西出来”?──听教学《送元二使安西》的思考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学案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教案 《曹刿论战》中“忠之属也”的“之”是“结构助词”还是“复指代词” “金蝉脱壳”还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比喻-----。“三十六计”还有----- 你认为用“推”,还是用“敲”好?请说明理由: 部编版2017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教案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教案5 写人还是写草?——朱自清《春》“春草图”新解 口语交际课教案(春天好,还是夏天好?) 是必要,还是非要不可?——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地位 风调才能雨顺是怎么回事 人教版一年级新教材《大还是小》教案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教案2 《关于“相”作代词还是副词的通讯》的通讯 2017人教版语文第一册10《大还是小》教案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导学案2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练习设计 《人是能够思想的芦苇》教案5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最新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一等奖 内容,还是形式?──关于阅读教学的人文思考 “可笑”还是“可恨”——《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随笔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教与学设计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学案设计3 “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还是训为“落花”的好──《桃花源记》里“落英”的解释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导学案 “夹竹桃的妙处”,是指课文上一自然段讲的夹竹桃()的特点,作用是();“还不止于此”的作用是()。“此”指()。 是“漂浮”不是“飘浮” 能说会写六《要是有了它…》教学设计 课程改革误了高考,还是高考误了课程改革 你还觉得郑和远航是一次怎么样的远航吗? 语言积累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基础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教学一体化案 孩子的潜能是无限──《尊严》教学随笔 小学语文教材的把握与运用——还是从评价谈起 孩子的潜能是无限──《尊严》教学随笔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设计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学设计 “乐”是表象,“醉”是实质 “她面对着的是……她不能……也不能……”从这些词句中你能看出什么? 用不是而是造句 思路是经 问题是纬 小学语文教材的把握与运用(七)——还是从评价谈起 小学语文教材的把握与运用(二)——还是从评价谈起 小学语文教材的把握与运用——还是从评价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