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张中行:读与思

小编: :admin

《论语•为政》篇有这样的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用现在的话意译是:只学不思就会黑白不分,莫衷一是;只思不学就会胡思乱想,错漏百出。这个学习经验大有参考价值,我们这里虽然是谈作文,却无妨借用;不过范围要缩小,就是“学”要变为“读”。古人所谓学不只包括读文献,还包括“行事”,如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大部分都在内。学范围大,思是思所学,范围自然也要随着扩大。我们这里变学为读,思也要缩小为融会读文章之所得,并运用于作文。关于读,前面已经谈了不少,其为重要,这里参照《论语》的意思,可以这样说:思而不读,即使能够思出一些招数来,这招数也未必有价值,尤其不能顺理成章地化入作文;何况这面壁的思又很难生产出清新高妙的文理来。自然,丝毫不读而面壁凝思的情况是没有的,那我们无妨退一步说:懒于读而想多靠思以求学会作文,结果必是所见者少,不能取法乎上,勉强成篇,求内容表达都有可取总是很难的。思而不读的另一端是读而不思,也是没有的,那就退一步说:多读而少思,这就学作文说也不妥当,除了黑白不分、莫衷一是以外,还要加上茫无头绪、难于运用。以下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前面已经说过,就学作文说,读的目的是吸收思想内容,学习表达方法。所读非一人所写,人心之不同,各如其面,即使为一人所写,也会顾此失彼,甚至出尔反尔,因而无论就思想内容说还是就表达方法说,都会南辕北辙,瑕瑜互见。这里面有是非,有好坏,如果一古脑儿吞下去,并转而表现于自己的笔下,那就会杂乱无章,闹笑话。常听人说,读书可以明理。其实这句话并不完全对,因为例外并不少。例如唐朝有个房琯,与大诗人李白、杜甫同时,官作得很大,书念得很多,可是食古不化,竟用古车战法打仗,结果大败,这就是读书并没有明理。还可以举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例,一个严肃认真的人,职业是教师,不知道念了什么书,竟成为五行定命的信徒,一次正颜厉色地告诫我,遇见金命的人一定要加小心,因为我是木命,这也是读书并没有明理。可见要明理,只靠读还不成,还要能够分辨是非和好坏。这分辨的能力是由思来。

思是心理活动,以什么为材料,怎样安排、辨别,以什么为标准判断是非、决定取舍,内容很复杂,不能也不必详说。这里还是就学作文说,读得渐多,吸收不少,要怎样用思来整理呢?思是动的,既连又转,内容千变万化,照猫画虎自然有困难,以下只能略举一些要点。

(一)聚集和安排。不同的作者写的不同的书或篇章,主张不尽同,甚至有大差异,表现手法也各有特点,我们读了,都吸收到记忆里,这是聚集。聚集的大量事物,可以归类:有些性质相同,有些性质相近,有些性质相远,有些性质相反,相同、相近之中,还可以分大小、深浅、高低,等等,这是安排。读有所得,头绪纷繁,这是以思为主力的初步整理。

(二)比较和分辨。主张不同,表现手法不同,会有是非至少是价值的差异。道理有是非,价值有高下,要辨明,就必须靠思。定是非、高下的思不能任意,这就要有关于判定是非、高下的原则的知识,这知识自然也要由多读之后经过思的整理和融会来。总之,不经过自己的深思就不能辨明不同主张和表现手法的是非、高下;辨且不能,取其是和高、舍其非和下自然就更做不到了。

(三)验证。比较、分辨之后,心中有所知,有所信,可以通过“用”来验证。所谓用是:(1)读新的作品时,以所知、所信为尺度,看看能协调不能协调;能协调,则所知、所信可以更加巩固,不能协调,可以修补,使所知、所信更加完善。用的另一条路,(2)是写,就是把所知、所信用于自己的作文中,看看有没有起充实、提高的作用;有,可以顺路往前走,没有,可以证明所知、所信还不完善,需要修补。

(四)推衍。所知、所信逐渐深厚,逐渐完善,甚至成为体系,就可以向四外推衍,通过以此证彼、以彼证此,以求所知、所信的体系更广博,更完整。举例说,就表现手法说,清淡是一种高的境界,这种评价的原则似也可运用于其他艺术形式,如绘画、戏剧、音乐等。如果真是这样,则所知、所信的可信程度就更高一筹了。

(五)融会贯通。读多了,对于各家各派有深入的认识,既知其所长,又知其所短,到自己执笔的时候,能够漫不经意地选用某家之长或兼用数家之长,是思的最高成就,融会贯通。这种境界有难的一面,因为多读之后,不只要熟,而且要深入体会其短长、甘苦。但也有易的一面,是熟而能深入体会其韵味,到自己作文的时候,这韵味就会自动跑到笔下。昔日古文大家如韩愈、苏轼、归有光等,本领都是这样来的。这本领也是来自读之后的思。

以上是说思的作用的一些主要表现。还有比这些表现更重要的是锻炼“思路”。所谓思路,是对于某一事物或某一问题的有条理、具首尾、内容充实、合情合理的想法。我们常说,作文,对于某一个题目,你怎样想就怎样写,这想不是胡思乱想,是指思路。这样说,文章不过是自己思路的写照,因而想文章写得好,就必须有个好思路。思路,人人有,常见的是断断续续,不成系统,甚至缺头少尾,毫无条理。思路有条理,一方面是由读来。比如一篇理论性的文章,先提出论点,然后举出种种理由来论证,我们读它,等于心的活动随着作者的思路由此及彼地走了一过;另一篇先举出种种事例,最后提出论点,我们读它,也等于心的活动随着作者的思路由此及彼地走了一过。随着走一过是锻炼,但这类由读而来的锻炼是零散的。想集中,融会为自己的本领,还要靠自己常常练习,针对某一问题或某一题目,试着建立为自己的成系统、合情理的思路。这种锻炼思路的过程,常常就是写作(包括下笔前的写提纲)的过程,这到以后谈写的时候再说。这里需要注意的只是,为了学作文,多读之后还要用思来消化,使外来之物变为自己的。

    相关推荐

    张中行:思路与字面 张中行:题与文 张中行:精与博 张中行:读什么 张中行:怎样读 张中行:多读多写 张中行:熟练与知识 张中行:条理与提纲 张中行:按部就班与行云流水 张中行:修改 张中行:结束语 张中行:言文距离 张中行:藕断丝连 张中行:言为心声 张中行:采花成蜜 张中行:由记话起 张中行:言之有物 张中行:规格之类 张中行:写作知识 张中行:文言问题 张中行:言教身教 张中行:板滞沉闷 张中行:作文批改 张中行:作文杂谈 张中行:粉饰造作 张中行:随手涂抹 张中行:师生之间 张中行:什么是作文 张中行:眼力的培养 张中行:课内和课外 张中行:辞达而已矣 张中行:顺口和悦耳 张中行:为什么要作文 张中行:关于一己之见 张中行:关于照猫画虎 张中行《作文杂谈》之缘起 张中行:开头结尾及其间 张中行:低标准和高标准 张中行:课堂作文的练功 猛虎行 张籍 张熊飞与诱思探究教学 在讲读课中进行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_语文论文 扣住一张“嘴”,读活文中人 《精读与略读》反思 山行教学设计与反思 感慨与敬仰──读张帆著邓拓评传 《琵琶行》中的“思”字 现代文阅读:中考阅读试题:张驰《心中芦苇》 张岱年《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解读 张骞与丝绸之路 张爱萍与邓稼先 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思相当的古诗句有: 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思相同的名人名言: 精读与略读教学反思 《精读与略读》教学反思 一次美的旅行─《山中访友》教学案例与反思 张之洞与梁启超的教育思想比较 张骞与丝绸之路 《长恨歌》与《琵琶行》的比较阅读 紧张严密的叙事中张扬科学幻想──读张之路科幻小说《极限幻觉》 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与思考 2017年中考文言文阅读:与朱元思书 北京版五上:山行教案与反思 张若虚与唐诗兴象 张抗抗简介与生平 《泥人张》教学反思 信任与同行 张衡传阅读答案 读吴均《与朱元思书》 以读启思,读中悟情 以读启思,读中悟情 《与朱元思书》中心思想 《张衡传》教学反思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教学反思 行道树教学设计2021 张晓风行道树教学设计 《张衡传》教学反思 张衡传教学反思 《陈太丘与友期行》阅读答案及翻译 七年级语文阅读训练:谁与我同行 《与朱元思书》阅读指导 《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 “导读”与“导思”──《海燕》教学 “诵读与感悟”教学反思 中考文言文精细阅读之《与朱元思书》(一) 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 对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题的分析与思考 与朱元思书课文解读 《行道树》解读 太行山与女娲 知识:张择端与清明上河图教学案例反思 在读中思 在思中学_语文论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心思想 中考文言文精细阅读之《与朱元思书》(二) 我读《琵琶行》 短歌行朗读 张抗抗散文的启示──在人性中沉稳与升华 《窃读记》中心思想 与中学生谈快速阅读 《老张卖糖果》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