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小编: :admin

滨海县滨淮农场学校刘训培

摘要:

教学注重激励机制,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给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一个自由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就会喜欢你,就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激励师生关系事半功倍互动和谐

正文:

“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首《真心英雄》是我最喜欢的歌。之所以会这样,还得从我第一次教一年级语文说起。

教了多年小学高年级语文的我,由于学校教学人员老龄化严重这一特殊情况,学校领导让我改教小学一年级语文。当时我欣然接受,这还不好办,教一年级不比教高年级轻松?但事情竟出乎我的意料,两个星期未到,我竟“一个头两个大”。怎么回事?小学生根本不把你(老师)放在眼里,你讲你的,他玩他的.尽管你累得“口干舌燥”,他(她)们也不领情。向领导提出调班,本来学校就有困难才让我教一年级的,不提出是费力不见效,提出是不见效也费力。唉!车到山前必有路,谁叫你是老师?就得能上能下,赶紧打消调班念头。下功夫找找小学生不领情的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对他们多方面的接触了解,发现并不是小学生不领情,而是自己工作未做到家,是自己不知道、不了解小学生需要什么。如果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不注意学习形式的变化,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能力,在教学中及平时学校所搞的集体教研活动中我有意识地学习别人的经验,不断摸索一年级语文教学的方法。下面我来谈谈在一年级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注重教学激励机制,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人的感情是有迁移功能的。特别是小学生,如果对老师有感情,他们就很喜欢你教的学科。学生喜欢被老师表扬是他们的天性。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我就注意这一点。适当表扬和鼓励真有效,不仅对被表扬的学生有激励作用,就是对未表扬的学生来说,也起到了一定的鼓励作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课堂效率也就提高了。

二.创造宽松愉悦氛围,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离不开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带着真挚的情感来讲课,感染学生。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小松树和大松树》一课,在教学第一节小松树和大松树的位置时,我先画了一座大山,然后让学生上来找出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家。在这课上完分角色朗读时,我找班上一个又矮又胖的小同学演小松树,小松树怎么长高呢?有的说让他站在凳子上,有的说让他站在桌子上。这样一讨论、一表演,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松树并不是自己长的高,而是大山爷爷把它托起来的缘故。从而理解了课文内容,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生动语言感染学生呈现互动和谐局面

一年级刚开学时,我心里美滋滋的,心想这样好了,小学生可听话了,只要你认真教学,他就会认真听,不听就狠狠地教训他一顿。这么想着也就这么做了,结果是你讲你的,他玩他的,结果,你是费力不见效。经过反复思考,多次课堂实践,发现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在教师,教师的语言不靠谱:因为教高年级教惯了,低年级小学生不像高年级的学生那样,把说的内容记下来,然后再回味理解,小学一年级学生只能瞬间反应,不善于推敲理解,接受不了长句子大道理。也就是帮他们上课语言不仅要简洁,而且要生动形象,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针对自己的不足“对症下药”,才能使自己的语言吸引感染那一颗颗童心,才能出现老师讲学生听的和谐局面。

四.多种方法激发兴趣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一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这也是造成“一个头两个大”的主要原因)但是他们好动、好奇心强,对新奇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

1.儿歌教学法

刚教学拼音时,班里有一学生“n”和“l”就是分不清,你让他读“n”他读“l”,你让他读“l”他读“n”,结果弄得全班学生哄堂大笑,笑得他笑也不是、哭也不是,看他那样,我也情不自禁的笑起来,我对他说不着急,我们一起来想办法。于是我根据学生活泼好动,易接受直观生动的事物这一特点,把拼音编成儿歌让他们读。如:听广播b、b、b,爬山坡p、p、p,两个门洞m、m、m,一根拐棍f、f、f,左下半圆d、d、d,鱼儿跃起e、e、e,一个门洞n、n、n,一根小棍l、l、l等等。效果真不错,很快他们就分清“n”和“l”,“d”和“b”,“p”和“b”。

2.直观教学法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具体事物,思考问题往往离不开事物的具体形象,他们对事物的直观形象感兴趣。在教学中我就试过利用直观教具和不用直观教具,课堂效果明显不一样。课前充分准备教具、学具,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情境引入,将教材内容生动化,情趣化,生动活泼的呈现教学内容,充分以境激情,以情激趣。在教学“奶奶”的“奶”时,我请小学生收集各种牛奶瓶,上课时让学生说说收集了多少,都是什么牛奶,你最喜欢喝哪种,为什么?就这样,课堂气氛很活跃,全班同学都参与进来,就连最不爱讲话的沈玉杭也高高举起手来,课堂效果很好,小学生不但很快认识、会写“奶”字,还组了很多不同的词,造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句子。

3.图文对照想象法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目标中指出:阅读要“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一年级的课文插图精美,注重创设课文内容所展示的情境,富有儿童情趣。插图与课文有机结合,构成一个整体,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使观察插图、理解内容相得益彰。如在教学《春到梅花山》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看书中的插图,看后再读课文说内容,然后让我们在有滋有味的朗读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梅花山中尽情地看一看,闻一闻,谈一谈吧!人们喜欢梅花,一有空就到梅花山去踏青、赏美。到了休息日,人就更多了,请你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说说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那么多人。你到了梅花丛中,除了看到满眼的梅花,还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赏梅的人们会有哪些表现呢?重在引导学生想象,感受花海人潮的热闹场面。这样,印象更深了,这对理解课文内容是很有帮助的。

4.思考阅读法

读书不思考犹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中那些富有创意的地方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观察、认识事物,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这一学年的阅读学习中,我逐步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如在教学《世界多美呀》一课时,就采用了以读代讲,以读促思,在读中感悟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边读边思考,再讨论,从中感受从中感受大自然之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5.熟读积累法

引导学生从小积累大量的优美词、句、段、篇,学生会受益终身,这是发展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内蕴的基础。结合教材特点与要求,在指导学生朗读程中,使学生在自然状态下熟读成诵,把“背”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教学中,我或引导学生看板书读诵,或借助图画(多媒体)读诵,或通过表演读诵,或由我穿插揭示读诵,或假设情境读诵,还可积思广益,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读诵等。这样,学生能在不知不觉中背诵课文,并获得背诵的方法与窍门。语文教学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不能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积累的重要途径,就是要加强读书、背诵的环节,养成积累的意识和习惯,学习积累的方法。读书、背诵,可以积累各种语言材料,各种文章形式,各种情感体验,这些素材将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营养。

6.读后仿写运用法

写离不开读,读为写打基础。尽管是一年级也要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良好习惯,在一年级重点让学生借助读学会写生动形象的一句话或几句话,到了二年级就能学着写一段通顺的话,为中高年级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在练习时,有一篇短文叫《我的同学》,我引导学生熟读之后,我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我先提问:“你的同学叫什么名字?他最喜欢干什么?你和他之间发生过什么事情?”我先让学生说说,说完再写下来。既锻炼了学生说话能力,又让学生学习了写话的方法。

7.全班活动法

平时上课发言的同学总是那几个,不要说小学生没兴趣,我自己也感觉没劲。这样下去不行,要避免总是“尖子生表演”的场面。于是在每次活动中,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尽量为学生提供人人都有动的机会的角度出发,巧选活动形式。在教学《梅花山的早晨》一课时,我设计了让全班同学都动起来的活动,让学生边听老师朗读边做动作,当读到“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时,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好象自己就是那盛开的、美丽的梅花,那样鲜活可爱,当读到“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清香”时,都把小鼻子撅得老高老高的,好象整个人都置身在梅花山中。看到他们那个投入,那种专注,顿感自己特幸福,特成功。因此,我觉得我们语文老师一定要把语文课堂变成学生充满活力的学习场所,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他们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让学生感到课堂是学习的乐园,更是生活的乐园。

没有学生不喜欢的老师,不喜欢听老师的授课,只是你没烧出让学生一见倾心的可口的饭菜。只要你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一个让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并适时适度的加以指导和点拨,他们定会喜欢你,喜欢听你的课,真的!

通过一年级语文一学年的教学,让我深深地知道:挫折好比刺人的荆棘,而我们碰到它不应该退缩,而是穿过荆棘,即将见到一片美丽的玫瑰花。黑暗过去后光明一定会来,阳光总在风雨后……让我心中牢记“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让它陪伴我走过教学的一生。

 

    相关推荐

    不经风雨,怎么见彩虹 风调才能雨顺是怎么回事 看不见的风 描写雨后彩虹的古诗词 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 《看不见的风》教案 美丽的彩虹 美丽的彩虹 为什么雨后的天空会出现彩虹? 为什么雨后的天空会出现彩虹? 经历风雨 走向成功──《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故事 经历风雨 走向成功──《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故事 彩虹为什么是弧形彩带? 雨水为什么不能喝 《看不见的风》教学设计 斜风细雨不须归 《美丽的彩虹》课文 小蝌蚪的尾巴是怎么不见的 小蝌蚪的尾巴是怎么不见的 我的窃读经历 经历过程 领悟方法 培养能力 丰富情感 经历过程 领悟方法 培养能力 丰富情感 历史故事 经久不衰──《将相和》教学反思 美丽的彩虹说课稿 《美丽的彩虹》教学札记 《美丽的彩虹》教学札记 《美丽的彩虹》教案之一 《美丽的彩虹》课文原文 《美丽的彩虹》说课材料 《美丽的彩虹》课文原文 《美丽的彩虹》说课设计 语文要怎么“教”才能达到“不需要教” 历代风筝诗 《美丽的彩虹》教学设计 《美丽的彩虹》教学札记 《美丽的彩虹》教学札记 《美丽的彩虹》教学心得 《美丽的彩虹》教案之一 《美丽的彩虹》教学设计 “牙慧”怎能食 《美丽的彩虹》教学设计 《美丽的彩虹》教案之二 《美丽的彩虹》说课设计 《美丽的彩虹》教学反思 《诗经·风雨》译文(注释、译文、赏析) 《风不能把阳光打败》阅读理解 《美丽的彩虹》教案之二 《美丽的彩虹》教学心得 《美丽的彩虹》说课材料 《美丽的彩虹》说课设计 《美丽的彩虹》教后反思 《美丽的彩虹》教学分析 “?”“!”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彩虹 高尔基的苦难经历 “?”“!”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彩虹 语文A版《看不见的风》教学设计 怎样学习《道德经》 向往人生自由平等再现社会历史风情──《诗经·卫风·氓》赏析 向往人生自由平等再现社会历史风情──《诗经·卫风·氓》赏析 《斑羚飞渡》彩虹描写的作用 《我向彩虹借颜色》教学实录 《美丽的彩虹》教案及反思 见证历史,演绎尊严──解读《别了,“不列颠尼亚”》 《诗经卫风氓》 美丽的彩虹 教案教学设计 《彩虹桥》教学设计(口语交际) 风筝历史探索 风筝的来历 起源 风雨 四年级教案:经历过程 领悟方法 培养能力 丰富情感 口语交际《彩虹桥》教学设计 不读书,怎么教 “华而不实”的来历 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 小学语文:《美丽的彩虹》说课稿 我不能失信 我不能失信 赏析:所见精彩 “春雨”中的风景──《春雨的色彩》教学片段及评析 在掌声中经历生命的成长 《写自己经历的事》教学设计 爱因斯坦的一生成功经历 曹雪芹身世经历的独特性 虹和霓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彩虹桥》教案 经历就是财富──读《老人与海》 《写自己经历的事》教学设计 《写自己经历的事》教学设计 相见不如怀念 一个都不能少 一个都不能少 8 、 我不能失信 8《我不能失信》 一个都不能少 一个都不能少 《写一次游览的经历》作文指导 一个都不能少 一个都不能少 似曾相识燕归来--中学文学教育的风雨历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