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

小编: :admin

一、教学建议

(一)文章题目醒目。题目“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限定了本文议论的范围,并且从两个方面,一正一反论证,构成鲜明对比。

(二)本文既是一篇好的语言的范例。中学生学习语文主要是学习语言,因此,讲授本文也应以鉴赏语言表达为主。

(三)在分析课文之前,可组织学生推荐他们所读过的认为在语言方面精美的短文,在课堂朗读,让同学们分析、比较、评价。

(四)应掌握的生字词:

言语无文锄刈莠草贮积浮雕嚼蜡天花乱坠视为畏途手不释卷

(五)孙犁是高中教材涉及到的一位重要作家,应让学生了解掌握其作品。

1.文章的主旨:

本文通过对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论述阐明什么是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说明一个文字工作者积累、锤炼以及精心选择语言的重要性,指出初学写作者练习语言要“从写作实践上丰富起来”“要慎重也要勇敢”。

2.文章的结构:

全文17段,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为第1至6自然段,论述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2部分为第7至10段,论述初学写作者应该怎样练习语言。

作者娓娓而谈、深入浅出,对读者有很强的指导性与实用性。

第3部分为11—14段,论述什么是好的语言与坏的语言。

第15至17段是第4部分,文章的结论,论述文学工作者语言工作的重要性。

3.本文的写作特色:

1.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文章的四个部分是逐层深入地进行论证的。第1部分论述语言的地位与作用,使人有了清楚、深入的认识后,自然要问语言这样重要,怎样练习呢?因此第2部分论述从三个方面去练习语言。但是练习语言要有正确的目标,要能够知道什么是好的语言,什么是坏的语言,于是在第3部分对此作了明确的回答。第4部分进一步升华论述文学工作者所从事的于人民有益的工作,从根本上阐明了认真练习语言的重要性与意义。

2.说理深入浅出,形象生动,亲切自然、通俗易懂是本文写作的又一特点,这原因主要是:作者用了大量的典型事例、作了许多恰当的比喻,使道理寓于其中,因此表面看来似乎没有讲什么道理,却使读者感受到而且很容易接受到文中的道理;许多地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而且经常运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大家熟知的恰当准确的比喻,给读者以亲切感;语言朴素自然、新鲜活泼,一点没有晦涩难懂的语句,读来极其流畅。

二、学海导航

1.阅读全文,用自已的话总结什么是好的语言,什么是坏的语言?

2.本文可分为四个部分,试加以划分,找出划分的依据。

3.阅读第二段思考:作者把文学家的语言与画家的颜色相比,有什么作用?两者有什么相似之处?

提示:作者把文学家的语言与画家的颜色相比,浅近,明白,形象,把抽象的“语言”具体比、形象化,使读者印象更深刻。

两者相仿之处在于:语言与颜色一样呈丰富纷呈的,会正确调色,就能画出五光十色的画;能正确运用语言,就能写出优秀的作品表现人生、时代。

4.第二、三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提示: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把掌握了调配颜色技巧的人,掌握了正确使用语言的人与不会调配颜色的人,语言贫乏的人作对比,鲜明有力。

5.本文举了哪些例子论证好的语言能引人入胜?这些例子有什么特点?

提示:①古书上记载的佛教里的和尚讲经的故事,②作者小时候读《西游记》的故事。

这些例子通俗,易懂,形象。

6.作者在论及初学写作者应该怎样练习语言时,用了哪些贴切的比喻?

提示:①当作者论及初学者应追求语言美时,用了“用纸的砧,心的锤来锤炼它们”这个比喻。

②当作者论及初学者要熟悉自己的语言时,用了“像熟悉你的军队”这个比喻。

③当作者论及初学者要勇敢地拿出自己的语言时,用了“好比穷人,把你的姑娘用牛车拉出去”这个比喻。

④当作者论及语言工作对文学工作的重要性时,用了“如同一个忠实勤朴的农夫对土地的加工,种植于人生有益的禾苗,锄刈那妨碍禾苗的生长的莠草……茂密起来”这个比喻。

⑤当作者论及写作者应选择明确朴素的、简洁浮雕的语言时,用了“也如同农民选择好的种子,那样他才有希望使禾苗丰收”这个比喻。

这些比喻典型、贴切,不但能恰切地论证作者的论点,还具有形象美和意境美。

7.第一自然段是说明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的,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不超过20个字)

提示:语言是表现思想、创造形象的最基本工具。

8.第七自然段说:“初写写作的同志们,练习语言,应该像缝工初学用针,木匠初学运斧”,练习语言与“用针”、“运斧”有何相同之处?

提示:缝工初学用针,木匠初学用斧,都必须亲自实践,练习语言也是一样。

祝愿

高考,就在这炎炎的夏日里走过,而后就是考生们切盼那秋天丰收的硕果——大学录取通知书。每每看到EMS特快专递从我身边驶过,我就真心地希望它是奔向你的,把你盼望已久的喜悦带去……

去年夏天我搬进新居,楼后是一排低矮的小平房,再就是一条笔直的铁道。铁道两旁各式各样的树木、野花、野草互相掩映,真有那么一点乡村气息。我喜欢这里,因为这里安静,即使有火车驶过,声音也是那样振奋人心。每晚,我在台灯下看书时,窗外总传来隐隐约约的琴声,那是小提琴发出的悠扬的琴声。每晚,每晚……只是琴声中总流露着一种伤感,我好想见到那个忧伤的拉琴的人。

一天清晨,我很早醒来,是心血来潮吧,我背上画夹,来到铁道边,画那些野草、野花、蓝天、白云。这时,那每晚都伴我入睡的琴声又轻轻响起。那是怎样的一种琴声啊,悠扬、飘逸中带着几许哀婉与感伤,像从地下发出来的,还带着泥土的芳香。一时间,我简直被它陶醉了,甚至惋惜我的画不能与它媲美。我感到那琴声在慢慢向我靠近。渐渐,我的视线中出现了一个白色的身影,最后,一位拉着小提琴的少女走到我的跟前,就在那一刻,我们相识了。几乎每天清晨我们都相约在这里,不知不觉中,她美丽的身影也走进了我的画框。她偶尔露出的笑容是那样灿烂。有时我凑到她身边轻轻说:“朝阳照在你睫毛的露珠上,好美!”她总会羞涩地一笑。

只是有一次,我问她为什么总是反复拉那一首忧伤的乐曲时,她的笑容消失了,于是向我讲述了她的往事。

去年,她参加了中央音乐学院的考试,题目便是这支曲子。她本来绝对有把握能考上,但考试时发挥失常,将几个音符拉错了,失去了上中央音乐学院的机会。她并没有灰心,打算来年再考。我说:“如果考不上中央的,考天津的不一样吗?”她却说:“不一样!在那里有一流的教师,有好的环境……”她是那样坚定,让我无法辩驳。但从那以后,我们之间就有了些小小的分歧,因为我始终认为,在天津也会有出路,为什么偏偏要挤那最高音乐学府呢?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我们各自投入了紧张地中考与高考复习中。当我接到市重点高中的寻取通知书时,我第一个便跑去告诉她。她向我表示祝贺之后,泪水流盈了她的双眼。她告诉我,这一次她被人“顶”了。又告诉我她明年加倍努力再考一次。她说话的表情那样坚定,让人没有半点阻拦的余地。我只是淡淡地说:“祝你成功!”

一天,她要走了,说要去北京拜一个名师……她又将在异地进行一年的拼博,纵然我万般舍不得,但我还是说:“去吧!去那个你向往的地方,你一定能成功!”她笑了,用那难以名状的眼光望着远方。我心里一直想说:“考不上就回来。”却始终没有说出口,最后只吐出两个字:“珍重!”

时间真快,今年的高考又结束了,不知异地的你是否完成了心中的夙愿。世上许多事真的很难说谁对谁错,我也不能说你这一切都是无谓的付出,只是每次想起你,心中总有一点点悲哀,但我仍以朋友的身份祝愿你梦想成真!

赏析:《祝愿》是一篇以写人为主的抒情散文。首先,文中塑造了一个执著地追求艺术“最高”境界的女孩,其中肖像描写与语言描写不仅简洁,而且符合人物的年龄特征,所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次,文中还抒发了同龄人之间的一份情,虽是谈谈的,却是纯真的,因而这份情,这份祝愿也是感人的。

我国古代有个州官名叫符融。这人聪明好学,又善动脑筋,他断案子迅速、准确,受到百姓的称赞。

一天晚上,有位老太太在路上遭人抢劫,正巧,有个过路人听到喊声,就去追赶那强盗,这人追出好远,终于将强盗抓住,送往官府。

符融在审问时,那强盗反而诬陷这过路人是强盗。由于天黑,连老太太也分不清谁是强盗。这下倒成了难办的案子啦。符融想了想,命令这两个人比赛一下,谁先到达城门口。两人为证明自己不是强盗,就拼命奔跑起来。跑完后,符融对后到达城门的那人说:“你明明是强盗,为何为诬赖别人?给我重打五十大板!”那人慌忙伏地认罪。

同学们,猜一猜符融这样断案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提示:那强盗抢劫后,必定拼命逃跑,如果跑得很快,就不会被过路人追上,这说明跑得慢的人是强盗,通过比赛,不就清楚了吗?

三、智能显示

常考内容举例及方法总结

人们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与工作中,都需要用语言交流思想、观点及感情等。而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时,词、语、句、段等就构成了一种特定的语言环境;同时,人们的交流又是在一定的历史和社会北景下进行的,这交流的对象和背景,就构成了一种非语言环境。前者属人们所说的狭义的语言环境,前后者合起来,则是人们所说的广义的语言环境。语言环境不同,则所运用的语言的意义与感情色彩相应地有所不同。运用语言离不开语言环境,同样,分析,理解语言的意义也离不开语言环境。

关于分析、理解词语、句子以及段落含义的试题,可以说是每年高考的必考题,它们以各种形式出现在试题中,需要考生很好地把握才能理解。下面,我们通过例子来进一步理解这个问题:为下文的括号处选择最贴切的句子,将序号填主。

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岩面与草丛都从湿润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地响了。

A.厚厚的云在我们顶上罩着 B.层层的云在我们顶上浮着

C.薄薄的云在我们顶上压着 D.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

这是1990年上海高考的一道考题。做此类题时切不可离开语言环境。题干句子中的第一句话是最关键的,据此我们就可以很容易选出答案了。A项中的“厚厚的去”和B项中的“层层的云”都与题句中的“薄阴的天气”相矛盾,应排除这两项。C项“薄薄的云”与“压”不搭配,本身就是个病句,也应排除。因此,答案只能是D。

通过这一道题,我们可以看出,理解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意义的重要性。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在高考中,再不能离开特定的语言环境而孤立地理解语言意义了。尤其像运用反语、仿词等修辞的词句,更要注意这个问题。鲁迅《“友邦”惊诧论》一文中的“友邦”只能是“帝国主义国家”;《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一文中“满心‘婆理’”的“婆理”既相对“公理”而言,又暗指反动校长杨荫榆,其含义只能是“谬论”的意思。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有人对初学写作的人,强调文法,结果使人捉摸不定,不敢下笔,对写作视为畏途。我们应该尊重中国的语法、语言的构造,但是不能把文法等等,离开活的语言和写作的实践,当作抽象的法则来谈论。小孩初生,只要叫他接近活人,假若不是低能,几年的甲,普通的话也就会说了。又有他对这生活的意见和情感,他就可以在详细观察思考以后,按照他的意见和情感写出来。这当然是对他的语言乙的一次丙,他可能写得好,也可能写得坏。便这好这坏,是要在他写成文字之后,才有批评的根据。一个刚学会千把个字,便对他大谈文法,有害无益。语言的功夫,从写作的实践上修养。语言从写作上丰富起来。

1.文中的甲、乙处,应填的词语是:

A.功夫 B.工夫 答甲处填________,乙处填________。

2.文中的丙处应填的词语是()

A.试验 B.试练 C.训练 D.练习

3.写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本义和比喻义。

对写作视为畏途。

4.作者在论及“初学写作”时以什么作为论据?

5.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我们应尊重中国的语法、语言的构造 B.不必重视文学的学习

C.语言的功夫,从写作的实践上修养 D.初学写作写好写坏都不要紧。

答案提示1.甲B乙A2.B3.本议:可怕、难走的道路。比喻义:比喻不敢做的事4.小孩初生学说话。5.C

明朝年间,有个人名叫韩公雍,当时任巡按御史,到江西巡视。一天,正当他在南昌察看死囚牢房时,窗外忽然下起大雪来。他即景口占一顶针对联:“水上冰冻,冰积雪,雪上加霜。”

吟罢,好久对不出下联来。这时,一名囚犯隔着铁窗,拱手说道:“_____________”

韩公雍一听,称赞道:“天才!天才!”原来,此人是一位南昌才子,因上告官府贪赃而

被诬为谋反,判处死刑的。

韩巡按得知后,为他平了反,并严惩了南昌知府。这死囚因对出一个下联而获救了。

请同学们替囚犯作一下联。

请同学们将你的答案反馈给我们

答案提示:空中腾雾,雾成云,云开见日。

    相关推荐

    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 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 语言和言语的区分与中学语文教学 浅谈教材语言、教案语言和教学语言的顺向转化 点评《大自然的语言》的语言 文言文的语音和文字 语言的魅力 语言的演变 语言的演变 《好汉查理》语言积累 语言的魅力 语言的连贯 人类的语言 语言的魅力 人类的语言 语言的演变 语言的演变 语言的魅力 人类的语言 散文的语言 浅谈高考语文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备考策略 《鸟的天堂》的语言 《鸟的天堂》的语言 《鸟的天堂》的语言 《鸟的天堂》的语言 《鸟的天堂》的语言 《鸟的天堂》的语言 《鸟的天堂》的语言 《语文常谈》第7章:方言和方言之间的界限 《散步》的语言美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谈语言的修改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语言的侵略性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散步》的语言美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散步》的语言美 古今交友的名言名句和成语 《鸟的天堂》的语言美 语言的锤炼教案2021 语言的锤炼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的语言美 大自然的语言 2 14《大自然的语言》 《语言的魅力》教案 老舍的语言风格 《寓言两则》好词好句 《雷雨》的人物语言 《风筝》的语言特色 大自然的语言 2 世界语言的划分 童话和寓言的区分 爱是人类最好的语言──《掌声》教学案例 小说叙述语言的语用分析和读解——鲁迅小说《祝福》语言例析 童话和寓言的区分 寻找语言宝石,感受语言的美 ——《春》的教学设计 寻找语言宝石,感受语言的美 ——《春》的教学设计 有趣的“动物语言” 11大自然的语言 《语言的魅力》课文 也谈语言的魅力 《人类的语言》教案 语言的连贯(D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