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散文的语言

小编: :admin

一、从遣词造句的角度进行艺术加工,包括用词、句式,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

有人统计,《荷塘月色》一文中用了26个叠字。这些叠字错落有致,朗朗琅上口,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的景象,而且使文气舒展,给人音韵和谐的美感。在动词的使用上,本文堪称典范。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一“泻”一“浮”。便运用巧妙恰当。再次是富于变化的长短句、整散句的交错运用。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些句子避免了单纯用整句或散句的死板,使文句参差交错,节奏明快,显得极为活泼、自然。

二、从修辞方面提升,最常用的有:比喻、排比、引用。这三种修辞手法是高考散文的三大法宝。

1.比喻这种修辞手法本身的表达效果就是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从而使文章的语言活泼。这里介绍其中两种。(1)暗喻,用“是”“等于”“成”等比喻词。如:北京的隆冬干燥寒冷,沙粒和雪珠刮在脸上,等于火星迸上样,灼辣辣地痛。(本体“等于”喻体)

(2)借喻,本体不出现,只出现喻体。如: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厚障壁”喻心理、地位、社会的隔阂,本体不出现于字面)

2.排比在散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种类有:

(1)成分排比。如:我们总希望一切都是完美的,总希望所有的机缘都能在同时出现,总希望整条路上都是和风丽日、鸟语花香。却没想到,追求完美的我们,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一种极端的不完美。

(2)句子排比。如: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了丛林中挺拔的一棵;见到奔腾的大河,你只要无愧地做了浪花里最纯净的一滴;见到无垠的蓝天,你只要无愧地做了云朵中的最祥和的一朵。

这种修辞手法本身的表达效果就是增强语言气势,有时可以使作者抒发的感情更加强烈。这一点最适宜散文。

3.“引用”这种修辞手法是写散文时常用到的。在文章中引用别人的话或典故、名言、诗文、故事或俗语。可分为明引与暗引两种。

(1)明引,明白写出引用的出处。如: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说的“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2)暗引,没有写出引用的出处,直接引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如:“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有风度的运动家,要有服输的精神。“君子不怨天,不尤人”运动家正是这种君子。

引用这些典故、名言、诗文、故事或俗语会增强文章的文采。

三、在段落上拔高

1.名句串联,即根据表达需要,将一些名言名句镶嵌在文句中,串联成文,造成一种前呼后应、排山倒海的气势。如:是啊!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他永远也不会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这弱小女子。“杨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叹息。苏东坡是“关西大汉”,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

作者信手拈来李清照、柳永、李煜和苏轼等人有代表性的诗句串联成文,既避免了使用形成事实论据的繁琐,又形成了文章本身的张力和质感,给人以内容的厚重感和更多的诗意回味。

2.夹叙夹议法,即一边对自己选用的材料进行简要的概括叙述,一边根据材料的内容进行议论。

如:高尚的思维造就永恒的幸福。纵观古今,历览中外,楚之屈原,于“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中不同流合污而投身汨罗江,死亡的虽然是血肉的身躯,而升华的却是永恒的幸福。毛泽东在敌人的围剿之下,最后毅然决定长征,一个高尚清晰的思维造就了新中国十几亿人的幸福。被下放的邓小平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然而思维的火花却在他的脑中飞扬——改革开放,一个让亿万中国人富起来的制度就这样产生了。至此,我们不得不说,思维的方式决定了人类文明的幸福,幸福需要思维的解读。

以屈原、毛泽东、邓小平作为论据,证明“高尚的思维造就永恒的幸福”这一观点。每个事例后都有一两句精辟的议论,既深化了所叙述的内容,又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和强烈的震撼。

3.素描列举,即用概括凝练的语言把所引事例讲明白就可以了,而不必具体展开叙述。

如:与朋友交往,宽容是鲍叔牙多分给管仲的黄金。他不计较管仲的自私,也能理解管仲的贪生怕死,还向齐桓公推荐管仲做自己的上司。

与众人交往,宽容是光武帝焚烧投敌信札的火炬。刘秀大败王郎,攻入邯郸,检点前朝公文时,发现大量奉承王郎、侮骂自己甚至谋划诛杀自己的信件。可刘秀对此视而不见,不顾众臣反对,全部付之一炬。他不计前嫌,化敌为友,壮大自己的力量,终成帝业。这把火,烧毁了嫌隙,也铸炼了坚固的事业之基。

作者对鲍叔牙多分给管仲黄金、光武帝焚烧投敌信札这两件事情,没有更多地展开铺写,而是千方百计地加以浓缩,以素描的形式出现,从而较好地证明了宽容的重要性,收到了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艺术效果。

4.正反展示,即正反列举,使所论述的内容正误分明,是非显豁。

如: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葬身火海的下场;唐太宗虚心纳下,开创“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无奈客死他乡;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从谏如流”势在必行。

文段选用了商纣王、唐太宗、楚怀王和齐威王四个论据,反正结合,对照鲜明,充分说明了对待进谏不同的态度,必然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从而证明了“从谏如流”的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

    《散步》的语言美 《散步》的语言美 《散步》的语言美 品味散文的语言(教学设计) 2009中考语文考点梳理:文言散文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文言散文 散文家谈散文 陆蠡的散文 韩愈的散文 散文中的情与景_语文论文 王安石的散文 《桂林山水》名言警句及诗词散文 八年级语文《散文阅读训练之语言品析》测试题1 “冰心体”的散文 柳宗元的散文 徐志摩的散文 柳宗元的散文 散文的含金量 高一语文的散文阅读答案 七年级语文《散步》的教案 散文的意境美例说_语文论文 有关春天的散文 《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 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 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 苏轼的文论和散文 散文的阅读方法 韩愈散文的特点 《孟子》散文的特色 《孟子》散文的特色 韩愈散文的特点 《孟子》散文的特色 韩愈的散文分析 阅读散文的方法 琦君散文的特点 琦君散文的特点 韩愈的散文分析 谈朱自清的散文 初中语文重要文言语句及文言文中的成语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散文家谈散文家庭作业 鲁迅散文语言逻辑性、传统性、真实性特点初探 朱自清的散文风格 老舍散文中的济南 初二语文《散步》教案 《语言的魅力》课文 寻找语文课程视野下的“文言文语言教学” 文言文的语音和文字 语言和言语的区分与中学语文教学 欧阳修的散文特点 俞平伯的几篇散文 《野草》──鲁迅的散文诗 朱自清的散文风格 欧阳修的散文特点 高考散文阅读中的语句理解 语文《散步》教案设计 散步初一语文教案 点评《大自然的语言》的语言 语文《散步》教案设计 散文两篇 《散文家谈散文》表格式教案8 谈朱自清的散文教案 读懂散文中的“这个人” 七年级语文上《23散步》 余秋雨:散文语体《离骚》 余秋雨:散文语体《离骚》 中考语文阅读试题散文 语文:文言文的教学模式 《散步》的教案 散文诗两篇 散步作文(三) 2016年秋苏教版九年级语文散文家谈散文家庭作业 说明文的说明语言 论语文课程的“言语性”_语文论文 移情与散文阅读_语文论文 陶渊明的散文与辞赋 论赵丽宏的散文世界 关于春天的诗歌、散文 朱自清散文《春》的解读 《庄子》散文的论辩风格 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的考点解析 八年级语文散步教案 语文寒假作业散文诗两首 初中语文:《散步》说课稿 语文 - 《火烧云》的语言艺术 《语文教案-大自然的语言》 鼓励的语言写作文评语 《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散文美 散文诗两篇 《散文诗两首》 散步作文(六) 思乡(散文诗) 散文诗两篇 散步作文(一) 散步作文(二) 散步作文(四) 散步作文(五) 中考语文文言文的复习法 高二语文散文诗两篇教案 言语内容·言语形式*──论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