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乡愁》教学纪实与评析二

小编: :admin

2005年7月17日上午,牡丹江农场管理局党校礼堂正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教研活动。最后一节是语文课。开课了,一位略胖的长着娃娃脸的青年男教师稳步走上讲台。主持人介绍说他是牡丹江市平安小学的语文教师赵昭。赵昭微笑着讲课了,几句幽默的导语,立即抓住了学生和听课教师的注意力。尽管礼堂蒸笼般闷热,但听课教师仍然聚精会神地听着、记着,大家都被赵昭挥洒自如的教学风度,清晰简练的教学思路,准确诙谐的教学语言,精湛美妙的教学手法一再折服。赵昭讲课结束,会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大家由衷地赞叹:赵昭老师把语文课讲活了,他的课体现了情与理的融合,美与实的统一。听他的课,如沐浴和煦的春风,让人回味无穷。
一、教学思想前卫隽美,却不乏求实
赵昭在平安小学是有名的“另类教师”。他在教育教学上总是与众不同,思想很前卫。但是,他并不赶时髦,而是在先进教学思想指导下,实实在在地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赵昭认为,教师备课不能更多地考虑自己怎么上这节课,课堂教学不能以自己的愿望“引导”学生步入自己预设的轨道,成为“教案剧”的照本上演。教学应围绕学生的学习展开,为学生服务。在教师的眼中,学生是活生生的具有独特精神生活方式和独特经验的人,是一种学习的力量。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趣参与学习活动。这是一种先进、隽美、求实有机统一的教学思想。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导下,赵昭的课堂教学总是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用自己的关注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焕发出勃勃生机。赵昭执教的《乡愁》鲜明地体现了这种教学思想。下面是这节课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第一节诗作者写的是“小时候,少年,离家之愁”;第二节写的是“长大后,新婚,夫妻离愁”;第三节写的是“后来,中年,丧母哀愁”。那么,第四节作者会写什么呢?这是你们想像不到的,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大概应该写老年了。
师:对,作者想写老年时的思乡之愁。请大家背诵前三节,老师背诵第四节。
(生齐背前三节诗,师背第四节。)
师:记住这节诗了吗?谁来背给同学听?
生:而现在,……
师:现在明白作者第四节写的是谁了吗?是——
生:祖国!
生:祖国母亲!
师:对,是祖国母亲!作者在写完前三节诗时思路忽然断了,不知该如何往下写了。这时,他猛然想起了祖国,对,祖国就是我的母亲,是我更伟大的母亲!于是,顿时想起第四句“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湾,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师:请大家看板书,在板书启示下,小声背这首诗。(生背诗)第一、二节诗写的是作者思念(生跟随师自觉地说)母亲、妻子,在那个时候,他们还能见到吗?
生:能!
师:对!这叫“生离之愁”。第三节诗写母亲去世了,还能见到吗?
生:不能!
师:这是“死别之愁”。这些都是作者自己家的事,所以,这样的愁又叫——
生:家愁。
师:而国土分离,还是自己家的事吗?
生:不是!
生:这是国愁。
师:非常正确!这家愁和国愁合在一起就是作者的“乡愁”。小朋友,现在我们都知道作者写的乡愁是指什么了。
生:就是国愁和家愁。
师:国愁和家愁就是作者的——
生:乡愁!
师:现在请同学们起立。我们都是余光中,一个年近80岁的离开大陆久居台湾的老人。此刻,正站在海岸上,翘首眺望着无限思念的大陆,那可爱的故乡,深情的吟诵着小诗:《乡愁》。
师:(配乐,教师充满深情地叙述)小朋友们,相信余光中爷爷所写的《乡愁》一定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汉语言的博大精深。其实,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他的祖国。
现代教学论认为,阅读教学应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主体必须经过创造、理解、构建、体验,才能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小学生学语文,主要是学语言。学语言首先要积累,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模仿,更高的层次是创造。“积累——模仿——创造”是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积累主要靠对语言的直接感受。朗读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朗读又是背诵的前提、基础。读得越熟,理解得越透,受到的感染越大,背得越快越牢。熟读成诵,书面语言就变成了自己的语言储备和财富。因此,语文教学最应该下工夫的是把课文读进去、读出来、背熟练,达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境地。赵昭正是这样教学的。在这个教学片段中,赵昭没有做语言文字的拆分游戏。从表面上看,教师没讲什么,就是和学生一起朗读、背诵、编诗句。然而,学生却学懂了,并且都背得很熟练,背得十分有感情,教学目标完全达到了。这是体验性阅读教学的典范,是符合语文学习特点与规律的。
二、教学语言诙谐优美,却不乏朴实
“教师的语言是什么东西也取代不了的感化学生心灵的一种手段。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跟人的心灵打交道的艺术。”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也说:“教师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牢牢粘住学生的注意力,引
导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引导他们追求生活的真谛,奋然前行。”可见教师的教学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赵昭深刻理解这一点,不断地学习、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赵昭的教学语言除准确规范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1.形象风趣具有感性美。
赵昭的教学语言很有活力、张力,使人觉得很美,很感人。他善于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把抽象概括的东西变成具体可感的东西,善于借助恰当的修辞手法使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又风趣。在讲《匆匆》一课时,赵昭巧妙地将一段与课文写作风格相近的意蕴深远的歌词加以改造,形成一段极富美感的导语,为整节课定下了优美、静谧与遗憾的基调。
师:等待的名字叫做遥远,遥远的名字叫做飞翔,飞翔的名字叫做岁月,岁月的名字叫做一天一天,一天一天的名字叫做一年,今年的名字叫做明年,明年的名字叫做一生,一生的名字叫做——匆匆。
(生迟疑了一下,随即鼓掌。)
师:课文的名字美吗?
生:美!(深情地。)
师:更美的还在后面呢……
看似刻意的顶针句式,赵昭用得那么自然,自然得就像河水一般潺潺流动。学生随着这诗一般的语言不由自主地走进课文、走进情境、走进朱自清先生对时间来去匆匆、毫不迟疑的无比惋惜和无奈的情绪之中。
有人说,幽默风趣的男人最惹人喜爱。因为,幽默风趣给人以开心欢快的感觉,“它是疲倦者的休息,沮丧者的白天,悲哀者的阳光,又是健身的良药”。赵昭是一个极具幽默风趣的男教师。他常常审时度势恰当地“幽”上一“默”,让学生忍俊不禁地发笑,营造出欢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有笑为伴,获得学习的快感。请看赵昭在《起名字》一课教学中与学生的对话:
师:谁想说说自己的乳名是什么?都有什么来历?
生:我的乳名叫“小小”,妈妈说我刚出生时只有5斤多一点。
师:还真是个“小丫头”!

生:我的乳名叫“土蛋”,奶奶给取的,她说取个赖名好养活。(众笑。)
师:呵呵,虽然名字不雅,但也表达了奶奶对你的一片爱心,回家偷着乐吧!
师:(教师指一害羞的女生)跟我们说说你的乳名好吗?
生:(害羞地)我没有乳名。
师:不会吧,那母亲平时都叫你什么啊?
生:(更害羞了)我妈叫我――闺女!(全体大笑。)
师:你的这个名字好,就算不申请专利都没人侵权,因为别人想叫也叫不了!真羡慕你!
……
生:我们小组的任务是给场所起名字,我们为酒吧起名为“不醉不归”酒吧。
师:不错!为什么会想到这样的名字呢!
生:酒吧就是让人喝酒休闲的地方,“不醉不归”表示人们喝得很尽兴!
师:这名字起得真好!连我都想去感受一下了,“仓惶的脚步我不醉不归,酒,(装醉)再来一杯”!
在这个问题教学片段中,赵昭把自己当作一个大男孩,先用孩子逗宝的方式品评学生的发言,又借学生说的“不醉不归”引出一句歌词,使对话妙趣横生。赵昭的幽默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时他采用双关法幽默,有时他采用夸张法幽默,有时他采用意外法幽默,不管采用哪一种幽默法,他都注意适度、文明,使幽默为教学服务。
2.注重精炼具有理性美。
赵昭有良好的语言修养。他的教学语言语音清晰,音音相连,语不断线,十分流畅;音量适中,语速适宜;稳重精练,有很强的理性美。请看下面教学片段:
师:现在就让我们都来当一次朱自清,都来体会一下作者的心境……
生:“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白白走这一遭啊?”(生齐读课文。)
师:什么叫“一遭”?
(面面相觑后只有一人慢慢地举起手。)
生:可能是……
师:大胆点儿说,说错了也不怕!
生:我还是再想想吧。(随即坐下。)
师:(看着学生的眼睛娓娓道来)每一个发现都出乎意料,每一个足迹都令人骄傲,每一个微笑都是新感觉,每一次流泪也都是头一遭!你说“一遭”当什么讲?
生:一回!
生:一次!
师:回答正确!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没有伟大的发现。”更何况课堂是一个可以允许你们出错的地方。你们应该鼓起勇气,多给自己一些自信!
师:现在我们再来读一次这句话好吗?
生:“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自信地。)
面对“一遭”这个口语中并不常见的词,学生不敢妄然臆测也属正常。在这个时候,赵昭并没有强迫学生说出答案,而是循循善诱,把“一遭”这个词巧妙地融入自己优美的语言中,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比较和感受,这比简单的以词释词巧妙、艺术了许多!在这个教学片段中,赵昭先一字一板地娓娓说出一组排比句,引导学生在诗一般的语言中研读文本,品味文字;再使用引证法,援引牛顿的名言,排除学生犹豫不决、缺乏自信的心理。这两处极具哲理又逻辑严密的语言,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学生的心灵,呵护了学生的自尊,坚定了学生学习成功的信心。
三、教学情感浓重秀美,却不乏真实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一定的态度和体验,是学习活动的契机。心理学家汤姆金斯认为,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学习动机)的信号需要一种放大的媒介,才能激发人去行动,起这种放大作用的媒介就是情感。赵昭深刻理解情感因素对提高教学效率的意义。他认为,语文教材是由文质兼美的一篇篇文章组成的,具有极强的情感因素;教学情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格外关注教学情感,使语文课堂充溢着美美的、浓浓的情感。
1.强烈的情感体验。
“罗森塔尔效应”说明,教师的情感是影响学生的众多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它是一种心理力量,能感化学生,开启学生的心扉,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无论好的学生还是后进学生,在教师情感的激励下,都会产生自尊、自信、自强的心理,并以此作为学习的动力。赵昭深明此理,他总是先使自己进入角色,带着情感备课,带着情感上课,并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激发学生的情感。
为了体验朱自清写《匆匆》一文的情感,赵昭不仅阅读了大量的朱自清的作品,还结合朱自清的生平与作品一一对照。他发现《匆匆》创作于五四运动的低潮期,当时朱自清正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看不清现在,摸不着将来”,感到空虚、惆怅,十分苦闷。后来,赵昭读了叶圣陶先生的《与佩弦》一文,文中说朱自清“并非玩世,是认真处世”的人,他不愿虚度年华、蹉跎青春,“虽彷徨而仍思有所作为”。叶圣陶先生的文章使赵昭对朱自清写《匆匆》时的情感有了更深的理解。为了理解“我何曾留像游丝样的痕迹”中的“游丝”一词,赵昭在乍暖还寒的季节,一个人跑到江边去看刚刚发芽的柳枝,用心揣摩“人如飞絮,情若游丝”的意境。为了感受“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的情境,清晨时,赵昭一个人坐在教室里看着窗外射进的阳光,竟无意中明白了作者之所以能注意到这样细微的景象,正是缘自那种苦闷至极的心情。他觉得端坐在课桌前的自己就是当年那个空虚、惆怅的朱自清。此刻,赵昭已经全身心地进入到《匆匆》一文之中。正是这样细腻地设身处地备课,使赵昭对文本的含义和感情有了准确的把握。他是自己先进入了角色,然后再带着情感去上课的。这是赵昭课堂教学极富感染力的根由。
赵昭认为,小学生年龄小,心理上具有很强的“弥散性”。教师良好的情感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把课讲得绘声绘色、妙趣横生、情真意切,从感情上扣击学生心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赵昭上语文课,总是情感充沛而富有美感。他善于用赞许的点头,会心的微笑,惊讶的表情,风趣的批评,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情感,实现以情动情的效果。请看下面教学片段:
师:你们见过时间吗?
生:没见过。
师:你们摸到过时间吗?
生:没摸到过。
师:这样一个看不着摸不到的东西让你们写它流逝的过程,你会写吗?
生:不会写。
师:现在请同学们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时间来去匆匆的?
生:“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又开始从叹息里闪过了。”
师:课文学到这里,我们不光要感叹,还要想想我们自己。
师:同学们,你们在操场上做游戏的时候想过那是在玩耍中比赛吗?
生:没想过。
师:你们在考场里答试卷的时候想过那是在挑战着未来吗?
(生摇头。)
师:但是作者想过,但他并不像你们那么幸运,在那样黑暗的年代里,他想也是白想,他能做的只有什么呢?
生:“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2.精美的情感诱发。
学生的情感对语文学习有极强的影响。语文学科具有得天独厚的诱发学生情感的条件。赵昭诱发学生情感的手段是多样的、精美的。赵昭的语文课堂堂精彩。他认为,教师把课讲得绘声绘色,这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引导、诱发学生“披文入情”,受到审美教育,吸纳语言营养。请看他执教《桂林山水》的教学片段:
生:“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读得较平淡。)
师:刚才同学们读的这段中有一个词我不明白,谁能告诉我什么叫“连绵不断”?
生:就是很多很多的意思。
师:这我就懂了,就是很多的意思,那同学们看我们教室里现在就有很多听课的老师,我是不是就可以说“听课的老师连绵不断”呢?
生:(笑)不行!还要很长才行。
师:我又有些懂了,比如今天早上我吃的是拉面,每一根拉面都很长,这一碗拉面真是“连绵不断”哪!
生:(大笑)还不行!“连绵不断”的意思是不光要多,还要长,而且顾名思义就是中间不能断!
师:你“顾名思义”这个词用的特别好!你是怎么知道这个词的呢?
生:听大人说的。
师:你很善于积累语言,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师:“顾名思义”这个词出自《三国志》“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一句中,现在的意思是指看到名称,就想到它的含义。同学们,今天这名同学又教了我们一种理解词语的好方法,那就是——顾名思义。
师:现在我明白了,“连绵不断”的意思是不光要多,还要长,而且中间不能断!那我们就来看一看桂林山水是怎样“连绵不断”的呢?(出示课件:桂林山水指的是桂林到阳朔的一段景色,全长84千米,沿途景点无数、景景相连,的的确确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
师:“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我们再来一起品读一下这美不胜收的桂林山水,好吗?
生:“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读得有感情。)
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一切事物都应该尽量地放到感官的跟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正可满足儿童的这种需求。赵昭有很高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凭借娴熟的计算机操作,赵昭的在课堂教上,经常让学生感受到声光电屏带来的感官刺激,撩拨起学生浓重的情感:时而慷慨悲壮让人义愤填膺,时而出人意料让人如梦初醒,时而如泣如诉让人泪眼朦胧;有时如涓涓细流沁入人心,有时如惊涛拍岸荡涤心灵!在《匆匆》一课的教学中,为让学生感受时间的转瞬即逝,下课前的最后一分钟,他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师:从上课到现在已经39分钟了,在剩下的这最后一分钟我们来做朋友好吗?
生:好!
(投影:一个巨大的钟面,背景是一道飞流的瀑布,时间在一秒一秒地流逝。)
师:(在轻柔舒缓的背景音乐的衬托下,师带感情地说)时光如流水啊!同学们,请看着我的表一分钟:在公元2006年6月26日上午11点前的一分钟,我曾和你们在一起,因为你们我会记得这一分钟,从现在起,我们就是一分钟的朋友,这是事实,你们谁也改变不了,因为已经完成了,因为时光就是这样的匆匆!(语落时刚好一分钟,生热泪盈眶。)
此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营造了一个梦幻般的神奇场景,学生在陶醉的同时,时间正在一刻不停地飞速流逝。当学生醒悟过来时,发现一分钟就这样转瞬即逝了,随即一种无比惋惜、无奈、忧伤之情立刻涌上了学生的心头。此处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是与其他教学融为一体的,成为诱发学生情感、训练学生语言必不可少的环节。
赵昭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他借做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一个感人的情境:
(播放震撼人心的环保短片:受伤的水鸟、断牙的大象、污染的江河、干枯的土地、光秃的森林、昏暗的天空。)
师:(在背景音乐的烘托下深情地解说)“当天空不再是蓝色,小鸟不会飞翔。当江河不再是清澈,鱼儿也离开家乡。当空气不再是新鲜,花朵也失去芬芳。当乌云遮住了太阳,世界将黑暗无光。当玩具变成你的衣裳,从此没有天真幻想。当贪婪拼命地追逐,没有动物与你歌唱。当冰山渐渐地融化,地球是一片汪洋。当大地干枯了村庄,眼睛也失去渴望。当城市川流不息的车,从此没有一点安详。当童话失去了森林,仙女也丢了魔棒。”这是一首环保歌曲的歌词,这首歌就是想要告诉我们,我们只有……
生:(齐答)一个地球!
师:同学们,面对正在发生的这一切,你想说点什么吗?
生:……
师:就让我们也为保护地球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吧!请每位同学都把你此时的感受写成一句号召人们保护地球的公益广告词,行吗?
生:……
在这个环节中,赵昭近200字的大段解说不仅没有给人以炫耀或厌烦之感,更没有故意唱高调时的做作与矫情。相反,他的真情,他吐出的每一个字都直抵学生的内心。这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学生,触到了学生心底最柔软的部分,回味之余不胜感慨,一时间课堂上弥漫着善良、信任、理解、关爱的情感,每个学生的心灵都得到了净化

    相关推荐

    《乡愁》教学纪实与评析 乡愁教学实录及评析 《穷人》教学纪实与评析 《阳光》教学纪实与评析 《卡通语录》教学纪实与评析 《初冬》教学纪实、反思与评析 《太阳》教学纪实、反思与评析 《小马过河》教学纪实与评析 《郑人买履》教学纪实与评析 《aoe的认识》教学纪实与评析 《流动的画》教学纪实与评析 “拼音与识字6jqx”教学纪实与评析 刘克《琥珀》教学纪实与评析 《我是什么》教学纪实与评析 乡愁评课稿 《乡愁》赏析 乡愁赏析 《丁丁冬冬学识字(二)》教学纪实与评析 《小溪生病了》教学纪实与评析 《“扫一室”与“扫天下”》教学纪实与评析 乡愁评课稿 可爱的草塘教学纪实与评析 《可爱的草塘》教学纪实与评析 《普罗米修斯》教学纪实与评析 乡愁教学实录片段赏析 《乡愁》教学实录 乡愁教学实录 《乡愁》教学实录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纪实与评析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纪实与评析 《交流物品,谈感受》教学纪实与评析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纪实与评析 刘克《可爱的草塘》教学纪实与评析 《语文七色光》教学纪实、反思与评析 《诵读古诗词游艺会》教学纪实与评析 《鸽血染红的求救信》教学纪实与评析 《乡愁》课堂实录 乡愁课堂实录 乡愁 体会联想──《月光曲》教学片段纪实与评析 乡愁 乡愁 体会联想──《月光曲》教学片段纪实与评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纪实与评析 《乡愁诗两首》教学实录 世纪宝鼎教学实录及评析 乡愁 乡愁 《数星星的孩子》第一课时教学纪实与评析 乡愁 乡愁 《水乡歌》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与点评 乡愁 乡愁 乡愁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乡愁教学案 《乡愁》教案 乡愁(教案) 《乡愁》教案 乡愁教案 《四季》教学实录与评析 《雷雨》教学实录与评析 《白杨》教学实录与评析 《灰雀》教学实录与评析 《泉水》教学实例与评析 《养花》教学实录与评析 《观潮》教学实录与评析 《秋思》教学实录与评析 《四季》教学实录与评析 《燕子》教学实录与评析 《泉水》教学实例与评析 《四季》教学实录与评析 《养花》教学实录与评析 《养花》教学实录与评析 《观潮》教学实录与评析 《林海》教学实录与评析 争吵教学实录与评析 《灰雀》教学实录与评析 《白杨》教学实录与评析 《养花》教学实录与评析 《观潮》教学实录与评析 《观潮》教学实录与评析 《白杨》教学实录与评析 《观潮》 教学实录与评析 乡愁诗 乡愁诗 《泉水》第二课时教学实例与评析 《泉水》第二课时教学实例与评析 乡愁教案 现代诗二首——《乡愁》 《乡愁》教学设计 《乡愁》教学设计 《乡愁》教学案例 《乡愁》教学设计 乡愁教学设计 乡愁教学反思 《乡愁》教学案例 世纪宝鼎教学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