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行路难教学实录及评析

小编: :admin

李白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今天,语文网小编跟大家分享行路难教学实录及评析。课堂实录是一种鲜活的教学资源,通过教学实录情景再现,教师们可以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讨,可亲、可近、可学、可用,非常有益处,行路难教学实录及评析,一起来看看吧!

行路难教学实录及评析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师:同学们,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我们今天学习李白的《行路难》。

【开篇导入,直截了当,非常简洁。这样的开门见山式导入,是余老师课堂一贯的导入风格。】

师:让我们一起读一下背景材料。

(屏显1)

唐玄宗天宝年间,李白受命入长安,但并没有得到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这首《行路难》可能作于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白不得不离开长安的时候。它表达了李白失意而又憧憬美好未来的心情。

(学生朗读)

师:皇帝把李白召到宫里去,只让他写写诗,过了一段时间,给了他一点钱,让他离开长安。李白于是写了三首《行路难》表达自己内心的不快乐。再读背景材料。

(屏显2)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 “乐府”,指的是能够配乐的歌诗。乐府诗是一种古体诗。

李白的《行路难》共三首,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

(学生朗读)

师:把“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批在课题旁边。“怀才不遇”是说,有才能但是无法施展。

【(讲背景) 两段屏显,两处讲解,精要得当。这是对学生理解全诗的必要的铺垫。这是教师给“梯子”给学生去攀登。非常必要。】

师:看我们的学习任务:吟读——感受诗中的美句。

(屏显3)

学习活动(一)吟读——感受诗中的美句

【“学习活动”,是余老师课堂的特色,也是课堂教学的本质所在。】

师:吟读之前,拿起笔划出这样几个地方。

勾画两个字。“玉盘珍羞”的“羞”、“直万钱”的“直”。注释告诉我们,“羞”和“直”是通假字,用另外两个字来表达,意思是一样的。

再画两个字。“停杯投箸不能食”的“箸”,“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济”。这两个字的含义很重要。“济”,渡过。“箸”,筷子。这两个字在现代汉语里常常用到。

再画两个词。“长风破浪”,原来的表达是“乘长风破万里”,比喻的是一种境界,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云帆”,是“高高的船帆”的意思,因为一个“云”字,“云帆”这个词显得特别高雅。

【(讲关键词) 这里的讲关键词,是为吟读做铺垫。这是引路,不是越俎代庖。】

师:请大家齐读课文,我来听一听。

(学生齐读课文)

师:好。我觉得节奏有点问题。“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教师模仿学生读书,二二三节奏),这种节奏和表达作者心情的节奏不太吻合。作者这时心情是比较郁闷的、茫然的、急切的,所以读这首诗时要主要用四三节奏来读。(教师示范四三节奏)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如果读成“拔剑/四顾/心茫然”(教师模仿学生二二三节奏)就不行了,对不对?好,一起来读。

【(讲读法) 如何读与如何理解紧密结合。读促进理解,理解又提升朗读。】

(学生再次齐读课文)

师:这次好听多了!聪明!【很自然地表扬与鼓励】我刚才听出来一个很好的地方,你们比较注意这首诗情感的抑扬。有两句我们还能再体会一下。“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是抑好还是扬好呢?一定是抑。最后一句呢?一定是扬。来,再试。第二句要比较地抑,最后一句要很好地扬。

(学生第三次齐读课文)

师:好。最后一句我们再来学读一下,跟我读。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师:太好了,有些同学读得很有感受似的。

【(讲读法) 读的指导,其实就是一种诗意理解的铺垫,也是引导思维的铺垫。】

师:下面思考一个问题:感受诗中的美句。哪句美呢?哪句最美呢?开始思考,并且用笔写下你的感受里面的关键词。

(学生思考,批注)

【以上的讲解与朗读,都是铺垫。把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推到了一定的高度。这是学生在吸收,下面就要输出(表达)。这是符合认知规律的。这时候,学生再来表达,才会有分量,才能有质量。“哪句美呢?哪句最美呢?”这两个问题,也有发挥的余地,不偏窄。】

师:好,我们试着来交流一下。刚才我看见大家很用心,现在来谈谈你所感受到的诗中美句。请举手发言。

(学生举手)

师:谢谢你。

【一句“谢谢你”,自然亲切,体现了一种尊重与和谐。】

生1:我觉得诗中美句是最后一句。

师:请你阐释。

生1:前面已经说了“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最后仍然要说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表明作者虽然遭受排挤,怀才不遇,仍不放弃自己的梦想,我觉得这是一种人格美。

师:这里表达了作者的奋发图强,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和向往。谢谢你。

(学生举手)

师:谢谢。

生2:我觉得第四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很美。这里运用了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表明自己对前途的希望和信念,这种信念美我也觉得很美。

师:用典故来说话,来表达自己的心意。既是一种手法,也给人以美感。好,继续。

生3:我觉得美句是倒数第二句“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它说出了作者当时怀才不遇的心情,感叹内心的凄苦。

师:反复、反问,表达了一种悲怆的情感,和“长风破浪会有时”这一句形成强烈的反差,好像在给人一种迷茫的感觉的时候,突然又让我们眼前一亮。真美。

【教师的点评 提升了学生的回答,且点出了“反复”“反问”的语言表达特点。】

生4:第三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里不仅有一种描写美,而且我认为,黄河不可能任何时候都那么容易渡过,而太行山此刻也已经雪满。这里表现他有计划的时候,大自然也仿佛在和他作对,这就表现了他在官场上的不得志和内心的忧郁。

师:前途无路可走,这里好像是实写,好像是写自然状况,实际是虚写,是用比喻来表现作者现实心情的迷惘。这里是写心情、写感觉的,它和“行路难,行路难”这个句子密切地照应。

师:好,我们把发言再集中到课文里最美的句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上面来。

【有放有收。先放,让学生自由说说美的句子,再放,重点研讨“最美的句子”。教师的主导性也得到落实。】

(学生齐读这个句子)

师:这个句子为什么美?我们来体会一下。

(屏显4)

乘风破浪,沧海扬帆。

意境开阔,壮思飞扬。

千古雄句,激荡人心。

师:这个句子的含义是乘风破浪,沧海扬帆,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动态的、勇往直前的画面。它表现出海阔天空的意境,是作者壮思飞扬的理想境界的描述。因此,人们这样评价,说它是“千古雄句,激荡人心”。这样的句子已经单独流传下来,流传在我们现在的书面语中,流传在口语中,流传在广告中,流传在我们写文章的引用中。这样的句子叫做警句。

【(讲警句) 这样的讲,把学生的视界拓宽。且是给学生读诗的方法。】

请做记录:

【不要小觑这里的“记录”。这样的“记录”,是画龙点睛的记录,刻骨铭心的记录。与另一些课堂上密密麻麻地记满了课文的字里行间是不一样的。】

(屏显5)

课中微型讲座(一) 警句——让诗文生辉

警句,就是语言精炼、寓意深刻的语句。

作品中的警句,往往用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思想。

警句常常超越作品、超越时代而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和教益。

《行路难》因警句而格外让人喜爱,是一首情韵飞扬的诗歌。

【这是另一种方式的“讲”。微型讲座,可谓独创。把浓缩的精华奉献给学生。】

师:下面我们来再感受一首诗,请大家读出这首诗中你们熟悉的警句。

(屏显6)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学生齐读: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师:这样的句子,可以超越作品、超越时代,它还将继续超越下去,给我们以教益。让我们再读这首诗。

(学生齐读)

【这是方法指导,也是及时练习;这是同类诗词联读,这叫触类旁通。】

师:这个学习环节就进行到这里。下面,我们进行第二个学习环节:理解诗中的难句。

(屏显7)

学习活动(二)说读——理解诗中的难句

【“学习活动(二)”与“学习活动(一)”相比,递进了一层,又有联系。】

下面我们进行第二个学习环节: 理解诗中的难句。

师:其实我们刚才已经涉及到了几个难句,这里我提出两个难句需要大家来阐释,这两个难句弄懂了,这首诗也就懂了。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请自选一句阐释它的含义和作用。第一个层面,要阐释它的含义;第二个层面,要阐释它的作用。好,开始思考。

【教师的主导,在本节课中又一表现,在于筛选了本诗中的重点句子。这是预设。问题指向清晰,思维导向清晰:“第一个层面,要阐释它的含义;第二个层面,要阐释它的作用”。】

(学生思考,教师巡视)

师:同学之间,两两交流。

(学生思考,教师指导)

【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课堂就要如此从容与疏朗。】

师:好了,全班交流,自由发言。

(学生举手)

师:请你来,谢谢。

生5:我想说第三句,它有两层意思。作者想渡过黄河,但黄河结冰不能通过;他想登上太行山,但因为雪满他不能登山。这两句给我的深层感受是,作者有自己的一番理想和抱负,但是因为社会上、官场上的阻扰,不能让作者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这抒发了作者的悲愤之情。

师:嗯,很好。谢谢你的演讲。

师:而且你有一个很有个性的地方,用手势助说话。阐释得很好,我就不接着你的话继续阐释了。

【很自然地表扬与鼓励。】

生6:我选第四句。作者引用吕尚和伊尹的故事,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希望有识人才的人发掘他,让他有一番作为。

师:第二句说得特别好,希望有人给他机会,使他得到重用,让他实现自己从政的理想。这两位同学的发言基本上把这两个句子解释清楚了。我再来阐释一下。第三句是用喻,就是用比喻。连续用喻,来描绘自己现实的困境,用比喻来表达自己的心情;第四句是用典,就是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希望、憧憬、梦想,同样也是写心情。

【(讲知识点) 这样的讲,是向学生传递“核”的知识。】

好,我们再来学一种知识。

看屏幕。

(屏显8)

课中微型讲座(二)用典,以传情达意

典故:文献典籍中的词语或故事。

用典:用特指的古事或古语婉曲地表达“今”义。

用典的效果:精炼语言,避直就曲,生动典雅。

《行路难》:一首因用典而情意深长的诗。

师:比如说“卧薪尝胆”,它既是词语又是故事。我们也常在口语中用到它,这就是典故。我们在运用成语的时候,很多都是典故。

用典是一种高层次、很雅致的表现方法。它避直就曲,生动典雅。句子的含义是需要人们去理解的,就像作者不直接说“我要从政”、“我要当官”,而是用典故来说话。

【(讲知识点) 用微型讲座的方式,强化知识。】

下面我们再来理解一下用典的句子。

(屏显9)

我想闲暇时坐在溪边垂钓:这句是用吕尚垂钓时遇周文王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希望。

忽然又梦见乘船从白日边经过:这句是用商朝伊尹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憧憬。

(学生齐读)

师:你看,从表面上看,都看不出来其真正的含义。真正的含义是希望有机会得到赏识,希望委以重任。

师: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诗的意思全部串一下。齐读。

(屏显10)

金樽斟满清酒,一杯要十千钱,玉盘里摆满珍美的菜肴,价值万钱。面对佳肴我放下杯子,停下筷子,不能下咽。我拔出剑来,四处看着,心中一片茫然。想渡过黄河,却被坚冰阻塞,想登上太行,却被满山的大雪阻拦。我想闲暇时坐在溪边垂钓,忽然又梦见乘船从白日边经过。行路艰难,行路艰难,岔路这么多,我如今身在何处?总会有乘风破浪的那一天,我将挂起高高的船帆渡过茫茫大海。

(学生齐读)

师:两个难句都是婉曲地表达自己的心情。这两个句子读懂了,这首诗就基本读懂了。

【这样的诗意翻译与朗读,是让学生对这首诗有一种整体把握,也是语言与诗意的积累。】

再来看另外一首诗,它既有典故又有警句。

(屏显1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学生齐声朗读)

师:用典的句子是哪两句?

生: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师:“怀旧空吟闻笛赋”说的是物是人非,“到乡翻似烂柯人”说的是岁月流逝。这就是话不直说。

师:警句是哪两句?

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师:作者在诗里写的是他的想法,其实这两句诗的意义早已离开文本原意,被人们广泛运用,它的寓意是新生事物不断出现,更加美好的事物在前面呢。用典和警句都是诗歌里高层次的表达技法,我们在读古诗时要有意识地注意一下。

【联---讲(知识)----用。联系他篇,精讲要点,旁通运用。】

师:最后我们来读一读、背一背。各自读,大声读。

学生自由、大声地读书。

师:一起来背,不能背的就读。要求:读出四三的节奏,读出抑扬的表达要求,最后一句要按照老师教你们的来读。

学生齐声背读。

【最后,再一次用读与背来融化与消化此诗。】

师:多好啊。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到这儿。送给同学们两句话:

(屏显12)

教学结语

用知识丰富我们的头脑

用憧憬激励我们的意志

这两句话表现两个层面的内容。 一是在学习上,要用知识丰富我们的头脑,二是告诉我们,人在困境中要用憧憬激励我们的意志。谢谢同学们!同学们再见!

【这两句话,实质上是与这节课、这首诗吻合的。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了阅读诗歌的一些方法性知识;这首诗,让学生明白了“用憧憬激励我们的意志”的道理。卒章显志。】

生:老师再见!

语文课堂的“八字宪法”

-----余映潮《行路难》课堂实录点评

从网上下载了余映潮老师2009年4月17日在广西南宁二中执教的《行路难》的课堂实录后,我是边阅读边评注,读完即评完,感觉余老师的课自然,晓畅,平易,得体,既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感,又有“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之感。

琢磨余映潮老师的《行路难》教学,我忽然想到了“农业八字宪法”这个来自久远年代的词组。“农业八字宪法”,这是毛泽东于1958年根据我国农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和科学技术成果,提出来的农业八项增产技术措施,即土、肥、水、种、密、保、管、工,简称“八字宪法”。余映潮老师的语文课堂也有“八字宪法”,即讲、评、动、联、读、积、简、语。这“八字宪法”基本上在总体上概括了余映潮老师《行路难》教学的做法与特色。

我们先不妨来看一看余映潮老师对自己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些精辟概括:

“教师的任务,就是把教材读厚,把教材教薄。”

“在教学艺术上我们要孜孜探求这样的境界:优化教材处理,简化教学思路。”

“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高层次境界。”

“语文课堂的教学常规:重文本,重朗读,重品析,重学法,重积累。”

“主流教学模式:板块式教学思路。”

“研究教材的八个字:上下求索,左右勾联。”

余老师在《行路难》这节课上,正是这些教学设计与操作理念的具体体现。

一、讲:讲析精彩

在实行新课改的今天,好多教师是谈“讲”色变,认为课堂上老师要是再讲的话,就是不合时宜。其实,讲析是一种必要的教学手法,其意义在于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解决难点,凸显美点,解析规律,增加教学内容的深度,拓展语文知识的宽度。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关键之处要有教师的讲析;疑难之处要有教师的讲析;生僻之处要有教师的讲析。

且看本课中余老师的精彩讲析:

引入背景资料时,作了必要的解释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心境;

学生齐读诗歌前,指出了 “羞”、 “直”等关键字词的意思,为学生的齐读作了必要的铺垫;

学生齐读诗歌出现明显错误时,余老师对朗读的节奏和情感的抑扬作了及时充分的点拨;

对美句的分析精炼含蓄,颇有见地:乘风破浪,沧海扬帆;意境开阔,壮思飞扬;千古雄句,激荡人心。这既是对学生发言的肯定,也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

由美句到警句、由难句到用典,余老师更是用两次微型讲座作了极为巧妙的讲析。这样的讲座既有助于学生对本课主要教学内容的掌握,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同时还加大了课堂容量,实属一石数鸟,匠心独运。

整节课上,充满诗意、简洁生动、精美实在的讲析,显现了余老师丰厚的知识积淀和高超的课堂驾驭艺术。

二、评:评析精当

语文新课程改革大力推行对话教学,对话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主要的作用是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激发每一个学生潜在的灵感。

在本节课的教学之中,余老师对学生的发言总是迅速判断,及时点评,指向明确,内涵丰富,或补充到位,或提升精准,或优化巧妙。这一来一去的对话是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

在教师不疾不徐的点评、引领下,学生轻松自然地完成了学习活动。各个教学环节平实、自然、大气,没有教师的极力表演,只有教师的应对自如。

自然流露的“谢谢”等话语,充分表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

三、动:活动充分

本节课,余老师安排了两个学生活动,即:

学习活动(一)吟读——感受诗中的美句

学习活动(二)说读——理解诗中的难句

这两个学生活动的安排,颇见匠心。首先,这是教师的重要预设。这个预设来自于教师对诗文的反复理解与玩味,然后删繁就简,提纲挈领,抓住这两个活动点,联系点,给学生搭起了平台。第二,这正是余老师所说的“把教材读厚,把教材教薄”的重要体现。面对一个千头万绪,千丝万缕的综合体诗文,教者提炼出这样两个学生活动,而且,让其充分思考、充分表达。第三,“学习活动(二)”与“学习活动(一)”相比,既递进了一层,又有联系,在一节课中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活动整体。

这两个活动的安排与实施,很好地体现了余老师“学生活动充分”的教学设计理念。

四、联:勾联拓展

余老师教材研究的八个字是:“上下求索,左右勾联。”《行路难》的教学很好体现了这点,且课文联读成为本节课的一个亮点。为了让学生理解“警句”与“用典”,余老师出了精要讲析《行路难》的“警句”与“用典”,还自然联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以及成语卧薪尝胆等,诗与成语的联读,由此及彼,加深了学生对警句与典故的理解,扩大了学习视野,丰富了知识积累。这一细节自然妥贴,别具一格。

五、读:诵读感悟

重诵读是余映潮老师一贯主张与拿手绝活。

我们来看看,《行路难》教学是如何指导学生诵读的。一是“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的朗读节奏指导,且把朗读节奏指导与对诗句情感基调的把握联系起来。二是“举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朗读语调指导。三是对警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重点朗读。四是对重点句和全诗的译读等等。

诵读就如同美食,不用别人讲解什么,其味自知。

六、积:积累习得

阅读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真正地有所积累,就必须让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以进行既有形式也有内容地学习语言、习得技巧、发展智能、训练思维的活动。要让学生真正地有所积累,需要老师分板块、设话题、作示范、给抓手。

本课中,学生的积累主要有:

在知晓关键词语的意义后,学生完成了对诗歌内容的初步感知;

在多次的朗读演练中,学生领会了朗读的必要知识——节奏的把握和情感抑扬的处理;

在平等和谐的对话环境中,学生实现了对诗歌美句的欣赏和对难句的理解;

在聆听课文的微型讲座之中,学生进一步积累了“警句”和“用典”的知识。

七、简:裁剪简约

《行路难》的教学,余老师重点运用了“选点精析法”切入文本。这种方法要求师生集中目力,努力对文本中的某一个点——如课文的精美处、深厚处、丰满处、奇妙处、疑难处进行足够的咀嚼品味,进而读通读透全文。本课以 “感受诗中的美句”和“理解诗中的难句”为切入点来组织教学,通过吟读、联读、译读、背读、吟诵等多种形式朗读,又辅以教师独具创意的两个微型讲座,自然巧妙地引领学生在诗歌学习中来回穿梭,反复地品读美句和难句。整个课堂教学的裁剪与定位恰到好处,既不拔高超前,又不简单肤浅,使得这节课简约而不失精致,简化而不失精彩。

八、语:凸显语文

《行路难》的课堂与余映潮老师其他的课一样,是很语文的课。是正宗的姓“语”的课,这是余映潮老师的课堂的大宗旨。

我们在《行路难》中,看不到旁逸斜出,看不到节外生枝,看不到“种别人的地,荒自家的田”。教学目标直指语文,旨在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的语文实践,提升学生语文能力。

用讲、评、动、联、读、积、简、语这八个字来简评余老师的《行路难》,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概括,难免不妥帖。但是,我们真的从余老师的课堂上学得很多很多,尤其可以以余老师的课为鉴,梳理审视我们自己的课堂。

最近,余老师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创意无限,用心上课》(写于2010年12月20日),文末有这么一段话:

我在实践着我的“创意无限”的教学设计理想。

我带着我的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走过山山水水。

山路弯弯,水路弯弯。

一个人,一部电脑,一个行李箱。

我想,我的讲学活动不仅仅只是给别人讲一点什么。

我带给大家的,应该是一种科学的、精益求精的教研文化。

我展现给大家的,应该是一种奋斗的、不断向前、不断创新的工作精神。

教研文化与工作精神,给了我教学设计中的源源不断的优美创意。

我是用我的心在讲课。

说实在的,我们真正跟余老师学习的,应该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用心上课,创意无限”。

以上内容来自行路难教学实录及评析。希望能帮助教师朋友们较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小编祝大家学习愉快!

    相关推荐

    《行路难》课堂实录及点评 行路难教学实录 行路难课堂实录 《行路难》课堂实录 《行路难》教学实录(获奖) 《蜜蜂引路》教学实录及评析 行路难评课稿 行路难赏析 《行路难》评课稿 行路难赏析 《行路难》简析 《行路难(其一)》课堂教学实录 李白《行路难》赏析 《行路难》(其一)赏析 《白杨》教学实录及评析 行路难古诗赏析 李白《行路难》赏析 《观潮》教学实录及评析 《太阳》教学实录及评析 《草原》教学实录及评析 《观潮》教学实录及评析 称赞教学实录及评析 《白杨》教学实录及评析 《白杨》教学实录及评析 《草原》教学实录及评析 乡愁教学实录及评析 《蜜蜂引路》教学实录及点评 行路难 蜜蜂引路教学实录及点评 行路难 行路难 《行道树》课堂实录及点评 《ai ei ui》教学实录及评析 《矛与盾》教学实录及评析 《静夜思》教学实录及评析 《詹天佑》教学实录及评析 《操场上》教学实录及评析 ai、ei、ui教学实录及评析 《静夜思》教学实录及评析 《行路难》教学实录(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诚实与信任》教学实录及评析 7 《行道树》课堂实录及评点 《欢庆》课堂实录及评析 《翠鸟》课堂实录及评析 《观潮》课堂实录及评析 藏戏课堂实录及评析 《鸬鹚》课堂实录及评析 《春晓》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 天窗片段实录及评析 行路难1 行路难2 行路难3 《自己去吧》教学实录及评析 《鸟的天堂》教学实录及评析 行路难三首及其翻译 《小小的船》教学实录及评析 《小小的船》教学实录及评析 《生命 生命》教学实录及评析 世纪宝鼎教学实录及评析 《慈母情深》教学实录及评析 《自己去吧》教学实录及评析 敬畏自然教学实录及评析 《鸟的天堂》教学实录及评析 《猴王出世》教学实录及评析 《小小的船》教学实录及评析 桂林山水教学实录及评析 桃花心木教学实录及评析 行路难教案 《蜜蜂引路》课堂实录及点评 《行路难》教案 《学校是乐园》教学实录及评析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实录及点评 《詹天佑》课堂实录及评析 《赵州桥》课堂实录及评析 《一株紫丁香》教学实录及评析 《再见了,亲人》教学实录及评析 《两只小狮子》教学实录及评析 《九寨沟》教学片断实录及评析 《落花生》课堂实录及评析 ang、eng、ing、ong教学实录二及评析 《再见了,亲人》教学实录及评析 《再见了,亲人》教学实录及评析 《土地的誓言》教学实录及评析 《蚂蚁和蝈蝈》教学实录及评析 《麋鹿》教学实录4(片断及评析) 《月光曲》课堂实录及评析 《云南的歌会》教学实录及评析 《小小的船》教学实录及评析1 3.《鸟的天堂》教学实录及评析 《两小儿辩日》教学实录及评析 为人民服务教学实录及评析 赏析:山行教学实录 《再见了,亲人》教学实录及评析 《一夜的工作》教学实录及评析 《清平乐·村居》教学实录及评析 变色龙教学实录片段及评析 《行路难》导学案 《行路难》(其二) 《行路难(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