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小男孩》知识梳理

小编:

 

 

14.小男孩

作者完整详细地记叙了主人公“小男孩”,在妈妈的逼迫下去已和妈妈离婚的爸爸那里要生活费的过程,反映了当今社会父母离异给孩子心灵上带来的伤害和生活上带来的困苦,揭示了我们在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红字注音

油渍(zì) 痒(yǎng) 濡湿(rú) 吮吸(shǔn)

瞟(piǎo) 黏(nián) 摁(èn) 咝(sī)

2.形近字

┏栽(zāi)栽种 ┏喘(chuǎn)喘气 ┏密(mì)秘密

┣载(zǎi)记载 ┣湍(tuān)湍急 ┗蜜(mì)蜜蜂

┗裁(cái)裁剪 ┗惴(zhuì)惴栗

3.多音字

┏(pú)胸脯 ┏(mēn)闷热 ┏(liáo)撩逗

脯┫ 闷┫ 撩┫(liāo)撩水

┗(fǔ)果脯 ┗(mèn)纳闷 ┗(liào)撩荒

4.词语解释

【油 渍】粘在衣服等上的油垢。

【 吮 】把嘴唇聚拢在物体上吸东西。

【拂 动】轻轻吹动。

【 瞟 】斜着眼睛看。

【濡 湿】沾湿。

5.文学常识真空

(1)本文作者是_________,四川成都人,_________作家,选自小说集_________。

(2)小说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的主人公是_________,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而又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的儿童形象。

(3)本文以_________为线索,叙述_________的全过程,反映了当今社会________和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魏志远 当代 《我以为你不在乎》

(2)人物形象 故事情节 环境描写 小男孩 天真善良 聪明细心 寂寞 孤独 无助

(3)小男孩的行踪 小男孩在妈妈的逼迫下不得不去找爸爸要生活费 父母离异给孩子心灵带来的伤害 生活上的困苦

一、课文学习

1.作者回顾和题目解说

【明确】本文作者魏志远,1952年出生,四川成都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我以为你不在乎》等,本文就是选自这部集子。

小男孩是小说的主人公,他是一个天真善良、聪明细心而又寂寞、孤独、无助的儿童形象。本文以小男孩的行踪为线索,清晰详细地小男孩在妈妈的逼迫下不得不去找爸爸要生活费的全过程,反映了当今社会父母离异给孩子心灵上带来的伤害和生活上的困苦。

2.本文的作者仿佛是在不动声色地讲述一个与他毫不相干的故事,你认为是这样的吗?说说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明确】 此题重在理解本文写法上突出的特点:一、是采用第三人称;二、是在写作中不动声色、不加渲染地叙述。具体理解如下:

(1)选取恰当的叙述角度。

爸爸妈妈离婚了,妈妈要九岁的小男孩去爸爸那里要生活费,妈妈说,要是爸爸不给钱,我们连这个月的生活费都没有,为此小男孩被妈妈逼着去向爸爸要钱。这是一个凄楚、悲凉的故事。按一般的写法,都会将作者的同情融入到作品的叙述之中,流露在纸面上,然而本文则不然,作者把这种同情深藏在故事背后,采用第三人称,客观地、不动声色地记录事件的过程。因为作者知道故事本身准会赢得读者最大的同情,任何过分的渲染和抒情都是多余的。

(2)注重细节描写。

作者选取第三人称,不动声色地作客观叙述,按常理来说,很难打动读者,可由于作者叙述中始终关注每个细节,不惜笔墨写好每一个细节,时故事越发真实感人。比如写小男孩初次来到九号门前那种紧张的心理:就要见到爸爸了,一面是默默念妈妈的话,生怕完不成任务,一面是害怕见到爸爸生气的样子,矛盾心理使他的心跳很快。这里作者没有一丝多余的渲染,但恐怕任何一个读者读到这里都不能不为小男孩此时的孤独无助、身陷两难而生恻隐之心。小说的结尾,是飘着雨的天气,小男孩是“抹着脸上的雨水往回走”,由于没有要到生活费,他知道无法面对妈妈,只得睡在菜场的凉棚里。这一细节更突出了小男孩有父有母却近乎孤儿的悲苦命运。其实像这样的细节打开作品俯拾即是。作品正是靠这些真实而典型的细节迸发出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3.在小说中多次写到小女孩和小女孩的妈妈,这对表现小男孩有什么作用?

【明确】起衬托作用。借小女孩的幸福反衬小男孩的悲惨。

4.文中的小男孩没有要到钱,其悲剧是怎么造成的?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明确】其悲剧是因为父母的离婚,也是父母没有责任感造成的。现实生活中不少离婚夫妻,只顾自己另寻新欢,不顾他们的孩子,在道义和法律上都是不可容忍的。

5.结构分析

(1)划分本文层次,并概括大意。

本文共21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故事的起因,写小男孩在妈妈的逼迫下,不得不去向爸爸索要生活费。

第二部分(2-11):故事的发展。写小男孩去找爸爸的路上的情景。

第三部分(12-20):故事的高潮。写小男孩在二幢四单元九号楼找爸爸的情形。

第四部分(21):故事结局。写小男孩因没有要到生活费而不能回家,晚上只能露宿菜市场凉棚。

(2)结构图表:

┏起因――妈逼孩向爸要钱┓

┃发展――找爸路上的经历┃ 无所依靠

小男孩 ┫高潮――楼上楼下找爸爸┣ 近似孤儿

┗结局――不能回家住凉棚┛

三、深入探究

1. 写作特点分析

【明确】

(1)采用第三人称,暗含作者的关注,叙述角度较好。

(2)注重细节描写,情节真实感人。

(3)主旨鲜明,有较强的社会反省意味,引人关注。

(4)线索明晰,结构严谨。

2.结合全文,分析小男孩及其父母的形象。

【明确】小男孩,小说的主人公。这是一个天真、善良、聪明细心而又寂寞、孤独无助的儿童形象。

天真:小男孩刚刚九岁,当他妈妈揍他屁股时,“手臂笔直地贴在身体两侧,看着妈妈的鼻尖。”妈妈说就讨厌他这个样子,小男孩便“收拢右脚,挺了一下胸脯”,可当他看到妈妈的嘴角有一点油渍时,他仍然想提醒她。到了车站,见到一只蚂蚁,他是玩得那么认真,见到小女孩吃雪糕,竟然要流口水,最终没有控制住自己,将妈妈给他的仅有的两毛钱买了雪糕吃,等等。一切行为都显得那么稚气,与其九岁的年龄相吻合。

善良:小男孩上了电车后,看见小女孩的妈妈“用手绢檫脸上的汗,又给小女孩檫脸上的汗”,便“离开座位站起来,他说,你们坐”等。

聪明细心:上车时人多,他便贴在车门边上,“电车驶进站台的时候他把木片一扔就冲上去了”,“然后看见一个空位,他扑过去就坐下来”。下车时手里没有钱买票,他可以机智地躲过售票员的检查,这些行动出现在一个九岁的男孩身上,充分体现出小男孩的调皮、聪慧。

小男孩的父母:他们在夫妻感情破裂的责任上,在离婚后对小男孩应承担的义务上,可能有许多不同之处,但在其它许多方面是相同的:夫妻离异,本是自己造成的,但他们都没有考虑给孩子内心造成的伤害。妈妈不管孩子有什么困难,要孩子必须向爸爸要来生活费才能回家。爸爸呢:虽然自己的儿子找上门来,却视而不见。爸爸不付生活费,做妈妈的本该找法院起诉,可她却把索要生活责任推到小男孩身上。爸爸呢?法院本判他要付给小男孩生活费,可小男孩找上门来他都不给。不懂法、不守法是他们的共性。这两个人物虽在作品中都是略写人物,但作者显然旨在从另一个角度折射我们公民法律意识的淡薄,说明公民守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3.《小男孩》反映了哪些问题?

【明确】小说通过不动声色地记录爸爸妈妈离婚后,妈妈逼九岁的小男孩去向爸爸要生活费的全过程,既反映了社会问题,也反映了道德和法律问题。

当今社会父母离异给孩子心灵上带来了伤害、生活上带来困苦,这是人们应该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而作为母亲不顾孩子年幼路远与孩子内心的孤独,逼迫九岁的孩子去向爸爸要生活费,则是道德品质问题;作为父亲,亲生儿子找上门来,不给生活费,并视而不见,更是道德品质问题。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妈妈不懂法:爸爸不付生活费,他本该向法庭起诉;爸爸不守法:法庭判他应付给小男孩生活费,他却不给。

这篇小说给我们得到如下的启示:(1)父母离异孩子是无辜的。(2)对小男孩天真善良聪明而又寂寞孤独无助的形象的塑造,是对亲情的呼唤。(3)增强法律意识,真正落实《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其它种种法律法规,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四、课内阅读

小男孩上了五楼,他听见脚步声一步一步走近了,小男孩往后退,贴在九号房门上。电筒光让这个小男孩睁不开眼睛。他抬起双手,那样子好像要把那光柱推开。脚步声没有了,小男孩知道那男人就在自己身边,。他说,我等我爸爸。小男孩看见电筒光照在自己的脚。他说,我爸爸还没有回来。小男孩又听见脚步声,那脚步声上了六楼。开门,关门,小男孩突然觉得这座楼很静,他似乎听到了心脏的跳动。

小男孩坐了下来,他把头靠在膝盖上。他想着现在是睡觉的时间了,他想着爸爸一定是故意躲他,他想着见到爸爸后还叫不叫他。妈妈说,他不是你爸爸,妈妈说,他不配。小男孩决定不再叫他爸爸了,不了,蚊子绕着这个小男孩飞来飞去,他挥挥手。

小男孩是被一声惊叫而吵醒的。他揉揉眼睛,站起来。他听见钥匙碰撞的金属声。他看见有人开九号的房门。灯亮了,他看见的是两个人,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他不认识他们,站在门边看他。看这小男孩,那个男人说,是个小孩。那个女人说把我吓得要死。那个女人靠在那个男人的肩上。小男孩往后退。小男孩忘了脚下是楼梯,扭了一下脚。他抓住扶手站住,他听见那个男人问他,你找谁?小男孩往后退,他看见他们进了屋,关了门。

楼外在下雨,道路湿漉漉的,雨丝飘在小男孩的脸上,雨丝飘进小男孩的颈窝,小男孩觉得很凉爽。他抬头看两旁的楼房,他看见好多窗户都没有灯了。他听见从什么地方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他觉得那声音就像他爸爸的声音。他想了想叫出声来。爸爸!小男孩边走边叫,爸爸!小男孩的声音在夜里传得很远。

飘着雨,小男孩抹着脸上的雨水。车站冷冷清清的,小男孩看不见站牌上写着的收车时间。飘着雨,小男孩看着远处有一辆小轿车咝咝地从他身边驶过。飘着雨,小男孩抹着脸上的雨水往回走。他想着就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有个菜场的凉棚可以睡觉。这个小男孩记着有一本书里写过,流浪汉就是在这种地方睡觉的。

1. “小男孩突然觉得这座楼房很静,他似乎听见心脏跳动。”这句话反应当时小男孩怎样的心理?

2. 第二段中说“小男孩决定不再叫爸爸了”,真的只是因为妈妈说的“他不配”吗?还有什么原因?

3. 小男孩离开那座楼的时候,一边走一边不停地叫着“爸爸”,作者在强调“小男孩声音在夜里传得很远”。对此内容你是怎样了解的?

4. 选文画横线的句子删去好不好?为什么?

5. 小男孩有父有母,却不得不去菜市场的凉棚睡觉,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自己可以为他提供什么形式的帮助?

〖参考答案〗

1.孤独、寂寞。

2.不是,从上下文看,还应包括“他想着爸爸一定是故意躲他”的意思。

3.写出了小男孩孤独无助,也写出了他渴望见到爸爸的心理。作者这样写,使每一位读者都会产生一种对小男孩强烈的同情心,同时也会对小男孩的父母产生谴责之意:是他们让孩子遭受这样的磨难。

4.不好。这句话强调了小孩有父有母却被近露宿街头的悲苦命运,加深了读者对小男孩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的思考。

5.产主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小男孩的父母缺乏基本的责任心。 我觉得可以让小男孩到当地“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

    相关推荐

    《故乡》知识梳理 《鸿门宴》知识梳理 《百合花》知识梳理 《奥伊达的理想》知识梳理 《隆中对》文言知识梳理 文言文句读知识梳理 《论语》十二章知识梳理 《动物笑谈》知识点梳理 《五人墓碑记》知识梳理 《愚公移山》知识点梳理 《离骚(节选)》知识点梳理 《唐雎不辱使命》知识梳理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梳理 《谏太宗十思疏》知识梳理 《出师表》文言文知识梳理 《与朱元思书》知识点梳理 《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梳理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梳理 《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梳理 《梅岭三章》课文知识点梳理 《周亚夫军细柳》知识点梳理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梳理1 高中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九年级(下)知识点梳理 语文知识点梳理(应试精华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梳理 《鱼我所欲也》课文知识点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二)知识点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梳理 2015高三暑期语文课内知识梳理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劝学》知识全梳理 《唐雎不辱使命》课文知识点梳理 《送东阳马生序》课文知识点梳理 2015高三暑期语文课内知识梳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点梳理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师说》知识点全梳理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陈情表》知识点全梳理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梳理表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知识点梳理 《小男孩》教案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赤壁赋》知识点全梳理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鸿门宴》知识点全梳理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苏武传》知识点全梳理 高考科技文知识梳理及解答示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知识点梳理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过秦论》知识点全梳理 初中字音字形知识点:汉字考点梳理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兰亭集序》知识点全梳理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滕王阁序》知识点全梳理 2010年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峡》 2014年四年级最新语文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上册《隆中对》文言知识梳理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荆轲刺秦王》知识点全梳理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文学常识知识点梳理 2010年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梳理:《爱莲说》 部编版九年级(下)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梳理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知识点梳理 2010年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梳理:《陋室铭》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梳理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梳理 中考语文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多音字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游褒禅山记》2 知识全梳理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游褒禅山记》 1 知识全梳理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全梳理 《卖火柴的小女孩》重点字词梳理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梳理:多音字 2010年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梳理:《论语十则》 中考语文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通假字 2010年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梳理:《桃花源记》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全梳理 《松鼠和松果》知识点精析-重点字词梳理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梳理2及课内练习 部编版九年级(下)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梳理:异读字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梳理:通假字 2011年中考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通假字 中考语文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异读字 部编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课文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九年级下《海燕》课文知识点梳理 (苏教版)高一语文上学期基础知识梳理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全梳理 2011年中考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古今异义 男孩,别哭 二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期末分课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猫》知识点梳理 男孩,别哭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知识点梳理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汇编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九年级下《词四首》课文知识点梳理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多音字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通假字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多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