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维翰论》阅读答案及译文

小编:

桑维翰论

【清】王夫之

谋国而贻天下之大患,斯为天下之罪人,而有差等焉。祸在一时之天下,则一时之罪人,卢杞是也[1];祸及一代,则一代之罪人,李林甫是也[2];祸及万世,则万世之罪人,自生民以来,唯桑维翰当之。

[1]卢杞:字子良,唐滑州录昌(今河南滑县)人。以门荫入仕。德宗时,累官至门下侍郎、同门中书下平章事。他忌能妒贤,陷害大臣,搜括财货,任意榜棰,怨声载道。后贬死澧州。

[2]李林甫:唐宗室,权臣。开元中任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为人阴柔狡猾,为相十九年,厚结宦官、嫔妃,迎合玄宗意图,又排斥异己,使唐政日益败坏,酿成“安史之乱”。

为国家出谋划策但给天下遗留下大祸患,这样的人是天下的罪人,但这样的人是有等级的。祸患天下比较短的时间,就是短时间的罪人,卢杞就是这样的人;祸患殃及一代人的,就是一代人的罪人,李林甫就是;祸患殃及万代的,就是万代罪人,自有人以来,只有桑维翰称得上是这样的人了。

刘知远决策以劝石敬瑭之反[3],倚河山之险,恃士马之强,而知李从珂之浅輭[4],无难摧拉,其计定矣。而维翰急请屈节以事契丹[5]。敬瑭智劣胆虚,遽以其策,称臣割地,授予夺之权于夷狄,知远争之而不胜[6]。于是而生民之肝脑,五曾三王之衣冠礼乐,驱以入于狂流。契丹弱,而女直乘之[7];女直弱,而蒙古乘之;贻祸无穷,人胥为夷[8]。非敬瑭之始念也,维翰尸之也[9]。

[3]刘知远:五代时沙陀人,世居太原,初从石敬瑭起兵。石敬瑭称帝,以功拜中书令,封太原王。后契丹灭晋,乃即帝位,国号汉,为后汉高祖。石敬瑭:即后晋高祖。后唐末,以军功封河东节度使。契丹南侵,石敬瑭为后唐末帝李从珂所疑,惧诛,乃用桑维翰谋,引契丹兵灭后唐,称臣于契丹,并割燕云十六州之地。

[4]李从珂:后唐末帝,为明宗养子。初以功封潞王,后自立。为石敬瑭借契丹兵灭之。浅輭:浅薄软弱,輭,同“软”。

[5]契丹:源于东胡,北魏时建国,五代初始强,改国号为辽。后被金所灭。

[6]知远争之而不胜:以上史实见《资治通鉴后晋纪一》。王夫之《桑维翰论》即据之而发。

[7]女直:即“女真”,古代少数民族名,五代时称女真,后属于辽,因避辽主耶律宗真讳,改称女直。后建立金朝,亡于蒙古。

[8]胥:相与,皆。

[9]尸:主。

刘知远出谋划策来鼓励石敬瑭谋反,倚仗山河险要,依靠兵马强壮,并且知道李从珂的浅薄、懦弱,势力不难推倒,这样的计谋就确定了。但桑维翰急切地请求折节来侍奉契丹。石敬瑭智力低微、胆子很小,就急忙听从桑维翰的计策,割地称臣,给了契丹生杀予夺的权利,刘知远据理力争但没有胜利。于是把百姓的生命、五帝三王的规矩都付之东流。契丹变弱小,女真乘机壮大;女真变弱小,蒙古乘机壮大;留下了无穷无尽的祸患,百姓都沦落为夷狄的奴隶。这不是石敬瑭当初的想法,恰恰是桑维翰主使他这样。

夫维翰起家文墨,为敬瑭书记,固唐教养之士人也,何仇于李氏,而必欲灭之?何德于敬瑭,而必欲戴之为天子?敬瑭而死于从珂之手。维翰自有余地以居。敬瑭之篡已成,己抑不能为知远而相因而起。其为喜祸之奸人,姑不足责;即使必欲石氏之成乎,抑可委之刘知远辈,而徐收必得之功。乃力拒群言,决意以戴犬羊为君父也,吾不知其何心!终始重贵之廷[10],唯以曲媚契丹为一定不迁之策,使重贵糜天下以奉契丹。民财竭,民心解,帝昺厓山之祸[11],势所固然。毁夷夏之大防,为万世患;不仅重贵缧系[12],客死穹庐而已也[13]。论者乃以亡国之罪归景延广[4],不亦诬乎?延广之不胜,特不幸耳;即其智小谋强,可用为咎,亦仅倾臬捩鸡徼幸之宗社[15],非有损于尧封禹甸之中原也[16]。义问已昭[17],虽败犹荣。石氏之存亡,恶足论哉!

[10]重贵:石重贵,石敬瑭之侄。石敬瑭死,嗣位为出帝,始终媚事契丹。后为契丹所俘。

[11]景昺:指南宋最末一个皇帝赵昺,迁厓山(今广东新会县南,也作崖山),元兵攻陷厓山,陆秀夫负帝昺投海死。

[12]缧系:囚系。

[13]穹庐:毡帐。

[14]景延广:字航川。石敬瑭时官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石重贵时,加同平章事,兼侍卫马步都指挥使。主张对契丹称孙不称臣,契丹怒,景声言“晋朝有十万口横磨剑,翁若要战则早来”。契丹愈怒,举兵入侵,延广又闭壁不出。由此结怨。被出帝贬为河南尹。后被俘自杀。

[15]臬捩鸡:石敬瑭之父。

[16]尧封禹甸:意指中华。尧之封域,禹之治地。甸,治。

[17]义问:或作“义闻”。

桑维翰起家于刀笔文墨,是石敬瑭的书记官,本来是后唐教育培养的士子,对李氏有何仇恨,却一定要消灭他?对石敬瑭有何感恩戴德,却一定要拥戴他为天子?石敬瑭如果死于李从珂德之手,桑维翰自有居住、生活的地方。石敬瑭篡位的图谋已经实现,却不能说因为刘知远的计谋而起的。他是一个喜欢祸乱的奸人,暂且不足以责备;假使一定想让石敬瑭成功,也可以交给给刘知远这类人,慢慢地收获必定得到的成功。(桑维翰)却力排众议,一心以异族为君父,我不知道是何用心!石重贵在位期间,(桑维翰)只知道把曲意逢迎契丹作为确定不移的策略,使重贵耗费天下财富来侍奉契丹。百姓财产耗尽,民心涣散,后来南宋皇帝赵昺在崖山的灾祸,就是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毁坏野蛮民族与华夏民族最大的防线,给世世代代带来祸患;就不仅是重贵被俘虏、客死他乡而已了。议论的人把亡国的罪过归于景延广,(这)难道不是诬陷吗?景延广的失败,只是不幸运罢了!他智慧太小而图谋过大,可以把这个看作他的过错,可也仅仅是倾亡了臬捩鸡侥幸得来的国家,并不是对传统的中华造成了损害。正义的名声已经昭显,即使败了也是光荣的。至于石敬瑭的生死存亡,还哪里值得讨论呢。

正名义于中夏者,延广也;事虽逆而名正者,安重荣也[18];存中国以授于宋者,刘知远也;于当日之俦辈而有取焉,则此三人可录也。自有生民以来,覆载不容之罪[19],维翰当之。胡文定传《春秋》而亟称其功[20],殆为秦桧之嚆矢与[21]?

[18]“事虽逆”二句:安重荣,后晋大将。石敬瑭称帝,拜成德军节度使。颇[岂页]觎皇位。又不满后晋屈膝于契丹,以为万世之耻。后起兵反晋,兵败而死。因其反晋,故说“事虽逆”。

[19]覆载:指天地,天覆地载。

[20]胡文定:名安国,字康侯,宋绍圣进士,南宋高宗时,官至给事中,谥文定。其所著《春秋传》中,屡称桑维翰功。

[21]嚆(hāo)矢:响箭。箭未至而声先至,因喻事物的发端。

(在危难之中)维护华夏名义的,是景延广;做事虽然大逆不道,但有正直名声的,是安重荣;保存华夏把它交给宋的,是刘知远。如果在当时的那些人中选择的话,只有这三个人可以记录。自有人类以来,犯下天地不容之罪过的,只有桑维翰称得上。胡文定写《春秋传》极力称赞他的功劳,这恐怕是秦桧之流的始作俑者吧?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契丹弱,而女真乘之 乘:趁机,利用

B.贻祸无穷,人胥为夷 胥:全,都

C.何德于敬瑭 德:恩惠

D.延广之不胜,特不幸耳 特:仅仅,只是

C(德:感激)

10.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为抨击桑维翰罪恶的一组是

①谋国而贻天下之大患,斯为天下之罪人

②非敬瑭之始念也,维翰尸之也

③乃力拒群言,决意以戴犬羊为君父也.吾不知其何心

④延广之不胜,特不幸耳

⑤自有生民以来,覆载不容之罪,维翰当之

⑥殆为秦桧之嚆矢与?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③⑥

B(①是笼统地提出观点,不针对桑维翰;④是对景延广的态度;⑥评价的是胡文定。)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开门见山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虽然卢杞、李林甫固然都是历史的罪人,但其带给天下百姓的灾难却远不及桑维翰。

B.作者认为石敬瑭最初并没有要屈服于契丹的打算,后来华夏大地不断落入异族之手,都是桑维翰一手造成的。

C.作者认为景延广固然有自己的过错,但他的失败主要是因为运气不好,若将亡国的罪过归咎于他,是对他的诬陷。

D.文中对桑维翰不遗余力的讨伐,表现了作者王夫之强烈的民族气节。

B(“都是桑维翰一手造成的”说法不准确。)

12.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谋国而贻天下之大患,斯为天下之罪人,而有差等焉。

译文:为国家出谋划策但给天下遗留下大祸患,这样的人是天下的罪人,但这样的人是有等级的。

(2)即使必欲石氏之成乎,抑可委之刘知远辈,而徐收必得之功。

译文:假使一定想让石敬塘成功,也可以(把重任)交给刘知远这类人,慢慢地收获必定得到的成功。

(3)于当日之俦辈而有取焉,则此三人可录也。

译文:如果在当时的那些人中选择的话,只有这三个人值得记录。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

参考译文:我很惭愧,当我年轻的时候,曾经有出外游历天下的志愿,但是因为学业未成,没有空闲的时间。到了壮年可以出游时,四面八方战火纷飞,没有落脚的地方。及至当今,圣明天子兴起天下安定,远到海边,合为一家,而我已经年龄更加老大了。

    相关推荐

    《桑维翰论》阅读附答案 王夫之《桑维翰论》阅读答案 《陌上桑》原文及翻译 《论语》原文及翻译 《过秦论》原文及翻译 《论毅力》原文及翻译 《谏论》阅读答案及译文 过秦论原文及翻译 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子鱼论战》原文及翻译 梅桑榆《宽容与智慧》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 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 “李藩,字叔翰,赵郡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辨奸论》阅读答案及译文 《王维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王宪,字维纲,东平人”阅读答案及译文 李生论善学者原文及翻译译文、阅读答案 《独坐轩记 桑悦》阅读答案及翻译 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曹刿论战训练题 “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阅读答案及译文 苏洵《谏论(上)》阅读答案及译文 “李藩,字叔翰,赵郡人”阅读试题及答案 及翻译 《独坐轩记 桑悦》阅读答案及翻译 李生论善学者原文及翻译译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高三文言文阅读《杨维岳传》发附答案及翻译 苏洵《谏论(下)》阅读答案及译文 “周维城传”阅读试题及答案 (附参考译文) 吴玉德《对惯性思维说“不”》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王维《终南山》原文、注释、译文、评析及作者简介 苏洵“谏论(上)”阅读试题及答案 及译文 师旷论学原文及翻译、阅读答案 苏洵《谏论(下)》阅读附答案及译文 王维《西施咏》原文、注释、译文、评析及作者简介 《荀子.天论》原文和译文 苏洵“谏论(下)”阅读试题及答案 及译文 方孝孺《豫让论》阅读答案及译文 柳宗元《与萧翰林俛书》阅读答案翻译 《许国,字维桢》阅读答案及翻译 《王宪,字维纲》阅读答案及翻译 师旷论学原文及翻译、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张翰传》阅读答案 略论思维的惰性阅读答案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阅读答案(附翻译) 《空桑生李》阅读答案(附翻译) 李藩,字叔翰,赵郡人 阅读答案附翻译 曹刿论战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 采桑子阅读题及答案2021 采桑子阅读答案 《论修身》阅读分析及翻译 《贾谊论》阅读答案及翻译 《朋党论》阅读答案及翻译 《六国论》原文翻译和课文分析 《与友人论师书》阅读附答案解析及译文 “贾谊论”阅读试题及答案 及翻译 “李藩,字叔翰,赵郡人”阅读答案附翻译 《谏论 苏洵》阅读答案及翻译 论语八则翻译、论语八则教案及训练题 《谏论 苏洵》阅读答案及翻译 王维《使至塞上》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王维,字摩诘,太原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刘翰《石头城》阅读答案及赏析 萧诚自务札翰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①(有删节)》阅读答案及译文 苏洵《谏论上》阅读答案及翻译 《李生论善学》阅读答案及翻译 毛泽东诗词《采桑子·重阳》原文、译文、写作背景与鉴赏 萧诚自务札翰阅读答案 “豫让论”阅读试题及答案 (附翻译) 《留侯论 (宋)苏轼 》阅读答案及翻译 方孝孺《深虑论》阅读答案附译文 白居易《李陵论》阅读答案及翻译 方孝孺《豫让论》阅读答案及翻译 方孝孺《深虑论》阅读答案及翻译 苏洵《谏论(上)》译文的阅读附答案 《留侯论 (宋)苏轼 》阅读答案及翻译 苏洵《谏论上》阅读试题答案解析翻译译文高考文言文 【明】李贽《战国论》阅读答案及翻译 《李斯论 (清)姚鼐》阅读答案及翻译 “荀卿论”阅读试题及答案 (附翻译) 陈翰伯:文化的先行者阅读附答案 《陌上桑》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曹刿论战|孙子•谋攻|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 《论语》十则翻译及课时精练阅读 “悼念乔治•桑”阅读训练及答案 “悼念乔治•桑”练习题答案 “论语”选段阅读试题及答案 翻译 乐维华《潮魂》初中散文阅读题及答案 文学阅读的多维向度答案 文学阅读的多维向度阅读原文 选自《论衡·自纪篇》阅读答案及翻译 《李生论善学者》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黄庭坚论书法原文、翻译与练习 明史·杨维桢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明.刘绩《霏雪录|杨维桢执教》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解析 《贞观政要•论俭约》阅读答案及翻译 培根《论礼貌》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文质论阅读试题及答案 《胡翰传》阅读附答案 与萧翰林俛书阅读答案 《文质论》阅读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