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张衡传”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小编:


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A.属( )文 邓骘( ) B.逾侈( ) 璇( )玑

C.驿( )站 河间相( ) D.骸( )骨 蟾( )蜍( )

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1)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 )同( )

(2)合盖隆起,形似酒尊 ( )同( )

(3)子墨衰绖(dié),梁弘御戎 ( )同( )

(4)秦伯素服郊此,乡师而哭 ( )同( )

(5)府吏见丁宁 ( )同( )

3.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B.吾得兄事之

C.且庸人尚羞之

D.宁许以负秦曲

E.(汲黯)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

4.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

(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3)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4)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6)君何以知燕王

(7)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8)求人可使报秦者

(9)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

(10)甚矣,汲黯戆(zhuàng)也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B.《两都赋》的作者是张衡,《二京赋》的作者是班固。二都与两京都 指长安和洛阳。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 11题。

胡质之子威,字伯虎。少有志 向,厉操清白。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后因他信,具以白质。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帝曰:“以何为不如?”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官至前将军、青州刺史。太康元年卒,追赠镇东将军。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威自京都省之  省:探望。 

B.不审于何得此绢  审:知道。

C.自放驴,取樵炊爨  樵: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信:使者。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   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

B.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C.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  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

8.从句式的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粗的部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 (2)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

(3)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 (4)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A.(1)与(2)相同,(3)与(4)不同

B.(1)与(2)相同,(3)与(4)也相同

C.(1)与(2)不同,(3)与(4)相同

D.(1)与(2)不同,(3)与(4)也不同

9.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食毕,复随旅进道——吃完饭以后,又跟随旅伴上路。

B.先其将归,请假还家——早就要带他回去,于是请假回家。

C.阴资装,百余里要之——暗中准备盘缠;在百余里外的路上迎候他。

D.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于是拿出先前给自己的绢答谢他,并把他打发走。

10.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其父子清慎如此”的一组是:( )

①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②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

③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 ④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

⑤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⑥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胡威自小志向远大,砥励名节,品格高尚。他在辞父归家时,问明所赐绢的来路后,方肯接受。途中又亲自放驴,料理生活,从无靡费之举。这使他日后得到很高的声誉。

B.胡威之父胡质身居高位却能恪守清廉。胡威辞别回家时,他仅取绢一匹送作路资。在儿子 询问时坦然地表明,此绢为正当所得,并非不义之财。从而赢得了儿子的敬佩。

C.胡质帐下都督善于逢迎。为博得胡质的好感,他在胡威归家途中曲意巴结,并辗转地让胡质知道此事。岂料弄巧成拙,胡质了解真相后对他严加处罚,并免去他的官职。

D.晋武帝十分赞赏胡质。他问到胡氏父子的高下,胡威说“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认为自已远远不如。这既说明了胡质品格高尚,又反映了胡威尊崇父亲的心 情。

【参考译文】

胡质的儿子胡威,字伯虎。自小就有志向,严格地坚守清廉。胡质担任荆州刺史时,胡威从京城洛阳前去探望父亲。由于家中贫困,没有车马和童仆,自己单身骑驴前往,拜见父路上的开销。胡威这才接受这匹绢,辞别父亲回京。胡威每到一处客站,就自己放驴,取柴做饭,吃完后再与旅伴一道上 路,前往途中、回京路上都是如此。胡质帐下的都督,与胡威从不相识,在胡威未出发回京前,就请假回家,暗中置下路上所需物品,在百余里外等候胡威,邀胡威作为旅伴,事事都帮助胡威,而且少食少喝,一起行走几百里。胡威心中疑惑,就引他说话得到实情,即知他是父亲帐下的都督,就取出父亲所赐给的那匹绢偿付给都督,向他道谢后与他分手。后经别的使者,详细地把这件事告诉胡质,胡质责打都督一百杖,除去了他的吏名。胡质父子如此清廉谨慎。因此名誉广为人知,历位宰牧。晋武帝召见胡威,同他谈论边事,谈话涉及到日常生活。晋武帝感叹他父亲的清廉,对胡威说:“你与你父亲相比,谁更清廉?”胡威回答说:“我不如父亲。”晋武帝说“你凭什么认为不如你 父亲?”胡威回答说:“我父亲的清廉行为唯恐别人知道,我的清廉行为唯恐别人不知道,因此我远不如我父亲。”胡威做官至前将军、青州刺史。太康元年去世,被追赠镇东将军。

参考答案

1.A.zhǔ ;zhì B.chǐ ;xuán C.yì ;xiàng D.hái ;chán chú

2.(1)禽通擒(2)尊通樽(3)衰通缞(4)乡通向(5)丁通叮;宁通咛

3.C.

4.(1)状语后置(2)否定句 宾语前置(3)省略句(4)判断句(5)定语后置(6)疑问句宾语前置(7)被动句(8)定语后置(9)省略句(10)主谓倒装句

5.D.

6.C.解释:樵:柴,名词。

7.A.解释:A前句中的“故”为“特地”之义,副词;后句中的“故”为“故意”之义,副词。B句中的两个“每”都为“每当……时候”之义,副词。C句中的两个“因”都为“经、有”之义,介词。D句中的两个“及”都为“到”之义, 介词。

8.A.解释:A项中句①“大人清白”与句②“名誉著闻”,从句式上看均为一般性的形容词谓语句,“清白”“著闻”分别充任“大人”“名誉”的谓语,二者没有不同。句③句④则不同。句③中加点的“其都督”以判断句的身份充任“知”这一动词的宾语,这个判断句与现代汉语不同,没有使用“是”字 一类的判断词。句④中的“其都督”是指胡质帐下的都督,“其”指称“胡质”。

9.B.解释:A项中“随旅进道”是难点,“旅”指旅客,“进”字的基本意义是“前进”,文中与“道”相联系,应该理 解为“上路”。因此,A项是正确的。B项中的难点在“先其将归”。在阅读材料上下文中的意思是“在他将要回去之前”,指胡质帐下都督想赶在胡威回家之前去预先迎候他。C项中的难点一是“阴”表示暗中;二是“资装”表示“准备盘缠”;三是“要”字,原义是“中途拦截”,指半道上截住某人。本题则选用了更能表示帐下都督心理的“迎候”一词。这一选项是本题中最难的选项。D项中“因”当“于是,就”讲,“向”当“先前”讲,“遣”当“送走”讲。

10.A.解释:题干中点明本题所需筛选信息的共同点——“其父子清慎如此”(概括性论断)。“清:公正廉洁;慎:谨慎,慎重”。第1句“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是在胡威询问绢的由来时胡质做的回答,表明这是正当所得,所以能表现胡质的清慎。第2句“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灶”,其内容是写胡威在归家途中辛劳地自行打理生活,也可以看做是清慎的表现。第3 句是胡质帐下都督的行为,所以无关。第4种承接的内容是胡质不愿无功接受帐下都督的照顾,于是拿出自己的路资即绢,送给对方并把他打发走了,因此,这句符合题干的要求。第5句“质其都督一百,除吏名”,胡质因不喜欢帐下都督的阿谀奉承 ,于是将其痛责并开除官职,也符合“清慎”的要。第6句“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是作者的评价,指的是胡质父子二人声誉好, 做到很大的官,并非“清慎”的内容。由此可见,只有A项是完全符合题意的。

11.C.解释:解答这道题的四个切入点是:胡威、胡质、帐下都督、晋武帝。C项为:“胡质帐下都督善于逢迎。为博得胡质的好感,他在胡威归家途中曲意巴结,并辗转地让胡质知道此事。岂料弄巧成拙,胡质了解真相后对他严加处罚,并免去他的官职。” 这一选项的问题在于是谁将途中之事告诉了胡质,是帐下都督,还是胡威?根据文意,帐下都督是不愿将此事告知胡质的,所以他的许多做法均瞒往胡质。而胡威清慎的本性使他“后因他信,具以白质”,并导致胡质对帐下都督的处罚。因此C项的概括与分析是不正确的。

    相关推荐

    《方山子传》同步练习及答案 《陆文学自传》同步练习(附答案) 《项链》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李将军列传》同步练习题及阅读答案 猫同步练习及答案 “差不多先生传”同步练习题及阅读训练及答案 《登高》《锦瑟》同步练习与答案 出师表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人生》同步练习题答案 《那树》同步练习题答案 秋水同步练习题答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步练习 《风波》同步练习题及阅读答案 《边城》同步练习及答案 丹柯 同步练习及答案 《落叶》同步练习题答案 黄鹂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窃读书》同步练习题及阅读答案 蒹葭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陌上桑》同步练习题答案 五柳先生传同步课堂及练习与答案 出师表同步练习题及阅读答案 《变色龙》同步练习题及阅读答案 高一语文练习答案 《芦花荡》同步练习 “谈生命”同步练习题及阅读训练及答案 《蒲柳人家》同步练习题答案 斑羚飞渡同步练习及答案 《岳阳楼记》同步练习题及阅读答案 《科学与艺术》同步练习题及阅读答案 《公输》同步练习 与答案 《芙蕖》同步练习(附答案) “地下森林断想”同步练习题及阅读训练及答案 《香菱学诗》同步阅读练习题答案 《最后一课》同步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七年级 华南虎 同步练习及答案 七年级观舞记同步练习及答案 “我的叔叔于勒”同步练习题及阅读训练及答案 孙犁《山地回忆》同步练习及答案 《十三岁的际遇》同步练习及答案 陈毅市长 同步练习及阅读答案 张衡传 文言文知识点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题及阅读答案 《上枢密韩太尉书》同步练习题及阅读答案 高考语文传记阅读:苏步青 初一文言文“三步走”学习法及一周一练 飞向太空的航程 同步练习及答案 《岳阳楼记》同步课堂及练习与答案 “英雄潇洒走苍穹”同步练习及答案 《飞向太空的航程》同步练习及答案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同步练习题及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同步课堂及练习与答案 动物的疼痛同步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文言文张衡传阅读附答案 《云南的歌会》同步课堂及练习与答案 范进中举同步训练题及答案 《寄欧阳舍人书》同步练习题(附阅读答案) 《爸爸的花儿落了》课文精讲及同步练习附答案 《差半车麦秸》同步练习与答案 张衡传阅读答案 范晔《张衡传》文言文知识归纳 散步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 狱中书简(节选)》同步练习(附答案) 《沉船之前》同步阅读练习(附答案) 游褒禅山记•同步练习与答案 中考语文阅读:《三代同堂》练习及答案 《在太空中理家》同步练习(附答案) 《张衡传》阅读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训练: 六一居士传 始得西山宴游记知识点练习 始得西山宴游记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清兵卫与葫芦》同步练习 与答案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阅读同步练习及答案 《在太空中理家》同步阅读练习题目(附答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七录《明史•张溥传》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苏教版八年级上《草》同步阅读练习及答案 黔之驴同步训练及答案 七录《明史•张溥传》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高一语文下册期末复习基础知识精练试题 《我不是个好儿子》同步练习(有答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北京版必修三“谏伐匈奴书”同步练习及答案 《论语》十则·同步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下《诗五首》同步课堂及练习与答案 2017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七步诗 《我们和青春对话》同步练习(有答案) 《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同步练习题阅读答案 北京版必修三《谏伐匈奴书》同步练习及答案 语文阅读:《走一步,再走一步》 《一步》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传记阅读:李叔同的出家之路 《走一步,再走一步》学习要点 皇帝的新装同步训练题答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训练题答案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同步练习(附答案) 2009年高考语文福建卷《张自新传》阅读及答案 2013中考语文练习题:名著阅读训练一 《张衡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题讲练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