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邪正辨 曾巩》阅读答案

小编:

邪正辨 曾巩

正者一,邪者十,乌知正者之为正,邪者之为邪欤?曰:考其实焉尔。言者曰:“某,正人也。”必考焉,其言与行果正也,犹曰无乃其迹然欤?必也本其情,情果正也,斯正人也。曰:“某邪人也。”必考焉,其言与行果邪也,亦曰无乃其迹然欤?必也本其情,情果邪也,斯邪人也。

抑未尽于是也。孰谓未尽?任与责之之谓也。正者曰:“天下未治也。”以天下之事考之,见未治焉,安得不任之以救其未治也?邪者曰:“已治矣。”则思曰:我之天下未治也。正者曰:“用是策可以治。”以先王之道、人之情考之,见可以治焉,安得不用其策邪?邪者曰:“彼策也,不可用。”则思曰:我考之可用也,必也待其终而质其效。不戾于其始也有赏,戾则有咎。未至于其终而质其效,赏与咎无所委焉。不苟然而易也,任与责之之术如是也。故正者得尽其道,邪者不得其间于冥冥之间,于计也素定,于信用也不轻以蔽,于号令也一,于赏罚也明,于治也几矣。考之其实尔,此之谓也。

不知正者之为正,邪者之为邪,岂异焉?不此之尚而已。……正者曰:“天下未治也。”邪者曰:“已治也。”邪者胜正者十常八九。以天下之事考之耶?则未尝也。任正者之策,邪者曰“可置”,则必置之。以先王之道、人之情考之,待其终而质其效。正者赏与咎耶?则未尝也,其于是非用舍苟焉而已也。夫然,故正者不得尽其道,邪者得间之于冥冥之间。于计无必定也,于信用轻以蔽也,于号令也二,于赏罚也不明,于治也疏矣。正与邪两尊焉,一日而有败,乌有职其责者欤?

或曰:“大贤大佞之不可以考其实也。”曰:子之言不可以考其实者,不以大贤之为贤,大佞之为佞,或无其迹欤?吾固言之也,无其迹则孰由而知之欤?必也本其情之谓也。本其情是亦考其实矣岂不可欤知不循其迹又不本其情而欲知其贤与佞顾非不可欤?然则子之言者,恶其迹之难知也。吾云尔者,以其情而知之也,其意易者鲜矣。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戾于其始也有赏 戾:妨害

B.赏与咎无所委焉 委:依托

C.则必置之 置:放弃

D.乌有职其责者欤 职:职责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乌知正者之为正 此天之亡我

B.安得不任之以救其未治也 则谴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C.必也待其终而质其效 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

D.于信用也不轻以蔽 良庖岁更刀,割也

18.下列对原文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论证辨明邪人、正人的方法和对待邪人、正人的态度,认为要确定一个人的正邪时,一定要注意既不轻信别人的论断,也不轻信其外在的言行。

B.作者认为不知道方正的人方正在什么地方,奸邪的人奸邪在什么地方,在本质上都是因为不善于去考察分辨罢了。

C.作者认为既能明辨邪正,就应当善于任用方正的人,并责成他治理好国家。而做到这点并不难,正者往往取胜。

D.文章采用了正、反两方面重复论述的形式,从而使其观点得到了反复强调。在论述过程中,又时时以问句点明其所论之旨。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本 其 情 是 亦 考 其实 矣 岂 不 可 欤 知 不 循 其 迹 又 不 本 其 情 而 欲 知其 贤 与 佞 顾 非 不 可 欤?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⑴必也本其情,情果正也,斯正人也。(3分)

⑵或曰:“大贤大佞之不可以考其实也。”(4分)

答案:

16.D(应为“承担职责”)

17.A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B连词,表目的/介词,用; C连词,表承接/连词,表并列; D句中语气词,表停顿 /句末语气词,表判断)

18.C(“而做到这点并不难,正者往往取胜。”错,应为“而做到这点并不容易,邪者往往取胜”。)

19.本其情/是亦考其实矣/岂不可欤/知不循其迹/又不本其情/而欲知其贤与佞/顾非不可欤?

20.⑴一定还要弄清他的真实用心,用心果真也是方正的,这就是方正的人了。(本、情、斯各1分。)

⑵有人说:“大贤人、大奸佞这两种人,不能考察到他的实质。”(或、佞、其实各1分,句子通顺1分)

【参考译文】有一个方正的人,有十个奸邪的人,怎么知道方正的人方正在什么地方,奸邪的人奸邪在什么地方呢?回答道:“考察他的实质就是了。有人说:“某人是个方正的人。”一定要考察他,如果那人的言论行动果然是方正的,还要说不会是表面现象?一定还要弄清他的真实用心,用心果真也是方正的,这就是方正的人了。有人说:“某人是个奸邪的人。”一定也要考察他,如果那人的言论和行动果然奸邪,也还要说会不会是表面现象如此呢?也一定要弄清他的真实用心,用心果真是奸邪的,这就是奸邪的人了。

或许只到这一步还不够。怎么说还不够呢?我是指的任用和责成。方正的人说:“国家还没有治理好。”根据国家的情况考察,看到确实还没有治理好,为什么不任用他去补救那些还没有治理好的地方呢?奸邪的人说:“国家已经治理得很好了。”那么就得想一想,我们的国家恐怕还没有治理好。方正的人说:“用这些办法可以使国家得到治理。用先王的大道、人民的愿望去考察,看出他的办法确实可以治理好国家,为什么不用他的办法呢?奸邪的人说;“他的办法不可用。”那么就得想一想:我考察过,是可以用的,一定要等待他实施的结果再评议他的成效。如果一开始似乎没有什么妨害就行赏,有了妨害就怪罪,没有等到她施行的结果而去评议其成效,赏与罚就都没有依据。不随便更改当初的决定,任用和责成的方法就是如此。这样,方正的人便能完全推行他的措施,奸邪的人便不可能暗中让他的挑拨离间得逞。在决策上要连续稳定,在信任使用上既不轻率,也不受人蒙蔽,发号施令要前后一致,赏罚要分明,那么治理好国家,便差不多可以实现了。考察他的实质,就是指的这些。

不知道方正的人方正在什么地方,奸邪的人奸邪在什么地方,有什么奇怪呢?不善于这样去考察罢了。方正的人说:“国家还没有治理好。”奸邪的人却说:“已经治理好了。”奸邪的人战胜方正的人,十回常常有八九回。用国家的实际情况去考察谁是谁非呢,自己却没有作过。采用了方正的人的措施,奸邪的人说“可以放弃”,于是便一定要放弃。用先王的大道、人民的愿望去考察那措施是否对,等他施行有了结果再评议是否有成效,然后对方正的人实行赏或者罚呢,自己也没有这样作,对于谁是谁非、用与不用,随意决定而已。就这样,所以方正的人不能将他的治国措施推行到底,奸邪的人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搞挑拨离间,决策无法确定,在信任使用上轻率而容易受蒙蔽,号令不统一,赏罚不分明,想求国家得到治理,怕就差得远了。方正的和奸邪的两者都得到重用,有朝一日如果败了事,谁又负主要责任呢?

有人说:“大贤人、大奸佞这两种人,不能考察到他的实质。”我回答道:你所说的不能考察到他的实质,是不是认为大贤人的贤,大奸佞的佞,或许连一点儿迹象都不表露呢?我本来就说过,如果没有一点儿迹象,那么从哪里去了解他呢?那就一定要弄清他的真实用心,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弄清真实用心,这也就是考察他的实质,哪有不可以的呢?要知道既不追踪他的表面现象,又不愿弄清他的真实用心,而想了解那人是贤人还是奸佞,岂不是办不到吗?然而你所说的,无非是厌恶他的表现难于知道罢了。而我说的这一点。就是以他的真实用心去了解他,这个意思能够改变的恐怕很少。

    相关推荐

    《曾巩》文言文阅读答案 中考文言文《曾巩》阅读答案 曾巩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曾巩传阅读翻译及注释 文言文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阅读答案 文言文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荣累之辨》阅读答案 文言文《尚书比部员外郎李君墓志铭 曾巩》阅读答案 曾巩《南轩记》阅读 曾巩<城南>赏析 《道山亭记 曾巩》阅读答案及参考译文 《道山亭记 曾巩》阅读答案及参考译文 曾巩《论习》 原文、翻译、阅读训练附答案 初中文言文阅读《荣累之辨》答案 文言文张居正阅读答案最新 张居正文言文阅读翻译 文言文王猛,琅邪临沂人...阅读附答案 正午牡丹文言文阅读 《任将》曾巩阅读答案 文言文《王昙首,琅邪临沂人》阅读答案附译文 [宋·曾巩]《城南》阅读答案 宋 曾巩《说宫》阅读答案 文言文《浦阳郑君仲辨》阅读附答案 宋史《曾巩传》阅读答案 《刑赏 曾巩》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张居正阅读答案 文言文《《曾子杀彘》阅读答案 《南轩记 曾巩》阅读附答案 咏柳曾巩诗词阅读答案 《曾巩,字子固》阅读及答案 《初冬道中 曾巩》阅读答案 文言文《与方正学书》阅读答案 送丁琰序 曾巩 阅读试题 谢杜相公书 曾巩阅读答案 《论习 曾巩》阅读答案附翻译 曾巩“咏柳”阅读试题及答案 《送丁琰序》曾巩 阅读答案(2013浙江高考语文试题) 曾巩“说宫”阅读试题及答案 西楼 曾巩 阅读答案附赏析 宋史《曾巩传》阅读答案翻译 文言文王文正局量宽厚阅读附答案 寄欧阳舍人书(曾巩)阅读答案 文言文《答刘正夫书 韩愈》阅读答案 文言文断句: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 文言文梁曾,字贡父,燕人.....阅读附答案 墨池记〔宋〕曾巩 阅读答案及翻译 醒心亭记(曾巩)阅读答案附翻译 高中文言文《张居正》阅读答案及翻译 《赠黎安二生序 (宋)曾巩》阅读答案 [宋·曾巩]“城南”阅读试题及答案 《墨池记〔宋〕曾巩》阅读答案及翻译 《送曾巩秀才序》阅读答案及翻译 曾子衣敝衣以耕翻译阅读答案最新 曾子辞邑文言文答案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吕蒙正不计人过》阅读答案 《送李材叔知柳州序 曾巩》阅读答案 《与孙司封书 曾巩》阅读答案附翻译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阅读答案 文言文《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阅读答案 《醒心亭记 曾巩》阅读答案附翻译 曾叔卿,建昌①南丰人,巩......阅读答案 古诗鉴赏练习及答案:曾巩《西楼子》 文言文曹端,字正夫,渑池人...阅读附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张居正》附答案及翻译 文言文刘综,字居正,河中虞乡人....阅读答案 文言文翁正春,字兆震,侯官人....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魏学曾字惟贯,泾阳人....阅读附答案 《与孙司封书 曾巩》阅读答案附翻译 郑谷《柳》曾巩《咏柳》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12分)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 文言文吴表臣,字正仲,永嘉人...阅读附答案 《范文正正直》阅读答案 “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诗歌阅读鉴赏试题与答案:西楼 曾巩 文言文田弘正,本名兴.少习儒书....阅读附答案 曾巩 越州赵公救灾记 阅读答案及翻译 辨析较真(文/王朝明)......阅读答案 文言文粱鼎,字凝正,益州华阳人....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薛聪,字延智,方正有理识....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袁)枢字践言,梁吴郡太守君正之子也....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李顺,字德正,赵郡平棘人也...阅读附答案 《辨奸论》阅读答案及译文 语文阅读:小议“辨”(含答案) 文言文崔季舒,字叔正,博陵安平人....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郑译字正义,荥阳开封人也..阅读附答案 郑谷《柳》曾巩《咏柳》阅读附答案及对比赏析 浦阳郑君仲辨 语文阅读答案 文言文刘仁轨,字正则,汴州尉氏人....阅读附答案 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墨池记〔宋〕曾巩》阅读试题及答案 及翻译 初中课外文言文导读《正午牡丹》阅读答案附翻译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文言文阅读答案 文言文朱文公有足疾,曾有道人为施针熨之术.....阅读附答案 贺知章《咏柳》曾巩《咏柳》阅读答案及对比赏析 诗歌阅读鉴赏试题与答案:贺知章 曾巩 《咏柳》 李商隐“柳”曾巩“咏柳”对比阅读试题及答案 文言文 《吕蒙的故事》(宁厨下儿曾有过)阅读答案附翻译 墓志铭与墓碑文考辨 阅读答案 文言文 范文正正直阅读训练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