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扩展

苏霍姆林斯基论减负

小编:

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具有一定普遍性。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也曾是前苏联教育工作中一个迫切而重要的任务。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当我国即将实现普及中等教育的时候,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负担,已经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教育过程的文明以及学校的全部教学和教育工作,都在决定性的程度上有赖于这一问题的实际解决。”并对此发表了许多精辟的观点。重温苏氏的有关论述,对于推进“减负”,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科学界定学习负担是“减负”的基本依据

苏霍姆林斯基对学习负担问题并没有简单化,他认为学习是一种并不轻松的劳动,应当有适当的难度,良好的学业成绩是艰苦劳动的结果。“只有在脑力劳动对儿童的力量进行一定的考验的情况下,才能培养儿童具有一个思考的劳动者的自尊感。”这种自尊感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愿望和内在动机。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主要体现在:“让少年学生从早到晚死啃教科书,拼命使用他的记忆机器”,把“他的全部精力都用在背诵、识记和保持上去”,“把学习仅仅归结为不断地积累知识、训练记忆和死记硬背”,割裂了记忆和思考、知识与能力、教育与生活的联系。正如苏氏所描述的:“儿童好像背着一个口袋,教师尽量地把越来越多的东西往口袋里装”,而学习的意义和目的仿佛就是“把这样的重荷背负到一定的地点”。

二、正确分析学习负担过重的成因是“减负”的认识前提

苏氏认为,学生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要在教学过程本身去找”。首先是教师教学观和知识观的片面性:“在许多教师的教学和教育工作实践中,形成了这么一种惯例: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就是为了能够正确地回答所提出的问题或者能够完成作业。”“谁能够把知识保持在记忆里,一旦教师提出要求,就能把它们‘倒出来’,谁就被认为是有知识、有能力的学生。”教学是“机械地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里灌输到学生的头脑里”,这种被苏氏称为“上个世纪的对待知识的那种观点”,恰恰“无助于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为此,他强调指出:“必须首先改变对‘知识’这一重要概念的实质的看法。知识──这首先意味着能够运用。”在他看来,“知识对于学生,好比是一种工具,借助它而去果断地掌握新的知识。”

三、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减负”的首要条件

“学生的学习被各种学校功课塞得越满,给他留下的供他思考与学习直接有关的东西的时间越少,那么他负担过重、学业落后的可能性越大。”教育教学的辩证法在于:“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够顺利地学习。”因为“学习要在一种多方面的、丰富的精神的广阔背景下进行”。“这个背景越丰富,你学习起来就越轻松”。学生的智力生活越是广阔与博大,那么托起学习之舟的力量就越是强大。“总之,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的主要途径,就是保证智力生活的丰富性。”而“自由时间是丰富学生智力生活的首要条件。我们要使学习富有成效,那就需要给学生自由时间”。“自由支配的时间对于全面发展和形成他们的智力的、审美的兴趣和需要又是必不可少的。”相反,“如果教师只考虑怎样迫使学生用更多的时间坐在那里抠教科书,怎样把他们的注意力从别的一切中都吸引过来,那么负担过重的现象就是不可避免的。”

四、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爱好是“减负”的积极对策

“给儿童提供自由支配的时间,并不是说让他们有可能爱干什么就干什么。放任自流会养成无所事事、懒散疲塌的不良习气。”那么,怎样教会儿童富有成效地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呢?苏氏提出:“一定要使自己的学生形成合理的爱好”。

“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是喜爱读书”。学生应当有广泛的阅读兴趣,从中汲取多方面的知识与智慧。“如果少年学生除教科书以外什么也不阅读,那他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因为“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也不阅读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并且把全部负担转移到家庭作业上去。”如果我们想减轻学生的负担,那么就应当让他所阅读的东西,比要求他记住的东西多几倍。相信书籍的教育力量,是他深信不疑的教育信念。

五、要引导每个学生“特别喜欢一门科学”

“在科学基础课程这个整齐的乐队里,要使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喜爱的乐器和自己喜爱的旋律。如果一个学生没有爱好一门具体的学科,一个具体的科学知识领域,那就没有个性的智力完满性和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各门科目的深入扎实的基础知识,与某一门科目、某方面知识的特殊兴趣的发展相结合,是人得以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正是基于这一点,苏氏大力倡导教师要把争取学生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视为“引以为荣的事”。

六、要“用劳动的爱好来教育学生”

多年的工作经验使苏氏形成和树立了这样一种教育信念:“劳动在智育中起着极其重要作用”。“学校生活的智力丰富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能不能把智力生活和体力劳动密切结合起来”。他所说的劳动“是指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这种劳动里要有思想、有巧妙的技能和技艺”。“他把双手和智慧的努力结合起来”,这才是“一种真正丰富的智力的生活”。在他看来,缺乏智慧的实践和脱离实践的智慧是同样不可理解的,也是没有意义的。

    相关推荐

    苏霍姆林斯基简介 苏霍姆林斯基介绍 论苏霍姆林斯基的研究性学习法 苏霍姆林斯基的生平事迹 苏霍姆林斯基与当代素质教育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评介 苏霍姆林斯基与当代素质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的童年和他的家庭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永不凋谢的玫瑰》作者苏霍姆林斯基介绍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对素质教育的启示 魏书生与苏霍姆林斯基作文命题思想之比较_语文论文 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方法的鉴赏与领悟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持续更新中) 一份来自乌克兰的传真──《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继承人奥·苏霍姆林斯卡娅教授致教育科学出版社的信 小学语文名师魏书生:魏书生与苏霍姆林斯基作文思想比较 减负不能减写字 减负与写字教学 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日子里──一个人只有在他懂得爱的时候,才会成为真正的人 “减负”与教学模式 浅谈我对减负的认识 “注、提”实验:减轻学生的负担_语文论文 减轻学生负担过重的途径 直面减负,教师如何应对 《苏州园林》基础知识题 小学减负增效《落花生》教学设计 减一减教案 名家论《哈姆莱特》 《减一减》教学设计 课堂减负功在课前──《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反思 怎样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切实推进素质教育 《减一减》教学设计 一年级《减一减》教学设计 《爱斯基摩人》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爱斯基摩人》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斯大林格勒会战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减负呼唤新的“作业形式”——关于学生作业的教学反思 负担 《论语》中的基本概念 西师大版第一册《减一减》教学设计 初二语文:《苏州园林》苏州园林简介 改革语文教学要用“减法思维”_语文论文 13苏州园林 13苏州园林 爱斯基摩人的狩猎活动 《爱斯基摩人的冰屋》教案 初二语文:苏州园林作业题(含基础题与综合题) 试论《哈姆莱特》的意象运用 21、苏州园林 霍金简介 《威尼斯商人》基础字词梳理 苏州园林教案 苏州园林教案一等奖 小鹿的减法 《苏州园林》教案 《苏州园林》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负荆请罪》教案 《负荆请罪》 负荆请罪 《苏州园林》教案 《苏州园林》赏析 研究论文的基本结构 《论“基本属实”》教学设计 负荆请罪 《负荆请罪》 《苏州园林》导读 《苏州园林》赏析 《苏州园林》一问 《苏州园林》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