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小学语文名师魏书生:魏书生与苏霍姆林斯基作文思想比较

小编: :admin

魏书生,作为一位年轻的语文教育改革家,近年来在中国教育界引起轰动,被赞誉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这表明了两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具有许多相通和不谋而合之处。同时,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又以其独特的个性而自成一家。研究两者教育思想的异同,对语文教改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命题作文这一侧面,比较分析两位教育家作文教学思想的共性和个性。

魏书生的作文命题反映了他的作文教学思想,是他整体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他的几十个作文命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将它们分为五大类。

1.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战胜自我和超越自我的命题。这类命题是魏书生作文命题中最主要的部分,充分体现了他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主导思想,使学生通过作文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如《上进心和自卑感的对话》、《心灵的辩证法》、《新旧自我之争》、《我的私心和公心的对话》、《理智与感情》、《在心灵的原野上》等命题,让学生在作文中面对自我,认识到自己心灵世界的复杂性和广阔性。同时,他又针对学生实际,通过作文树立学生的理想,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如《三谈信心》、《理想给我的动力》等,使学生在困难面前始终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另外,他还指导学生对自己大脑的智力因素进行分析,掌握发展自身智力的方法,如《大脑的最佳状态》、《四谈注意力》、《再谈观察力》、《归纳和演绎》等命题,引导学生运用现代心理学和脑科学知识对自我的巨大潜能进行挖掘,从根本上提高了学习效率。

2.引导学生观察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命题。这类命题启发学生对生活、对人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水平和认识能力。魏书生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真、善、美的事物,从而感受到追求美好道德情操和远大理想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心灵的摄像机对准啥》使学生认识到生活的复杂性并把握生活的主流;《炉长》、《他助人为乐》、《三伏天的炼钢工人》等命题使学生不断发现身边的闪光点;《社会五年来的变化》、《家庭五年来的变化》等调查报告使学生深入社会,了解了祖国的巨大变化。另外,他还针对学生出现的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进行命题,如《感情是互相的》、《尊人者人尊之》、《滴水与大海》等增强了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心底无私天地宽》、《莫作精神乞丐》等开阔了学生的心胸,提高了学生的精神境界;《位卑未敢忘忧国》、《谈责任感》等则培养了学生爱国情操和深沉的使命感。

3.引导学生预测未来、大胆设想的幻想类命题。魏书生对想象力这一重要的智力因素十分重视,这正符合了世界作文教学的新趋势。《昨天、今天、明天的我》、《2000年我的一天》、《宇宙人会议》、《飞碟发射之前》、《站在月球上想到的》等命题,将学生的目光引向明天和未来;《假如我是班主任》、《他不溜号了》等30多篇设想做教师的命题,使师生间达到了理解和沟通;《给句子看病》、《书的自述》、《报纸对话》等命题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想象力都极为有利。

4.引导学生深入大自然、认识大自然的命题。有目的地安排学生在星期日和节假日野游,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为作文寻觅素材。如《春雨过后》、《生命的足迹》、《蜻蜓》、《摸鱼》、《月蚀》等命题,在作文中学生不但更加热爱大自然,而且培养了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和稳定持久的注意力。

5.引导学生把握各门学科内在联系的命题。魏书生十分重视语文学科的基础工具性,有意识地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对学习其它学科的工具作用。如让学生写说明文《谈浮力》、《十字相乘法》、《英语的语法和汉语语法的异同》等,使学生了解到各学科知识是密切相联的,摆脱了对作文的神秘感,提高了作文兴趣,同时又加深了对其它学科的认识,可谓一箭双雕。

苏霍姆林斯基也十分重视作文命题的设计,在他的著作中曾公开推荐他领导的巴甫雷什中学一至十年级的233个作文题。分析这些作文题,大致可作如下分类。

1.以观察大自然为主的“实物写生”性质的命题。这是他作文命题中数量最多的一类,约占总数的一半,而在一至五年级的命题中占绝大多数。他主张一开始不让学生写记忆性的命题作文,而先写观察作文,从而摆脱传统作文教学让学生重复别人思想的弊病,学生用自己眼光看待周围事物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产生“鲜明的思想”、“活生生的语言”和“创造精神”。从而写一些艺术性的描写文,如《春天里的第一朵花》、《晚霞》、《当太阳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柔和的微风》等,学生置身于森林、田野、果园、草地、河边这些神奇的大自然的怀抱中,亲自从直观上感受到周围世界的丰富多彩,并运用充满色彩的语言描绘出来,美就自然地渗透进学生的心灵,同时得到了精神的陶冶和人格的净化。另外,还写一些科学的描写文,如《一粒种子是怎样变成面包的》、《蜜蜂是怎样劳动的》、《湖与海》、《燕子筑巢》等,学生不但从中获得了科学知识,还培养了对理论思维的兴趣和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还让学生对一些名画进行观察描写,如观察列宾的画《纤夫》写描写文等,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通过阅读来认识社会人生的命题。这类作文也占相当大的比重,而在高年级则以这类作文为主。苏霍姆林斯基把阅读看成是“丰富精神世界”的源泉,他让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评析,如《堂·吉诃德是怎样的人》、《在我们今天还有变色龙式的人物吗》、《我对于为信念而贡献了生命的人们的想法》等;对作品中的主要思想内容进行分析并发表感想,如《黑暗里的一线光亮——读〈大雷雨〉后》、《在我们今天父与子的矛盾是什么性质的——读〈父与子〉后》;对作品中的格言和谚语展开议论,如《天生爬行的人不会飞》、《没有目的的生活就像没有舵的船》、《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这类命题将阅读和写作很好地结合了起来并互相促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增强了对美的鉴赏力,并从中得到了人生的启迪和情感升华。

3.指导学生大胆想象和科学幻想的命题。苏霍姆林斯基把想象力看成最重要的智力因素。这类命题占有一定比重。如《假如我是隐身人》、《假如我有一根魔术棒》、《当第一批宇航员登上火星的时候》等,使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4.针对学生思想实际探讨人生问题的命题。这类命题在高年级占一定的比重。如《人为什么活在世上》、《我认为什么样的人是最恶劣、最不好的人》、《人的生活中什么东西比生命还宝贵》等,这些问题的探讨使学生的思想不断成熟,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通过以上对两位教育家作文命题的对比分类,我们从中可以发现两者在命题思想上有许多一致之处。

首先,注重通过作文发展学生的智能,适应了时代的需要。两位教育家都站在时代的高度,把作文命题和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时代需求紧密相结合,对各种智力因素如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联想力和注意力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使智能发展这一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作文教学中得到了切实有效的落实,表现出高瞻远瞩的教育战略眼光。

第二,重视作文对学生心灵和人格的塑造功能,将教“作文”和教“作人”结合起来。通过作文命题有意识地在作文中进行德育和美育,引导学生探索自然,了解社会和认识人生,增强了学生对生活、对美好事物的热爱。语文的两大功能——德育功能和美育功能被很好地渗透在作文教学中,收到了喜人的效果。

第三,强调学生写真情实感,充分调动了写作积极性。两位教育家都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的命题,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有物可写,有感可发,有情可抒,因此写出来的内容自然是学生自己的眼光所见,心之所感,充满了活生生的思想和鲜明的个性。这不但解决了作文题材的问题,同时也使作文从象牙塔上回到了坚实的土地,破除了学生作文的畏惧心理,使作文变成了亲切自然的事情。

以上共性表现了两位教育家在教育思想上的相通相融之处,但由于他们各自所处的文化环境、时代背景以及个人的知识结构和思想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差别,两者必然存在着许多相异之处。

其一,从命题题材的范围和侧重点上看,魏书生比苏霍姆林斯基的命题题材范围更为广泛,前者的命题不仅包括对社会、自然界等外部世界的观察思考,而且有对自我内在世界的探寻,但更侧重于对内在世界的认识,利用了大量的心理学、脑科学等科学知识,加深学生对自我的挖掘和塑造。同时,对和人生直接相关的社会现实也极为关注,从这一选择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的关注现实人生的“内倾型”文化特征。后者的命题相对于前者更集中于几个方面,虽也包括对人生和社会的探求,但缺少对内在自我心灵的直接解剖和分析,而把侧重点放在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和认识上,并将有关大自然变化规律的科学知识运用到作文中,使学生加深对大自然的认识,并由直觉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科学的理性认识。这一选择表现了对外部世界的极强的求知欲、好奇心和执著的探索精神,这和这种命题思想所处的“外倾型”文化传统是十分吻合的。

其二,从进行德育的途径来看,两者虽都非常重视德育,但魏书生的作文命题的德育倾向则更明显,更直接,切中学生实际,让学生直接面对自己的内心矛盾,面临各种思想问题,以期在作文中得到直截了当的解决,这是魏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这种写作被形象地称为“道德长跑”,即学生通过一篇篇作文,心灵得到不断升华,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而苏霍姆林斯基在作文命题中,特别是在低年级的命题中,多是通过美育的方式来塑造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在高年级的命题中,则多是通过写阅读笔记,以作品为媒介对学生进行陶冶和教育,这种德育途径比较间接、含蓄,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净化。两者的德育途径虽不同,但却是殊途同归的。

其三,从命题表现的训练序列来看,苏霍姆林斯基更注重不同年级、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按不同年级有由浅入深的不同命题,在思维上通过艺术描写文、科学描写文、读书笔记、幻想文等,强调学生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创造思维的过渡和变化,使命题具有了较强的系统性和序列性。魏书生的作文命题多从宏观上着眼,设计整个初中作文教学,更注重从内容上全盘考虑,照顾到了内容的承接性和深浅程度。

命题作文这一重要作文形式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魏书生和苏霍姆林斯基的作文命题,尤其是从中体现出的闪光的作文教学思想对我们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值得不断深入地挖掘和探索。

    相关推荐

    魏书生与苏霍姆林斯基作文命题思想之比较_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名师魏书生:魏书生的关系哲学 小学语文名师魏书生:魏书生研究的回味和思考 小学语文名师魏书生:对魏书生语文教学管理模式的再思考 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的生平事迹 小学语文名师魏书生:怎样让学生爱写日记 魏书生语文教学思想的学理阐释 小学语文名师魏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魏书生语文教学思想的学理阐释 苏霍姆林斯基简介 苏霍姆林斯基介绍 魏书生“学法指导” 苏霍姆林斯基论减负 苏霍姆林斯基论减负 苏霍姆林斯基与当代素质教育 魏书生育人九诀 苏霍姆林斯基与当代素质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魏书生育人九方针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对素质教育的启示 浅谈魏书生语文素质教学艺术 魏书生激发学生兴趣十三法 学习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体会 魏书生怎样让学生爱写日记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评介 论苏霍姆林斯基的研究性学习法 魏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魏书生《人生的境界》课堂实录 魏书生教学经验-----情景教学法 试论钱梦龙、魏书生的语文教学艺术 魏书生是这样指导预习的 苏霍姆林斯基的童年和他的家庭 《永不凋谢的玫瑰》作者苏霍姆林斯基介绍 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方法的鉴赏与领悟 魏书生的课下“五个一分钟”与课上“十条 魏书生的课下“五个一分钟”与课上“十条” 魏书生教学经验-------“学导式”教学法 魏晋书家——王羲之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持续更新中) 小学语文名师霍懋征:霍懋征一生的追求 学习魏书生《教学经验漫谈》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名师霍懋征:霍懋征一生的追求 走出培养应试能力的误区——与魏书生同志商榷 魏格纳生平简介 一份来自乌克兰的传真──《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继承人奥·苏霍姆林斯卡娅教授致教育科学出版社的信 小学语文名师霍懋征:教书61载总理给她让座 小学语文名师霍懋征: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小学语文名师薛瑞萍:图画书与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名师霍懋征:杏坛名宿——霍懋征 《史记》、《汉书》的比较 小学语文名师霍懋征:学习霍懋征 小学语文名师霍懋征:霍懋征简介 新加坡与中国学生语文作业和考试之比较_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名师霍懋征:访特级教师霍懋征 小学生作文:看书使我着迷 让每朵花儿都享受阳光的温暖——听魏书生老师报告有感 教师随笔 《送东阳马生序》《黄生借书说》比较阅读训练附答案 小学语文名师霍懋征:《桂林山水》课堂实录 小学语文名师霍懋征:小学教育家霍懋征 名师荐书 魏巍《我的老师》原文阅读 魏巍 高一语文下册书生论剑名师导航测试题 语文家庭作业:与朱元思书 《与朱元思书》中心思想 谈语文阅读中的比较法与联想法 小学语文名师霍懋征:霍懋征:用爱成就事业 《答谢中书书》名师教案 《与朱元思书》、《送东阳马生序》、《小石潭记》译文 魏学洢简介 小学语文名师霍懋征:《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纪实 预习魏巍 《我的老师 》 大陆漂移说与魏格纳 魏巍《我的老师》练习 魏巍《我的老师》说课稿 《答谢中书书》名师教案 读书伴我成长 学生作文范文 魏巍《我的老师》教案19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魏巍简介 《我的老师》(魏巍)教案 小学语文名师霍懋征:当老师是幸福的 魏巍《我的老师》学案2 张之洞与梁启超的教育思想比较 答谢中书书的名师教案 小学生读书考级 两篇《生命生命》的比较阅读 陶行知思想与“后进生”教育-小学语文论文 小学生必读书目 30 围魏救赵 魏巍作品出版情况 魏晋神韵与《兰亭集序》 《与朱元思书》基础知识练习 《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复习 作文指导与师生对话_语文论文 《史记》《汉书》项羽传比较研究 怎样指导学生作语文书头笔记_语文论文 学生习作:读书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