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挖掘文本资源,开辟练笔天地

小编: :admin

【内容摘要】

语文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开发和利用的重点是研究和处理教材,在阅读教学中,要挖掘文本资源,开辟练笔天地,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提高了习作能力。写,可在语言经典处设练,模仿文本“依样画葫芦”;可在情节空白处设练,充实文本,解决“无米之炊”;可在思维发散处设练,

拓展文本;可在情感交融处设练,解读文本,“源头”自有“活水来”。总之,无论从哪个角度去选择语文校本课程的内容,都将会开辟出一方新的练笔天地。

【关键词】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文本资源;课堂练笔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开发和利用的重点是研究和处理教材,必须发挥教师在使用教材时的主体地位,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处理教材留下的空间,开发校本课程。我们的语文教材都是学生学习习作的最好典范,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课本为范文,读写结合,加强课堂小练笔。

然而,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大语文观”,对小练笔的应有之义该如何来诠释?笔者以为,语文阅读教学应充分利用小练笔这一独特的形式,赋予它新的功能与使命,为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升“奠基”。可以肯定地说,小练笔虽小,但认真挖掘,亦可作出“大文章”来的。

好的练笔,从中可看出学生是在语境中学习课文,以笔归纳了自己的思维、想像、情感等,他们对课文、语言的理解更加透彻,因而能比较迅捷地加以表达,学生的独立性、积极性得到发挥,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提高了阅读习作能力。

一、练在语言经典处,模仿文本。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不管是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还是选读课文,每一篇总能寻找到一个小练笔的“抓手”来。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经典、精彩的语段,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反复“含英咀嚼”外,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练点”,进行仿写。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描写的是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作者按四季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地描绘了小兴安岭的景色。全文共6个自然段,先总的讲小兴安岭的树多,“像绿色的海洋”;再按四季分别讲小兴安岭的景色;最后总结: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学完课文后,可以让学生仿照着夸一夸我们的校园。学生不仅有话可写,还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这种写法。

二、练在情节空白处,充实文本

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为学生的写作训练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写得或含蓄,或简练,或意犹未尽,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延伸、拓展的空间。学这样的文章时,可找准这些“空白”,让学生把文章写得简练的地方补充完整,把写得含蓄的地方补充出来,对文章中意犹未尽的地方进行填充,如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这是什么?”他伸手拿起了我的诗。

“亲爱的,发生了一件美妙的事情。巴迪写了首诗,精彩极了……”

“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父亲开始读诗。

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很长时间。

“我看这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放回原处。

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亲爱的,我真不懂你这是什么意思!”母亲嚷道:“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

这段话中只有一处提示语,留下了许多处空白,也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在学习时,利用这些空白,让学生补写一些对话中人物的动作、神态,

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练在情感交融处,解读文本

语文课程资源就像一座丰富而亟待开发的“宝库”,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要我们教师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做个有心人,去努力开发,就能时时处处利用它来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机会。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我们的语文教师自身应深入地细读文本,钻研文本,要走进文本去产生情的感动,再以“情”来观照文本,从中寻找出能为深化文本理解“架桥铺路”的“读写结合点”来。有些课文中,有不少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师的精彩讲解,学生的熟读体会,都会使学生与课文的作者和课文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受到感染。

我们不妨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趁学生“有感”之时,为其提供“而发”之机,让学生用文字把心中的所感所悟通畅清晰地表达出来。这样,学生有感而发,就不会言之无物了。这是一种读书体会式小练笔。如《白杨》一课最后一句话是这样的:“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时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这是全文理解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使理解得以深入?在学生经过朗读体会,对这句话有了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可安排了这样的课堂练笔:“同学们,爸爸嘴角浮起一丝微笑,是因为他联想到自己的孩子,也将跟自己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那么,当爸爸看到这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有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时,他会怎么想,怎么说呢?请同学们以爸爸的口吻写一段话,写出自己当时的内心活动。”学生们有的借白杨树抒发了“自己(爸爸)”建设边疆,扎根边疆的情怀;有的由小树的成长联想到“自己”孩子的成长,并表达了“自己”对孩子的期望……通过交流,评议,学生对“爸爸”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的了解,对“爸爸”嘴角浮起一丝微笑的原因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不用说,对最后一句话及至全文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再如《慈母情深》教学,一位老师最后一个环节设计了一个小练笔:把自己对母亲的爱用文章或诗歌或几句话的形式表达出来。

这样的教学给了学生自由选择的余地,与文章的结合点也找的非常准。学生有着亲身经历,亲身体验,何愁无话可说呢?

四、练在思维发散处,拓展文本

由于中心表达的需要和文章篇幅的限制,与课文相关的内容总不可能“穷尽”,有些内容只得简而言之,或略而不写。而根据教学需要,通过练笔而化虚为实,化简为详,补充与课文内容对应的画面,可以拓展内容空间,拓宽理解背景,以深化理解,强化效果。《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中的父与子都很了不起,父亲的表现课文中描述的非常仔细,而儿子的勇敢和富有爱心却不太详细,我们可将小练笔的“点”落在:四周是无边的黑暗,是无边的恐惧,是无声的寂静。七岁的阿曼达,他恐惧了,害怕了,他是怎样熬过这漫长的

36

个小时?请想象,他会想些什么,他会不断地对自己,对同学说些什么呢?课件再现当年洛杉矶地震的恐怖镜头,让学生进行练笔。后来,父子终于平安相见了,课文插图中的父子相拥的镜头再拿来“借用”,请同学们想想看,经过这场浩劫,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他们彼此间会说些什么呢?

最后,让学生再次深情地朗读故事的结局。这样对文中略写的情节进行拓展,在读中想象、体会,在写中巩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是一种拓展课文情节式的小练笔。

此外,作者写作总有自己的角度,角度变了,角色也就变了。在阅读教学中,变换叙述角度,进行读写训练,既可以检测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准确程度和深度,又强化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可谓一举两得。一般适用于古诗教学——譬如将古诗改写成记叙文,但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翻译;此外也可尝试将合适的课文改写成课本剧,这样,既可让学生在更高层次上理解课文,还能锻炼其写作能力以及表演能力。如教学《新型玻璃》一课,学生学完课文了解了各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之后,我安排了一个改写练习:选择一种玻璃,用第一人称的形式作自我介绍。有学生写道:“小朋友们,你们认识吗?我叫夹丝玻璃,我的特点是……”结合这个练习,我再进一步要求学生将课文中只提到名称的其他几种玻璃,根据自己的想象写出它们的特点和用途。还鼓励学生自己设想出一种新型玻璃,并用书面形式加以介绍。这一改写练习,使学生投入到愉快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想象虽然有点幼稚,但是很有创新意识。这样既有效地巩固了这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又促进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精神。

语文校本课程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只要从学生、学校、教师的实际出发,有效地利用好课程资源,深入挖掘课文的文化内涵,把握文本,发掘文本,那么无论从哪个角度去选择语文校本课程的内容,都将会开辟出一方新的练笔天地,让我们“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参考文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作文部分)

    相关推荐

    从小语文本中挖掘体验活动资源 教师随笔 开天辟地 开天辟地 开天辟地 挖掘课程资源,培养写作兴趣──《金色的草地》教学随笔 挖掘通俗文化中的语文教学资源 挖掘教材资源培养创新能力 盘古开天辟地 开天辟地内容 盘古开天辟地 挖掘口语资源,提高口语能力 《开天辟地》课文内容 开天辟地说课稿 《开天辟地》说课稿 《开天辟地》说课稿 《开天辟地》教学实录 《开天辟地》教学反思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开天辟地教案设计 《开天辟地》教案之三 《开天辟地》何谓神话 《开天辟地》案例分析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开天辟地教学反思 盘古开天辟地之说 《开天辟地》教案之二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开天辟地》听课随思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挖掘教材因素,指导学生练笔 《开天辟地》教案之一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盘古的传说──天地开辟 《开天辟地》说课稿之一 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二 开天辟地说课稿之一 发掘、用好教材资源 小学生语文《开天辟地》教案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三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一 30《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盘古开天辟地》字词总汇 小学语文:《开天辟地》说课稿 《盘古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盘古开天辟地》教案设计 谈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与创造性备课论文精品 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 从课文中挖掘口语交际训练的源头活水 深入挖掘文本──《掌声》教学反思 寻找文本空白,挖掘习作泉眼 《开天辟地》第一课时教案 七年级《盘古开天辟地》语文教案 教科版《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苏教版《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开天辟地》练习题(第一学期) 《盘古开天辟地》简单教学设计 开天辟地-教案教学设计好棒 《月亮湾》的教学反思:回归生活,充分挖掘生活资源 四年级语文《开天辟地》同步练习题:第一学期 巧借省略号,挖掘学习资源──《泉水》教学片段及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题:《开天辟地》 《开天辟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盘古开天辟地作者袁珂简介 《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初一语文《盘古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用导学开辟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天地 充分挖掘文本 让阅读与习作同步 找准读写结合点 挖掘教材新资源──教《将心比心》后有感 开掘写作源泉,指导学生写作 找准读写结合点 挖掘教材新资源──教《将心比心》后有感 挖掘学生潜能的尝试──《草船借箭》随笔 五年级下册语文盘古开天辟地练习题精选鄂教版 开发生活资源,创新练习设计 发掘课程隐性资源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超越课堂 开辟课外阅读更广阔的天地 北京课改版七年级语文第17课《盘古开天辟地》同步练习 《中学语文课本剧系列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查阅背景资料 丰富课本资源 文本须“挖掘”教学需“设计”──教《老人与海鸥》有感 开辟想象作文之路 文本须“挖掘”教学需“设计”──教《老人与海鸥》有感 浅淡语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辟习作教学新天地 《盘古开天地》一课一练 《盘古开天地》练习设计 从课文的空白点中挖掘作文训练的泉眼 挖掘细节描写的深意 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引论 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引论 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引论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开天辟地》的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12.开天辟地·教案 生成性资源开发的冷思考 生成性资源开发的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