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选择好文章的切入点

小编: :admin

语文课堂并不只是为了使学生能读懂某一篇文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和思维的能力;学生每学一篇文章,不可能穷尽所有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一堂语文课只须解决一个或几个具体的问题即可。这是我们必须明确的一个基本观念。

有人说,数学是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是模模糊糊一大片。这应该是传统语文课堂的特点,语文课堂上不应该是模模糊糊的,语文的系统性和阶段性也和数学等其他学科一样。做为语文教师,要清楚在不同的年级,不同的课文里,都有学习的重点,不要全面铺开,否则就会“语文课模糊,学生迷糊”。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研究教材时,首先弄清楚在具体的课文中要引导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学习哪些技能,然后选择好学习课文的切入点,集中精力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使语文课的目标清晰,效果显著。如何寻找文章的切入点呢?切入点一般就是文章的精彩之处,有的是题目拟得好,有的有耐人寻味之妙句、结构……选择好了切入点,

就能正确地引导学生欣赏课文,学习课文,研究课文。一个好的切入点,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研究的欲望、思维的火花。

一、从文章的题眼切入。文章的题目是全文的中心体现,尤其是题眼,学生可以通过它“窥一斑而见全豹”。从文章的题眼切入,可以准确地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从而以此为主线展开语文能力的训练和优美语言的感染。如在教《狼牙山五壮士》时,可从题眼“壮”字切入,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不用“战士、勇士”,而用“壮士”?使学生明确了文章主要是写“狼牙山五壮士在战争中英勇献身”的事。这样,学生就有了探究课文的欲望:是一次什么样的战斗?他们为什么要全部献身?他们牺牲的经过是怎样的?接下去的教学就水到渠成了。

二、从文章的中心句切入。大多数文章都有中心句,很多教师都喜欢抓住中心句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其实,中心句的作用远不止概括主要内容,有些中心句还能体现课文结构,反映中心思想,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课堂上以中心句为切入点,可以使课堂教学主脉络清晰,顺藤摸瓜,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条理地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思维的系统性。如在讲《小珊迪》时,开篇就让学生找出中心句“饱受饥寒的小珊迪那高贵的品质将永远打动人们的心”。然后将中心句分解为“饱受饥寒”、“高贵品质”、“打动人心”三层意思,再从课文中找出体现这三层意思的句段引导学生分析感悟,从而能顺利地完成了整个课堂教学。

三、从文章的人物切入。有些作者在安排文章中的人物时,总会穿插有关键人物,这个人物有时是主要人物,有时却是次要人物。在具体的文章中,关键人物所起的作用不同,有的是引起事件,有的是穿针引线,有的是扭转局势……。分析课文时找准关键人物,理清人物之间的联系,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如《全祌贯注》一课,常规的教法当中,很容易忽略茨威格这个人物。其实仔细研究课文,茨威格这个人物对于我们分析课文很重要,他不仅在全文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而且还是表现罗丹全神贯注的品质的重要铺垫。茨威格作为罗丹的挚友,又是罗丹邀请的客人,却受到了冷落,从侧面烘托出了罗丹对艺术工作的认真态度。而且,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情景,也是通过茨威格的所见所感表现出来的。另外,茨威格这个人物的品质也是可贵的,在罗丹全神贯注地工作时,他依然怀着敬仰之情欣赏着罗丹的一举一动,还将漫长的等待和罗丹的冷落当作是一次重要的收获。抓住了茨威格这个人物作为切入点,就可以引导学生去分析、体会茨威格的所见所感,从而被文章中两个人物的高贵品质所感动,加深了思维的深度。

四、从文章的情节切入。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情节很精彩的文章,比如《田忌赛马》《黄继光》《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等。这些文章的情节有的是紧张迭宕,有的是峰回路转,有的则是妙趣横生……最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以情节为理解文章的切入点,能引起学生在学习上探究的欲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激发思维的灵活性。教师在开篇教学此类课文时,一般可以引导学生从情节的精彩处对全篇质疑,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同时,也不能就此放弃精彩情节的另一个重要作用--突破重难点。一般地,既然是文章最精彩的部分,那也会是最主要的部分,人物的思想性格、道德品质,作者的感情抒发、价值取向,在这些段落会体现得淋漓尽致。教学时把握住这一点,师生共同欣赏故事情节的精彩之处,会极大程度地提高学习的效率。

五、从文章的背景切入。在教材当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文章是纪实的,有的是历史上的真实故事,有的现代社会中的生活片断。对于这一类文章,其背后总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来历。而这些课本以外的趣闻轶事,对于提高学生探究的欲望是很有帮助的,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不过有一点必须注意,讲述文章的背景知识时不能机械地宣读,要编成精彩的故事片断讲给学生听。譬如教《我的战友邱少云》时,最好是讲一讲在朝鲜战场是某一次具体的战斗经过,将当时的历史条件穿插在故事中加以说明,不要古板地分析当时的国际环境。从背景切入的优势就在于能激发兴趣、加深理解、引起共鸣。

具体到每一篇文章,我们并不能千篇一律地将文章归入某一类来寻找切入点,要细细品味文章,看看文章中最能让学生有所收获的地方在哪?最能让学生的思维有所发挥的地方在哪?学生的思维有其年龄特点

,对文章的感悟和兴趣有不同程度的差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我们的小学、中学、大学课本中都有节选,但在这三个学段中,都有不同的切入点,在小学可能从人物的思想感情切入,在大学则可能以文章的历史背景为切入点。寻找文章的切入点,其目的不只是为了读懂课文,而是最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感、陶冶学生的情操。

选好文章的切入点学习理解课文,不仅是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时的一种重要手段,更应该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语文阅读能力。从现在我们教育的实际来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远比教授学生知识重要。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该将自己的教学方法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经常性运用和训练,利用“选好文章的切入点”学习理解课文正是如此。

    相关推荐

    选好切入角度_语文论文 2010年中考作文切入点选取技巧 找准问题的切入点──《我最好的老师》教学反思 课文《老王》教学的几个切入点 《祝福》教学的三个切入点 诊断语病的八个切入点 以备课为切入点深入研究语文活动教学 《狼和小羊》教学的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小学]以备课为切入点深入研究语文活动教学 未选择的路 未选择的路 读书要有选择,作为小学生,我们可以选择(),特别是();可以选择();可以选择()的书;可以选择一些()。 解答高考古诗炼字题的十个切入点 面对选择 《未选择的路》赏析 找准思想教育的切入点──《画杨桃》教学浅谈 找准思想教育的切入点──《画杨桃》教学浅谈 高中语文:《王选的选择》课堂实录 《未选择的路》赏析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重点问题 《未选择的路》教案3 切实走好语文教学的第一步 陕西作家刘成章散文作品频频入选语文课本 读书要有选择 读书要有选择 我选择,我喜欢 《未选择的路》教案1 《未选择的路》教案2 读书要有选择 读书要有选择 为孩子选择书 学生习作:选择 《未选择的路》教学案例 《末选择的路》备课笔记 小升初语文试题:选择 高一语文字音选择题 《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 新课程语文学习方式的选择 《未选择的路》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未选择的路 》说课稿 为孩子选择书 读书要有选择 读书要有选择 为孩子选择书 读书要有选择 高一语文字形选择题 《末选择的路》备课笔记 《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 《未选择的路》提高作业 《未选择的路》教案设计 《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 高二语文选择题暑假作业精选 22《读书要有选择》 《读书要有选择》课文原文 实:语文好课的首选 试谈选择疑问句的类型 小升初语文试卷:选择题 22《读书要有选择》 自杀是动物高贵的选择吗? 二年级寒假作文范文:一切安好 初三语文寒假作业试题节选:选择题 好习惯是学好语文的支点 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案教学反思 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案2021 《读书要有选择》教案 用“求异法”答选择题的途径_语文论文 2017年高考语文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高考散文《选择》阅读题答案 作文时如何选择句式_语文论文 浅议生本内容的选择-小学语文论文 2014高一语文暑假作业选择的阅读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语言选择_语文论文 一切靠自己最好──《我最好的老师》教学反思 为孩子选择书的三年级语文教案 “句式的变换与选择”专题复习 学会选择了合适的读物,就能()。 《〈孟子〉两章》课文评点 七年级语文阅读训练:选择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精品文章 《读书要有选择》教学谈 读书要有选择说课稿 论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课文原文 中考作文得分点秘诀:切题 小学生作文材料的积累与选择_语文论文 《读书要有选择》课课练 教学资料三:如何写好写人的文章 充分选择:中学教改的必由之路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教案 文章怎么才能写好末尾呢 《诗两首-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 《读书要有选择》教案之一 基础性 探究性 选择性 作文指导 --- 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高一语文字形选择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字音选择题及答案 朗读入门的几点做法 让学生拥有真正的阅读选择权 《语文常谈》第8章:拼音文字的优点超过缺点 末选择的路备课笔记七年级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