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我的阅读教学优化观

小编: :admin

当前,要改变语文教学费时多、效率低的现状,实现语文教学的现代化,就不能不研究阅读教学的优化问题。教学优化问题是一个多层面、开放性的系统工程,涉及的内容很多。本文着重谈四个问题,即教学设计的优化、教学目标的优化、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教学方法的优化。

一、教学设计的优化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强调:“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要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实际,合理设计教学。”这里,指明了“合理设计教学”的目的性,同时提出了具体要求:“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实际。”笔者以为,大纲中“合理设计教学”的要求,从教学论的层面上来认识,即实现教学设计的优化。其要素有:依据大纲,保证语文教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依据教材,明确教学的目标;依据学生实际,把握学生的认知前提和语文学习的心理;依据教师自身条件,最终实现教学设计优化。上述四个要素中,教师是最活跃、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因此,教学设计的优化须立足于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和对教材的钻研。

(一)把握教学设计应遵循的规律

1.阅读的认识规律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要因文解道,因道悟文,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又在领会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收到语文教学应有的效果。”由“因文解道”到“因道悟文”精辟概括了阅读的基本规律。阅读一般都要经历由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再由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这样一个循环往复、逐步深化的过程。因此,阅读理解,必然也相应地表现为由表及里和由里及表这样两个互为条件、互相渗透的认识过程。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主要是指阅读者通过对读物的词语、句子、篇章的感知,进而理解读物的思想内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解能力处在比较低级的阶段。所谓由里及表的认识过程,并不是由表及里的简单的回复,而是理解的进一步深化,是认识的螺旋式上升。阅读实践告诉我们:阅读者在感知词语、句子、篇章,进而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以后,再反过来根据表达思想内容的需要,回味咀嚼,理解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词语、句子、篇章来表达,这是提高理解能力极其重要的一步。有些词语的深刻内涵,有些句子的言外之意,有些篇章的匠心构思,离开了表达文章思想内容的需要,往往无从理解。如《孔乙己》末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其中“大约”和“的确”这一对看似矛盾的词,如果不是结合孔乙己被当时社会遗弃的悲惨遭遇来理解,就无从窥见鲁迅先生用词之深意。

认识并研究“由表及里”和“由里及表”这样两个认识过程,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些语文教师课上提问,只是停留在“课文写了什么”和“怎样写的”这类问题上,而不是进一步深究“为什么这样写”;或从讲读课文到归纳中心思想,便算大功告成,而不是再回过头来引导学生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对字、词、句、篇作一番反刍和回味。这样下“半截子”功夫培养理解能力,效果至少也要打一个对折。

2.阅读的心理活动规律

学生阅读的心理活动规律包括:复杂的思维活动,复杂的情感活动,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一般来说,这三种活动总是有机结合、难以分割的,但情感活动的趋向性(如好奇、兴趣、动机等)又往往对思维活动和语言实践活动产生制约和影响,因而情感活动呈现不稳定性,具有调控作用。这就要求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准确捕捉学生的阅读情感活动并予以适时引导。

从课堂活动过程来看,学生情感发展过程有其特殊性──呈隐性过程。这种情感隐性发展过程是伴随着显性的认知过程(传授知识、训练能力)同时进行的。

好的教学设计,应当注意将指导学生阅读、获取知识、训练能力的显性活动过程,同学生情感发展的隐性活动过程有机结合,不断地将求知的渴望和信心注入学生心灵,塑造学生性格,为他们能动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例如,教学吴晗的《谈骨气》,重点学习目标是“能说明议论文中记叙的特点”。初一学生学议论文,理解议论文中记叙的特点和作用有一定的困难,在认知心理上会产生陌生感和焦虑感。针对这一情况,设计如下达标过程:①学生听记教师根据课文中“饿者不食嗟来之食”的论据改写成的故事;②把记下的故事同课文中“不食嗟来之食”的举例(论据)进行比较(比较两者叙事的繁与简、形象与概括及作用的不同);③口头归纳两者的异同。经过听记、比较、归纳(讲述),学生消除了焦虑感,既对议论文中的记叙和记叙文的记叙的异同形成了正确的认识,轻松地突破了学习重点,又感受到了“发现”的惊喜和成功的愉悦,对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认真阅读的习惯,产生了积极作用。

(二)打好教学设计的基础

深入钻研教材是优化教学设计的基础。从总体上讲,深入钻研教材要做到认识作者的构思所在,形成对教材的独到见解。

1.认识作者的构思所在,即把握作者构思的特殊角度和写作意图

例如,钻研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首先要认识三个写作背景:一是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时并未到过岳阳楼;二是“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的岳阳楼上诗文极盛;三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被誉为岳阳楼诗文第一。然后要思考一个问题:未临其境的范仲淹为什么能在“前人之述备矣”的情况下写出这千古名文呢?在反复阅读、钻研教材之后就会发现,作者构思的特殊角度在于一个“异”字:“迁客骚人”的登楼“览物之情”异;而作者假托的“古仁人”与“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亦异;“迁客骚人”的“以物喜”、“以己悲”,同“仁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种迥异的人生态度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异比)。由此不仅把握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达到了知人论世的效果。

从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来看,重点不仅在于认识构思的角度,还要形成对教材的独到见解。

2.形成对教材的独到见解

一堂语文课的成功,是多种条件多种因素综合的成功,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对教材的独到见解。就钻研教材而言,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

获得对教材的新鲜感受某篇课文已教过多次,而再接触时还像第一次那样充满新鲜的感受。感受的过程是对作品的认同过程,调动自己拥有的常识、经验、想像等,去捕捉作品中可以深探或生发的内容。感受性阅读与消闲性阅读不同,它要求教师在感受的同时张开巨网,将许多想法和构思在脑中盘旋、涌现、聚拢,最后凝成一点,产生对教材的“发现”。感受教材是教学构思的第一步。我曾经三次上《论雷峰塔的倒掉》的公开课,在第二次备课时“发现”──白蛇娘娘的故事是作者“借题发挥”、立论、抒情的基础,其中渗透了作者的赞美、同情的感情。要认真引导学生研读故事,抓住《义妖传》和“讲起来还要有趣得多”,设计导读思考题:①“讲起来还要有趣得多”,“有趣得多”的原因是什么?(赞赏白蛇“水漫金山”的反抗行为,而后的失败只是因为“中了计策”。)②点明故事的出处《义妖传》有何用意?(突出白蛇的善良,照应上文的“报恩”。)由此使学生在研读中感受到白蛇娘娘的善良、对幸福的追求和对恶势力的抗争。

获得对教材的深刻理解教学参考资料再多再丰富,也替代不了教师自己对课文的把握与理解。作品中最主要的,是作者的思想。教师的思考深入到作者的思想之中,作者的思想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意识到这一同步过程,便是钻研教材的成功。比如对《苏州园林》一文的理解。从字面上看,是作者抓住了苏州园林处处呈现“美术画”的主要特点,深究下去就能认识到:是作者把握了中国园林艺术以及创作这一艺术的能工巧匠们的美学的本质特征。叶老正是用这一美学本质特征的思想来写《苏州园林》的。有了这种认识,可以说获得了对教材的深刻理解。

形成对教材的独到见解如果说理解仍着力于教材本身,那么见解则完全属于评价范畴了。它是形成教学方法、艺术乃至风格的基础。例如,《苏州园林》中,看似不经意地用了“配合”一词,其实是描绘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神之笔,也是构成苏州园林处处是“美术画”而非“图案画”的关键所在。教师钻研教材如发现并抓住这个词,把“配合”的美学功能作为引导学生把握苏州园林和教材的一把钥匙,便是抓住了“文眼”。这就是见解。再具体来看,教材中都写了哪些配合呢?①首先是假山与池沼的平列配合;②竹子与花木、竹子花木与几座小山的配合;③蜿蜒细流与恬静池沼的互补配合;④河道与桥梁的规整配合;⑤池沼周边与屈曲石岸的顺势配合;⑥石头花草与奇山异水的主次配合;⑦金鱼与鲤鱼的颜色配合;⑧往来游鱼与荷花睡莲的动静配合,等等。这么美的景致配合全在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追求的自然之趣,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确实得到了一幅完美的图画。可以说,由于“配合”,收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毫无疑问,有了对教材的独到见解,引人入胜的教学设计就会产生。

上述三个阶段反映了钻研教材的三部曲:点—面—点。一篇课文的教学点或许有很多,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挑选精彩的“一点”是教师的愿望,而这“一点”的确定,往往来自最初的感受。感受可能是随意的,它是否揭示了这篇教材最主要的“一点”呢,须对整篇教材予以全面透彻的理解,才能验证感受中的这“一点”的准确度和深刻度。这样一个循环之后而产生的对教材这“一点”的独到见解,才是富有教学性的有质量的“一点”,而把教材中其余和“空白”之处由学生的感受和理解去弥补,去填满,去创造。

对教材的深入钻研是极其辛苦的,犹如在经历一次次茫茫荒野上的艰辛跋涉──没有人能替代我们,也没有人能免除这种跋涉,因为我们的智慧是一种我们赖以掌握教学艺术的动力。

二、教学目标的优化

长期以来,语文教师习惯于从文、道两方面并列教学目标。近年来,由于受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影响,许多教师进行了从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方面分列教学目标的尝试。但实践证明,这些分析式的设计都不能完整地揭示阅读主体的心理过程,往往会造成肢解课文的弊病,而且至今还很难找到使“情感”目标具体化的有效途径。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与传统语文的“道”有着密切关系的“情感”并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伴随认知活动产生的内心情感的反映,即指向实践的倾向性。至于动作技能,也不能简单地与动作体系画等号,它实际上就是实践活动的本身。由此不难看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既互相区别又彼此联系。根据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论原理,制定教学目标时将三者有机地综合在具体的行为系统之中,或许是阅读教学目标优化的关键。这里说的“行为系统”,指的是教学目标中的“目标行为”,通常用外显性行为动词表述,如复述、概括、背诵等。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包括“目标内容”和“目标行为”两个方面。所谓“目标内容”既是教学的起点(确定认知的方向),又是教学的终点(学生将达到的认知水平);而这时的“目标行为”不仅是描述能力变化的标志,而且是激励能力变化的动力。

例如,执教峻青的《海滨仲夏夜》,教师一般从认知、情感、动作技能方面可以列出三四个或更多的教学目标,而笔者重点选择了“依据线索给课文描绘的五幅画面命名并分别概括其特征”这一目标。有人或许以为这既没有认知能力的常规训练要求,也没有进行思想教育的具体说明,何以能承担起阅读教学的多种任务?

用教学论的观点来看,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的对象虽然是课文,但认识的对象却不限于课文,而是整个阅读实践。其中,阅读的实践品质决定着情感的品质;反之,情感品质对阅读实践又具有动力作用。从达标过程来看,虽然学生已具备了命名的知识,但从课文中找不到现成答案,需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文字材料进行概括和推敲,这就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阅读兴趣趋向了一致。既要对画面概括得名副其实,又要将特点表述得准确巧妙,这就必须认真研读课文,深入思考。这时,学生正处于“愤”、“悱”状态,需要点拨引导,教师及时提出了三个小目标:①画出文中表述线索(光线、色彩的变化)的词语;②从各段表示时间的词语判断所写景物的环境;③根据各段中的比喻句概括出画面的特征。三个小目标相互关联,逐步深入,为达到中心目标铺平了道路。目标达成结果如下:

在这类目标的达成过程中,阅读实践活动与认知活动是同时进行的。学生积极的探究热情无疑是认知活动中掌握阅读技能的直接动力。评价达标的全过程,其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学生能为五幅画面命名并能概括其特征,而且重要的是学生萌发了获得这一能力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努力达标的信念。从课堂教学的效果来看,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和能力总是有限的,但教师如果注意并坚持优化教学目标,不断强化对学生学习内驱力和自信心的培养,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品质,对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将会产生永久性的影响。在《海滨仲夏夜》的教学中,情感作为认知的动力因素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比如,学生不但认真地研读了课文,而且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仅感受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和人民的情感,而且联系到写景地点──威海,在历史上发生过的甲午海战中牺牲的将士们把鲜血洒在了这片英雄的土地上,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由此,把阅读评价的视野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

三、教学内容的优化

优化教学内容必须对教材进行切合实际的加工改造。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因此,对语文教材的加工同其他学科有明显的不同,其基本出发点是学生接受效果的现实性。这就要求我们摆脱教材处理过程中的习惯性思维,在加工改造教材的过程中,探索教师、教材、学生多种矛盾运动、发展、联系的可能性,摆脱思维单一性和程式化,避免陷入某种固定不变的思维框架,处理教材具有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

常用的处理方式有:①具体的要抽象,抽象的要具体;②深文浅教,深入浅出;③浅文深教,由浅入深;④长文短教,“紧拉慢唱”。

从优化教学内容的目标出发,可以把具体的文章教得抽象些,抽象的文章教得具体些。教学要“浅出”,教师驾驭理解教学内容则必须“深入”。只有“深入”,才能“浅出”。“长文短教”同上述方式一样,都属于教师发挥能动性,对教材内容的逆反处理,它往往可以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但是任何一种处理方法,都不可能是绝对的、固定的,必须依学情的变化而变化,体现出辩证施教的认识特点。

例如,高中教材中选了徐迟的散文《黄山记》,课文长达六千多字,要在一课时内完成自读任务,“长文”与“短教”的矛盾就显得十分突出。这便涉及对教材的剪裁取舍,即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由于“《黄山记》是一篇构思谋篇自出机杼的佳作”,不同于按空间顺序用“移步换景”方法写的散文,因此,还需要处理好“入读”(阅读课文)与“出读”(跳出课文,对此认识)的关系。施教时,重点安排了两个教学环节:①抓首尾段,从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入手,理清文章思路;②把课文同用“移步换景”方法写的散文(如《雨中登泰山》)对比,进一步认识本文构思“自出机杼”的特点。

前一教学环节设计四个问题作如下引导。①从课文首尾两部分中找出对黄山不同称谓的词语(“胜境”、“公园”)。②作者为什么用不同的称谓在文章的首尾“评价”黄山?从文中找出理由。(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反映不同时代对黄山的“认识”,从前两部分同后两部分的对比中可以看出。)③按照这种构思,删去课文的二、三部分可以吗?说明理由。(不可以,二、三部分从登山的角度由望山兴叹到化险为夷,在对比中表现时代的变迁。)④课文中多次写到的开山工、药农和气象工作者,与表现主题有什么关系?(由于时代的变化,劳动人民改造、建设了黄山,使之成为“公园”,突出“换了人间”这一主题。)通过教师导读,学生自读、讨论,很快理解、掌握了课文构思谋篇的特点,图示如下。

完成了第一个教学环节,学生理解了课文是按时间(历史发展)顺序在对比中写景状物、抒发感情、表现主题的,和按空间顺序,用“移步换景”方法来构思谋篇完全不同。在引导学生完成第二个教学环节时,通过列表,将本文和《雨中登泰山》的构思、写法进行对比,从新旧知识联系的角度,落实本文的学习目标,强化阅读效果。优化教学内容的思想在《黄山记》长文短教的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

四、教学方法的优化

教学方法的优化,其核心是从教学实际出发,对多种方法作出合理的选择和灵活运用。由于阅读教学带有明显的人文色彩,其进行过程不仅是读者和作者的闭合系统,而且是读者和环境的开放系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学方法的优化实际上是阅读环境的优化,而创设恰当的阅读情境则是优化教学方法的主要途径。教师善于创设各种阅读情境,设法让学生带着好奇、顺应的心态进入教材,去游览那片新的天地。这新的天地不仅有作者赋予作品的,还有读者的再创造。

依据学生的认知心理,教师在指导阅读的不同阶段创设相应的阅读情境,就可以达到优化教学方法、增强阅读效果的目的。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挈全文

有价值的问题能够诱发思维,激发求知欲。新课起始,在整体感知课文阶段精心设计能提挈全文的一组问题,形成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文章的主旨方面,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把握要点。

例如,教学《驿路梨花》,引入新课后,我用小黑板出示有联系的三个问题:①课文的开头、中间和结尾三次出现了“梨花”一词,这三个“梨花”各指什么?②文中的三个“梨花”同题目中的“梨花”有什么联系?③用“梨花”贯穿全文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三个问题环环相扣,逐层深入,涉及课文的线索、内容和主题,蕴含了文章“梨花—人物—雷锋精神”的结构思路,对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起引导、定向作用。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很快理清了文章的结构脉络。

问题情境的设计,通常由几个问题完成。这几个问题在内容上紧密相连,形成梯度,便于学生以积极求索的心态深入思考。问题的设计应具有启发性和探索性,或揭示主题,或隐喻思路,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二)创设活动情境──突破重点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之后,从突破教学重点考虑,可以创设活动情境,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以跃跃欲试的心态参与研读活动,落实重点教学目标。

例如,学习马南邨的《从三到万》,重点教学目标是“理解从一个故事引出论点的写法”。文中引用了明清笔记中田舍翁之子学识字的故事,借以阐明课文论点。因而,读懂、理解这个故事,并能概括出其中包含的观点就成为学习课文的重点。为此,教师创设了以下活动情境:①查字典读懂故事;②同桌相互复述故事内容,然后各组选派代表向全班同学复述;③概括故事包含的观点(分点列出)。这样,借助于查(字典)、读(故事)、讲(内容)、写(观点)等多种活动方式,形成了人人参与,口、手、脑并用,多向交流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活动情境中,学生以空前高涨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对课文的研读之中,不仅能流畅地复述故事,而且能准确地概括出故事包含的观点。

活动情境的创设,应从教学目标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宜研读的活动形式。

(三)创设想像情境──体会情感

阅读文学作品离不开想像,教师依据作品语言的描述,或者借助图画、音乐等,启发学生在头脑中再造出相应的新的形象或场景,获得创造的愉快。

例如,教学萧乾的散文《枣核》,为了引导学生真切体会美籍华人朋友以特殊的思乡方式所表达的强烈的民族感情,我创设了下面的想像情境。

先播放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乡愁》一诗的录音: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听完录音,启发学生想像诗中描绘的情境,说明诗人抒发思乡之情的寄托物是什么(寄托物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再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美籍华人朋友抒发思乡之情的寄托物(把北京特有的景物──北海公园,模拟仿造在异国他乡,还要栽种家乡的枣树,以寄托思乡之情)。

最后出示北海公园的挂图,引导学生想像:①美籍华人朋友在家中花园里仿造的“北海公园”是什么样子?②他追忆当年在北海公园的生活可能有哪些场面情景(比如泛舟等)。

这样,通过听录音、读课文、看挂图,把学生的想像从诗中描绘的情境自然引入课文和挂图所创设的情境之中。学生在讲述自己头脑中再造的情境的过程中,不仅认识了“枣核”作为题目和线索的匠心,而且对文章的点睛之笔“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有了新的感受和体会。

创设想像情境,一般在教学活动的高潮阶段,主要是体会人物的感情;作品中人物感情的抒发离不开语言媒体,因此,不管用何种方法把学生带入想像情境,都不应忽视对作品语言的深入品味。

(四)创设迁移情境──举一反三

阅读的效果如何,必须经过必要的迁移训练才能得到检验。从认知心理来看,阅读新课之后,简单地布置作业或机械地“一课一练”,往往会使学生身心疲惫。如果创设出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的迁移情境,就会再次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再接再厉,完成迁移训练。

    相关推荐

    我的阅读教学优化观 教案教学设计 优化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的优化与设计 尊重学生个性 优化阅读教学 引导自主探究优化阅读教学 优化教学模式,提高阅读能力 九年级语文优化阅读题 “超文本”理念与“大阅读”策略──我的阅读教学观 “辩论式”学习──优化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 我的阅读教学观──《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谈 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突出重点,优化过程──浅淡阅读教学的改革 《我的母亲》优化测控 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重在优化阅读教学过程——《难忘的一课》教学设想 重在优化阅读教学过程——《难忘的一课》教学设想 重在优化阅读教学过程——《难忘的一课》教学设想 重在优化阅读教学过程——《难忘的一课》教学设想 阅读教学的批评化追求 “个性化阅读”的体会 无为而读──我的读书观 读思结合 优化感悟——我教《揠苗助长》。 阅读教学的“讲”要追求直观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电化教学 《我的第一本书》优化测控 《观潮》阅读提示 对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理解 阅读取向的变化与教学的跟进 如何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之我见 阅读取向的变化与教学的跟进 优化教学过程追求鲜活有趣──谈低年级阅读教学 《化石吟》阅读答案 个性化阅读的有效指导 巧抓思维个性化 读出阅读个性化 我爱阅读 个性化阅读教学三步曲 我爱阅读 李镇西:我的阅读 个性化阅读教学三步曲 《观潮》阅读题及答案 观舞记阅读理解(二) 观舞记阅读理解(五) 观舞记阅读理解(一) 观舞记阅读理解(三) 观舞记阅读理解(四) 加强诵读、积累,优化语文教学 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从创作陌生化到阅读陌生化 个性化阅读教学误区探微 《蜡烛》个性化阅读教学案例 我的母亲阅读答案 《我的母亲》阅读答案 课外阅读与大语文教学观 小学语文教材的优化 使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在中闪光 《我的信念》拓展阅读 《我的信念》阅读理解 《我的母亲》类文阅读 《我的母亲》阅读指导 《蜡烛》个性化阅读教学案例 《我的信念》拓展阅读 语文教学的优化策略 《观潮》课内语段阅读题 《观潮》课外语段阅读题 曹操《观沧海》阅读练习 《我的老师》阅读题及阅读题答案参考 曹操《观沧海》阅读练习 冰心《观舞记》原文阅读 张锋《化石吟》原文阅读 我的教育教学观 个性化阅读的基本特征及教学策略 我的识字教学观 我的识字教学观 阅读教学:谈小学教师儿童化口语的运用 读写结合优化作文教学_语文论文 自读课优化教学过程的六原则_语文论文 我的语文教学观 新阅读教学的古代视角——我思故我在 八年级《观潮》课内阅读题 对思想教育背景下阅读教学的文化反思 《化石吟》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文教学论文]读写结合优化作文教学 现代文阅读:《我的叔叔于勒》语段阅读练习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作业优化设计 我的备课观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整体阅读感知 阅读:我最好的老师反思 寻绎信息焦点优化导读结构 《我的信念》阅读理解答案 《我的信念》拓展资料阅读 《我的第一本书》阅读指导 我最好的老师阅读答案 《我的早年生活》原文阅读 优化测控(《春》) 魏巍《我的老师》原文阅读 老舍《我的母亲》原文阅读 张洁《我的四季》原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