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小编: :admin

目的要求:

1.了解孔子以德服人的政治主张。

2.了解本文采取对话方式、反复辩难、使文章生动活泼、富有雄辩力的写作方法。

重点难点:

通过辩论,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挂图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进入新课:

1.导入:

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学习本册书的最后一个单元——文言文单元。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一篇课文——《季氏将伐颛臾》。(板书)。

2.本文出自《论语》。《论语》主要是孔门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孔子,名丘,字仲尼。让我们同孔子见见面(出示孔子肖像图)。传说孔子身材矮小,面目丑陋,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并创立了儒家学派。

3.瞻仰了先圣的面容,接下来让我们从《季氏将伐颛臾》中领略一下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

4.首先,让我们跟随课文录音,一起来浏览一下课文,注意把握句读。(播放录音)

5.分析课文。

⑴.季氏将伐颛臾(板书)。

这一句话交代了谈话的政治背景:季氏将要讨伐颛臾。春秋时鲁国有一著名的历史事件,称为“三桓犯上”。鲁庄公有第三人:庆父、叔牙、季友,因为都是桓公的儿子,故其后代称为“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桓势力渐渐强大,不把鲁国国君放在眼里,甚至在鲁襄公十一年将公室瓜分。为了进一步排挤鲁国国君,季孙氏又谋求进一步扩充实力。

(2)第一句话交代冉有和季路作为季氏的家臣,将消息告诉他们的老师。

“有事于”:对……采取军事行动。

(3)对于这一消息,孔子的反应是什么?

明确:“求!无乃尔是这与(板书)?”(冉求,这难道不是你的过错吗?)

孔子对二人是当面呵斥,说明孔子是不赞成这种做法的。

批评完后,孔子又阐明了三点不赞成的理由(板书):

先王封国不可伐

邦域之中不必伐

社稷之臣不当伐

(4)针对孔子的批评,冉有自我辩解:“夫子欲之(板书),吾二臣者皆不欲也。”(我们那主公要攻打它,我们两人都不主张这样做呀!)

孔子当即给予反驳。首先引用周任(朱熹注:平声)的话:“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陈,摆出来、施展。力,才能。就,居、充任。列,职位)意即:能施展其才能则就其职位,不能这样做就不就其职位。同是在《论语》里,孔子曾说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在这里则说的是“在其位,谋其政”。任一份职就要尽一份力;拿一份钱做一份事嘛。即使用我们今天并不那么先进的话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吧,那“钟”也得撞得响啊!

接下来,“一个盲人在走路,倘是临危而不抱持,跌倒而不搀扶,还用辅助者干什么呢?”接着孔子又打了一个比方:“老虎犀牛从栏中逃出,珍贵的玉器在柜里损坏了,这是谁的过失呢?”同学们说谁的过失?

明确:管理者的过失。

(5)由于孔子的批评抓住了要害,使冉有、季路难辞其咎,所以,他们只好实话实说,亮出自己的观点:“不是我们存心要消灭那颛臾,而是因为它日渐强大,又靠近费,对季氏的领地构成威胁。现在不消灭他,今后必将成为季氏的大患啊!”由此可见,冉有和季路实际上是参与了季氏的军事谋划的。

不料这一说,又正好暴露出自己的一个大问题。孔子一针见血,马上批评他说:“有道德的人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愿意去做而编个谎言来搪塞的态度。”(疾,憎恨;舍曰,避而不谈;辞,托辞、辩解之辞)因为在孔子看来,冉有的说法纯粹是侵略者的强盗逻辑。明明是自己要去侵略、消灭人家,却找借口说是因为人家对自己构成威胁。这正如20世纪初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却说成是要搞“大东亚共荣圈”一样。总之是心里明明想的是一样,口里却装模作样地说成是另一样,活脱脱的“伪君子”形象。

(6)批评了他们,孔子觉得作为老师还得给他们讲讲道理。于是又有了以下一段议论:“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则安之。”(翻译)

这是孔子的正面阐述,实际上说的是均贫富、讲稳定、求发展的治国方略,既包括内政又包括外交,既涉及经济又涉及政治。其中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的贫富思想。他的这种思想当然不同于共产主义,而具有平均主义色彩。因为他“不患贫”,而共产主义却要消灭“贫穷”。当然,历史地看,孔子的均贫富思想仍然具有积极意义。至少,它成为后世不少农民起义的口号和目标。

(7)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后,孔子又针对冉有和季路的问题进行了批评。“今由与求也……谋动干戈于邦内”(翻译)

(8)文章结尾一句话“吾恐季孙之忧……之内也。”表现了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其实,季氏讨伐颛臾虽然可以扩大地盘,发展实力,但主要目的还是要削弱鲁君的实力,最终篡夺鲁国的政权。从这个观点看,他发兵讨伐颛臾是一种烟幕,是一种试探性的武力示威,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孔子以他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深刻的政治眼光一语道破了季氏的阴谋,同时也有力地批驳了冉有的观点。

6.根据刚才所讲的内容,请一生翻译全文。

三、小结:

本文是一篇语录体的议论文。通过孔子与冉有和季路的对话,体现了孔子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深刻的政治眼光。

孔子虽然历来主张温、良、恭、俭、让,但是面对原则问题时,他却又有“当仁不让”的精神,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格。

(若时间允许,再听一遍录音,加强印象)

四、作业

完成基础训练。

    相关推荐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5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6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4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案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1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11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3 《季氏将伐颛臾》课例 《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 《季氏将伐颛臾》学案4 《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2 《季氏将伐颛臾》说课稿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设计 《季氏将伐颛臾》复习学案 《季氏将伐颛臾》公开课教案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实录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参考 《季氏将伐颛臾》课堂实录 《季氏将伐颛臾》 公开课教案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教学反思12 《季氏将伐颛臾》讲课大纲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设计13 高中语文《季氏将伐颛臾》教案设计 《季氏将伐颛臾》阅读练习及答案 高一文言文《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文言文《季氏将伐颛臾》 教案设计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实录及评点 《季氏将伐颛臾》原文和译文(翻译) 陈庆德《季氏将伐颛臾》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高二语文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苏教版必修4教案设计 伐檀 《伐子》教学实录 《杨氏之子》教案 《杨氏之子》教案 《杨氏之子》教案 杨氏之子- 教案 《和氏献璧》教案 《杨氏之子》 教案 《祖逖北伐》教案设计【汇编】 《四季》教案 四季教案 四季 教案 《四季》教案 当代神农氏教案 诗经两首(伐檀 硕鼠) 《姓氏谣》教案之一 《四季》教案 四季(教案) 《杨氏父子》教学案例 《杨氏父子》教学案例 《将进酒》教案 《将进酒》教案 将相和 教案 《将相和》教案 《将相和》教案 求同伐异的应试教育 《将相和》教案 《杨氏父子》教学案例 《杨氏之子》A、B案 《将相和》教案 《将进酒》教案 《杨氏父子》A、B案 《杨氏父子》A、B案 和氏璧阅读答案 文言文齐恒公伐楚阅读答案 杨氏父子优秀教案4 杨氏之子第二课时语文教案 杨氏之子教学教案设计 四季教案设计 《我的四季》教案 《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 《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 《四季》教案设计 《四季》教案设计 10杨氏之子优秀教案B案 杨氏父子优秀教案3 当代神农氏教案设计 诗经两首(伐檀 硕鼠) 将心比心——教案 《干将莫邪》教案 将相和3教案 《四季童话》教案 四季的歌 教案 《四季》最新教案 10杨氏之子优秀教案二 《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 《将进酒》教学教案 人教版《四季》教案 10杨氏之子优秀教案A案 杨氏之子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