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谁是最可爱的人

小编: :admin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通讯。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例,全面反映事物本质的特点。

2.体会、学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生动形象的进行报道的方法。

3根据表达需要和语言环境选用人称、词语、句式和修辞方法。

4学习志愿军,继承、发扬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二、难点、重点分析

1.松骨峰战斗与马玉祥救小孩在表达内容、选材角度和描写方法等方面各有什么特点?

分析:松骨峰战斗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狠,作者记叙了一个连队的英雄群像,既有正面描述,又有侧面描写。马玉祥救小孩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对人民的爱,作者运用外貌、行动、心理、语言等描写方法,塑造了一个青年战士的英雄形象。

2.我们知道文中为了说明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主要讲了三个小故事。为了简洁,我们用“我觉得我们的志愿军,我们的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作导语,代替这三段文字好不好?试说明理由。

分析:通讯的导语尽管种类样式很多,但一篇文章用何种导语,要根据表达的需要来定。本文之所以用抒情议论文字作导语,也正是从表达需要考虑。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在导语中,开门见山抒写自己在朝鲜的感受,正是为了用自己潮水般的激情使读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作者的激情感染读者,使作者“最急于告诉”我们的也是我们“最急于”知道的,从而达到了新闻导语要“唤起读者注意,引导读者阅读下去”的目的。作者继以设问式的议论指出志愿军战士最可爱之后,似乎会使某些轻视战士的人感到意外,所以作者继续议论指出感到意外者在于“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从而使那些对作者回答“失望”者重新产生读完作品的兴趣。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用抒情性的笔调揭示战士的精神面貌,既点明了主题(这也是导语的作用之一),又表达了作者对战士的热爱,结构上又为下文所举具体事例作了提示。总之,这三段抒议结合的文字,在作者、读者和作品中的人、事、理中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人由情恍然于事理”。而这些,显然不是那种干巴巴的一句“我觉得……”所能代替的。

3.作者在上面三段文字中从哪些方面概括了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分析:品质、意志、气质、胸怀四个方面。

4.第4至14段,这部分写了三个故事,试从描写对象、环境场面、情节主体、反映主题的角度等方面加以比较,体会选材的典型性,并完成下表。

分析:所谓典型,是指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能比较集中突出地说明某一社会现象或某一社会集团本质特征的人和事。本文为了写出志愿军战士“最本质的东西”,“最可爱”的原因,所选材料都具有典型性。就描写对象的广泛性来说,有某部先头连的英雄群体,有蹈火救人的勇士,有普通的战士;就人物活动的环境来说,有枪林弹雨刀光剑影的战场,有浓烟滚滚、烈火炙人的民房,有冰天雪地、狭小潮湿的防空洞;就情节主体来说,有壮烈动人的阻击战,有火中救朝鲜小孩的场面,有吃雪蹲洞心底宽的谈心明志场面;就主题来看,有表现战士胸有祖国和人民的美好心灵。总之,由此可见作者选材上的匠心。

5.三个小故事的顺序可否调整一下?请说说你的意见。

分析:不可调整。打击侵略者,援朝卫国是志愿军首要的、最重大的任务,也是志愿军最可爱的原因之一,故事①应当先写。故事②写对朝鲜人民的爱,这既是志愿军最可爱的原因之二,又是对故事①的补充:对敌“狠”,是因为对朝鲜人民的爱(如马玉祥请调步兵连的情节),因此救小孩故事应放在第二。防空洞访谈的故事揭示了对敌“狠”,对朝鲜人民“爱”的根本原因,即来源于深厚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个故事应放在最后。

6.第三个小故事里,还连续写了一位战士的三次“笑”,试对每次笑的内涵加以分析。

分析:分析这“笑”,要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分析。第一次“笑”是在“我”问他“你不觉得苦吗”之后,他的答话即是这“笑”的注脚。这“笑”,是他感到“光荣”的集中体现,是志愿军战士为了祖国人民而甘心吃苦、以苦为荣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开出灿烂之花。第二次“笑”是在“我”问“你想不想祖国”之后,这“笑”的内涵同样蕴含在答话之中,既表现了对祖国炽热的爱恋之情,又有对祖国人民的无限忠诚,决心完成人民交付的光荣使命的高度责任感。第三次“笑”是在“我”问他“有什么要求”之后,从答话可知,这“笑”充满了夺取抗美援朝彻底胜利的信心。

7.第14段已经用抒情文字对战士的可爱作了热情的沤歌,那么15小段还有没有必要写?

分析:本段是作者和读者的情感交流,也是作者“最急于告诉”读者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的动机。它告诉读者,要珍惜和平生活的幸福,要把我们的幸福生活和志愿军的英勇奋战联系起来,理解我们的战士,热爱我们的战士。总之,这段文字道出了作者写作的动机,不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解题。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魏巍同志在“抗美援朝”期间,采访志愿军战士的一篇通讯。这场战争已过去四十多年了。我们在历史课上学过这段历史,有些同学还读过一些回忆录,谁来简略介绍一下这段历史?

归纳:正如同学们所说,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燃烧弹、细菌弹已落到东北大地。朝鲜人民处在存亡关头,刚刚诞生的共和国受到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受到严重损害。中国人民志愿军承担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使命,雄赳赳,气昂昂,跨过了鸭绿江。他们中有在大西南追剿残敌、土匪,征尘未洗的解放军指战员,有刚刚分到土地的翻身农民,还有工人、学生、干部……。我们的很多文学、影视作品描述过他们,谁来向大家讲述其中一个英雄?

归纳;这样的英雄很多很多。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王成,喊着“向我开炮”,擎着爆破筒跃入敌群。他的原型就是特级英雄杨根思。还有用胸膛堵住敌人枪眼的黄继光,烈火烧身而坚忍不动的邱少云。大家说,他们表现了一种什么精神?

归纳:对,这是一种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板书)

在众多英雄中,我们还不会忘记一个名字——罗盛教,他为救一个落入冰水的朝鲜儿童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被称为是——

归纳:对,他被称为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是志愿军战士国际主义精神的杰出代表。(板书)

志愿军战士对敌人无比仇恨,战斗时发扬了高昂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对朝鲜人民又爱得特别挚切,体现着国际主义的崇高精神。他们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呢?

启发:电影《上甘岭》中有一支著名的插曲《一条大河》,清哪位同学唱一下。

归纳:是呵,志愿军战士的思想基础是他们美丽宽广的胸怀,是他们爱国主义的情怀。(板书)

为了向全国人民,也向全世界介绍我们的志愿军战士,魏巍同志采写了这篇通讯。通讯以一个设问句“谁是最可爱的人”作为标题,用三个典型事例回答了这个问题。

(二)分析三个事例。

教师范读第一个事例。

事例很感动人,请同学们用简明的语句概括这个事例;并分析一下,这个事例集中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什么精神?

归纳:第一个事例:松骨峰战斗。(板书)作者写这个事例先确切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新闻的需要)以及时间紧迫、任务艰险的状况。接着写战斗过程,通过人数、装备的对比表现战士的英雄。下面重点描写了两个场面,直接叙述描写战士搏杀的场面,引述营长的话,间接描写战后战场上壮烈的场景。两个场面集中表现志愿军战士对敌人无比仇恨,正像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具有高昂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板书)最后写胜利的结局。

教师范读第二个事例。

课文用两段文字,介绍了一位可爱的战士的动人事迹。请同学们用简明的语句概括这个事例:并分析一下,这个事例集中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什么精神?

归纳:第二个事例:马玉祥火海救小孩。(板书)第一段里作者先确切介绍了马玉祥的年龄、姓名、籍贯(新闻的需要)以及他淳朴可爱的外貌、神态。写他由炮兵连调到步兵连的原因,表明在战士心中同情朝鲜人民和仇恨侵略者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第二段写马玉祥冒着浓烟烈火抢救朝鲜儿童。他那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动作,救了小孩救大人;他那朴素动人的内心独白,“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人民不是一样的吗?”充分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罗盛教一样,他们对水深火热中的朝鲜人民深切同情。

教师范读第三个事例。

这个事例,作者没有交代时间、地点,也没有介绍人物姓名,是不是不符合新闻真实确切的要求呢?

归纳:符合,事例是真实的,三问三答是确切的。没有上述交代介绍,表明无名战士正是广大志愿军战士的代表,他说的话是大家共同的心声。请同学们用简明的语句概括这个事例;并分析一下,这个事例又集中表现了志愿军的什么精神?

归纳:第三个事例:战士三答问。(板书)第一答诉出幸福观:祖国人民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第二答说出责任感:时刻牢记祖国人民的托付。第三答讲出荣誉感:仅有的要求是解放朝鲜,是祖国的荣誉。正像《一条大河》里唱的,志愿军战士胸怀宽广美丽,有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战士情系祖国。(板书)

提问:志愿军创建了丰功伟迹,英雄事例举不胜举,正如练习一题中讲的,作者采访到100多个生动事例,几经删选,为什么写成本文时采用了这三个事例?

归纳:“让事实说话”,三个事例从不同的侧面回答了标题的提问,三个场面中有壮烈的英雄群像,有个人的英勇行为,有问答式的内心倾诉,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中心。围绕中心,精心的多侧面、多角度地选取典型事例,就是这篇通讯在选材方面给予我们的启示。这也是通讯有别于消息之处。

提问:三个事例为什么按现在的次序安排呢?

归纳:志愿军出国作战,首要的使命是打击侵略者,“松骨峰战斗”理应放在首位。狠狠打击敌人是因为同情热爱朝鲜人民,“火海救小孩”是这层意义更直接的体现,应紧随其后,放在第二位。两个事例,一爱一恨,深层的思想基础是什么,在“战士三答问”的事例中揭示出来,最后这个事例是更深层的展开。三个事例不孤立,从内在联系看,必须按现在的次序排列。

(三)典型事例的不同写法。

我们已经分析了这篇通讯精选典型事例的特色。对典型事例还需要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选择恰当写法,以求最高的效果。在对三个事例的叙述、描写中,就交替运用了作者直接描述和引用被采访人的描述两种方法。

提问:请同学就三个事例运用的两种方法做一下分析。

归纳:事例——松骨峰战斗交替运用了两种方法:战斗过程直接描述,显示壮烈勇猛;战后阵地概括引述,表现战士对敌人刻骨仇恨;烈士姓名,直接引述,表达对烈士崇敬悼念之情;营长感受,直接引述,展现战士的伟大可爱。

事例二,马玉祥火中救小孩也是交替运用两种写法:介绍马玉祥,直接描述,展现战士淳朴可爱;回答提问,直接弓!述,表明战士心头爱、恨交织;火场情景,直接描写,展现危险环境;救人情景和当时心情,全是直接引述,既展示奋不顾身的行为又体现纯洁高尚的心灵。

事例三,战士三次回答提问,每次都是在直接引述原话中交叉神态动作的描写,使战士淳朴谦逊的气质,美丽宽广的胸怀交相辉映,感人至深。

提问:交替运用两种不同写法,有什么好处?

归纳:直接引述描写,故事情节清晰,文字简洁明快;引述被采访人谈话,真实可信,其中多数为直录谈话,集中展示人物内心,真切深挚。二者结合,行文生动,中心突出,非常切合通讯体裁。

分别指名朗读事例一,复述事例二,表演事例三;分别当即略作讲评,加深同学对不同写法作用的领会。

(四)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三个事例选得很好,三个事例写得也很好,但只这些还不够,文章还综合运用了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收到了更好的表达效果。

1.事例间的议论、抒情。

指名朗读第8段后半部分。

讲析:上文引述营长的话,真挚动情,读者已经很感动了,趁热打铁,作者在亲切呼唤“朋友”之后马上问“你的感想”,紧接着以两个反问句回答,热诚地抒发自己的感受。对“朋友”的提问变成了作者的设问,抒情的回答成为了鲜明的见解,呼唤着读者的同感。

指名朗读第9段。请同学分析这一段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归纳:议论;过渡句,上半句总结事例一,下半句领起事例二。

提问:类似第8段的文字,文中哪里还有?

归纳:第12段,第14段。它们都是对一个事例的总结。这种抒情议论,从结构上说,标志着一个事例描述的结束;从内容上看,感染读者,使读者与作者认识同一,感情共鸣。

提问:第12段,第14段的抒情议论与第8段有什么不同呢?

归纳:8、12两段大体相同,但也有不同。12段只回答了一句,而这一句多了一个“最”字,感情深入一步,靠近题目。有了这一句的深入,第二句便不言而喻,无须再答了。

处在第三个事例之后的第14段,内容更丰厚,感情更炽烈。“美丽和宽广”是对“最可爱”内在的揭示;“第一流”、“优秀”是对“最可爱”恰如其分的评价;而“历史上”、“世界上”分别在时间、空间上做了最大限定,“一切伟大人民的”对“优秀之花”的世界价值做了明确肯定;这些议论句融入了炽烈感情,紧紧扣住,阐发了“最可爱的人”。连续四个感叹句,或隐或显的抒发骄傲与自豪之情,揭示出“最可爱”的意义所在:可爱在爱国情怀,可爱在世界意义。

三个事例是基础,真切扎实;议论抒情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阐发升华,使读者更深刻的了解事例意义,感情层层激荡,推向高潮。

2.开头、结尾的议论、抒情。

教师范读1~3段。

讲析:开头一段抒写在朝鲜的感受,笔触集中到“最可爱的人\呼唤着读者随之一同追寻。第二段设问点题,紧接着明确回答,点明中心。第三段针对误解予以解释,议论语句从四个方面评价了我们的战士。谁说他们“平凡”?他们的平凡中包蕴着纯洁高尚的品质和坚韧刚强的意志;谁说他们“简单”?他们的气质淳朴谦逊,他们的胸怀美丽宽广。这四方面评价与下文事例有什么关系?

归纳:总括下文事例。是呵,飞机、坦克冲不垮,与敌人拼死共焚,战士的意志的确坚韧刚强;朴实的外表,实在的倾诉,像马玉祥这样的战士的确品质纯洁高尚;无名战士的三次回答,他的神态举止,谁不觉得气质淳朴谦逊,胸怀美丽宽广。四个评析,三个事例,各有侧重,又不能截然分开,第四点又有总括作用。总之:有所议,就必有所记来支撑,来证明;有所记,就必有所议来阐发,来总括。这是本文的特点,也是行文的规律。

同学齐读l~3段。

指名朗读最后一段。请同学分析这一段与开头部分是怎样呼应的,作用又有什么不同?同学回答,教师不时点拨、引导,归纳:

首尾都强调“战士”是“最可爱的人”,扣住题目,在内容上遥相呼应,首尾都呼唤“朋友”,表现出一种情感、思想交流的意向,在感情上遥相呼应。开头点出朝鲜战场,结尾描绘祖国和平生活,进而点明幸福缘由,形成一种因果的呼应。

开头是对全文的总括,着重谈自己感受,抒个人感情;结尾是全文的总结,读者已有切实了解,着重为读者设身处地,激发读者感情,结尾更深入一步。

同学齐读结尾段。

(五)语言、句式、修辞。

l.语言。

本文语言准确、生动,富于感情,在前面学刁中同学们已有不少体会。让我们再来分析一段语言。请同学阅读事例一描述战后战场的一段,标注动词,做出分析。

归纳:在这些动词中,表现战士与敌人拼死相搏的有:抱、掐、摁、握、衔、扣—…·,这些动词用得准确,和前后词语搭配贴切:“腰”就要“抱”,“脖子”就要“掐”,“耳朵”则需“衔”。这些动词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掐”、“摁”、“扣”充分表达了战士对敌人的恨。准确、鲜明的词语与其余描写一并描绘出一副壮烈的场景,感人至深。

请同学读练习四题干,解释:题目中说的“既定需要”,就是后文说的“语境”,包括搭配关系,感情需要以及呼应关系,语序关系,文体需要等等。本文堪称典范,同学们可结合知识短文加深理解,课后完成练习四切实体会。

2.句式、修辞。

读练习五,请同学任择一、二回答,点拨、归纳:

设问、反问都是无疑而问。设问以引起读者注意,反问来加强语气;设问是作者自问自答,答案在下文,反问无需回答,答案在问话的反面。本文用设问沟通与读者的情感交流,引导读者思考;用反问帮助读者认识,促成感情升华。至于二者的结合及灵活变化,我们在前面已分析过。所有这些的确收到了很好的修辞效果。

除此之外,本文还用了比喻、排比、反复等多种修辞方法,使文章锦上添花,具有动人心魄的魁力。

请同学举例、分析。归纳:

“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比喻句,鲜明的刻画出马玉祥的淳朴可爱,读后让人永志难忘。

结尾段描绘和平幸福的排比句,把读者引入一条幸福的大河,这就是平常的生活,此时用细腻的笔触罗列出来又深深触动读者心弦,掀起爱的波澜。

“第一流……第一流”,“之花……之花”的反复,像连续敲击的重音符,激发着读者为志愿军战士而自豪的情怀。

《谁是最可爱的人》堪称文情并茂,感人至深。

课堂教学设计 Ⅱ

一、教学目标

(同“课堂教学设计I”)

二、难点、重点分析

(同“课堂教学设计 I”)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950年,美国发动侵朝战争,不久,战火就烧到了鸭绿江边。美国妄图以朝鲜为跳板进而侵略中国,扼杀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重新变成他们的殖民地。为了保卫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果实,也为了支援正在和侵略者浴血奋战的朝鲜人民,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和朝鲜人民并肩战斗,抗击侵略者。关于当时局势的风云变幻,魏巍的长篇小说《东方》有较详尽的描写,同学们可以在课外阅读。在朝鲜战场上,我们的志愿军战士是怎样进行战斗和生活呢?魏巍同志为了向祖国人民报告这些,亲赴朝鲜前线,与志愿军战士战斗和生活在一起,给我们写出了一篇篇感人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就是其中的一篇。读后我们就会明白谁是最可爱的人,他们为什么是最可爱的人。

(二)预习指导。

1.自读课文(或教师范读课文),注意给不认识的字注音,并画出新词妙语,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个故事。

2.不看课本,分组复述(或讲述)课文基本内容(或故事)。然后推选代表在全班复述。

3.根据下面预习提纲中的练习检查预习情况。

预习提纲:

1.本文作者魏巍,是当代著名作家。我们已经学习过他的散文。他的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东方》,长诗《黎明风景》以及通讯集《谁是最可爱的人》《春天漫笔》等。

2通讯是新闻中的一种重要文体。它和狭义的新闻(即消息)一样,要求_、_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它比消息更具体、更完整。它不仅选材较消息广泛,写法也更加灵活,除记叙外,_、_、俱可使用。一般要求展开情节、刻画人物、表明作者的主观评价和感情倾向。新闻性、形象性、评论性是它的明显特征。

6.下面是对课文中某些词语的解释,请在括号中把被解释的词写出来。

①(军队)被消灭。()

②裂开并向外飞溅。()

③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也指风格或气度。()

④因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集体(或个人)具有优良品质或取得伟大成就而感到光荣。()

⑤不加约束。()

8.给下面文字加上标点。(注意引号及其前后标点的用法)

我又问你想不想祖国啊他笑起来谁不想哩说不想那是假话可是我不愿意回去如果回去祖国的老百姓问我们托付给你们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啦我怎么答对呢我说朝鲜半边红半边黑这算什么话呢

9.判断第“7题”中的问句有没有设问句或反问句,若有,请加以说明。

10.课文共讲了几个小故事,请你用对偶句式给每个故事加个小题目。

(三)教师答疑。

以“预习提纲”为答疑基础。在学生完成提纲中练习有困难时要及时进行点拨答疑,除共性的疑问在练习完成后解答外,一般不必等练习完成后再解答。

“预习提纲”解答参考。

1.《我的老师》2.及时 准确 议论 描写 抒情3.(略)4.(略)5.摁

韧豁 着 歼 蹲6.①覆灭②迸裂③气质④自豪(或骄傲)⑤放纵7.①D②A③A④A

8.标点参看课本,但引号使用方法应给学生说明,其中主要点是:①文章里直接引用的说话(或者书刊上的话),就要使用引号来表示。②引号之中还需要用到引号,该引号是单引号;单引号中若仍需用引号时,那引号是双引号。③凡是完整照录别人的话,这句话末了的标卢、符号应放在引号里面。④凡是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或说话人)一句话的一部分,那末,引话末了的标点符号应该在引号的外面,也就是说,前引号的前面不用冒号的,后引号要放在句末符号(句号、问号、叹号等)的前面。⑤凡是引用的话组织在一句话的中间,引号前后都不用其他标点。9.提示:“你想不想祖国啊?”这句后面虽有答话,但不是“自问自答”,属一般问句,不能看成“设问”。同理,老百姓的问话也不是设问,我们不能把“甲问乙答”和“自问自答”混同起来。“我怎么对答呢?”也不是设问,而是反问;表面看来,这句后面的话是答案,但根据设问定义(先提出问题,接着说出自己的看法),我们可以看出,这句并没“提出问题”而是“答案寓于问话之中”的反问,它实际上是说“我根本无话来答对(老百姓)”;而且后一句只是说“半边红、半边黑”不能作为对老百姓的“答对”,是对前一句的补充说明,而不是对前一句的解答。所以本段后两问句是“反问”。10.全文讲了三个小故事,小标题举例如下,仅作引玉之砖:第一个小故事:阻逃敌,英雄威震松骨峰;缚恶虎,敌寇尸横书堂站。第二个小故事:侵略者施虐祸百姓,马玉祥蹈火救小孩。第三个小故事:卫祖国,吃雪不嫌苦;爱人民,蹲洞也觉甜。

(四)启发、引导学生划分课文,议论后明确:第一部分,用饱含激情的语言,扼要而明确地指出志愿军战士是我们最可爱的人(第1~3段);第二部分,介绍三个典型事例,深刻揭示出志愿军战士的“可爱”所在(第4~14段);第三部分,以真切的感受激起人们的共鸣:祖国人民的幸福是与最可爱的人的功绩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要热爱最可爱的人(最后一段)。

(五)指导学习第一部分。

第1段。通过指导朗读,帮助学生理解内容。朗读要求:有感情地读好“每一天”、“感动着”、“放纵奔流”、“一切”、“急于”、“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等关键词句。用作品本身的强有力的感染力吸引学生,唤起学生思考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学生试读,师生共同评议。

第2~3段。指名学生朗读。教师提问:这两段表明了作者什么观点,为什么多次运用设问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等四个排比句概括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感情?议论后明确:表明了作者总的观点: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战士们是最可爱的人。运用设问句能引起读者思考,使上下文衔接更自然。“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四个排比句,从四个方面概括了战士的精神面貌,抒发了作者对战士无比敬仰、无比热爱的感情。

(六)指导学习第二部分。

第13~14段,写志愿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崇高的思想品质。

指名学生朗读。

第三个典型事例是作者在防空洞里与一位战士的“三问三答”。这位战士的灵魂是美丽和宽广的。他在狭小潮湿的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这情景本来已够动人的了,而他对作者的直率而又爽朗的回答又进一步显现这位普通战士的崇高的精神境界。提问:这位战士三次回答的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他的什么精神境界。议论后明确:第一个回答,“只要能使人民得到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吃这点苦又算什么哩”,表现了志愿军战士为了祖国人民而甘心吃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第二个回答,“说不想,那是假话,可是我不愿意回去……”,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对祖国人民所托付的光荣任务的高度责任感。第三个回答,“我们什么也不要”,只要“一块‘朝鲜解放纪念章’,我们愿意戴在胸脯上,回到咱们的祖国去”,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夺取抗美援朝彻底胜利的坚定信念。这三次回答,他始终都“笑”着。至此,作者的激情不可遏止,他把对战士的由衷的赞颂和高度的评价集中在第14段。

教师范读第14段。学生齐读。朗读时,要求学生仔细体会“怎样”、“什么”、“多么”、“第一流”、“优秀”、“骄傲”等修饰语和一连四个感叹号所流露出来的作者的无限崇敬的强烈感情。

作者在这部分集中运用了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手法。请同学们把这三方面的内容找出来,并说说这种写法的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边归纳边板书:

(七)指导学习第三部分。

1.指名朗读、集体齐读第三部分。着重理解:

(1)末段与开头的关系,它在全文中的作用;

(2)全段分几层,各层间的联系;

(3)为什么要用几个排比句。

议论后明确:本段点明中心,概括地回答了开头所提出的问题。全段先用一组排比句,描绘了祖国广大人民的幸福图景,然后提出设问,激起读者思索,并做出肯定回答;正是战士们在朝鲜奋不顾身地流血牺牲,才换来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最后一句意在使读者从具体感受上升到理性认识——我们的战士确实是最可爱的人。

教师(或让水平较高学生)范读这一段。朗读中注意要有真情实感,注意感情的起伏、连贯、升华。个别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班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

    相关推荐

    《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魏巍去世 《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妙在这一“问”——《谁是最可爱的人》教例评析 谁是最健康的人 《最可爱的人》 说课设计 《最后一课》的主人公到底是谁? 文中“最可怕的东西”指----为什么是最可怕的? 《雷雨》的主人公是谁? 26《可爱的草塘》|人教版 26《可爱的草塘》|人教版 课堂是谁的? 26《可爱的草塘》|人教版 教师写不好不是最可怕的 滥竽充数的主人公是谁 可爱的家乡 可爱的家乡 可爱的草塘 可爱的草塘 《可爱的草塘》 可爱的草塘 可爱的家乡 可爱的草塘 可爱的草塘 可爱的草塘 可爱的草塘 可爱的草塘 画龙点睛的主人公是谁 可爱的家乡 可爱的家乡 可爱的草塘 可爱的草塘 可爱的家乡 可爱的草塘 可爱的草塘 可爱的草塘 可爱的草塘 可爱的家乡 可爱的草塘 可爱的家乡 卧薪尝胆的主人公是谁 《狼》的主角是谁? 可爱的小蜜蜂 26《可爱的草塘》 《可爱的小动物》 可爱的小动物 爱是人类最好的语言──《掌声》教学案例 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谁 可爱的露水珠 26 可爱的草塘 可爱的小动物 26 可爱的草塘 谁是第一位登月人 可爱的小蜜蜂 可爱的小鸽子 可爱的小动物 5.可爱的草塘 5.可爱的草塘 可爱的大熊猫 可爱的小蜜蜂 26 可爱的草塘 26 可爱的草塘 可爱的小动物 26可爱的草塘 威尼斯商人中的吝啬鬼是谁 教师与教材:谁是主,谁是仆? 爱,是一首动人的诗 可爱的草塘教案 《可爱的中国》课文 可爱的草塘教案 《可爱的草塘》教案 可爱的草塘教案 爱是人间最美的语言——班主任工作心得 12《可爱的小蜜蜂》 可爱的草塘教案 可爱的秋天作文 14 可爱的鼠狐猴 可爱的草塘教案 可爱的草塘教案 可爱的草塘教案 可爱的草塘教案 可爱的草塘教案 可爱的中国教案 智取生辰纲的是谁 可爱的四川教案小学 可爱的四川教案精选篇 儿子,你是谁 可爱的小精灵──蜜蜂 是谁贿赂了我的心? 小骡子是谁的孩子 《师说》中的“师”指的是谁? 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谁 故事简介 可爱的猫教材理解 直率、可爱的小女孩 生成是可以预设的——《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 可爱的小精灵──蜜蜂 24 可爱的西沙群岛 可爱的中国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