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比一比》教后自评

小编: :admin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四个字。认识“亅”和“土”。

2.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 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结合课文学习,学习运用语言积累和生活经验仿编韵文。教学重难点:

理解量词“群”“颗”“堆” 的意思,结合生活经验使用一些量词并能仿编韵文。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图片和实物若干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激起导入,揭示课题

通过师生互比年纪、身高,提示学生在比较中发现问题,引入课题。

二、开展竞赛活动,复习生字、词语、课文

1.小组间开火车,赛读生字。

2.指名两组比赛开火车,赛读词语。

3.课件示图,师生齐读课文。

三、运用插图、实物进行对比,理解“群”“颗”“堆”的意思和适用对象

1.“群”

(1)看图,比较“一群鸭子”和“一只小鸟”,引导学生发现“一群” 比“一只” 多。

(2)出示“一群羊”“一群蚂蚁”“一群企鹅”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群”表示数量多的同类事物聚在一起。

(3)拓展说话:一群

2.“颗”

(1)观察并比较实物:苹果-枣、西红柿-花生、罗汉果-莲子、乒乓球-珠子,初步感知“颗”指较小且近似圆形的东西。

(2)自由展示并说出自己所带的能用“一颗”表示的实物。

(3)拓展说话:一颗

3.“堆”

(1)看图,比一比“一堆杏子”和“一个桃子”,初步感知“堆”。

(2)小组合作,在桌子上摆一摆、说一说自己带来的可以用“堆”表示的东西。

(3)指名汇报

(4)拓展说话:一堆_______

四、复习巩固,积累语言

1.出示课后练习“我会说”同桌讨论,指名说,齐说。

2.小组协作学习:把自己带来的东西摆一摆,说一说。

五、运用语言积累,仿编韵文

1.齐读课文

2.观看课件,仿编韵文。

情境一:菠萝和梨

情境二:葡萄和桃子

情境三:马和兔

3.小组合作,自编韵文。

4.指名汇报。

六、写字练习

1.课件示生字,伸出食指跟随电脑书写笔划。

2.仔细观察,自主探究:怎样把这些字写好?

3.练写生字,展示评议。

板书:

比一比

羊图

蚂蚁图

企鹅图

教后自评:

《比一比》这篇课文的课题就充分说明了教材的特点,提示了学法,那就是要让学生在比较中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并能正确地使用一些量词。这一课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以下两个特点:

一、活用教材,创设语文实践的良好氛围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目的就是要改变以往课程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注重多样化的实践性实习活动,关注并改善学生在教学中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我们掌握语言惟一的办法就是在反复多次的语言实践中把它记住,语言材料多了,语言经验就越丰富,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也就越准确。《比一比》这一课学生要理解的量词就和生活有密切联系,有些量词的使用是约定俗成的,道理不可说或不必说;有的量词的使用则体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如“颗”多用于表示小而圆的事物。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而言,这些规律性的东西不能过早、生硬地灌进他们的耳朵,只有努力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说说练练中对量词的使用有初步的感悟。

在本课设计中,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数量不一、大小不一的实物,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量词说身边的事物,进行“颗”“堆”“群”的拓展说话,都是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机会。本课的设计还体现了一个创新性的语文实践活动,那就是请学生仿编韵文。通过前一部分的教学使学生对常用量词的适用范围有了初步理解,然后先齐读课文,再用课件出示菠萝和梨、葡萄和桃子,学生练说“一个(),一个( ),____________”,“一边( ),________”。出示马和兔,学生练说“一(),一(),__________”。这些有目的、有层次的训练体现了教材的开放性和弹性,满足了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潜能,结果就有了“一个瘦,一个胖,一匹瘦马一只胖兔”的佳句。

二、进行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探索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引导学生理解“堆” 的适用对象时,从图上的“一堆杏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堆”表示数量多的东西,那什么样的东西能用“堆”表示呢?放手让学生在小组里摆一摆,说一说,有些学生举起一小袋的米说“这是一堆米”,“这么说对吗?”教师引发疑问,学生们就思考起这一问题来,最后由学生自己纠正,明白在一个平面上无规则地把许多东西聚在一起就可以说“堆”,当然这一概念学生不必表述出来,心有所悟就行了。之后再让学生拓展说“一堆”,体现了学生自疑、自悟、自解的探究过程。

学生在拓展说“一群”时说到“一群老虎”,教师先不给予否定,而是强调“一群老虎”,于是就有学生主动指出:老虎都是一只一只活动的,很少是一群一群的。教师再问第一位学生“应该说一()老虎”?学生轻易就答出了。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给了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机会。我们希望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他们的主动性得以发挥,不待老师讲,便能主动地读;不待老师问,便能积极思考;不待老师布置和检查,便能主动学习。学生如果有了主动学习的态度和独立钻研、探究的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增强也就有了基础与可能。

    相关推荐

    《识字二·比一比》及评析 比一比比一比教学案例 比一比教学反思比一比 比一比教学设计比一比教案 比一比 比一比 比一比 比一比 《比一比》 比一比 比一比 比一比教案三及评课教学实录 《识字二·比一比》教学片断及评析 《比一比》课文 《比一比》教案 比一比教案 比一比教案比一比优秀精品教案 《比一比》教学札记 《比一比》教学设计 比一比-教学设计 《比一比》教学设计 《比一比》教案设计 《比一比》教案设计 比一比教案2 比一比 教学案 识字比一比 《比一比》教材理解 《比一比》教学设计 比一比教案设计 比一比教案设计 一年级教案:比一比 识字(二)1、比一比 评《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比一比》教学设计 《比一比》教学设计 《比一比》教学设计 《比一比》教学设计 《比一比》教学设计 《比一比》教学设计 《比一比》教学设计 比一比教学设计 比一比教案设计 《比一比》教学设计 《比一比》教学设计 《比一比》教学设计 《比一比》电子教材 《识字二·比一比》 《比尾巴》教学评论 识字(二) 比一比 比一比 教案教学设计 比一比教学设计教案 比尾巴教后感 比一比教学案例设计 比一比教案三及评课_教学实录_反思案例 识字(二)《比一比》(一上) 西师版《比一比》教案 《比尾巴》评课稿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评案 比一比教案一教学实录 比一比教案二教学实录 《比一比》一年级语文教案 比一比 教案教学设计 《比一比》 教案教学设计 比一比 教案教学设计 比一比教学设计教案 《比一比 认一认》教学设计 《识字二·比一比》教材简说 《识字(二) 比一比》教学设计 西师版《比一比》教学设计 识字(二)第1课比一比 人教版《比一比》说课稿 《比一比》获奖教案设计 《比一比》教学游戏设计 《比一比》原创教案设计 一年级课文《比一比》教学设计 识字二比一比教学设计 识字二比一比优秀教案设计 《比尾巴》教学后记 《比尾巴》教学后记 比一比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一堂典范的识字课──评冯洁《识字二·比一比》一课的 比一比教案九教学实录 比一比教案六教学实录 比一比教案七教学实录 比一比教案四教学实录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评课稿 比一比教案五教学实录 比一比教案八教学实录 《识字(二) 比一比》教学设计 《识字二 比一比》教学反思 《比尾巴》一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比一比 一年级语文《比一比》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比一比》教案设计 一年级语文上册《比一比》教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比一比》 《比尾巴》课后反思 《比尾巴》课后反思 《比尾巴》课后反思 比尾巴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