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小学语文说课的基本模式

小编: :admin

什么是模式?模式指的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式样。这里所说的小学语文说课的基本模式,仅仅指的是“说”的模式,不包括说课的整个活动。具体的是指根据一定的说课目的和内容,怎样进行述说的具体的、可供操作的方式。目前在小学语文说课活动中惯常采用的说课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三说”的说课模式

这种说课模式的方法,是把整个说课内容分作“说教材”、“说教学程序设计”和“说板书”三个部分。在“说教材”的时候,结合说大纲,在“说教学程序设计”时结合说教法、说学法和说练习的设计与安排。

使用这种模式说课的好处是容易抓住和突出说课的重点,不至于因说教法、学法不当而出现喧宾夺主或把握不准时间的情况。而且大纲、教法、学法等结合在说教材、说教学程序设计的过程中说,会使说课的流程不显得那样机械、呆板,容易给听说课的人留下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联系自然的好印象。但也正因为在说教材、说教学程序设计时还要结合说大纲、说教法、学法,也就增加了说的难度,处理不当,容易发生零乱,甚至是颠三倒四,绕来绕来说不清楚的毛病,这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2.“四说”的说课模式

“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称为“四说”。这是一种目前被较为普遍采用的说课模式。由于把教法和学法,作为独立的内容分开来说,说课时就容易说清楚,思路也会比较清晰,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说教法时,应说清以哪种教法为主,哪种教法为辅,以及教法选择的理论根据。在说学法的时候,还可以结合分析学情,交代清楚该课设计是建立在学生什么样的学习基础上的。使听说课的人容易在听说教学程序设计前,就从整体上明确该课设计的理论依据和课堂教学的大致走向。但孤立的说教法、学法,也容易导致生硬、机械,而且每一种教法都不是万能的,在一堂课中,常常需要几种甚至是很多种教法的综合运用。所以使用这种模式说课,应当切实掌握好“说教法”、“说学法”的“度”,说课要有分寸。而且也切不可以为教法、学法已经在前面单独说了,在说教学程序设计时就束之高阁,不再涉及了,事实上还应当在说教学程序的过程中,根据需要,再结合教学的实际,穿插进去说一说。一般比较妥当的做法是先在“说教法”、“说学法”时概括说一说,尔后在说教学程序时,再穿插进去说。这样才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四说”模式的优势效益。

3.“五说”的说课模式

“五说”的说课模式是先说教材,然后依次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最后说板书或练习设计或结合起来说说板书和练习设计。这种模式与以上的“四说”的模式相比,前四方面内容是相同的。只是增加了说板书(或再包括练习设计)的内容。但无论是“三说”还是“四说”,实际上板书(或再包括练习)也还是要说的,区别只在于前者仅把板书(或包括练习)作为教学程序设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揉合到教学过程中说,板书或练习设计的地位,也不像后者那样予以强调与突出而已。

4.“六说”的说课模式

所谓“六说”,即是“五说”,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或练习)中的“说教材”与“说教法”之间,插进一个概括陈述整堂课设计的指导思想和着重注意及准备着重体现的一些问题。有时,这个环节也可以安排在最后,即在说板书之后。这个环节说的内容,往往带有很强的理论性,而且常常围绕准备体现什么、注意什么、遵循什么及怎样体现、怎样注意、怎样遵循和为什么要体现、为什么要注意、为什么要遵循,这样的思路和诸如此类的问题进行阐述。如果将这个环节安排在最后,则在陈述时还要结合举一些实际的例子。说好这个环节的关键,是要求说课者对自己所说的课必须烂熟于心,并对自己怎样教和为什么教,在理论上有一个十分清楚的认识。也只有这样,才能高屋建瓴,抓住本质的东西旁证博引、引经据典,将该说的内容说清楚,说透彻。

说课模式,除以上四种以外,还有很多种由以上模式生发出来的变式,如在说教材和说教学程序之间插进“六说”模式中的第二说,把说课的内容变成新的“三说”,而且还可以把“六说”中的第二说放在说教材、说程序设计之后使之成为另一个新的“三说”。但不管怎样,说课的基本内容是不变的,变的只是说的内容的组合和次序的先后及突出、强调的内容和程序不同。而这里必须十分强调的是,在以上这些说课模式中,虽然没有把说理论当作一个独立的说课环节,但这绝不等于说,理论的阐述在说课中并不重要,恰恰相反,理论在说课中是占有相当突出的重要位置的,实际上“六说”模式的最后环节,也就是说理论,而且把说理论放在说教法、学法前也是可以的。所以,无论采用何种模式说课,都切不可忽视理论的陈

《惊弓之鸟》说课稿

《惊弓之鸟》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6册第28课。这是一则成语故事,讲的是古时候魏国一位有名的射手更羸不用搭箭,只需拉弓,便使天上飞过的一只大雁掉下来的事。从中反映出更羸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并能根据所见所闻做出正确分析。

全文共九个自然段。先讲述了更羸射大雁的经过和结果,接着讲述了更羸不用箭射下大雁的原因。因此可以按内容的不同把文章分成两个部分。也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三段来理解。教学中为了突出重难点,采用分两部分的方式比较合适。

第一部分是文章的前五自然段。文章首先便交代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接下来的四个自然段较为具体地讲到了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如文中所述,更羸见“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便断言他“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这种技艺非亲眼所见,谁人会信。难怪魏王会“信不过”自己的耳朵,认为是自己听错了,但随之而来的情形便足以印证了令魏王难以置信的话。“更羸并不取箭,”这句话原本毋需用一个“并”字也能讲通,但通过一个“并”字,却很好地强调了“不取箭”的事实。但闻“嘣”的一声弦响,只见“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同样是一个“直”字却准确地描绘出前后两种不同的情形,前者是写大雁一个劲儿往高处飞,飞得急;后者是写大雁一点儿也不能飞了,掉得快。读文至此,我们定会拍案叫绝。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后四个自然段。这部分内容以更羸与魏王对话的形式出现,尤以更羸所揭示的不用搭箭能射下大雁的原因为重。

前文中更羸只拉弓射雁的事实着实令魏王“大吃一惊”,由前面的“是吗?”“你有这样的本事?”两个怀疑到近乎不相信自己耳朵的问句到“啊!”“真有这样的本事!”两个惊讶到近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的惊叹句便很有力的说明了这一点。课文并未就此点明其中的道理,而是在魏王惊叹之余,写到了更羸令魏王觉得“更加奇怪”的一番话:“不是我的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这里,我们应该注意更羸话前的提示词语“笑笑”两字可不简单,因为这笑中包含着更羸对眼前事实的最清晰的认识。然而这其中的玄机却是我们和魏王所不知道的。这话语连同这话语前不可思议的神情对刚亲眼目睹完让人不可想象的只弯弓取鸟场面的魏王来说,当然更是觉得奇上加奇了,不是吗?“你怎么知道的?”魏王的疑问也是我们读到这里的疑问,当把这些不可思议的疑问推向高潮的当口,让更羸用诸语道破天机,应当说是作者有意安置的精妙之笔。

更羸的这段话总共有四句。第一句说的是他看到和听到的情况。看到的是——“它飞得慢”;听到的是——“叫的声音很悲惨”。第二句说他根据看到的和听到的进行分析:从“飞得慢”知道“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从“叫得悲惨”知道“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这两个倒装的因果关系句有力地强调了“飞得慢”和“叫得悲惨”的原因。而这些原因正是更赢由所见大雁飞的情形分析所得。第三、四句是他进一步的分析、推理和最终所得出的结论。

倒装因果关系的句段组合是这篇课文在写作上突出的一个特点,小至更羸对大雁分析的句子,大至整篇课文的结构安排,不仅反映出更羸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特点,也有力的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内容。

本篇文章位于本册教材的第八组,在训练重点上由逐步“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的训练进而训练学生“把一段话写清楚”。教学时,应抓住课文的重点段,首先在弄懂自然段的意思上下功夫,再在此基础上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针对本册教材的具体情况,大纲要求教学中让学生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的词句,学习分析自然段,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课文是怎样用词造句、连句成段的。针对大纲对本册教材的要求和课文自身的训练重点,对于本课的教学我拟定以下的教学目标:思想教育方面: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更羸能不用箭只拉弓射下大雁的原因,懂得对事物要仔细观察,并进行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判断,才能把事情做成做好。培养能力方面:通过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进行读懂自然段意思的训练,并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基础知识训练方面: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能手”、“本事”、“大吃一惊”、“孤单失群”等词语的意思,井懂得“惊弓之鸟”这一成语的意思,练习复述课文;培养非智力因素方面:养成认真读文、勤观察、善思考的习惯。这篇课文主要通过更羸只需拉弓,不必取箭即可射下大雁的故事,反映他遇事善于观察、善于思考,而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的话集中体现了这一点,因此拟定为教学重点,而对于更羸观察、思维的过程及准确的判断是学生不易理解的,教学中将其作为难点来处理。

《小学语文教学法原理》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是关系到培养读写能力和发展智力的一种发展性阅读。发展性阅读是一种“双向”心理过程。首先是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读一篇文章,先要让学生感知文字,从字词到句,从句子到段落,从段落到全篇,逐步读懂。发展性阅读的“双向”过程是安排阅读教学程序的重要依据。

结合《惊弓之鸟》一文的具体情况,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法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在教学中的具体操作程序是这样安排的:

在第一课时中,首先揭示课题,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这个成语故事的大致内容,借助拼音,读准生字,通过查字典并结合上下文内容初步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记叙的内容,按老师的提示:射落大雁,道出原因,将课文分成两个部分。

第二课时首先在第一课时揭示课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有意安排了揭示分析课题导入新课的环节。由故事演绎而来的“惊弓之鸟”是一个成语,课文对更羸善射的技艺集中体现在对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准确分析和推理上,以上这些不宜过早出现,因此适当地变换形式,以几个浅显的小问题切入,有利于学生渐入佳境。我是这样做的:在进一步揭示课题时,学生明确故事里的这只鸟是只怎样的鸟?以此唤起学生对大雁这种候鸟的生活习性的再认识,为下文讲更羸如何只拉弓射雁略作铺垫。故事里讲到了哪些人?主要讲谁?这一问题旨在让学生在下面的学习中立足于了解文章的中心人物更羸的特点。在本节课新授伊始,提出这两个问题,即是对第一课时学习内容的回顾,又能使学生在明确问题答案的基础上自然地将更羸与这只与众不同的大雁联系在一起,为下文的学习设置一个寓有形于无意的思维环境。

在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时,我采用的是按顺序讲读的方法,抓重点词句理解更羸是怎样观察和怎样做的。首先让学生默读这五个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思考每个自然段讲什么?而“弄懂自然段的意思”是前一组课文的训练重点,让学生默读课文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在学生默读后,提出问题:第一自然段介绍了哪些内容?这一自然段虽然只有一句话,但交代了更羸是什么时候、什么国家、什么身份的人。在让学生理解“有名的射箭能手”时,我引导学生从理解“能手”到理解“射箭能手”,再理解“有名的射箭能手”。“能手”是说有着某种专长而社会地位一般的人,“射箭能手”是说射箭的技艺不同一般且仅此而已,加上“有名”两字可看出更羸善射己是家喻户晓,以至下文说到魏王要他陪自己打猎,这样一步步地获得明确的概念,有助于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各讲些什么呢?让学生分清句子的意思,重点理解第二句,提出“这只大雁有什么特殊的地方?”的问题,引导学生抓住“一只”、“慢慢”等词语认识事物的表象。大雁喜群飞而徙,“一只”说明它掉队了或是有其它意外情况。“慢慢”是说飞得慢而吃力。在学生了解了大雁的特殊之处后,让学生相机体会三个句子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先讲“去打猎”,再讲“雁飞来”,后讲“指雁说”,这几个意思是一步一步讲的,能看到现象已是不易,看到就说理见自信。再通过指名朗读加深对句意的认识,注意人物说话时的语气,重点读好上面提到的一些词语。对三、四自然段的学习先指名朗读,要求学生朗读时注意魏王说话的语气,通过对“信不过自己的耳朵”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更羸对魏王所说的话让人感到奇怪。因为这是从来也未曾听说过的。“你有这样的本事?”让学生体会魏王言语中对更羸有神奇般的本领感到极其怀疑。在学生对魏王的这种情况有了更深的理解后,再让学生带着体会到的这种感情来朗读,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并结合指导朗读,要学生注意其中标点符号的作用以及为什么要这样使用、这样表达。课文的第五自然段也只有一个句子,先让学生读一读,看这一个句子中讲了几层意思,引导学生从前后联系中发现其中的两层意思:弦响、雁落,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在这一自然段中对语言文字的训练,我是这样安排的,引导学生思考:“更羸并不取箭”这句话中不用“并”也能讲通顺,现在用上“并”起了什么作用?让学生领会作者用“并”是加强语气,强调更羸不取箭只拉弓就射下大雁,从容自若,成竹在胸。而后出示字幕:“……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用红笔在其中两个“直”上加点,让学生理解这两个“直”在不同的句子里,有着不同的意思。“直往上飞”是说大雁听到弦响一个劲儿往上飞,飞得急;“直掉下来”是说大雁一点儿也不能飞了,掉得快。这样,教师在学生还理解不深的关键词语上,画龙点睛地做些指点,启发学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从而深刻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并懂得怎样运用语言文字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培养学生通过揣摩词旬深入理解课文的能力。在此节有更深入的体会后,让学生通过加重关键词语气的朗读来更好地体验这种感受。在学生朗读后,出示能直观反映这段内容的课文插图的投影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中更羸的动作,更羸和魏王的不同神态。采用这种直观的电教手段,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最后要求学生轻声读全文的第一部分,边读边想: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旨在让学生在分析自然段的基础上,抓住主要内容,概括段意,这也体现着大纲的要求。

在学习课文第二部分时,我采用抓重点段辅以练习,讲练结合的方法。安排几组练习突破重、难点,理解更羸是怎样分析推理的。首先要求学生默读这部分课文,思考这四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你认为哪一段是重要的?让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感知更羸所说的原因,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入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内容。这部分内容是以对话形式出现的,而且对话人的表情较为丰富,因此在初步感知内容后,要学生分角色来朗读课文,指导朗读时,引导学生注意把魏王“大吃一惊”的句子与第一部分中对更羸的话表示怀疑的句子作比较,以理解“大吃一惊”的意思,进而体会更羸的话感到“更加奇怪”的原因,理解更羸“笑笑”的意思是因为事情的发生全在他的意料之中,在逐步对内容有更深理解的同时,再用感情朗读来表达,并加以评议,从而沟通了从认识到理解的桥梁,也为更好地揭示中心段落打下基础。

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本课的重点段,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出示这一自然段内容的投影字幕,指名朗读这段话,看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各写了什么?在引导学生回答出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要学生判断这其中那些是更羸看到的和听到的?联系前文中“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一句想一想,句中只有一个“鸣”,更羸怎么知道它的声音很悲惨?引导学生结合大雁的生活习性进而体会出更羸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第一句讲他看到和听到的现象,第二句还是说现象吗?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在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对现象产生原因的分析部分,先引导学生结合句子意思理解“愈合”和“孤单失群”的意思,还要让学生注意到这两个并列关系句式的句子结构,因为这一句是对前一句现象的分析,侧重交代的则是原因,于是在这里,我还设计了这样的练习,让学生用这种句式来说一说强调原话,以加深对这一内容的理解。(可出示字幕投影片)“大雁飞得慢,因过_____;叫得悲惨,因为_____。”让学生当堂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哪些是观察到的,哪些是经过分析得出的,认识到任何分析、推测都是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的,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深入理解这两句的基础上使学生懂得更羸根据看到的、听到现象进行了分析,得出“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的判断。然后重点讨论:更羸又是怎样进一步分析的呢?仍出示训练题目:“大雁拼命往高处飞,因为____掉了下来,因为____。”使学生能模仿前面学过的句式自己独立思考、分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抓住两组相同的关联词“一……就……”结合更羸前面的分析,即可使学生清楚地知道不用箭只拉弓便可使大雁掉下来这一严密的推理过程。《心理学》告诉我们,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这两个分析推理的过程,不仅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这样,把能力的训练落在了实处。最后要求学生在齐读后概括课文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至此,本课时的板书已经形成,板书的内容正体现着更羸从观察到分析、推理和实际情况的全过程。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刻的认识,在此,要求学生根据板书来说一说更羸是怎么知道不用箭只拉弓就能把大雁射下来的,在这里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因为……”的句式说出:更羸不用箭,只拉弓就射下雁,是因为大雁受过箭伤。通过这个说话练习,既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又对学生进行分析推理的思维训练,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总结全文时,先让学生朗读全文,想一想文章前一部分写了什么?后一部分写了什么?作为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总体回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揭示“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并通过举例来说明对这个成语的理解。此处,还可让学生思考:如果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分段,可分几段,每段写了什么内容。这样,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分段,概括段意的能力。最后,让学生练习复述这个成语故事。

作业是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重要环节。针对这则成语故事的具体内容并结合课后练习的要求,在新授课后我布置学生在课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这个基础上继续练习复述课文内容,这里提醒学生注意复述与背诵的区别,引导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话,用讲故事的语气进行复述。

板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惊弓之鸟》一文的板书设计力求体现更羸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准确分析、严密推理到情况的落实,从中可以发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途径,并能用较为清晰的思路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附板书设计:

28.惊弓之鸟

慢慢飞来

受过箭伤还在作痛

一声弦响

嘣的一声

拼命高飞

直往上飞

一只大雁

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伤口裂开

拍两下翅膀

边飞边鸣

掉了下来

直掉下来

(观察)

(分析)

(推理)

(实情)

《全神贯注》说课稿

一、说教材

《全神贯注》是六年制小语第八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邀请挚友芡威格参观他的工作室时,对他的一件杰作感到不满,就全神贯注地修改女像,差点把芡威格锁在工作室的事。课文重点叙述罗丹全神贯注修改女像的情景,也就是课文的2、3、4自然段。作者通过对罗丹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把罗丹如痴如醉地工作状态描述的维妙维肖。要学生理解罗丹忘我的工作情景,是教学的难点。全文共分五个自然段,段与段衔接非常紧密、紧紧围绕全神贯注这条主线展开。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所以理解文中描写罗丹全神贯注的句子和弄清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所以理解文中描写罗丹全神贯注的句子和弄清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是学习的重点。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项目和课文的重点难点,制定以下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祝贺”、“莫名其妙”造句。

2、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全神贯注”的意思。体会最后一个自然段茨威格话的含义。学习罗丹做事全神贯注的品格。

3、在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的基础上,弄清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4、感情朗读课文。

这篇课文分三课时进行,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划分逻辑段。

自学生字词,检查评议,书写生字。

再读课文,划出写罗丹全神贯注的句子。

第三课时:讲读第三逻辑段,理解芡威格话的含义,总结全文,弄清段与段之间联系。感情朗读,完成课后作业。

这里我单说第二课时:揭示课题,提出学习任务。读议结合,理解重点句段。依据板书,弄清1—4自然段之间的联系。

二、说教法

根据教学目的2、3两项,结合学生实际,我采用“质疑问难——想象叙述——感情朗读”的方法进行教学。

课文第二自然段叙述“罗丹一会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象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这些语言、动作、神态反映他全神贯注地工作情景。对于10岁左右的孩子,理解这些内容,体会这种意境有一定难度。如果单凭教师的讲解,采用硬灌的方法,效果一定不佳。我一反常规教法,让学生针对罗丹的每一种表现大胆质疑,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逐个解决问题。这就把难点化分为许多小问题。减缓了教学的坡度。接着让学生看幻灯片,用自己的语言把幻灯片的内容叙述出来。最后再由教师引读文中的句子,弄清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对于1、3、4自然段中的对话,主要采用感情朗读的方法体会人物的情感,从而理解这些重点词句。

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方法呢?因为“学起源于思,思起源疑”。教学中问题的提出由学生发现和由教师的提出效果大不一样。由学生提出能消除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一个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看图说话,是培想象力和语言表达力的有效方法。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学懂课文,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让学生在理解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每一个表现的基础上,看幻灯片用自己的话把罗丹忘我工作的情景叙述出来,既是对前一教学环节的检查,又是对学生想象力和口头表达力的锻炼,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升华。本册教材编写《说明》中指出:“特别要重视朗读的指导,教学时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并在朗读的过程中加课理解。”我对课文1、3、4自然段中的重点句子(主要是人物的对话),按以上精神让学生在理解中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几种方法交替使用,不断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点,使学生在课堂始终保持旺盛的精神状态,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说学法

根据以上教学方法,学生可采用“问一问,说一说,读一读”的方法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问”自己不懂的地方,“说”自己理解地内容,“读”文中的重点词句。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四、说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学习任务。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课,请大家看课题,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注意力高度集中),学完这课后,你对这个成语的意思会有更深的理解。

2、课文讲谁、因什么事而全神贯注?(罗丹因修改女像而全神贯注)

3、请大家打开书,谁能用小标题的形式说说课文分哪四部分?(教师板书:看女像、改女像、忘朋友、谈感受)

4、昨天的预习中我们划出了每段中描写罗丹全神贯注的句子,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通过对这些重点句的理解,体会大艺术家罗丹是怎样忘我的工作的。

(二)读议结合,理解课文的重点句段。

1、抽生读第一自然段中描写罗丹全神贯注的句子,教师引导分析罗丹语言中的感叹号和两个省略号的作用,体会罗丹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一边说的情景。

2、感情朗读这段话,加深理解。

3、抽人读第二段中表现罗丹全神贯注的句子,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针对罗丹的每一个表现各提一个意义的问题:

(1)他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在干什么?

(2)他嘴里叽哩咕噜的在说什么?

(3)眼里闪着异样的光是什么意思?争吵什么?

(4)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是在干什么?

(5)他的情绪为什么更加激动了?

(6)他为什么像喝醉了酒一样?

(7)为什么作者要写他痴痴地微笑?

4、抽生对以上问题一一回答。

5、看幻灯片,把以上问题连起来,说说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情形。

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从不同角度反复琢磨如何修改,一边看,还一边念念有词地仿佛在说:应该这样改,这样改更有风采,那样改缺乏魅力,说着说着,他眼睛一亮,找到了最佳方案。于是他熟练地操起抹刀修改起来,越改越满意,越改越激动。他如痴如

醉地修改,已完全陶醉在修改塑像的工作中了,一小时以后,他终于改好了,舒心地对着女像痴痴地笑了。

6、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呢?请在书上画出描写罗丹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

7、教师引读。

8、自己读3、4自然段,想这段主要写什么?这段与表现罗丹全神贯注有作用?(这段写茨威格被关在罗丹的工作室里。能进一步说明他全神贯注地工作。)

9、朗读人物对话,体会罗丹虽已修改完女像,但思想还沉浸在刚才的工作中,所以差点把芡威格锁在房内,充分说明罗丹全神贯注地工作。

(三)依据板书,说说1—4自然段之间的联系。(这几段仅仅围绕课题来写。看女像时罗丹全神贯注地观察、发现问题。改女像时如痴如醉地工作。改完女像还沉浸在创作的境界中,差点儿把朋友锁在房里。)

五、说板书

看女像皱着眉头

全一会儿……一会儿叽哩咕噜

神改女像异样的光争吵挥动

贯喝醉酒痴笑

注忘朋友径自出门

谈感受如果……就……

这样的板书设计,清晰展现文章的主线和文章的结构,便于学生对不懂问题提问,体现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园地”常态教学基本模式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模式 语文单元教学基本程式 “字理识字”法——象形字教学基本模式_语文论文 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学法指导的几种基本模式(之一)_语文论文 语文课人机互动式教学的基本构想_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低年级看图说话课模式-小学语文论文 说说语文教学模式的多样化问题 说说语文教学模式的多样化问题 小学语文自读课教学模式_语文论文 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型模式 谈小语自辅教学中的课堂模式_语文论文 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 语文:文言文的教学模式 语文教学的基本原理 小学语文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模式 探寻语文课堂新模式 语文教案模式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_语文论文 语文教育的基本原理 小学语文目标导学模式研究 “语文课”缓谈模式——对当今两类“阅读教学模式”的理性思考 语文课缓谈模式——对当今两类阅读教学模式的理性思考 三 六年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语文课堂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语文教学的基本原理_语文论文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影片作文教学模式初探 新课程标准下的多模式语文教学课堂 文本与人本 ──阅读教学的基本范型 语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 小升初语文基础模拟试卷 文本与人本──阅读教学的基本范型 小学语文主动•探究学习模式的构建 小学自能作文训练模式 导以最基本的语文规律 “大语文教育”的基本特征 背诵:学习语文的基本功_语文论文 关于“基本课文”的几点认识 小学语文阅读“自学为主”的课堂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小语目标教学课堂模式操作特点 例说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文本解读 《论语》中的基本概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的基本结构 让阅读成为教师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 “大语文教育”的主要教学模式 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模式_语文论文 自主参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整体阅读,语文课堂教学模式_语文论文 中学语文体验学习的基本策略 “学院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_语文论文 跨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模式的理论思考 学好中考语文的基本学习方法 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基本法 中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基本课型研究 “模块备课式”教案 国外母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作文教学模式化的误区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浅谈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两种模式(下)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两种模式(上) 基础试题小升初语文模拟检测 国外母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研究论文的基本结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策略 议论文结构的新模式 反思性教学实践的基本流程及基本类型 语文导读法结构模式 小学生作文心理模型及作文教学模式研究 小学 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实现与模式探讨 语文素质教育的基本规律_语文论文 突破僵化的思维模式_语文论文 《村居》教学的新模式 《村居》教学的新模式 新课改下中学语文教学模式之我见 口语交际教学模式 九种课外阅读课模式 阅读教学创新质疑模式例说 两种文言文教学模式的比较 中考语文基本文学常识记忆 小学语文活动课的类型和形式 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实现与模式探讨 文言文“四步”教学模式 声音的基本知识 声音的基本知识 朗读的基本要求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说课稿 高考语文试卷“科学性”的基本内涵 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实现与模式探讨_语文论文 2017小升初语文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说课稿 小学语文拓展课网络教学模式初探──《观潮》教学例谈 语文课堂教学进行学法指导的几种模式(之二)_语文论文 浅谈重建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高考小说模块解读 语文自能读书模式探索 优化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余应源:关于阅读课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