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不动笔墨不读书说课设计

小编: :admin

经纬小学的语文教师 郑莉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以“刻苦努力”为主题,编排了主题课文《不动笔墨不读书》《徐悲鸿画马》,“快乐读书屋”《小燕子学飞》《三个小板凳》,通过毛泽东、徐悲鸿、爱因斯坦等名人的故事和生动形象的童话故事,揭示了只有不怕挫折,不怕困难,刻苦努力,不懈追求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本课是通过毛泽东读《伦理学原理》及其他书籍善于动笔墨的故事,表现了毛泽东读书认真刻苦,勤于思考的品质。教育学生读书时要随时将读书的感悟记录下来,向毛泽东学习,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毛泽东读10万字的《伦理学原理》,写了12000字的批注。第二部分(第5自然段),写毛泽东“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资料。第一部分是具体的叙述,是第二部分的基础;第二部分是概括的叙述,是第一部分的升华。

2、教学目标:

(1)学习“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读书方法和毛泽东认真刻苦,勤于思考的良好品质和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1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3、教学重难点:

(1)体会毛泽东认真刻苦,勤于思考的品质。

(2)学习读书时应该怎样“动笔墨”。

(3)学会写13个字。

4、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生字卡。

(2)收集有关名人读书的小故事和关于读书方法的格言、警句等。

5、教学课时:2课时

二、说教法:

1.以疑促读,以读促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教学本课时,我设计了能促进学生认真读书的问题,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带着疑问充分地读书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易产生学习兴趣,有学习的主动性,师生再加以整理,使问题有研究的价值。

2.以读为本,读中领悟。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课标指出:“教学中应根据年段的训练目标让学生充分朗读和吸收内化”。教学本课时我采用了多种形式、各种层次的读书方式,让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感悟、体会。

3.解词促读,读后运用。根据二年级的教学要求,要抓住词语的作用和表达效果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这样教学,学生不但活学了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了词义,而且通过反复朗读和口头的运用,促进了认识和思维的发展。例如:在教学“爱不释手”这个词的时候,让学生通过表演体会词的含义,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词语理解得深刻促进了有感情地朗读。词语教学抓扎实了,内容理解就加深了,智慧的启迪、情感的熏陶也便蕴含其中了。

三、说学法:

新课标要求对低年段的学生培养阅读兴趣,感受阅读乐趣。所以我在本课教学中,根据教参中提供的操作要点,引导学生主要采用以下的学法:

1.自读自悟法。在学生阅读时,采取“我读懂,我要说。”“我会想,我会做。”“我喜欢,我要背。”的版块(这是教参中提供的几大版块)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中,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阅读理解,突出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

2.动笔批注法。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已有目的地训练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就在文章中做简单的批注,如:生字词的处理,提出不懂的问题,抄写板书,记录可替换的词语等等,学生对动笔批注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本节课我因势利导,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在课本的空白处,用精练的词句写下自己对文本的点滴感受,继续培养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四、说教学过程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一共设计了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创设情境,启发质疑。

首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同学们知道我们国家第一任主席是谁吗?”因为课前布置预习,学生动手自己查找有关毛主席的资料,课堂上进行交流,让学生对毛主席有初步的了解,教会学生收集、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接着从课题入手,课题是一个双重否定句,可以让学生试着把课题换一种说法,变成“看书就要动笔墨”。再围绕课题质疑,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可能会提出“为什么要边看书边动笔墨”和“读书时怎样动笔墨”等问题,这也是本课阅读的重点、难点。

第二环节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平时常用的方法有:熟字加偏旁,拆分法,猜字谜,形近字,多音字,形声字,……从而扫清字词的障碍,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识记生字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识字很重要。然后让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

第三环节是研读课文,读中感悟。

在这个环节中围绕“从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到 ‘毛泽东当年读书是多么认真刻苦,勤于思考’这一问题”,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这样由一个问题统领全文,引领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文,在品词析句中通过人物行为、语言的描写,体会人物的特征。具体环节如下:

1、读了课文,毛泽东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爱读书、读书认真刻苦、勤于思考)小组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并用“---”画出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毛主席爱读书的?

爱读书:“当时,他喜欢看的书中有一本《伦理学原理》,这本书,他已经读了好几遍,但仍然爱不释手。”

过生日时,你最想得到什么礼物?(漫画书)现在你的愿望实现了,手里正拿着漫画书,你能试着表演一下怎样才是“爱不释手”呢?爱不释手什么意思?你也能试着说一句话吗?

“毛泽东惊喜地接过书,高兴地翻了翻,用他那双大手轻轻地把书抚平。”这是对毛泽东动作神态的描写。从“惊喜”“高兴”表示收回借书的激动心情;“接”“翻了翻”“轻轻地”“抚平”表现了毛泽东对书的无比珍爱。

2、默读课文3——5自然段,还有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到毛泽东当年读书是那么认真刻苦,勤于思考的?用“ ”画一画,并把你读句子后的感受标记在书上。

3、小组读文后,互相交流,其他同学在书上适当做出标记。

4、全班交流

(1)“我当时喜欢读这本书,有什么意见和感想就随时写在书上,现在看来,这些话有好些不正确了。”你知道动笔墨读书的好处了吗?从毛主席说的话中既说明了“动笔墨”的好处,又表现出毛主席严谨的科学态度。(生读毛主席说的话)

(2)在书页的天头地脚、字里行间,都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这些字是毛泽东用毛笔小楷认认真真、工工整整写下的,还有不少标记符号。

从“天头地脚、字里行间、密密麻麻、认认真真、工工整整”,利用课件演示使学生初步感知:做标记的位置;(课件)

这里用了叠词读一读,把它们改成两个字再读读,有什么不同?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吗?请你再读读这句话,用叠词的地方要重读,突出了毛主席读书认真刻苦。这一段详细的描写形象地表现出毛泽东是怎样读书的,表现了毛泽东刻苦认真的读书态度,使“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更具体了。

(3)这本《伦理学原理》不过10万字,而毛泽东在书的空白处写的毛笔字,少算也有12000字。

从“10万字和12000字”,拿来一本字数约10万字的图书,和一本字数约12000字的图书来帮学生感受“10万字和12000字”的数量之多。使学生了解毛泽东读书时写下的心得体会之多。

(4)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就养成了“ 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在那五六年中,写下的各种笔记本就有好几网篮。

从“好几网篮”体会毛泽东记得读书笔记之多。

(5)从现存的毛泽东读过的大量的书籍中 ,随处都可以看到他点点圈圈、条条线线、朱墨纷呈、潇洒自如的笔迹, 这都是毛泽东读书时勤于思考的结晶。

“大量、随处、结晶”可以通过换词来理解。

“朱墨纷呈”是红字黑字错落有致。可以把学生作文拿来,而且是老师批过有眉批、间批、总评,学生用笔修改后的作文,让学生明白“朱墨纷呈”的意思。

“点点圈圈、条条线线”这些词语结合课件演示,使学生初步感知:做标记的符号,进一步感受毛泽东读书时的认真刻苦,勤于思考的精神。(课件)

(6)即使在后来,参加了革命,当上了国家领导人,读书时,仍然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

通过朗读体会作为国家领导人的毛泽东,在繁忙的工作中也会抽出时间来读书,是多么爱读书,并仍然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可见好习惯一旦养成终生受益。

5、文章的题目是《不动笔墨不读书》,现在你知道该怎样动笔墨读书吗?(课件)

做标记的位置在“天头、地脚、字里行间”;

做标记可以用一些符号,如圈点、三角、单线。

6、再来读读这第四段,感受毛主席读书的刻苦吧。(分段小组齐读)

第四环节是拓展延伸,总结升华。

在一篇课文学完后,当学生意犹未尽的时候,有针对性地向课外延伸,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毛主席的认识,还促进课内的学习理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并不断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

1、(课件出示)毛泽东曾说过“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他一生都以书为伴,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毛泽东是 1976年9月9日零时10分逝世的,根据当时的记录,9月8日那天,他全身都插满了管子,时而昏迷,时而清醒,清醒过来就看书、看文件,共11次,2小时50分钟。他最后一次看文件是下午4时37分,此后再也没有醒过来,7个多小时后便逝世了。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毛泽东爱读书,会读书,读书时认真刻苦,勤于思考,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2、齐读:毛泽东当年读书是多么认真刻苦,勤于思考啊!(课件出示)

3、结合自己读书的做法,说说学了课文后你有什么的体会?

板书设计:

15 不动笔墨不读书

密密麻麻

认认真真 认真刻苦

工工整整 勤于思考

圈圈点点

条条线线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教给学生认真阅读,细心地标注的读书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体会文章的内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以上就是我对《不动笔墨不读书》一课的教学设想,还请在座的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相关推荐

    《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学设计 《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 小升初语文训练题:不动笔墨不读书 阅读附答案 读书不妨“不求甚解” 不读书,怎么教 活动课案例:说不尽的桥 《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 一本不说话的书 “好读书,不求甚解” 冬不拉说课设计 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 《说不尽的桥》活动建议 《不朽的失眠》备课笔记 《好读书 读好书》活动设计 湘教版《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 《冬不拉》说课稿 《唐雎不辱使命》说课设计 中国的教师为何不读书? 《不!是乐谱错了》说课设计 读书不仅仅增加知识──傅雷教子读书 《说不尽的桥》说课稿 读书不仅仅增加知识──傅雷教子读书 课外读书活动 无巧不成书 无巧不成书 《青山不老》说课稿 《游园不值》课后说 游园不值说课稿 《说声“对不起”》课文 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设计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教学设计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墨梅说课稿 书法教育:想说清楚就不容易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2 蒲公英不说一语说课稿 欲速则不达说课稿 《依依不舍情》说课稿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1 不动脑筋的故事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教学设计2 说不尽的桥 《说不尽的桥》教学设计 《说声“对不起”》教学设计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课文 《你可不要说》教案设计 古诗诵读活动还是不求甚解好 小学语文活动课必不可少 《说声“对不起”》教学设计 《说声“对不起”》教学设计 说声“对不起”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不求甚解|谈读书)原文阅读 《说声“对不起”》教学设计 《你可不要说》教案设计 《说声“对不起”》教学设计 故乡的“水墨画”说课设计 《说声“对不起”》教学设计 论百读不厌 传统板书不可废 三种不同使用说明了什么--《白杨》板书设计 《故乡的“水墨画”》说课设计 长春版《读书笔记》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 求甚解》教案 《好读书 读好书》活动案例 《好读书 读好书》活动评价 《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 课改,想说爱你不容易 课改,想说爱你不容易 《青山不老》优秀说课稿 《明天不封阳台》说课稿 《好读书 读好书》活动案例 边城读书笔记(一) 边城读书笔记(二) 边城读书笔记(三) 《找春天》读书笔记 水浒传读书笔记 行间笔墨——冯骥才 《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 《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 《说不尽的桥》课堂实录 《说不尽的桥》教学设计4 《说不尽的桥》教学设计3 《说不尽的桥》教学设计2 《说不尽的桥》教学设计1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设计 《明天不封阳台》板书设计(3篇) 新教师不能不读的三个故事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 《马路不是游戏场》说课稿 《马路不是游戏场》说课稿 《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稿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教学设计 《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2 《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2 《明天不封阳台》说课稿2 梁启超为人之道──一部读不完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