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3

小编:

《寡人之于国也》学案(基础课)

学习目标

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掌握重要的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学习方法 诵读 自主 合作 探究

学习内容

一、走进作者

简介孟子及孟子思想,熟读课文。

我们在初中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 , 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分别成为成语沿用至今。之所以会这样,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从中可以再进一步理解他的仁政思想。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扬性善,反对功利,反对战争,这些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但他思想中的民主精神,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

二、孟子名句填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恻隐之心,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富贵不能淫, , 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

三、熟读课文,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

(1)弃甲曳( )兵

(2)涂( )有饿piǎo ( )

(3)鸡豚( )狗彘( )之畜( )

(4)数( )罟( )不入wū ( )池

(5)无( )失其时

(6)谨庠( )序之教

(7)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申之以孝tì( )之义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请学生留意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

三、.结合注解朗读,了解文意。

按学习小组,学生遇到问题,向小组其他组员提出,组内自行解决,如解决不了,小组长可向全班同学征求意见,确定答案。

3.找出文章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1段

2、3、4段

5、6、7段

4.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主要内容(不要求精确,允许存在出人)。

5. 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具体的做法有哪些?

6.梁惠王施行这样的政策,结果如何?

7.用一句话来概括,梁惠王的困惑在哪里?

高一语文第三单元《寡人之于国也》学案(应用课)

编写:张维新 审核: 审批

学习目标

1理清思路,理解孟子的说理方法.

学习方法 诵读 自主 合作 探究

一、检查学生熟读课文情况

按学习小组分开,组与组进行比赛。如第一组开始读课文的某一段或某几句,读完之后,可任意点其他小组来翻译,翻译对了,可由翻译对了的小组再读课文的某段或某几句,让其他小组翻译,以此类推。教师或其他同学可随时纠正。

二、指导学生理清思路,并作阅读提示

1.这篇课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2.在提出“民不如多”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曰 为什么说是“尽心焉耳矣”?具体做法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3.通过和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4.于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样的疑问?用原文回答。

背景点拨提示: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那梁惠王当然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了。

5.孟子对梁惠王这个疑问是如何分析的?

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 ”思想。

6.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并无本质区别的?

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 。

孟子对曰:“王好战, 则何如?”

曰:“不可, 。”

曰:“王如知此, 。”

7.对“五十步笑百步”喻义如何理解?

8.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提问: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学生看课文,思考)

两方面:一是“ ”的道理,一是“ ”的道理。

(要求学生找出并画出三组排比句。)

高一语文第三单元《寡人之于国也》学案(巩固课)

编写:张维新 审核: 审批:

学习目标

亮点探究 ,总结文言知识,做练习,进行阅读训练。

学习方法 自主 合作 探究 归纳

一、亮点探究

1. .“仁政”思想在本文中是如何表现的?今天可作哪些合理的引申?

2.

3. 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

二、分类归纳总结文言知识

1.词类活用

找出下列加点词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1)树之以桑 (2)可以衣帛 (3)然而不王者 (4)王无罪岁 (5)既来之,则安之

2.句式

找出下面句式,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掌握其用法。

(1)或……或……(2)直……耳,是……也(3)是何异于……(4)未之有也

1

2

3

4

三、多义实词归纳

1.数

例句出处释义

愿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shuò

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shǔ

2.直

例句出处释义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

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

3.发

例句出处释义

百发百中成语发射

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

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

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

4.兵

例句出处释义

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

穷兵黩武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草木皆兵

5.胜

例句出处释义

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四、阅读训练(附材料)翻译。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①之所知也。乃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②死者壹③洒④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⑤耨⑥;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注释:①叟:对老头得称谓,这里指孟子。②比:bì,代替。③壹:全部、都。④洒:xǐ通“洗” ⑤易:疾速。⑥耨:nòn,除草。

[译文]

    相关推荐

    寡人之于国也3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3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5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6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学习辅导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知识导学 《寡人之于国也》学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3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3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1 寡人之于国也4 寡人之于国也2 寡人之于国也5 寡人之于国也(2) 《寡人之于国也》学案2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1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4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10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14 《寡人之于国也》译文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12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13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三)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一)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2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一)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二)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26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19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20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1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2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二)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三)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11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28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教案 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3 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3 《寡人之于国也》说课 寡人之于国也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译文 《寡人之于国也》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 语文教案-寡人之于国也 语文教案-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通假字 第一册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精品)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一等奖 第一册寡人之于国也 第一册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2)教学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杂谈 第一册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通假字 《寡人之于国也》说课稿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题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实录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反思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偶得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诵读建议 《寡人之于国也》内容提要